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有哪些临床表现

  婴儿湿疹有哪些临床表现

  婴儿湿疹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约75%病人是异位性反应,属于变态反应I型反应。某些食物过敏、吸入物及接触某些物品均可引起本病。

  婴儿湿疹是生后相当早出现的过敏性疾病,发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因素,近亲中常有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婴儿湿疹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一)瘙痒

  奇痒是本病的标志,不痒者可排除本病。另外,空气湿度降低,过度出汗和皮肤接触刺激物如尘螨、羊毛、肥皂、洗涤剂、人工合成纤维的衣物等可加重瘙痒。曾有一例1岁患湿疹的婴儿,他奇痒难忍,日夜哭闹,彻夜不眠。其父母不得不双双停止工作照顾他,孩子也瘦的皮包骨头,后来湿疹愈后发生了哮喘。

  (二)皮肤损害

  本病的皮肤损害多样化,从急性的红斑样丘疹,小丘疹,广泛的表皮脱落、糜烂和浆液渗出到慢性的皮肤增厚、苔藓化和痂疹都可能出现。各种皮肤损害可同时存在于一个患者身上。虽然患皮疹处常有液体渗出,但全身皮肤通常干燥而无光泽,常有手、口角裂口。

  皮损的分布与患儿的年龄和疾病的慢性程度有关。婴儿时期,皮疹先是面部,后延及耳、颈部、躯干和四肢伸面;年龄稍长主要累及皮肤皱折处如四肢屈侧肘窝、腋窝、前颈等处;最后仅手指、足趾受累。这时很可能开始出现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不过这几个阶段也不是严格划分,也不是每例患者都经过这几个阶段。

  (三)皮肤感染

  婴儿湿疹皮肤特别瘙痒免不了要挠抓,因此很容易发生感染。感染一般只在皮肤表面上。感染原可为细菌、真菌、病毒,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它常引起症状加重。

上一篇 下一篇

湿疹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

按病程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湿疹: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

(3)慢性湿疹: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

按部位可分为如下几种:

(1)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妇女,乳晕湿润、糜烂、结痂,时间稍久可增厚,发生皲裂,喂奶时疼痛。长期不愈。皮下有硬结者,应考虑并发湿疹样癌的可能。所以,对乳房湿疹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2)阴囊湿疹:急性者有肿胀、流水、结痂。慢性者则增厚、苔癣化,甚痒并易复发。常与局部多汗,外阴刺激、神经内分泌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有关。

(3)女阴湿疹:多见大小阴唇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及慢性增厚,甚痒。常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4)肛门湿疹:肛门周围湿疹急性期红肿、糜烂,慢性期呈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奇痒且痛,特别是在便后更加明显。由于经常搔抓,皮肤可变厚或变薄,萎缩发亮。儿童肛门湿疹多与蛲虫有关,成人多与痔疮、多汗有关。

(5)手部湿疹: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手指端湿疹常反复发生水疱、结痂、增厚、脱屑,累及甲床部可影响指甲发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触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湿疹加重。

(6)小腿湿疹:好发胫前及踝部,常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或外伤引起。结痴、增厚、苔藓化,也可呈糜烂、流水,易继发感染或形成溃疡,顽固难治。

婴儿痉挛症有哪些临床表现特点

新生儿癫痫指发生在出生后28天以内的癫痫,癫痫致病因素很多,分产前、分娩和产后因素三种。

产前因素有胎儿脑发育异常、胎儿脑血管闭塞、产前胎儿感染、母亲在孕期服用激素、麻醉品、酒精等致胎儿先天性代谢缺陷,以及母亲孕期患病、遗传性惊厥。

分娩时因素有各类产伤、胎儿颅内或颅外感染、孕妇难产时不慎把麻醉药注射在小儿头皮上。

产后因素有代谢紊乱、产后感染、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其中以围生期窒息缺氧为最常见病因,其次是代谢异常和产伤。

癫痫发病率较高,约为1.5%-3%,在出生后前3天是发病第一高峰,第4-14天是第二高峰。

本病按临床表现分为四型:微小型、阵挛型、强直型、和肌阵挛型。

微小型临床表现不明显,可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几种:口-颊-舌运动、伴随或不伴随眼球震颤的强直性眼球偏斜、反复出现的眼睑眨动、流涎、吸吮动作、四肢呈踏车样运动、还可有呼吸频率的改变或呼吸暂停。

阵挛型表现为有节律、较慢速率的肢体阵挛性抽搐。

强直型表现为肢体的强直收缩。

肌阵挛型表现为快速率的上下肢屈曲性1次或多次同步性抽搐。本病发生后应及时治疗,否则预后不良。

婴儿痉挛症是婴幼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发生率在中国1/3000-1/4000,90%在1岁以内发病,4-7个月为高发年龄。

引起癫痫的常见病因有:脑缺血、缺氧脑损伤、先天性感染、脑发育不全、结节性硬化、代谢性疾病、免疫源性疾病。

本病有三大特点:痉挛发作、智能障碍、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

临床表现有两大特点:即痉挛发作和精神运动发育障碍。

典型的痉挛发作形式为屈曲型肌阵挛,约占2/3,发作时头及躯干急骤前屈,上肢前伸及屈曲内收,下肢屈曲至腹部,双手握拳,两眼凝视,每次痉挛持续1-2秒钟,迅速缓解后经数秒钟的间歇又可再次发生。

不典型发作可表现为点头样痉挛、朝拜或痉挛、不对称性痉挛、伸性痉变。精神运动发育障碍是指病人伴有明显的智力减弱和运动发育迟滞,并可见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如小头畸形、脑性瘫痪等。

本病死亡率为15%左右。不论治疗与否,3岁以上可停止痉挛发作,5岁以后少见,半数患儿在痉挛控制后转为其他类型癫痫发作,药物控制痉挛有效,但远期效果不理想,即使痉挛得到控制,智力变育迟滞也难以改善,故预后较差。

婴儿痉挛症好发于3-7个月的婴儿,它的病因可能与产伤、新生儿窒息、病毒性脑炎、宫内感染、先天性弓形体病、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和某些代谢性疾病有关。

婴儿痉挛症实际是婴儿时期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除全身抽筋外,更为严重的是它还会引起小孩智力障碍。那么,家长如何能察觉到孩子可能患了这种病呢?当孩子长到3个月后,如果出现点头弯腰样的抽筋,这种情形可能就是婴儿痉挛症。

此病一经确诊就应立即治疗,治疗越早,病儿脑损害的程度就可能越轻。目前用于治疗婴儿痉挛症的主要药物是硝基安定和激素,如果两者联合使用,药效就更好。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坚持有规律地给孩子服药,以保持必需的有效血浓度。

为了防止婴儿痉挛症的复发和转变成癫痫大发作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即使在发作完全停止以后,药物剂量仍不要减少,而应继续服药2~4年,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地、逐渐地减药直至停药。

本文Hash:97db45b430a6e802bd103a74dd89bfa132cb982e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