孕期出现气喘、气急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妈妈网育儿专家指出,孕晚期觉得气喘、气急,除了血液循环量增加外,还有可能是心脏疾患。

怀孕后血液循环量增加,心脏负担也会加重,不仅如此,特别是在孕晩期,子宫增大,变得连行动都很吃力。所以这时常会有气喘、气急等情况的发生,这些情况大部分都是怀孕中的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不过也有极少数是由于心脏疾患引起的,所以在妊娠前就容易出现气喘、气急的人,最好是去医院接受一下检查。

孕期出现哪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整个怀孕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在这个过程中,准妈妈的身体会出现很多状况,而这些状况有的是正常现象,有的则可能是胎宝宝出现了异常,需要及时就医。当孕妈妈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1.阴道流血。

2.白带增多或白带异常,如水状白带、粘稠状白带、白带有血丝(即使只是粉红色色血丝)需要注意的是,在孕37周后,白带增多是正常的,这表明你可能即将要分娩了。

3.在孕37周前出现骨盆压痛(感觉婴儿正奋力向下要挤出来)、腰痛(特别是以前从没有痛过)、类似于痛经的腹痛,或1小时内宫缩超过4次。

4.排尿时出现疼痛,排尿很少或没有排尿。

5.腹部受伤(如跌倒或车祸时撞到肚子)。

6.出现了严重或持续的腹痛。

7.出现严重或持续的呕吐,或者呕吐伴有疼痛、发烧症状。

8.当你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胸部或腹部疼痛、突然头晕、严重或持续的呕吐、胎动减少或高烧不退等症状时,请立即寻求医疗护理。

9.胎动异常。在宝宝开始了规律的胎动后,胎动次数突然变少时应该引起注意,宝宝可能出现了异常状况,如缺氧等。所以,准妈妈要坚持每天记录宝宝的胎动情况。

10.出现视觉障碍,如复视、模糊、闪光或飞蚊症。

11.脸或眼睛周围浮肿、手部浮肿、脚或脚踝突然浮肿,或者体重突然迅速增加(一周内体重增长超过4斤)。

12.持续或严重的头痛,或头痛伴有视力模糊,言语不清、麻木等症状。

13.经常腿抽筋,弯曲脚踝或者翘脚趾时小腿疼痛难忍,或者一条腿出现明显肿胀情况。

14.打寒战,或者发高烧(超过38℃)。

15.晕倒、经常头晕、心跳加速或心悸。

16.呼吸困难、咳血或胸痛。

17.严重的便秘并伴有腹痛,或持续腹泻超过24小时。

18.皮肤瘙痒,身体、手臂、腿或全身发痒。

19.与流感患者接触或出现流感症状。无论是普通流感还是其它流感,对孕妇来说都是很危险的。所以当孕妇与流感患者有过亲密接触,或者出现了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流感症状包括发烧、喉咙痛、咳嗽、流鼻涕或鼻塞、疲劳、身体疼痛、发冷,偶尔会有呕吐或腹泻症状。

20.如果你没有接种相关疫苗而与水痘、风疹等传染病患者有过接触,或者出现了感染的迹象。

21.严重抑郁或焦虑。如果你感到深刻的悲伤和绝望甚至恐慌,已经无法正常处理日常事务,或者有伤害自己的想法,请立即寻求帮助。

22.当准妈妈身体出现其他任何健康问题时都应该咨询医生,即使它不是和怀孕有关的问题,如哮喘或感冒加重等。

需要提醒各位准妈妈,都你无法判断自己的状况是否“正常”时,请咨询医生,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宝宝出现6种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1.鼻侧发青代表腹痛

  中医认为小儿过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后,可损伤脾胃的阳气,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寒湿内生,腹胀腹痛。而腹内寒湿痛可使面部发青,小儿见于鼻梁两侧发青,父母要引起注意。

  2.大便呈小颗粒状

  正常小婴幼儿的排便为软条便。若大便变得干燥难以排出,大便呈小球状,或2~3天一次大便有便秘现象者,多是肠内有热的现象,可多给菜泥、鲜梨汁、白萝卜水、鲜藕汁服用,以下清热通便。若内热过久,小儿易患感冒发烧。

  3.手脚发热

  健康婴儿的心脚心应该是不凉不热得正常温度。若小儿手心脚心发热,实属非正常现象!往往是要发生疾病的先兆,要注意小儿精神和饮食调整。

  4.舌苔白又厚,代表腹中湿浊

  正常的舌头应是舌苔薄白,粉嫩清透,呈现淡红色。若舌苔白而厚,呼出气有酸腐味,一般是腹内有湿浊内停,胃有宿食不化,此时应服消食化滞的药物,如小儿化食丹、小儿百寿丹、消积丸等中药。

  5.口鼻干红,代表肺胃燥热

  若小儿口鼻干燥发热,口唇鼻孔干红,鼻中有黄鼻涕,都是表明小儿肺、胃中有燥热,注意多饮水,避风寒,以免发生高热、咳嗽。

  6.睡觉时翻动不安

  如果小儿饮食过量,或吃了生冷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都会引起小儿肚胀不舒服,往往还使小儿在睡眠中翻动不安、咬牙哭闹的情形。

  带宝宝就医时,一定要对医生清楚的描术宝宝的病情及病史,让医生能充分了解宝宝的具体状况,好对症下药,不要因为看病而让宝宝感染上其他疾病,在看病的整个过程中,孩子和家长都要舒服快速地结束看病的过程。

本文Hash:adf5d2346f788197d38b23b1acac4b06a17f52eb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