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只能“月子”里治?

月子病是指妇女在生产(包括小产)之后一个月内所受到的外感或内伤而引起的疾患,在月子里没有治愈而留下的病症。妇女在生产后,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如果此时不慎使风寒侵入,或大怒大悲,或过多房事,都能引起月子病。

怎样正确对待“月子病”

26岁的桑女士今年春节期间生下了女儿。由于坐月子时受了凉,患上了“月子病”——经常出虚汗,一到阴雨天关节就隐隐作痛,例假也不太准了。一直想抱孙子的婆婆说,“月子病月子治”,劝张女士再生一个,再坐月子时好好调养,不然没法根治。

那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这就要做具体分析。如果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月子里得了病要抓紧时间治疗,不要拖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月子病月子里治”是有道理的。如果是指月子里得的病只能在月子里治,过了月子期就不能再治了,或者说只能在下次月子里才能治好,这种说法就不对了。因为通常的疾病,只要诊断正确,找到病因,治疗对症,总还是可以治好的。那种“过了月子期就治不好了”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至于有的妇女为了治好“月子病”,不惜采用再次怀孕后做人工流产甚至中期引产的办法,人为地制造一次“坐月子”的机会,这样做无疑是雪上加霜,其结果是旧病未愈又添新病。妇女朋友千万不要走进这个误区。

那么,怎样正确对待“月子病”呢,从产褥期保健的角度来讲,以下几点可供新妈妈们参考。

重在预防

对于“月子病”,不能消极地怕和躲,而应积极地预防。科学合理的饮食起居和豁达健康的精神情致,是防止产褥期疾病的关键。

产后,新妈妈们既要有充足丰富的营养摄入,以满足身体恢复和婴儿哺乳的需要,也要防止摄入过量而造成产后肥胖以及一系列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既要充分休息恢复孕产期的疲劳和消耗,也要提倡早下地早活动,并进行适当的体能恢复锻炼。既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受寒,也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有的产妇生怕自己受风着凉,平日里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污浊,衣服捂得严严的,内衣总是湿漉漉的。生活在这种环境里,自然是弱不禁风的,很容易得病。

有的产妇,生怕自己累着,日后留下腰酸背痛,产后迟迟不敢下地活动,这样的结果,使全身肌肉和关节的张力不能很好地得到功能上的锻炼和恢复。通常,产后6个小时就可以下地排尿,24个小时后就可以坐起哺乳和下地进行洗漱,10天左右就可以适当地做一些产后保健操之类的活动,这对于全身肌肉韧带张力和功能的恢复,防止日后的腰腿痛是很有好处的。

早查早治

在“月子里”,无论得了什么病,都应该及早发现,及时就医。如有的产妇产后发热持续不退,就必须查明原因,警惕体内可能存在的感染病灶,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会阴侧切伤口或剖腹产伤口炎症等等,一旦确诊,就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假如自己不以为然,误认为一般伤风感冒而不及时就医,使炎症蔓延扩散或变成慢性病灶,病程就容易迁移,甚至久治不愈。

对症治疗

无论是平时还是“月子里”,得了病都应该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进行治疗。而如果盲目乱投医,热衷于什么土法、秘方,或想当然地自购药物服用等等,那就有可能延误诊断,耽误治疗,使疾病转为慢性而长期缠身。如果已经得了诸如腰背疼痛之类的所谓“月子病”,就更应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采用药物、理疗、体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总之 ,治疗“月子病”,一要讲科学,二要有信心和耐心。

“月子病”只能月子里治

26岁的桑女士今年春节期间生下了女儿。由于坐月子时受了凉,患上了“月子病”——经常出虚汗,一到阴雨天关节就隐隐作痛,例假也不太准了。一直想抱孙子的婆婆说,“月子病月子治”,劝张女士再生一个,再坐月子时好好调养,不然没法根治。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张女士不愿意再要一个孩子,但每当病痛来袭又非常痛苦,无奈之下只好求助本报,记者就此咨询了专家。

易主任说,医学上的“产褥期”即俗称的“月子”,是指从分娩后的第一天起计算,至第42天。重视坐月子期间的护理,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因为准妈妈在怀孕期身负“重担”,行动不便;临产前,心情十分紧张、恐惧和焦虑;临盆时,经历整个分娩过程后,身体非常疲劳;分娩以后,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要照料宝宝,已经很疲倦的身体一时间难以恢复。加上产后内分泌功能正处于“动荡”和重新“组合”的时期,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十分容易得病。如果新妈妈对产后身体的保养不注意,夏天因贪凉吹空调、冬天因起夜照顾宝宝而受风,容易因外感风寒而致病。

但“月子病月子治”并不意味着月子里得的病只能在月子里治,过了月子期就没法治了,或者说只能在下次月子里才能治好,这些说法是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的。易主任介绍,一些身体虚弱者,经过充分的卧床休息和良好的营养补充,有些病是可以改善的,这就使得有些老年人误以为“坐月子”能治好某些病。但有许多疾病,例如细菌感染性疾病等,光靠休息和营养是难以治愈的,还得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才能病去体愈,光靠月子中的休整是绝对不够的。“月子病月子治”的真正含义是月子里得了病,不论是还在月子里还是出了月子,都要抓紧时间治疗,不要拖延。

“月子病”只能月子里治

夏天这样坐月子更健康

夏日炎炎,产妇在夏天生孩子、坐月子更加辛苦。产科专家提醒,一些传统观念并不宜于母婴健康。

月子里也要洗头洗澡。产妇分娩和产后都会大出汗,加上夏天温度高易出汗,皮肤上有大量的汗液沾染、下身产生恶露及溢出的乳汁,不清洁容易引起毛囊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等,甚至发生败血症。事实上,顺产第二天即可温水淋浴,但第一次淋浴的时间不宜太长,5分钟左右即可,剖宫产拆线后一周即可淋浴,避免身体被风吹着。

产妇房间时常通风。门窗紧闭使室内空气混浊,让产妇、婴儿患上呼吸道疾病,还可能引起中暑。房间内可用空调,但温度不要过低。如果使用电风扇,要放在吹不着产妇的地方为宜。应经常开窗换新鲜空气,但不要让产妇被风直吹。

产妇应比一般人更注意口腔卫生。由于产妇进餐的次数多,食物残渣存留在牙齿表面和牙缝里的机会增多。不刷牙会对牙齿和口腔粘膜有很大的刺激,最易引起牙周炎、牙龈炎和多发性龋齿,因此,产妇应该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如能在每次进餐后漱口,对健康更为有利。

孕妇的疑惑月子病只能在月子里治?

月子病是指妇女在生产(包括小产)之后一个月内所受到的外感或内伤而引起的疾患,在月子里没有治愈而留下的病症。妇女在生产后,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如果此时不慎使风寒侵入,或大怒大悲,或过多房事,都能引起月子病。

怎样正确对待“月子病”

26岁的桑女士今年春节期间生下了女儿。由于坐月子时受了凉,患上了“月子病”——经常出虚汗,一到阴雨天关节就隐隐作痛,例假也不太准了。一直想抱孙子的婆婆说,“月子病月子治”,劝张女士再生一个,再坐月子时好好调养,不然没法根治。

那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这就要做具体分析。如果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月子里得了病要抓紧时间治疗,不要拖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月子病月子里治”是有道理的。如果是指月子里得的病只能在月子里治,过了月子期就不能再治了,或者说只能在下次月子里才能治好,这种说法就不对了。因为通常的疾病,只要诊断正确,找到病因,治疗对症,总还是可以治好的。那种“过了月子期就治不好了”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至于有的妇女为了治好“月子病”,不惜采用再次怀孕后做人工流产甚至中期引产的办法,人为地制造一次“坐月子”的机会,这样做无疑是雪上加霜,其结果是旧病未愈又添新病。妇女朋友千万不要走进这个误区。

那么,怎样正确对待“月子病”呢,从产褥期保健的角度来讲,以下几点可供新妈妈们参考。

重在预防

对于“月子病”,不能消极地怕和躲,而应积极地预防。科学合理的饮食起居和豁达健康的精神情致,是防止产褥期疾病的关键。

产后,新妈妈们既要有充足丰富的营养摄入,以满足身体恢复和婴儿哺乳的需要,也要防止摄入过量而造成产后肥胖以及一系列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既要充分休息恢复孕产期的疲劳和消耗,也要提倡早下地早活动,并进行适当的体能恢复锻炼。既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受寒,也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有的产妇生怕自己受风着凉,平日里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污浊,衣服捂得严严的,内衣总是湿漉漉的。生活在这种环境里,自然是弱不禁风的,很容易得病。

有的产妇,生怕自己累着,日后留下腰酸背痛,产后迟迟不敢下地活动,这样的结果,使全身肌肉和关节的张力不能很好地得到功能上的锻炼和恢复。通常,产后6个小时就可以下地排尿,24个小时后就可以坐起哺乳和下地进行洗漱,10天左右就可以适当地做一些产后保健操之类的活动,这对于全身肌肉韧带张力和功能的恢复,防止日后的腰腿痛是很有好处的。

早查早治

在“月子里”,无论得了什么病,都应该及早发现,及时就医。如有的产妇产后发热持续不退,就必须查明原因,警惕体内可能存在的感染病灶,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会阴侧切伤口或剖腹产伤口炎症等等,一旦确诊,就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假如自己不以为然,误认为一般伤风感冒而不及时就医,使炎症蔓延扩散或变成慢性病灶,病程就容易迁移,甚至久治不愈。

对症治疗

无论是平时还是“月子里”,得了病都应该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进行治疗。而如果盲目乱投医,热衷于什么土法、秘方,或想当然地自购药物服用等等,那就有可能延误诊断,耽误治疗,使疾病转为慢性而长期缠身。如果已经得了诸如腰背疼痛之类的所谓“月子病”,就更应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采用药物、理疗、体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总之,治疗“月子病”,一要讲科学,二要有信心和耐心。

下面,就让幸孕草为大家讲讲几种月子病的预防措施吧。

生殖器官发生感染

原因:分娩后子宫内膜创面还未再生修复,加之体虚,细菌趁机侵入。分娩后阴道外口充血,水肿或有撕裂伤。

导致后果:如果此时同房,容易发生外阴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会阴部撕裂伤,严重者引起败血症,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防护对策:产前产后加强营养,充足休息以增强抵抗力。禁止性交。

泌尿道发生感染

原因:女子尿道短而直,又靠近肛门易被污染。分娩后膀胱和输尿管肌肉暂时松弛易存残尿。妊娠后期体内潴留的水分在分娩后主要从肾排出,增加了膀胱负担,降低了膀胱防病能力。

导致后果: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治疗若不彻底可变成慢性泌尿系统炎症,急性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

防护对策:保持会阴部清洁。一定要在分娩后4--6小时内排尿。及早下床活动有助于膀胱肌肉功能恢复。产后每次排尿要留意是否将尿排净,以免细菌在里面繁殖。当解尿困难时,可热敷下腹膀胱部位,听流水声音。

子宫发生脱垂

原因:由于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在分娩后变松弛,使得子宫随体位发生位置变化,子宫沿阴道方向往下移动,形成子宫脱垂。

导致后果:产妇感到小腹下坠或腰痛。

防护对策:产后充分休息,不要长久站立,做下蹲动作,提重的东西,过早跑步,走远路。勤更换卧床体位。纠正便秘,慢性咳嗽等使腹压变大的情况。俯卧,胸膝卧位可帮助子宫保持前倾位。

发生肛裂

原因:产后所进食物大多精细,缺少纤维素。总在床上躺着不愿活动。

防护对策:吃大量蔬菜和水果。多喝鱼汤,猪蹄汤。不吃辛辣食物。当便秘难解时服麻仁丸,便后温水洗肛门。

本文Hash:02eb832e304ac93e086c41a9e16c6386fa4e88f8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