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进行胎心监护前的注意事项

孕妇做胎心监护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在做监护30分钟至1小时前吃一些食物,比如巧克力。最好选择一天当中胎动最为频繁的时间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进行监护,避免平卧位。如果做监护的过程中宝宝不愿意动,他极有可能是睡着了,可以轻轻摇晃您的腹部把他唤醒。如果胎心监护的效果不是非常满意,比如NST(±)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出现的,那么监护会持续的做下去,做40分钟或者1小时是非常有可能的,请准妈妈不要太过着急

两性(/)编辑

进行胎心监护前的注意事项

胎心监护正常胎儿心率随子宫内环境的不同,时刻发生着变化,胎心率的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调节机能的表现,也是胎儿在子宫内状态良好的表现。而胎心监护的使命是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在胎儿尚未遭受不可逆性损伤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使新生儿及时娩出,避免其发生影响终身的损伤。

可以通过监测胎动和胎心率来反映胎儿在母体内的状况。在怀孕35面后,准妈妈每周去医院产检时,都要进行胎心监护,但这只能在特定时段监测而不能按照需要监测,所以还是需要准妈妈养成每天自行检测胎动的习惯。

胎心监护是通过绑在准妈妈身上的两个探头进行检测的,一个绑在子宫顶端,是压力感受器,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有无宫缩及宫缩的强度;另一个放置在胎儿的胸或背部,进行胎心的测量。仪器的屏幕上有相应胎心和宫缩的图形显示,准妈妈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宝宝的心跳。另外还有一个按钮,当准妈妈感觉到胎动,可以按压此按钮,机器会自动将胎动记录下来。胎心监护仪将胎心的每个心动周期计算出来的心跳数,依次描记在图纸上显示胎心基线变异,在一定范围内胎心基线变化是表示胎心中枢神经、植物神经调节和心脏传导功能建立,胎心有一定的N二备力。换句话说,能够反映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状态。

胎心过快或是过慢都是有问题的表现。但是一过性的伴随胎动的胎心过快不能说明胎儿出现了什么问题,往往是胎心过慢的风险更大,提示胎儿在宫内的储备减少,面临缺血缺氧的危险,需要医生及时地予以处理。

无应激试验

其实这就是通过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宫内状况的一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准妈妈选取一个自己最舒服的姿势,比如半卧位或是坐位,胎心监护进行20分钟,如果20分钟内胎动次数超过三次,每次胎动时胎心每分钟加速超过15次,并且没有太过频繁的宫缩出现,那么我们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结果,说明胎儿在子宫内暂时无明显异常。如果准妈妈拿着这样的结果给医生看,通常他会在监护报告的角落里标注上:NST(+)。女口果报告的结果是NST(—),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孕周,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孕期准妈妈进行音乐胎教的注意事项

胎教音乐选择有讲究

胎教音乐可分为孕妇音乐和胎儿音乐两类。孕妇音乐是供孕妇欣赏的,它以宁静为原则。孕妇通过欣赏音乐,可调节情绪,产生宁静、舒适的感觉,并把这种感觉传递给胎儿。适合孕妇听的音乐应选择那些柔美、舒缓的乐曲,如中国古典乐曲“梅花三弄”、二胡曲“二泉映月”及外国名曲“小夜曲”“四小天鹅舞曲”等。

另一种音乐是胎儿音乐。这类音乐轻松、活泼,可以激发胎儿对声波的良好反应。这类音乐磁带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购买。

从孕前到整个孕期,准妈妈都可以收听胎教音乐,最好每天播放1次-2次,每次约20分钟,音量不易太大,播放时间应选择在胎儿睡醒时,一般在早晨或傍晚。同时,准妈妈也可以用愉快的心情给宝宝唱歌,让胎儿分享自己的愉快心情。久而久之,胎儿不仅记住了母亲的声音,而且能从中得到感觉和感情上的双重满足。

孕妇在使用胎教器进行音乐胎教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否则容易使胎儿的听力神经受到损害。

音乐胎教不恰当会致胎儿耳聋

为生个聪明可爱的宝宝,许多孕妇在怀孕初期就给腹中的胎儿听音乐、讲故事等,殊不知如果胎教不当,可能适得其反,将来可能生下个残疾儿来,专家提醒说,孕妇进行音乐胎教要走出误区。

据专家介绍,胎儿在母亲肚子里长到4个月大时就有了听力,长到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就发育得接近成人了。这时进行胎教,确实能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成长,促进孩子大脑发育。但许多孕妇进行胎教时,却是直接把录音机、收音机等放在肚皮上,让胎儿自己听音乐。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此时胎儿的耳蜗虽说发育趋于成熟,但还是很稚嫩,尤其是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极为娇嫩,如果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很容易遭到不可逆性损伤。

胎教专家、上海妇保院的教授透露,不久前,她就接到一个因妈妈胎教不当,导致幼儿听力出现严重损害的病例。孩子来看病时快两岁了,还不能讲话,教他说话,也毫无反应。原来,孩子的妈妈是个音乐爱好者,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能成为音乐家什么的,于是从怀孕起,她就经常把录音机放在自己腹部,且每天都坚持一个小时以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后来,医院对孩子进行检查时发现,孩子的耳蜗及听觉神经已被高分贝音乐严重破坏,无法治疗。

正确的音乐胎教方式应该是孕妇经常听音乐,间接让胎儿听音乐。音乐能促使母体分泌出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如酶、乙酰胆碱等,使孕妇身体保持极佳状态,促进腹中的胎儿健康成长。另外,孕妇听的音乐最好比较抒情,节奏感不要太强。

音乐在胎教中的特殊作用

音乐在胎教中所起的作用,经研究已被证实。例如前苏联作曲家普罗菲耶夫写了一部交响童话《彼得和狼》,这部音乐作品是用长笛、双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彼得和猎人,全曲生动活泼。

英国的心理学家奥尔兹以此做过一个实验,把耳机放在孕妇腹部,播放《彼得和狼》,结果发现胎儿的心率总是随音乐而变化。胎儿降生以后,只要一听到这首曲子,就会露出欢喜的笑容。

我国北京等地也成立了胎教研究组,制成了用于胎儿听觉训练的“胎教音乐”,已在一部分孕妇中应用这些音乐进行观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胎教音乐试用过程中,某医院一位医生的妻子怀孕了,在怀孕第四个月开始,每天为胎儿播放胎教音乐30~60分 钟,父母闭目静听。于同年9月,顺产一男孩,身体健康,与其他婴儿相比,显得特别老练,两眼会东张西望,长到半个月时,婴儿显得温顺,每当播放原先的胎教音乐时,孩子显得安静,面露笑容。有一次给他换了音乐,播放了迪斯科音乐时,婴儿立即显得烦躁不安,停播后又放胎教音乐时,婴儿又恢复了平静,微笑。目前在我国已不是几个实例而是为数不少的孕妇在用胎教音乐对胎儿进行着教育。

当前在有些国家进行着更多而较深入的胎教研究。美国妇产科专家凡德卡专门创办了一所胎教学校,教给孕妇如何对胎儿进行教育。他们的教育方式是系统地对胎儿说话,胎儿会懂哪些是杂乱的声音,哪些是来自父母的声音。凡德卡说,接受过他的胎教法的孩子,大多数与众不同。他自己有一名男孩,曾接受过胎教,出生后4个月时,已会讲简单的句子。另一个9周大的婴儿对录音机放出的节目能说“哈啰”,有的婴儿刚出生时,就会用手轻轻拍打母亲的脸,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在胎儿期未经教育的婴儿,从未见过如此情况。美国威斯康星州圣?约瑟夫医院里,专家们用录音机对早产儿播放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分别播放他们家人谈话的录音,结果证明,虽然他们是早产儿,但他们比普通婴儿长得快。以上种种实验结果,给予人们很大的鼓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胎教研究这一领域。

法国心理学家蒂斯博士早已指出:父母可以通过声音和动作与胎儿取得联系。通过实验证明,有一个名叫马丁的婴儿由于在母腹中曾听过法国著名歌曲,在出生后第三天,将他的头、躯干和下肢固定在特制的椅子上,给他播放胎内听过的法国名曲时,他的双臂和手抖动的次数明显增加,每分钟达15~20次,而且抖动的方向也较有节律。过一会儿改播另一种音乐,这时马丁听到从来未听过的音乐时,他的双臂偶尔抖动一下,但无节律,这个实验证明胎儿在体内已有了听力,能够感受刺激和动作反应,并且能分辨不同声音,有记忆力。

除此以外,日本、德国、瑞士、波兰、英国、前苏联等国家也都很重视胎教的研究。

本文Hash:4d1eb466bd0e2f29e863c62bfdb0fa1895b78d4c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