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专心 看此12招

  孩子老是不专心、坐不住,不一定是过动儿。父母如何帮他集中注意力?

  资深广告人孙大伟曾说自己小时候‘八成是个过动儿’,妈妈说他‘屁股是尖的,永远坐不住’,他也因此挨了不少骂。

  动起来像脱缰野马、话匣子打开停不了、做事虎头蛇尾、常常‘神游太虚’……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免怀疑?是不是过动儿?

  其实,孩子看起来坐不住、读书做事心不在焉,可能是表象,家长需要发挥‘名侦探柯南’的精神,去观察、了解真正的原因,例如:

  1.孩子的大脑还在‘施工’

  台北马偕医院精神科医师臧汝芬说,注意力、抑制冲动的能力跟大脑前额叶的发育有关,而大脑要到20多岁才会完全发育成熟。

  也就是说,小朋友的大脑还在‘施工中’,注意力自然比较短。小学年纪的孩子如果读书写功课2、30分钟,就会想做点别的事、起来动一动,是正常、可以接受的。父母如果期待孩子可以像大人一样,坐下一两个小时专心做事,其实是不切实际、强人所难的。

  2.过度学习,资讯爆炸

  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洪俪瑜说,很多父母叫孩子天天去补习、学才艺,可是孩子根本没办法消化、吸收那么多东西,表现出不专心并不奇怪。

  ‘孩子明明只吃得下半碗饭,父母却硬要塞给他一碗,最后他什么也吃不进去,’她比喻。

  3.学习内容不适合孩子的程度或兴趣

  学习内容太难、太容易、不符合兴趣,让孩子跟不上或觉得没有挑战、无聊,都会让他无法专心。家长可以跟老师讨论如何调整学习内容、进度及方法。

  4.动态的学习太少

  洪俪瑜说,小孩(尤其是男生)本来就需要较大的活动量,但现在的小孩太多时间都在坐着从事静态活动(看电视、打电动、补习),过多的精力无法发泄,就容易显得躁动不安。

  ‘有足够的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对提升注意力,甚至整体智能发展都有帮助,’她说。

  幼小的孩子尤其需要探索式的活动(例如观察自然生态或大人的活动),‘探索、摸索是孩子学习非常重要的方法,因而他们会显得比较静不下来,可是这个重要历程却被大人忽略,直接要他们坐着去看参考书上的答案,’洪俪瑜感慨。

  她小时候在乡下自己摸索怎么编稻草,到现在都还记得;‘自己摸索学到的东西,想忘都忘不了;别人塞给你现成的知识,拚命记却都记不住。’

  5.父母管教不足或不当

  台北教育大学兼任教授王淑俐去演讲时,常有听众带着小孩一起来,却不约束小孩,任由他们在演讲进行时跑来跑去、大声喧哗。

  ‘很多孩子该静的时候静不下来,该动的时候动不起来,’她建议父母,从小就要教孩子在什么地方应该安静,什么地方可以说话、走动。如果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可事先准备一些书、小玩具,让孩子练习自得其乐、不干扰旁人。

  6.生理或心理问题

  孩子放学回家,可能饿了或困了,就不容易集中精神。

  过敏的症状,如皮肤起疹子、发痒、流鼻水、鼻塞,也会连带使孩子不能专心。

  心情不好、压力大等心理因素也会造成不专心。

  7.药物副作用

  有些感冒药、抗过敏、气喘或癫痫药物会让人昏沈、嗜睡、注意力无法集中,可以请教医师能否换药。

  12招提升注意力

  如果孩子不专心并不是以上因素造成的,可以参考下列方法提升注意力:

  1.营造适合读 的环境

  .书桌、书架整理干净整齐,玩具收起来。书架上课外书跟教科书分开放、分科别放,而且只放这学期的书,用过的书收起来。

  .房间不要有电脑、电视、电话。

  .文具准备齐全,不要临时东翻西找。

  .父母不要变成‘干扰源’。例如在门外大声看电视、说话、走动,或一直探头‘关心’孩子写功课的进度等等。

  2.作息规律

  注意力不足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帮忙建立规律的生活。例如起床、读书、睡觉时间都可以固定下来,周末可以稍做调整。

  也可以协助孩子订读书计画。如7:30~7:55写国语习作,休息5分钟;8:00~8:25温习数学。每做完一项就打勾。

  订计划可以让孩子知道今天有哪些事要做,学着分配时间;看到勾勾愈来愈多,孩子也会有成就感。

  台湾师大特教系教授洪俪瑜建议,在孩子上课期间,家庭生活的节奏尽量有规律、简单一些。

  她看到有些小孩放学后要赶5、6个活动、才艺班、去奶奶家吃饭……,冲冲冲、赶赶赶,小孩缺乏规律的生活让他可以自己学习安排活动、学习计划做完一件事。

  3.找到读书的黄金时间

  亲职教育作家李国英小时候曾经成绩不好,后来有位大哥哥教她,把每天做每件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记下来。

  一星期后,大哥哥和她一起讨论这份作息纪录,才发现她在洗完澡后才比较有精神,是读书的黄金时段,后来她试着放学后先洗澡,果然学习效果好得多。

  4.渐渐延长专心时间

  一开始孩子只能专心10分钟,可以鼓励他‘要不要再多5分钟’,慢慢延长到可以专心15、20分钟。不要一开始就订高标准。

  可在书桌前放计时器或闹钟,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目前的功力。

  5.手到口到

  读书时写笔记、划重点、念出声来,都有助专心。

  6.让大脑喘口气

  台湾师大特教系教授洪俪瑜说,人要一直保持专心其实会累,专业的口译人员每15~20分钟就要换班,就是要避免过度专心造成疲劳,工作反而出错。

  因此,让孩子每读书半小时到40分钟,就起来活动5到10分钟,是很必要的。

  ‘要求孩子整天时时刻刻都要专心,不让他放松,不见得有利学习,’她说。

  台北教育大学兼任教授王淑俐建议父母要改变‘读书愈久,效果愈好’的想法。与其要求孩子在书桌前坐得久,不如要求他们有效率,把该做的事做完、做好。如果孩子半小时就可以完成功课,父母就没有理由硬要他们坐一小时。

  7.验收学习成果

  着有《教出学习力》的台大化工系教授吕宗昕建议,当孩子‘宣称’读完书或做完功课,父母不妨抽查、抽问一下,如果发现孩子只是敷衍了事,应要求孩子补齐。

  几次下来,孩子就会知道,专心念书只要用很少时间,心不在焉却要付出几倍的时间,聪明的孩子自然会选择专心。

  8.节制使用‘三电’

  洪俪瑜指出,电脑、电视、电玩虽不会直接导致注意力不足,但孩子习惯了充满声光的刺激,就不易静下来品尝书本的知识。‘习惯了重口味食物,就不爱吃白饭,’她比喻。

  9.保持好心情

  台北马偕医院精神科医师臧汝芬说,大脑中负责注意力与情绪的部位接近,‘情绪会直接影响注意力。’成年人如果情绪低落、烦躁、沮丧,就很难集中精神,孩子也是。

  如果孩子在学校遭遇挫折,情绪有异状,爸妈要试着去了解,帮孩子解决;也不要孩子一进门,就 停唠叨、责骂,把孩子的心情‘碎碎念’到谷底,做什么事都会显得散漫。

  10.了解孩子的气质

  每个孩子天生的气质都不同,需要的学习方式和步调也不同。

  例如有人是‘慢吞吞型’的人,可是现在整个社会的步调都快,别人就会觉得这个人有点‘恍神’。事实上,他不见得有问题,‘他只是需要发展适合他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洪俪瑜指出。

  父母的角色,是观察、了解孩子的气质,帮助他发展适合的学习方式。有些孩子的确天生注意力就短,如果他只能专心10分钟,可以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学习,分次完成。

  11.把学习变有趣

  有时候孩子不专心,是因为内容或教学方法单调,引不起兴趣。老师、父母需要用点心思,把学习变成有趣的事,例如户外观察、动手操作、游戏等,或把长的学习分段进行,不要让过长的学习造成注意力疲乏。

  但是洪俪瑜提醒,学习方式活泼固然可以引起兴趣,但也不能太过头,‘静态的学习还是有必要,最好静动学习活动穿插,不要让学习过腻或偏食了。’

  香港学界已在检讨,近年实施开放教育,用许多闯关游戏取代传统教学,孩子玩得很高兴,但到了高年级,却发现他们缺少基本的读写、计算能力。

  ‘反覆练习是有效学习必要的条件,无聊的东西不一定不好,’她说,例如学英文的第一步,一定要把最基本的26个字母学起来;如何把无聊的活动变有趣,也是值得孩子学习的技能。

  12.远离‘不专心’食物

  您家孩子速食、甜食不离手吗?这可能也是造成不专心的‘凶手’。

  营养师赵思姿在《营养IQ》一书中指出,摄取不当的食物常是造成头脑昏沈、反应迟钝的主要原因,这些食物包括:

  氧化食品(炸鸡、薯条、炸过的泡面、甜不辣、洋芋片等),以及肉类脂肪、猪油、植物油等,若经过油炸等不当处理,会让食物中含有大量过氧化脂肪,破坏头脑的灵活。

  精制加工食品、奶昔、冰淇淋、点心、零食、糖果等。这类食物在加工过程中营养流失,加入大量精制的糖,会影响脑部运作。

  含咖啡因饮料、咖啡、红茶。少量咖啡因有提神效果,但过量会让人躁动不安。

  要帮助孩子专心,父母得花点心思为孩子准备新鲜食物。

本文Hash:f412efd639636cddb82f0e975d095b084556f0cc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