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鹅口疮4大病因及奶瓣发病症状

鹅口疮是怎样的一种病?奶瓣又是怎样的疾病?我们该怎么区别她们呢?鹅口疮是由一种叫白色念珠菌的霉菌引起的真菌感染,在新生儿期或小婴儿期多见。在新生儿或婴儿期的宝宝口腔里有时会见到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有时在颊黏膜上,有时在牙龈或唇、舌面上。如果你用棉签去擦拭这些白色凝乳状的斑块,一擦即掉者为奶瓣;而白点、白片不易擦掉,勉强擦掉后甚至底部呈潮红色,用不了多久重又是一片白者为鹅口疮。要知道白色念珠菌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生存的环境之中,人类的口腔、消化道、皮肤、阴道、疾病情况下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后的呼吸道内都有可能存在。-]-00的发病原因-]-00的发病原因(1)胎儿分娩过程中母亲产道内的白色念珠菌进入胎儿口腔导致感染。(2)新生儿使用了被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奶具,吸吮了被感染而吃奶前又没有洗净的母亲的乳头,甚至医院婴儿室内婴儿之间的交叉感染都可致病。(3)不注意为婴儿做口腔清洁,残奶在口中存留时间长,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4)由于其他疾病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致使婴儿口腔内菌群紊乱,细菌被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真菌趁机生长,导致鹅口疮发生。一般鹅口疮除口中不适之外不会有全身症状,但未成熟儿或孩子营养状况不好、抵抗力低时,也会波及全身,导致腹泻、霉菌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鹅口疮的治疗,可用2%~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水冲洗口腔,也可在局部涂抹“制霉菌素”鱼肝油,抑制霉菌的生长。以往医生常用1%龙胆紫涂抹口腔,这样虽然可抑制霉菌生长,但紫色染满了口腔也会妨碍我们观察病情变化。近期关于龙胆紫致癌的报道更使我们认识到不应该在新生儿身上使用龙胆紫。小编点评:鹅口疮治疗不如防治,平时在护理宝宝的时候,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清洁。另外,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保持奶头的清洁,因为奶头上的细菌能直接过给宝宝。因此,预防宝宝鹅口疮重担主要还在妈妈身上。奶瓣是什么?奶瓣是指宝宝大便中有白色颗粒或瓣状物,是宝宝消化不良引起的。正常大便的性状和喂养方式有关。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磅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奶瓣是什么婴儿阶段,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消化适应能力较差,由于饮食喂养不当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不定时喂奶造成喂养量过多,饮食成分搭配不合理,牛奶浓度太大或者突然改变饮食品种,对过多地添加辅食不适应,以及断奶期食物营养量过高等都会使婴幼儿消化器官不能适应,从而造成消化不良,出现大便异常。表现是量多,泡沫多、粥样、蛋花样、稀水样并伴有特殊的酸臭气味等,对于这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只要调节好饮食即可纠正。排便有奶瓣蛋并且呈花样便(大便稀且酷似鸡蛋花样),每日5-6次。这是由于蛋白质,脂肪消化不良所致。此时应减少母乳喂养的时间及 量。小编总结:其实,霉菌生长与滥用抗生素有直接的关系,在母乳喂养期间,母子均需慎用抗生素。平时多注重环境卫生,用具、奶具、口腔的清洁是减少疾病的前提,预防鹅口疮自然也不例外。鹅口疮主要看宝宝口腔的病症,而奶瓣主要看宝宝的大便。两者区别很大,是不同的两种疾病。

揭秘鹅口疮病因及时发现早治疗

【妈妈网特稿】有时候新手妈妈会发现自家宝宝口腔或者嘴唇上出现一些白色絮状物,擦掉后发现宝宝嘴部发红有创面,这就是鹅口疮。宝宝长了鹅口疮,嘴巴不舒服,就会拒绝吃奶、食量骤减导致体重下降,影响生长发育。鹅口疮有什么症状?为什么宝宝会长鹅口疮?什么原因导致鹅口疮“赖上”宝宝?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学习!

鹅口疮

如果新手妈妈发现宝宝口腔内出现乳白色的斑膜,擦掉后又反复出现,同时宝宝出现拒奶情况,这就代表宝宝患上了鹅口疮。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发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肤、肠道、阴道寄生。由于孩子入口的东西不干净:乳具消毒不彻底、乳母的乳头不干净、照顾孩子的人手不干净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对于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儿或小婴儿都容易引起鹅口疮的产生。尤其是孩子已经会吃手、吃身边的一些物品,很容易使得鹅口疮反复感染发作。鹅口疮也见于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孩子,也有的新生儿是经过产道分娩感染的。

鹅口疮症状表现

1、妈妈可以仔细观察宝宝口腔内部和唇部。鹅口疮表现在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的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擦去斑膜后,下方可见不出血的红色创面。

2、鹅口疮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感染较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宝宝也没有明显的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感染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鹅口疮给宝宝带来的不良后果

长了鹅口疮,宝宝的口腔会有疼痛的感觉,吃奶的时候由于牵动感染处同感更加明显,宝宝会因此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鹅口疮恶化后果会很严重。如果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输送到胃里的管道。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连水都拒绝喝,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出现脱水的情况。

如果不及时治疗,导致鹅口疮的霉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霉菌感染是十分罕见的。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抗真菌治疗。

鹅口疮

新生儿感染鹅口疮的病因

鹅口疮是由一种叫做白色念珠菌的霉菌所引起的口腔粘膜感染。事实上,在正常人的口腔、皮肤、阴道中均有白色念珠菌的存在,但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力,新生儿由于抵抗力弱更容易感染鹅口疮。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所以母亲在分娩前一定要做好阴道检查和治疗工作,以防分娩时让宝宝身体感染到病菌。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奶瓶奶嘴需彻底消毒后才可再次使用,妈妈坐月子时也不能忽视了身体的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放在婴儿周围的物品要保持清洁,以防宝宝抓住放入口里啃咬感染病菌。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 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孩子发热症状及病因

发热就是体温高于正常情况。我们知道,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但是,不同的孩子情况有所不同。许多孩子的体温都略低于我们所说的正常体温。有时,你发觉孩子的身体很热,你知道他发热了。可有时,你必须使用体温计才能测出孩子是否发热。除了体温升高,发热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颤抖、畏寒、出汗或燥热。发热是疾病的症状,并非一种疾病。几乎所有的发热都是由感染引起的,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细菌感染。发热是机体对这些感染的正常反应,这时,孩子的身体正在努力与“入侵者”进行战斗。有人认为退热治疗实际上可能会延长感染的时间,这种说法在理论上也许是正确的,但仍然存在着争议。孩子发高烧时会感觉很难受,有时还会出现抽筋,即高热惊厥。所以,当孩子发高烧时,父母和医生的明智之举是先让孩子的体温降下来,这样做也是合乎情理的。退热治疗虽然不能治疗感染,但可以减轻孩子的不适。而要消除感染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依靠自身的免疫功能,必要的话,还应该给予其他治疗。感染是导致发热的最主要原因,持续性低热则与其他一些炎症性疾病有关,例如关节炎或肠炎。

本文Hash:c53479b93431657b0b41b17648689abe3057c425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