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哭家长需重视

婴儿痉挛症发生在出生后几天到30个月,半岁前是发病高峰。由于婴儿整天在床上或襁褓中,年轻的妈妈又无带孩子的经验,容易麻痹大意,把发作病情误认为由于孩子饥饿、尿布湿或头颈身体不适引起。

6个月的宝宝爱哭正常,可是无缘无故老是哭实在让父母摸不着头脑。在重庆重医附属儿童医院,6个月宝宝浩浩(化)因为老是不明原因的哭被父母带来检查,发现浩浩爱哭的原因居然是患有癫痫。

6月28日是“国际癫痫关爱日”,癫痫民间俗称“羊儿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症。按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癫痫的发病率约是千分之七,国内将近有一千万人患病,约占全世界癫痫患者的1/5左右,在癫痫病人中,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约占有全部癫痫患者的2/3左右。约60%-70%患有癫痫的小孩都能通过抗癫痫药物取得有效治疗。

宝宝爱哭家长需重视

据浩浩的妈妈张女士介绍,“其它小孩哭的时候多哄哄就好了,可是浩浩几个月来不管怎么哄都还会继续哭,每次持续几分钟,每天几十次。”最开始家里人怀疑浩浩患有心脏病,但是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心脏并没问题。后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检查,才得知浩浩爱哭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患有癫痫。

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胡越说,她接诊浩浩时,发现浩浩和其他小朋友哭的样子有点不一样,浩浩是点一下头再哭一下。凭着多年的经验,胡越怀疑浩浩属于婴儿痉挛,通过脑电图检查后,确诊浩浩为高幅失律,属于癫痫的一种。浩浩每次发病时都有连续性,持续几分钟,因此浩浩每次哭的时间也是几分钟。另外,浩浩的病情较严重,每天出现了几十次这样连续性发病,需要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据了解,按照引起癫痫的病因进行分类,分为原发性癫痫、隐源性癫痫、继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就是脑子里各种各样的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癫痫。一般来讲原发性癫痫的预后是比较好的,治疗起来比较容易,损伤也比较轻。

胡越医生介绍,通常癫痫患者可能会有抽筋抽搐、口吐白沫、突然发呆、想睡觉、智力发育落后甚至倒退、面色发绀、几十秒内没有意识等明显表现。另外,还有一些表现比较不易发现,如一个小指头、一只手或者腿抽搐等局部肢体障碍现象。

癫痫病除了特殊性的发病原因以外,原发病如脑外伤、脑炎、肿瘤等也可能诱发癫痫;外部因素如熬夜、过度疲劳、生气等情绪激动都可能诱发癫痫,因此癫痫病患者或有癫痫病史的人平时要保持情绪平稳,不要大喜大悲,尽可能不要熬夜,不要连续看几个小时的电视。

此外,医生提醒,确诊的癫痫病人平时要注意休息,饮食上少吃一些辛辣食物,有些患者在发作前会有一些征兆,比如说肚子胀,无意识的模糊等,这时候就可以坐下来或躺下来休息;患者尽量不要单独去一些危险的地方,尽量避免开车、骑车,以免发生意外。

小编总结:癫痫的发作会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造成伤害,影响到儿童智力正常发展,严重儿童患者,甚至会出现智力低下、学习苦难、呆傻等情况。为此,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让一时疏忽,让孩子永远停留在起跑线上。如果发现孩子患病,应及时送往医院,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家长请重视宝宝的哭声

在宝宝语言能力没发育完全之前,哭声是宝宝与世界交流的唯一手段,然后家长们请不要忽视宝宝的哭声,因为宝宝的每一个哭声都有着自己的意义。

宝宝的哭声

哭声有回报探索兴趣大

哭声无人理睬,孩子易孤僻

宝宝一出生就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要。饥了,渴了,不舒服了,都用哭声表达。尤其宝宝长大一些后,大人若不理会他,他就会哭。一些家长担心,一哭就哄会惯坏了孩子的脾气,因此故意不理会,这种做法是相当错误的。

哭声是宝宝探索世界的开始。宝宝的哭声若得到了积极的回报,就会增加探索的兴趣和信心;如果哭声没有回报,久而久之宝宝就不会再哭了,就会自己跟自己玩。这样的孩子虽然“懂事”,而事实上宝宝的探索兴趣泯灭了,未来性格中冷漠、孤僻、自闭的成分也加大了。

美国《影响世界的13位男性》一书,对13位成功男性的分析发现,他们大都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得到家长的格外关爱,他们的每一个哭声和反应都容易得到家长的回报。

只要父母用心灵之爱去跟孩子打交道,孩子也会用同样的爱去回报家长。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宝宝的哭声,应该积极地回报宝宝,爱抚宝宝,让宝宝建立起对世界和亲人的信任,增强探索的兴趣。

小编总结:家长们千万不要忽视宝宝的哭声,因为那是宝宝唯一能与家长交流的方式,他们想得到更多的关心,要是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宝宝会渐渐的变得孤僻。所以,家长们请重视宝宝的哭声。

宝宝爱打小报告家长需正视

“老师,XX没有好好做操。”“妈妈,XX拿了我的饼干。”如果孩子爱打小报告,你会怎么处理?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的表现,是正常现象,慢慢就没事了;有的则觉得这种行为很不好,禁止孩子打小报告,告诫孩子有事和小朋友当面说清楚,不要背地里去告状。早教专家指出,由于想受到别人重视或者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弱等原因,3-10岁往往是孩子打“小报告”的高峰期。孩子爱打小报告的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和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家长应给予包容和理解。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认真分析孩子打小报告的原因,对症下药,不应盲目制止或者无视。“打小报告”是成长的标志常女士的儿子今年3岁多了,近来幼儿园的老师向她反映儿子经常向老师说谁谁不吃饭、谁谁不做操,很会打小报告。“他平时在家也总是向我告状,哪个小朋友拿他玩具了等等。”常女士说,她咨询了其他家长,发现大家对此事的态度截然不同,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打小报告’其实是大人给孩子贴的标签,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好比一个小朋友喜欢玩具,带回了家,这只是他一个很纯朴的想法,而大人则会上升到道德的高度,认为这是偷东西。有些家长厌恶孩子打小报告,也是因为他把孩子的一个交往行为变成道德行为。”小橡树幼儿园执行院长王芸说。据王芸介绍,从常态来看,四五岁正处于孩子的交往时期,打小报告的情况比较普遍。因为这时孩子开始发展语言能力,渴望沟通与交流,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打小报告是他给自己找到的一个交流方法。“当孩子有这种行为的时候,其实是他成长和进步的标志。”“确实,孩子打小报告的行为是很正常的,而且很多时候可能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自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或者不自信,没有勇气去自己解决问题,只好求助老师或家长,对大人产生依赖。”家庭教育与儿童情商培训专家、学之郎情商课堂创始人倪志勇指出,在建立规则的时期,孩子对其他人破坏规则的行为比较敏感,有时老师会对孩子打小报告给予肯定,这就强化了孩子的这种行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岳文昊表示,在心理学上,孩子10岁以前一般会认为老师和家长是无所不能的,大人的地位要高于同伴,所以宁可得罪小朋友也会去告状。10岁以后孩子会更看重同伴,这时他们打小报告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因为很有可能会被同伴孤立。“有效陪伴”爱打小报告的孩子如果孩子爱打小报告该怎么办呢?早教专家认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法,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孩子爱打小报告和家庭、班级氛围都可能存在关系,需要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分析。”对爱打小报告的幼儿来讲,王芸建议家长要多进行“有效陪伴”。“不是和孩子玩手机、看电视,而是多跟他进行语言上的交流,比如给他读故事,跟他聊天,可以问孩子学校发生了什么事,聊一些图书。让孩子知道他是受重视的,不再有情感上的缺失。”岳文昊则认为可以简单地把孩子打的小报告分为两类,一类是和自己无关的,另一类是和自己有关的。如果孩子打的小报告都是与自己没有关系的,那就要看孩子在班里是不是不被同学和老师注意,打小报告只是为了引起关注。如果孩子打的小报告是和自己有关的,那就要看是不是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如果家长在生活中总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使得孩子遇到一些小问题就依赖于家长,就需要改变教育方式。“孩子受到别人的侵犯就打小报告,体现出 孩子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的不足。”倪志勇解释说,比如受到其他小朋友的侵犯,可以直接询问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主张,例如说“我已经生气了,不要老是撞我,不要随便动我东西”。一些孩子确实连受侵犯后表达感受、观点、立场的能力都没有,遇到问题无法独立解决,只能求助于老师或家长。他们有些是没有形成这种意识,有些则是缺乏自信和勇气。倪志勇介绍,国外有研究表明,在学习环境中被攻击的孩子往往自尊自信不够,被侵犯之后只能告诉老师。“家长应该积极想办法帮助孩子发展独立自信的能力,与别人沟通、表达观点的能力。这点在家庭中就要培养。当然,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是不是足够尊重,是不是能让孩子独立地表达感受和想法也很重要。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参加专业训练。”求助在成长过程中很有意义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爱打小报告很不好,就一味禁止孩子打小报告,这是错误的。有时孩子打小报告并不是为了引起关注,而是确实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帮助。如果完全禁止孩子打小报告,就会让孩子慢慢养成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求助的习惯。其实,求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会求助的孩子在以后很可能会不懂得变通,不知道借助外力,最怕的是在遇到人生危险(如遇到拐卖)的时候,不知所措。经验借鉴:美国学校里的“告状盒”在美国,有的学校会有一种“自我宣言”(I-Statements)的宣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个宣言有一种固定的语言格式,比如“Pleasestop……,youmakemefeel……”(请你不要再做某件事了,因为你让我感觉……),或者“Ifeel……whenyou……。Ineedyouto……”(你这样让我很难过或沮丧,我希望你……)。有的老师会在教室里放一个“告状盒”,规定要告状不能口头告诉老师,而是把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什么了写下来,然后放进告状盒。老师会在固定时间看这些纸条,并让孩子把内容念出来。当然,没有几个人会真念出来,大部分情况是等到念的时候,写纸条的人已经忘记那件事了,问题就这么被时间冲淡了。还有些老师会给孩子们下发告状票,来对付同学间相互告状的情况。如果你打一次小报告,就要用去一张票,等用完了,就不能再去告状了,渐渐地就能减少学生告状的次数。

本文Hash:806722bbd64711db555cc14f70cf011f1167f6ff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