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会引起新生儿湿疹?

导读: 概述 哪些原因会引起新生儿湿疹? 注意事项

概述

新生儿很容易患湿疹,湿疹让宝宝非常痛苦。很多妈妈不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小细节会让孩子得湿疹,现在分享给大家。

哪些原因会引起新生儿湿疹?

要是母亲过早吃了木瓜,宝宝会得湿疹。因为木瓜是湿寒性的,要半月后吃。

奶渍没有及时给宝宝清理,空气不新鲜也是引起湿疹的两个原因。

温度突然增高,宝宝娇嫩的皮肤接受不了,也会引起湿疹。

注意事项

哪些因素会引起婴儿湿疹 婴儿老长湿疹怎么办?

孩子在家里总是长湿疹是怎么回事?很多家长说这样的问题会很困扰,因为好了还是会出现,这是 因为对孩子的护理不对,还是因为孩子的体质问题呢?老是出现湿疹对孩子的健康不好,我们应该如何饮食预防过敏的症状,给我们的宝宝带来非常好的帮助才是最重要的呢。对于这样的反复性,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哪些因素会引起婴儿湿疹

1.直接病因:引起宝宝湿疹病因是复杂的,其中过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的宝宝就容易发生湿疹。

2.诱发因素:发生了湿疹的宝宝,许多物质又会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接触化学物品(护肤品、洗浴用品、清洁剂等)、毛制品、化纤物品、植物(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革及羽毛、发生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环境温度高或穿着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宝宝的湿疹反复发生或加重。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小儿湿疹,好发生在孩子的肛门周围,常伴有蛲虫感染,称为蛲虫湿疹。

3.婴儿湿疹的内因:婴儿容易发生湿疹还有本身的因素,是因为婴儿的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对各种刺激因素较敏感,所以又叫婴儿湿疹。

宝宝长湿疹要合理用药

不宜过量使用:滥用激素软膏,会造成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等副作用。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应严格依照医嘱,切忌盲目按成人剂量服用甚至滥用。

忌用强效激素药膏:一般来讲,药膏里的激素作用越强,副作用也相应越大。因此,应选择一些作用较弱的药膏(如醋酸氢化可的松等),而慎用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强效药膏。

敏感部位减量:儿童的皮肤角质层较薄,药膏的涂布面积不宜超过体表面积的1/3。而腋下、颈部、腹股沟、面部等皮肤薄弱处,应该少涂。

婴儿老长湿疹怎么办?

饮食不当是引起湿疹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当孩子出现了湿疹后,除到医院就诊外,还应检查饮食喂养是否得当,尽可能找出致病因素,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治疗。为了防治湿疹,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采用母乳喂养,一般来讲,人奶容易引起湿疹,极个别者也可由母乳引起;

2.添加辅食时,应由少到多一种一种地加,使孩子慢慢适应,也便于家长观察是何种食物引起过敏;

3.如某些食物过敏,可开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小儿逐渐适应。吃鸡蛋时,试着单吃蛋黄,不吃蛋白,必要时可选用植物蛋白质食物;

4.已患了湿疹的孩子,应避免或减少食鱼、虾蟹等海味品和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5.给患儿多吃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特质的食物,这样可以调节婴幼儿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

6.避免孩子过胖,肥胖的小儿患湿疹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想要改善孩子的湿疹问题,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生活习惯。针对性的出现反复问题,大家应该注意做好预防,改善饮食结构。应该多吃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特质的食物,这样对孩子的身体恢复才有好处。孩子应该远离一些容易过敏的问题,注意后期的护理工作,室内的环境,家长应该做好预防,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改善。

引起新生儿黄疸原因有哪些

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皮肤不呈橘黄色,而呈浅黄色。而黄疸如果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持续的时间较长,黄疸色深呈橙黄色,遍及全身。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3周—4周消退。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2、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3、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4、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5、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6、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 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婴儿出生后,即应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早考虑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注意观察荒诞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剔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及早发现重症婴儿,及早治疗。

本文Hash:3b71744346e1a6535ee3604f6291613d892f075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