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第一次例假大概什么时候来呢

  没有哺乳的新妈妈,一般在产后3个月内,例假会来报到。但是也有少数人在产后4个月之后才恢复例假。母乳喂哺的妈妈,例假和排卵的恢复一般会晚一些,大约在产后4-6个月。但是每个人的差异性很大:有些妈妈在哺乳期间,例假就一直没有来;有些妈妈即使哺乳,在产后第一个月例假就按时报到了;也有些哺乳的妈妈是在产后1年左右才恢复例假,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产后第一次例假的时间不是很固定,即使复潮后,也可能中间会停经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新妈妈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恢复到正常的例假周期。

  困惑1:量多

  大多数新妈妈的产后第一次例假量会比平时的稍多,出血时间稍长,原因可能有:

  1、产后持续无排卵造成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刺激子宫内膜使其增生,因此脱落时出血量会增多。如果以后的例假逐渐恢复正常了,一般是不必进行治疗的。

  2、精神因素导致,新妈妈过度的劳累、紧张等可以引起例假量多。

  3、妇科的器质性病变引起,例如子宫肌瘤、子宫息肉等。

  若是产后第一次例假出血量持续增多,出血时间过长(超过7天或者产前正常时间),就应该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困惑2:量少

  有的新妈妈产后第一次例假量很少,甚至来一点点就完了。造成产后例假量少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有:

  1、新妈妈身体虚弱或者存在外伤性出血,例如产后大出血。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刺激反应减少,或者子宫内膜部分粘连。

  3、产妇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果受到强烈刺激和打击,新妈妈还可能会出现闭经。

  4、哺乳、气候突变、淋雨受寒、劳累怠倦等也都能造成例假量少。

  此外,如果产妇患有一些疾病,例如贫血、肝病、糖尿病等,以及缺少维生素、内分泌失调等原因也可以导致产后例假量少。

  困惑3:恢复时间较晚

  产后例假迟迟不来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哺乳、卵巢和内分泌功能恢复慢、产后大出血所致的席汉氏综合征等。哺乳会使产妇体内的激素上升,从而抑制排卵。席汉氏综合征会导致产妇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减少,从而没有例假来潮,还可能会出现如消瘦、消化不良、畏寒、乏力、性器官萎缩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对于产后长时间例假没有复潮的妈妈,要警惕再次怀孕的可能。

  席汉氏综合征:是指产后大出血致休克时间长,由于缺血引起脑垂体前叶功能性萎缩,出现闭经等症状。

  困惑4:不规律

  不论是否哺乳,通常新妈妈在产后前几次的例假,生理周期都不是很规律,不过一般几次过后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如果产后生理周期长期紊乱,就必须咨询妇科医生,因为还可能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器质病变或者药物等引起。

  综合来说,为了避免在产后出现例假不正常的现象,新妈妈应该在产后注意身体的保养和恢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养:

  1、注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心情抑郁、沮丧、情绪紧张。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适当参加活动,适当运动。

  产后的前几次例假,虽然可能会出现与以往不同的状况,但是新妈妈也要留心观察,如果长期不来例假、周期不规律、量过多或者过少、经血黏稠、血块大而坚硬,就应该及时到医院,查明具体原因再做相应的治疗。

  困惑5:饮食起居上该注意什么?

  当产后第一次例假来潮时,哺乳妈妈的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质量也稍有变化。这时,有些宝宝会出现轻微消化不良的症状,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例假结束后,就会恢复正常。因此,即使是在经期,妈妈也可以正常给宝宝哺乳。

  卫生方面,要勤换卫生巾,用温水清洗阴部,洗澡最好选择淋浴,并禁止性生活和游泳等,保持外阴、内裤及卫生用品的清洁。

  久久健康网母婴频道的小编温馨提示:保证营养,注意荤素搭配,防止缺铁。多食用一些鱼、瘦肉、动物肝、血等蛋白质丰富、含铁量多、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食物。不要吃酸辣刺激性的食品,不宜饮酒、喝咖啡。新妈妈还要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情绪波动,注意休息。

  (编辑:荀满满)

产后第一次月经什么时候来?

许多妈咪都关心着产后的第一次月经来潮会是什么时候,但又不太好意思问别人。就像少女等待着自己的初潮一样,这“第一次”让人期待、又让人担忧,究竟什么时候来?怎样的出血量是正常?就让专家来解答新妈咪心中的疑惑吧!

“第一次”月经,受哺乳影响最大

不哺乳的新妈咪,一般在产后6-10周内月经就能复潮;而哺乳的新妈咪,月经复潮的时间有极大的变动性,可能在产后第2-18个月内的任何时候恢复,平均为6-8个月,甚至有的新妈咪在哺乳期间月经一直不来潮。

哺乳次数也与月经复潮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每天哺乳的次数越多、吸奶的时间越长,月经复潮时间越晚;由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后,母乳喂养的次数和吸奶时间会发生改变,因此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越早,母乳喂养的次数及吸奶时间就会相应减少,月经复潮时间也会相应提前。复潮发生的时间因人而异,除了受到哺乳影响外,还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产妇年龄、卵巢功能以及内分泌功能的恢复情况等有关。

恶露与月经复潮的区分

恶露的特点

产后一周内,恶露中的血比较多,所以恶露会有红色或暗红色的血块,略有鱼腥味;以后恶露颜色会慢慢变淡、变褐色,称为浆性恶露;浆液性恶露一般持续十天左右,恶露逐渐变成白色或黄白色,有点类似白带,称为白性恶露。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一般持续4-6周,总量250-500ml。若产后超过6周阴道恶露仍不干净,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复旧不良、感染或胎盘胎膜组织残留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另外,如果阴道出血量明显多于平时月经量或者出血时间过长,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晚期产后出血的可能

月经的特点

恶露逐渐转变成白色恶露以后,没有任何原因地变成出血,量就像过去的月经量或者比过去的量稍多,但没有其它不适感,那很有可能就是月经复潮了。一般来说大部分妈咪的产后第一次月经量比孕前月经量稍多,一周内就会干净,不需进行特殊治疗。

关于“月经复潮”,你知多少?

人们普遍认为月经复潮是哺乳妇女恢复生育力的象征,所以有些妈咪在月经复潮之前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也有些妈咪认为“第一次”来了,就代表又开始正常排卵了。究竟这些想法是否科学呢?让专家来告诉妈咪们吧!

月经复潮不等于产后恢复排卵

其实月经复潮并不能表明产后恢复排卵,但是哺乳时间愈长,次数愈多,则闭经时间延长,排卵机会也会相应减少。研究表明:产后6个月婴儿全部纯母乳喂养的母亲排卵率仅为1%-5%。因此,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闭经避孕有其较高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母乳喂养不会受到影响

民间有种说法,认为产妇月经来潮后,乳汁就会变得没有营养了。其实,产后4个月内的母乳质量是最好的,月经来潮后,乳汁质量并不会变差,但有时会比较浓缩,部分产妇乳汁的分泌会有所减少。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是因为体内催乳素水平的改变,但是由于乳汁的分泌很大程度上与宝宝的吸吮和产妇的饮食密切相关,所以适当增加宝宝每天的吸奶时间和次数可达到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

新妈咪在月经期应多喝点汤水,这样乳汁就不会太过浓稠;同时多吃些鱼类、牛奶、禽肉等也能够帮助母乳分泌哦。妈咪们,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给宝宝最好的母乳吧!

月经迟迟不来,怎么办?

产后月经不来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哺乳、再次妊娠、产妇卵巢和内分泌功能恢复慢、产后大出血 致的席汉氏综合征等。

再次妊娠的可能性。对于产后长时间月经没有复潮的新妈咪,要警惕再次怀孕的可能。不哺乳的新妈咪一般在产后约10周恢复排卵,哺乳的新妈咪则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另外,产后月经复潮比较晚的妈咪,大部分在首次月经来潮前已经排卵,所以即使妈咪月经没有复潮,却也有可能怀孕。可见,月经没有复潮之前,恢复性生活也应该注意避孕。如果长期等到产后的“第一次”月经,那么应该自行检验或者去医院确定是否再次妊娠。席汉氏综合征的可能。席汉氏综合征是指由于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导致妈咪脑垂体缺血性萎缩、坏死,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减少,从而没有月经来潮。席汉氏综合征还可能导致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失调,出现如消瘦、消化不良、畏寒、乏力、性器官萎缩、基础代谢低及毛发脱落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产后第一次排尿在什么时候


1

产后第一次排尿在什么时候

正常情况下,顺产的妈妈在分娩后4~6小时会排尿,产后12~24小时排尿大为增加。

剖腹产的妈妈在拔掉尿管后4~6小时,必须有尿。

若产后妈妈没能在这个时间段内及时排尿,会因尿液滞留会提高泌尿道感染的机会,且胀满的膀胱也可能使子宫移位,影响子宫收缩,甚至造成子宫出血。

2

产后第一次排尿有什么感觉

产后第一次排尿不仅困难,而且疼痛难忍。

产后排尿会延续分娩的疼痛。有些还会因分娩伤口,或者是导尿管插久了,都会导致蹲下身时有疼痛感。

感觉疼痛是正常的,若除了疼痛,还伴随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则很可能是尿路感染了,应就医治疗。

3

产后排不出尿怎么办

1、创造舒适排尿环境

有些产后妈妈在别人盯着的情况下是排不出尿的,这时候可先让家人回避,利用围帘遮挡自己,放松精神,让自己顺利尿出来。

2、调整排尿的姿势

产后妈妈可在进入厕所后,用手掌轻轻按压小肚子,撅起屁股,帮助排尿。几次之后,就会正常小便了,别太担心。这个动作还是不能顺利如厕的话,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小肚子上,也有促进尿意的作用。

3、诱导尿意

若产后妈妈有尿意却尿不出来,这时候不防试试将水龙头打开,听听流水的声音,利用条件反射有促进排尿。

本文Hash:702bcb8ab4786ef9f4f1840b6d240809220526ea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