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后发烧没必要因噎废食

4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家庭有责”。如何让每个适龄儿童(6岁之内)全程规范化接种疫苗,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话题。

接种疫苗后发烧多数是正常

默默(化名)在1岁多时接种了百白破疫苗,随即发烧了三四天,这下可把爷爷奶奶给心疼坏了。此后老两口一直反对孙子再接种任何疫苗。前几天,看到社区又贴出免疫疫苗查漏补种的通知,眼瞅着默默已经3岁了,默默的妈妈犯愁了:这疫苗到底还要不要打?

对此,河南省人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主任、门诊部副主任楚清芝解释说,儿童在接种了百白破疫苗后容易引起发烧。但在退烧后,身体一旦恢复正常,就不应影响下一次疫苗的接种,更不应该影响对其他疫苗的接种。

关于接种疫苗后身体上的反应,楚清芝分析,主要分为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正常反应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正常反应引起的发烧程度通常轻微,一般温度都在38.5℃以下,大多在24~48小时内会自愈,并且不会出现像感冒、肺炎的症状(如咳嗽、鼻塞等)。个别温度超过38.5℃的,可以进行物理降温。对于这种发烧,家长让孩子多喝水、注意休息和保暖即可。极个别孩子在接种疫苗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会发生异常反应,如荨麻疹、丘疹、过敏性紫癜等,但这些都是极少见的。

二类疫苗家长存在误区

“有些家长认为二类疫苗是自费苗,可打可不打。其实这是一种误区。”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介绍,我国政府根据国力,优先将导致死亡或破坏力极强的疾病、严重疾病和能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的疾病的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程序免费给儿童接种,即一类疫苗。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不断把原来的二类疫苗纳入一类疫苗中。由于二类疫苗的接种本着自愿、自主的原则,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和家庭经济能力考虑选择二类疫苗接种。一些二类疫苗不仅适宜儿童,对体质弱的中老年人也非常适用,如流感、肺炎疫苗等。

然而,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接种疫苗,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指出,疫苗的接种有“四大禁忌证”:严重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免疫缺陷以及过敏体质。如果孩子有以上“特殊”情况,都不能接种或必须延缓接种。

楚清芝提醒各位儿童家长:务必参加辖区接种门诊的家长课堂;在宝宝0~6岁严格执行接种门诊的预约进行全程接种;保持与接种门诊的通讯联系,及时查漏补种;接种时要带上接种登记本,异地接种时要索求接种方在接种本上完整登记接种信息,以防漏种和错种。

孩子打完新冠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打疫苗发烧说明体质好还是差

最近学校里出了通知,告知家长准备好孩子的疫苗本,统一在学校自愿打新冠疫苗,但孩子打完疫苗后没多久就出现发烧的现象,不知道这要怎么办好呢?

孩子打完新冠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1、如果孩子打完新冠疫苗后在留观30分钟期间内发烧可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医务人员可以及时处理。

2、孩子打完新冠疫苗后回家发现发烧,但体温没有超过38.5度的话,可视为正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给小儿用退热贴、温水搓擦,或多喝热水,使体温恢复正常。

3、观察1-2天,如果患儿体温为39℃,精神状态不好或发热持续3天以上,最好到医院检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找出发热的具体原因,然后对症治疗。

发烧怎么降温最快物理方法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

将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的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温湿的毛巾擦孩子的手心、脚心、腋下、大腿根,通过擦拭的方法达到降温的作用,如此可使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热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用退热贴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的失水。

6、冰敷额头或者毛巾冷敷额头

毛巾冷敷额头,降温可用20℃-30℃冷水湿润毛巾,稍挤压使其不滴水,叠好置于前额,需间隔3-5分钟更换一次;冰敷额头降温,需将冰块用毛巾包住,或用塑料袋包住,包好放在额头上,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

小孩打疫苗发烧一般几天能好

1-3天能好。

疫苗中的成分有时会导致人体出现一过性发热,但是热度通常不超过38.5℃,且持续时间短。一般来说,疫苗导致发热的发生率不高,不会引发其他疾病,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

灭活疫苗,比如新冠疫苗等,接种后4-24小时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可以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而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等,由于疫苗中含有的病毒成分会在体内增殖,可引起轻度的感染。这种情况下引起的发热出现较晚,通常在接种后7-12天左右发生,持续1-2天即消退。

打疫苗发烧说明体质好还是差

并不能说明体质好坏,是正常现象。

因为疫苗是细菌或病毒的部分成分,仍具有抗原性,将其注射到人体内,免疫系统会出现识别、记忆、抗原抗体反应等正常免疫过程,其中发烧就是注射疫苗后出现一种正常免疫反应,因此打疫苗后发烧不是评判体质好与坏的标准,决定是否发烧,取决于免疫系统对这种疫苗的反应强度。

如果打了疫苗出现发烧,一般是低热,精神还好不要紧,多观察、多喝开水。如果出现高热、精神很差,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有些疫苗打了以后就会出现轻微的发烧和不适,有些还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呕吐、腹泻。注射部位也可能会出现皮疹,这是疫苗的一种正常反应,体质好与坏也不能拿这个来进行评判。

打乙肝疫苗死亡婴儿有没有必要打疫苗

关于疫苗的安全性,有人说过,疫苗本身就是一种细菌。医生表示,疫苗确实是细菌,但是这种细菌是无害的,孩子注射疫苗,能够在身体里产生抗体,抵抗有害细菌和病毒。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疫苗是安全的,这并不意味这疫苗没有副作用,相对来说,疫苗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并且很短暂,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极为少见,所以针对目前出现的给孩子打预防针担惊受怕的心理是没必要的,我们也不会因为车子出现车祸而不坐车甚至不出门。也有人说,中国的疫苗生产使用不安全,我们无法否认中国的医疗系统信誉确实不大好,但是中国的疫苗并没有脱离安全标准,随着我国疫苗制度的完善以及疫苗的种类完善,免费的疫苗接种也越来越多,大家根本没有必要担心因为是免费的所以不安全。

而关于疫苗有没有必要打这个想法,我们来了解下疫苗的重要性。关于疫苗,大家都知道,从孩子出生后,身体就会受到各种细菌疾病的侵害,有一些是非常恐怖的病毒,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打疫苗,让身体产生抗细菌和疫苗的抗体,阻止细菌病毒侵入我们的身体。有人说,疫苗并不是那么有效,打了疫苗也会患上预防的疾病。谁也不能保证疫苗永远有作用,但是研究表明,大部分疫苗至少能提供80-95的抵抗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有100个打了疫苗,顶多有20个人会出现感染疾病的危险,而且疫苗接种在我国是大范围的,只有大部分人群注射了疫苗才会形成人群抵抗力,对于大规模的感染疾病才能有效预防和抵制传染病的扩散。所以如果家长们都产生了给婴儿没必要打疫苗的想法,很可能会造成婴儿本身患上严重的疾病,甚至会造成传染病的大规律传染。

凡事都有利和弊。接种疫苗利大于弊。不能因为个别特异体质的孩子接种出现问题,就否定疫苗的极大的作用。如果不接种疫苗的话,可能有更多的孩子面临死亡和残疾。50、60年代的孩子因传染病死亡率和病残率有多可怕。所以针对婴儿疫苗,家长们需要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当然也需要注意打疫苗时候的副作用。

那么宝宝从出生后需要打哪些疫苗呢?宝宝必须接种的计划内疫苗大概有10几种,具体的接种疫苗类型可以去各个卫生所负责的疫苗接种单位详细了解下。所谓的计划内疫苗是带有“强制性”接种的含义。因为计划内疫苗涉及的疾病,传染性非常强,致死率、致残率非常高。特别是乙肝疫苗,我国的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注射乙肝疫苗,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为了防止新生儿出生后就感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甚至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越早越好。如出生后48小时以后再注射,预防效果就会降低。宝宝出生24小时内要打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初种)。

1个月婴儿要打乙肝疫苗(第二次);2个月婴儿要打小儿麻痹疫苗(第一次),口服;3个月婴儿要打小儿麻痹疫苗(第二次),口服;百白破疫苗(第一次,基础初种),肌肉注射;4个月宝宝小儿麻痹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疫苗(第二次)免费;5个月宝宝百白破疫苗(第三次)免费;6个月宝宝乙肝疫苗(第三次)、流脑疫苗(第一次)。乙肝疫苗(20ug):国产36元/支,进口88元/支,流脑疫苗:14元/支;8个月宝宝麻疹疫苗(初种)、乙脑疫苗(初种)、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38元/支,其余免费;9个月宝宝流脑疫苗(第二次),流脑疫苗:14元/支;1.5-2周岁宝宝甲肝疫苗、乙脑疫苗(加强)、百白破疫 (加强)、小儿麻痹疫苗(部分加强),甲肝疫苗(20ug):国产90元/支进口140元/支,乙脑疫苗:38元/支,其余免费;4周岁宝宝小儿麻痹疫苗(加强),免费;7周岁宝宝麻疹疫苗(加强)、白破二联疫苗(加强),免费;12周岁宝宝卡介苗(农村、加强),免费。(99健康网(www.99.com.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Hash:1519bce18c7bce2c4673a0135590eebc62a86af6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