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的病因和防治

[病因]

“非典”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简称,国际上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世界卫生组织(WHO)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干事戴维认为是“新世纪第一个严重而又易于传播的疾病”。

“非典”的传染特性,除近距离直接飞沫传染外,还可通过飞沫污染物,如手、衣物、水等途径传播。

潜伏期一般为2~11天。

传染性很强,主要表现为聚集性。如家庭聚集性、医院聚集性等。

[症状]

发热(100%)、咳嗽(83.1%)、呼吸困难(74.4%)、寒战(59.0%)、咯痰(55.4%)、肌痛(38.6%)、腹泻(2.2%)等。一般在发病早期咳嗽并不明显。

[检查诊断]

发病前两周曾密切接触过同类患者,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

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两周到过“非典”正在流行的地区。

发热(超过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啰音或有肺实变体征之一以上。

早期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

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

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

[治疗]

抗病毒治疗,可减轻发病后的症状。

[日常预防]

认真洗手,采用普通肥皂流动水洗手三次后,皮肤表面病原体可显著下降。

改掉揉眼挖鼻的坏习惯。这些不良动作可能造成鼻、眼黏膜破损,使呼吸道、手上的病菌乘虚而入。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后,可以用棉签蘸外用碘伏溶液清理鼻腔。

保护口腔黏膜,用盐水等漱口。

经常洗澡换衣。回家后马上换去外出的外衣,保证家里清洁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不要共用毛巾,应使用一次性餐巾纸。

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足休息。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调系统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

避免去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鹅口疮疾病的病因和防治

鹅口疮疾病的发生给孩子带去的影响的确是比较大的,疾病会导致孩子口腔内非常的疼痛导致孩子不想吃奶,所以这样的疾病给孩子的健康也是会带去影响的,希望家长们能够认真去了解一下鹅口疮疾病形成的原因,做好对于鹅口疮疾病的预防。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肤上、肠道、阴道寄生。多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母奶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或见于腹泻、使用广谱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

导致宝宝鹅口疮的原因

1、身体抵抗力还不够强大。新生宝宝的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稍有擦损,都会使病菌有机可乘,侵入宝宝的伤口继发感染。

2、乳头不洁或喂养者的手指伸入宝宝口腔内导致感染。妈妈的内衣、手部的触摸、毛巾等等都会是造成妈妈乳头不洁的根源。而用手指触摸宝宝的口腔,则会将致病菌直接带入宝宝口腔。

3、忽略用品的清洁消毒。玩具、毛巾、奶瓶、奶嘴、尿布……这些和宝宝时刻亲密接触的物品,如果没有做到及时的清洁和消毒,就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源。

4、盲目用药。现代医学证实,婴幼儿患鹅口疮还与长期、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类固醇药物有关,造成婴幼儿体内正常菌群的紊乱。

简单易行的防治方法

预防鹅口疮的最佳方法,应该着重在宝宝口腔的卫生方面,在宝宝每次喝完奶之后或早晚起床后、就寝前,须以干净的纱布,沾水轻轻擦拭口腔内壁及牙床,如此不仅可远离鹅口疮的迫害,更可让宝宝从小就习惯口腔的清洁工作。

妈妈及宝宝的看护人员,都应该注意个人卫生,每次接触宝宝以前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净。对于已患鹅口疮的宝宝,母亲喂奶前妈妈应该洗手并用温水擦干净自己的乳头。如果是人工喂养,每次用奶瓶前应先用4苏打溶液浸泡半小时,煮沸消毒后再用。宝宝的洗漱用具和食具应单独使用,用毕煮沸消毒15分钟。

关于鹅口疮疾病的诱发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婴幼儿常常出现鹅口疮疾病,这样的疾病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因为疾病给孩子带去的疼痛折磨比较大,疾病一旦出现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所以积极做好治疗很关键。

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学和病理学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以弥温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

根据下列几点诊断

1、病史和体征,孕妇如产前曾发生过感染性疾病或胎儿曾发生过宫内窘迫,出生扣的新生儿要警惕有产前感染性肺炎的可能。出生后肺炎诊断有赖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诊断虽较容易,但要注意病情的发展和并发症。

2、胸部X线摄片病毒性肺炎以间质改变炎主,细菌性肺炎以支气管肺炎为主,有时似肺透明膜病。衣原体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伴局灶性浸润较我。新生儿肺炎时肺气肿较明显,有时造成纵隔疝。局部肺不张的发生率也较其他年龄为高。

3、病原学诊断肺炎的病原诊断不很容易,对细菌性肺炎可取气管内吸出物或鼻咽拭子作培养,同时作血培养。对病毒性肺炎和衣原体肺炎可采用快速诊断如ELISA或PCR(参阅新生儿感染概述)。

治疗措施:对体温不升者注意保暖。喂奶一次量不宜过多,以免发生咳嗽、呕吐和吸湿化呼吸道。对细菌性肺炎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对合胞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可用利巴韦林(Ribovirin病毒唑)雾化吸入,15mg/kgdwv2次吸入,同时用0.5%溶液滴鼻。对衣原体肺炎用红霉素口服或静脉滴入50mg/kg・d,分2~3次,共2~3周,也有人用氯霉素口服,早产儿25mg/kg・d,足月儿50mg/kg・d,分2~3次。如患儿父母有衣原体感染治疗和预防见新生儿眼结膜炎。为增强抗病功能,对严重病儿可多次输血浆,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或静滴细胞色素C和辅酶A。

病原学:产前感染的病原:病毒以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较多;细菌以B组溶血性链球菌、肠道杆菌较多,衣原体和弓形体也是常见到的致病原。出生后感染的病原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多见,其他如变形杆菌、肠球菌肺炎双球菌也可引起肺炎。院内感染的肺炎以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和呼吸道病毒较多见。

病因学:新生儿肺炎可分为产前感染(包括宫内和产时)和出生后感染,感染多来自孕妇,经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因孕妇羊膜早破、产程过长,阴道中微生物上行感染所造成。

病理改变:产前肺炎的大体解剖在肺脏和胸膜外观看不到实质病变,只有在组织切片上能看到极为广泛的肺泡内炎症变化,有时还可见到羊水的沉渣如角化上皮细胞。出生后第一天发病的肺部病变可能与肺透明膜病相似。出生后感染的细菌性肺炎与小儿支气管肺炎相仿,而病毒性肺炎则为间质性改变。

临床表现

产前感染的肺炎发病多在出生扣3~7天内。症状常不典型,胎龄愈小症状愈不典型,体温正常者约占一半以上,其余则体温不稳,严重的病儿或早产儿体温常不升。症状多为非特征性表现如拒食、嗜睡或激惹,面色差、体重不增,多无咳嗽,不久渐出现气促、鼻翼动、呻吟、吸气时软组织凹陷,心率增快。早产儿易发生呼吸暂停,肺部体征有呼吸音增强或减低,伴干性或湿性音,但也可能完全阴性。衣食体感染虽在产前发生,但肺炎的起病却在出生后3~12周。有的患儿在生后5~14天曾发生过衣原体眼结膜炎(参见眼结膜炎),病原体可从鼻泪管渐向下蔓延,但有的患儿并无眼结膜炎,但也可发生肺炎。衣原体肺炎起病缓慢,先有鼻塞和咳嗽,呼吸逐渐加快,一般不发热,肺部有湿音,如病变侵犯细支气管则出现喘鸣,全病程可持续数周。血象白细胞数政党有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出生后发生的各种肺炎起病较晚,症状比较典型,有鼻塞、咳嗽、气促 足月儿常发热,但也可体温正常,早产儿可能体温不升。肺部可听到粗细不等的湿音。并发脓胸或脓气胸时呼吸音减低,叩诊呈浊音或回想增强,各种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各有一些特点。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尤其对产前感染性肺炎更属重要。

1、肺透明膜病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困难发生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逐渐加重,病情进展较产前肺炎稍慢。但这两种疾病常不易从临床、X线片以及病理上鉴别,因此对肺透明膜病也可试作产前感染性胴炎(特别是B组链球菌肺炎)治疗,采用较大剂量青霉素。

2、缺氧缺血性脑病在足月儿本症多由于窒息引起,在早产儿则不一定有缺氧史。发病开始即出现呼吸不规则,肌张力增高或降低,有时发生惊厥,但产前肺炎起病稍晚,神经系统症状较少。

3、先天性心脏病一般南与复杂的先心或出生扣不久即出现青紫的先心鉴别。先心在生后数天内出现呼吸增快或青紫,心脏有时可听到杂音,而肺部无音,胸部X线片可资鉴别。

4、横膈疝腹腔内脏经过疝孔进入胸腔,压迫心肺,引起肺发育不良,出现气促,胸部X线片可帮助鉴别。

5、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肺炎起病缓慢,症状有发热、干咳、气促、胸部X线片为典型的间质性肺炎,这些和衣原体肺炎相似,但巨细胞包涵体病患儿肝脾肿大明显,有时伴黄疸。

本文Hash:ca5766dcff49f9657b2d193ac29e68be8b2c2d76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