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警惕宝宝身边的危险敌人:肺炎球菌疾病

导读,一些抵抗力稍差的宝宝很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而被人们称为“婴幼儿身边的危险敌人” 的肺炎球菌疾病,是指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一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败血症、脑膜炎、中耳炎等;其危险性体现在其致病的严重性以及初期症状的隐蔽性。

  进入冬季,一些抵抗力稍差的宝宝很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而被人们称为“婴幼儿身边的危险敌人” 的肺炎球菌疾病,是指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一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败血症、脑膜炎、中耳炎等;其危险性体现在其致病的严重性以及初期症状的隐蔽性。

  这个敌人很凶险 一旦致病后果严重

  全球每年大约有70万到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各类肺炎球菌疾病;仅就 “肺炎球菌肺炎”而言,仅在亚太地区每小时约49名幼儿死于该疾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陈志敏主任介绍说,肺炎球菌脑膜炎可发生瘫痪、发育延迟、癫痫、耳聋等后遗症,其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高于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败血症往往十分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可导致蜂窝组织炎、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等;而肺炎球菌导致的肺炎,属于较严重的细菌性肺炎,约50%左右的严重肺炎是因肺炎球菌引起的。

  这个敌人很狡猾 初期症状难识别

  从目前国内临床角度看,肺炎球菌疾病的“狡猾性”表现在其初期症状通常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烧、发寒、呕吐、耳痛、咳嗽等,很难识别。不少患儿往往是咳嗽数日不见好转,继而出现高热等症状,方才被送入专科医院。而一旦延误治疗,肺炎球菌疾病对宝宝健康造成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陈志敏主任介绍说,2岁以下的婴幼儿因免疫功能发育不全、免疫力低,是肺炎球菌疾病的易感人群,最易受到肺炎球菌侵袭。 而肺炎球菌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大约25%的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有肺炎球菌。一旦孩子生病,抵抗力下降,肺炎球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各种疾病。

  对付这个危险敌人 我们并非束手无策

  陈志敏主任特别指出,近年来肺炎球菌疾病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导致该类疾病治疗难度增大,对患儿家庭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不容低估。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医学界专家认为,为两岁以下的宝宝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使宝宝获得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是对抗肺炎球菌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从宝宝月龄满三个月后,就应开始按照建议时段,及时进行接种。

  快速小问答:

  Q?

  答(脑膜或脊髓膜感染)其早期症状是发烧,无精打采或瞌睡等。

  肺炎球菌败血症(血液感染)其早期症状是寒战,高热,呼吸急促。

  肺炎球菌肺炎(肺部感染)其早期症状是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呼吸加快等。

  肺炎球菌中耳炎(中耳感染)其早期症状是耳痛,发烧,以及经常抓耳朵。

  Q2月龄,可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吗?

  答,再按照建议时段,及时进行接种。

  Q?

  答:400-700-1828进行咨询。

  疾病链接: 要了解儿童肺炎球菌疾病及其防治的更多信息,请登陆儿童肺炎球菌教育网站:http://www.feiyanqiujun.com 或者http://www.肺炎球菌.com,也可拨打疾病热线电话:400-700-1828进行咨询。

京沪广三地专家谈警惕2岁以下宝宝罹患肺炎球菌疾病

导读:2岁以下的婴幼儿应尽量避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要预防肺炎球菌疾病,就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从人口密集的公众场所回家后及时洗手;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当然,最有效的预防就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京沪广案例扫描

  案例一2岁半的女童,因“发热4天,抽搐1天”入院,体温39.8℃。初步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入院后给予吸氧,药物抗感染,保肝、脱水等治疗。2小时后突然出现抽泣样呼吸,面色发绀,循环衰竭,给予机械通气,扩容,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但病情不断恶化,于入院第二天抢救无效死亡。后经血培养显示为肺炎球菌感染。

  案例二,其初期症状是发烧;其后反复发热2月余,并伴呕吐、被送某儿科医院后转入ICU病房,病情不断恶化,入院12天后生理反射消失,脑功能衰竭,最终家长要求放弃治疗后死亡……

  案例三14月龄大的李姓宝宝,罹患肺炎链球脓毒症,肺炎球菌脑膜炎住院45天后出院,但是智力和运动方面均留下严重后遗症,目前仍在康复治疗……

  导致以上案例发生的,正是宝宝身边的危险敌人DD肺炎球菌疾病。

  肺炎球菌疾病是一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菌血症、脑膜炎等;现在我们就邀请到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三地顶尖专家来和大家谈谈肺炎球菌疾病的危害,以及预防的方法。

  北 京

  采访专家ICU主任医师张琪

  肺炎球菌疾病

  据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ICU主任医师张琪介绍,肺炎球菌又名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感染所致的肺炎不同年龄往往表现有别,在青壮年、年长儿常引起大叶性肺炎,婴幼儿为支气管肺炎。肺炎是危及5岁以下的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90%肺炎球菌肺炎是社区获得性感染。

  张琪主任特别指出,肺炎球菌肺炎有25~30%病例存在脓毒症,可引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目前,在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中,肺炎球菌疾病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仅肺炎球菌性肺炎在亚太地区每小时就造成约有49名儿童死亡。

  而肺炎球菌脑膜炎近期可引发硬脑膜下腔积液及脑室管膜炎等并发症,远期可导致瘫痪、癫痫、耳聋、发育迟缓,其病死率、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发生率高于B型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

  从目前国内临床角度看,肺炎球菌疾病的危险性还表现在其初期症状通常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烧、发寒、呕吐、耳痛、咳嗽等,较难识别。不少患儿往往是咳嗽数日不见好转,继而出现高热等症状,方才被送入专科医院。一旦延误治疗,肺炎球菌疾病对儿童健康造成的损害有时是不可逆转的。

  上 海

  采访专家

  两岁以下宝宝是肺炎球菌疾病易感人群

  上海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陆敏介绍说: 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可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时散布在空气中的飞沫微粒进行传播,约1/4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有肺炎球菌。一旦宝宝抵抗力下降,肺炎球菌就有可能会乘虚而入,引发各种严重的疾病。

  陆敏主任特别强调初生至两岁间的宝宝因免疫功能发育不全,免疫力低,特别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感染,是肺炎球菌疾病的重灾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肺炎球菌疾病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从目前很多临床病例来看,肺炎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迅速增加 如青霉素对肺炎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已经从之前的1微克/毫升发展到2微克/毫升、4微克/毫升、8微克/毫升,甚至到了16微克/毫升。

  鉴于肺炎球菌对抗生素的高度耐药性,如发生经验治疗方法不恰当、效果不彻底的情况,则可能引发肺炎球菌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就会对宝宝的健康带来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死亡,治愈后往往也会造成很多后遗症。由于我国儿科抗生素使用极为普遍,使得耐药的肺炎球菌更容易生存,由此可能导致临床经验性抗生素常规剂量治疗的可能的失败。

  广 州

  采访专家

  预防接种

  广州儿童医院邓力教授介绍说,肺炎球菌疾病是一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感染性疾病;特别需要婴幼儿家长注意的是,约一半严重的儿童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这些重症肺炎,治疗难度高,甚至会引发呼吸衰竭、早期心衰、心肌损伤等严重问题。

  邓力教授介绍说,要预防肺炎球菌疾病,就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肺炎球菌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途径,室内空气不流通、经常开空调、人口密集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该病菌滋生的场所。

  2岁以下的婴幼儿应尽量避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另外,从人口密集的公众场所回家后及时洗手;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当然,最有效的预防就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医学界专家都认为,及早进行预防接种,使儿童获得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是对抗儿童肺炎球菌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为此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全球各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因优先考虑把儿童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纳入国家免疫接种计划,使得全世界的儿童免受肺炎球菌的侵扰。

  爸爸妈妈看过来:

  Q?

  答1/4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有肺炎球菌。一旦宝宝抵抗力下降,肺炎球菌就有可能会乘虚而入,引发各种严重的疾病。

  Q?

  答(脑膜或脊髓膜感染)其早期症状是发烧,无精打采或瞌睡,呕吐,以及颈项强直或腿部僵硬。

  肺炎球菌败菌血症(血液感染)其早期症状是寒战易怒,高热发烧,呼吸急促。

  肺炎球菌肺炎(肺部感染)其早期症状是咳嗽,胸口闷,生痰,发热烧和发冷/发抖。,呼吸困难、呼吸加快等。

  肺炎球菌中耳炎(中耳感染)其早期症状是耳痛,发烧,以及经常抓耳朵。

  Q,如何预防肺炎球菌疾病?

  答:2岁以下的婴幼儿应尽量避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要预防肺炎球菌疾病,就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从人口密集的公众场所回家后及时洗手;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当然,最有效的预防就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Q6月龄,可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吗?

  答,就应开始按照建议时段,及时进行接种。

危险就潜伏在身边,男宝女宝的爸妈都要警惕起来

如何保护好这些懵懂的孩子?这些问题必须要让孩子明白:“你知道哪些是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让人碰吗?”“哪些行为属于性侵害?小朋友该怎么防范呢?”“如果有人正在侵害你,该怎么办?”

哪些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让人碰?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身体某些部位别人不可随意触碰,如:胸部、两腿之间的私处、臀部等。妈妈可提示孩子“我们去游泳,游泳衣和游泳裤遮住的地方是不能摸、不能看的”。要帮助孩子学习分辨不同形式的触摸,如:可以摸头、肩膀,不可以摸两腿之间的私处。

“女童保护”对来自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的4719名学生(其中男生2170名,女生2549名)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39%的学生知道内裤覆盖的部分是隐私部位,23%的学生知道胸部也是隐私部位,22%的人认为手、脸、嘴巴、头发是隐私部位,合计共超过四成的儿童对隐私部位的概念认识不清或不知道。

哪些行为属于性侵害?

1、把孩子带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叫孩子脱下衣服或裤子,摸孩子的生殖器。

2、让孩子摸对方身体的隐私地方(胸部、生殖器),或让孩子看他的裸体或隐私部位。

3、带孩子看有很多成人裸体镜头的电影或者视频。

4、用他身体的某个部位(生殖器或者嘴巴)接触孩子身体的隐私部位。

如果有人正在侵害你(孩子)怎么办?

1、如果判断出了是不好的接触,尽快冷静下来,然后想办法机智地离开。

2、不要激怒侵犯者,这样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

3、如果被性伤害,要立即告诉爸爸妈妈、报警、到医院检查身体情况。

4、如果力量无法与侵害者抗衡,也没有机会逃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先顺从罪犯,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事实上有9%的孩子很害怕但不敢说,还有3%的孩子选择忍忍就好了,说明这一部分人存在潜在的受性侵害的危险。有占总数40%的孩子选择了“大声呼喊”。然而有时候不分场合地点的大喊会让孩子更危险。

警惕:男孩也需要性保护

事实上,很多男孩子也可能被性侵犯,他们的安全同样需要保护。在性保护的问题上,男孩女孩都一样,都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视。在有男孩的家庭中,父亲承担性教育的家庭角色更为重要。对于孩子,父亲应给予更多关注,在身心发育方面给予帮助,最重要的是注重自身形象,言传身教。

统计发现,一人对多名(两人及以上)儿童实施性侵害的为96起,在96起案例中,性侵男童案例为9起;性侵女童为87起。

孩子还小,这种事情跟你们没关系?

报告显示,被性侵的儿童仍以7岁到14岁的中小学生居多,但7岁以下受害者比例占到17%,受害者人群呈低龄化趋势。其中0~7岁的受害者有58起,受害者最小年龄为6个月大的女婴,7~12岁的有115起。

网友有话说

儿子的性教育对我来说绝对是个挑战,一切归他老爸。看了这么多悲剧,我突然意识到该给孩子讲讲如何保护自己,可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哎,没知识有点可怕。不要把孩子交给除了家人以外的异性照管,我的经验。现在咋这么多人渣呢,用生命保护好宝宝。

受访家长中,对孩子进行过三次或三次以上性教育的占32%,三次以下的占29%,39%的家长从未向孩子讲过预防性侵害的知识。“女童保护”调查显示: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是:“认为孩子还小”(42%),“想教育但不知如何开口”(29%),“认为学校会教育”(17%),“怕教坏孩子”(8%),“害羞”(4%)。

本文Hash:95fb44a001e13c1a16b8d9191a58fba19faef768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