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不怕生?

  婴儿在6个月以后,已经能够区分经常接触他的人和陌生人。大多数婴儿不愿意接近陌生人,因为他们对不熟悉的人缺乏安全感。

  因此当有陌生人抱他或者亲近他,对有的孩子而言,甚至当陌生人只是靠近他时,他就会表现得惊恐不安,这就是陌生人恐惧,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认生”。

  对待出现陌生人恐惧的婴儿,妈妈可以让孩子与陌生人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而妈妈与陌生人很轻松地说说话,显得很高兴的样子。

  孩子就会明白:“哦,看来这个人并不可怕。”等到孩子的情绪平定下来,他便有可能出于自己对陌生人的好感和好奇,自己主动与陌生人接近和交流起来。这就为发展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怎样让孩子克服怕生心理?

  环境是造成小孩子怕生的主要的因素,平时一关房门,孩子除了面对父母就再也看不到别人了,长此以往,使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定势,认为只有和父母在一起最安全,从而出现怕生的情况。

  一些爸爸妈妈生怕孩子在外面闯祸或者怕孩子在外面受到意外伤害,自认为吓唬是不让孩子出去的最好方法,结果孩子是不出去了,可胆子也变小了。有的爸爸妈妈怕孩子在外面受到别人的欺负或者怕孩子跟别人学坏,认为还是把孩子关在家里更省心、更安全等等,这些理由使本该属于孩子和别人交往的机会被爸妈无情地人为地限制了。

  我觉得应该带孩子走出家门。为怕生的孩子创设外出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机会,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他所认识及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使他在与陌生人的接触中,不断地增强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

  或者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首先,让孩子和比较熟悉的人交往,平时让孩子和左邻右舍打招呼,问个好;和熟悉的、脾气较好的小朋友一起游戏;逐渐过度到走亲访友,去公园和同伴嬉戏,利用乘车、散步的机会和陌生人接触等。这样小孩子才不会怕生,更利于他的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何让孩子不再怕黑?

小孩子怕黑不要着急,只要得得了很好的关注,小孩子就会慢慢得到改善,也不会造成什么很大的后果,最重要的还得用对方法,从小就避免怕黑的习惯。

关于如何征服对黑暗的恐惧,曾经有朋友有过一个成功的亲身经历——他小时候和我一样非常怕黑,只是有一天在学校里闯了祸,放学不敢回家去,于是一个人待在黑暗的学校里,周围是寒冷的北风和皑皑的白雪,后来终于捱不住又冷又饿一个人黑暗中摸索着回家去了,这之后他再也不怕黑了。这个经历和另一个朋友的经历很类似——另外那个朋友是很怕鬼,小时候他一直觉得衣橱里藏着鬼,所以从来不敢一个人打开衣橱,后来他的父母鼓励他说不如亲自去看看衣橱里到底有什么?经过那次试验后他就再不怕衣橱里有鬼了。这些克服恐惧的方法关键都是一个——就是要直接面对恐惧,心里的问题如果不去面对,一直逃避,就永远不可能解决了。

另外,孩子听过鬼怪故事或是在黑暗中受过惊吓,这是外因。当然。孩子害怕的并不是黑暗本身,而是黑暗中的东西或是在黑暗中发生的事。那么,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怕黑暗的心理呢?

第一、不要给孩子讲鬼怪迷信故事。家长不要让孩子看鬼怪迷信或有恐怖镜头的书和影片。

第二、不要吓唬孩子。孩子不听话,家长应耐心讲道理,不能伪装野猫叫、耗子叫或坏蛋敲门等吓唬他们。这样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懦弱,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十分有害。

第三、要破除迷信、讲究科学。家长首先要从自己头脑中清除迷信思想,才可能教育孩子相信科学。家长应给孩子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怪事”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家长还要创造条件,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纠正过去对黑暗所得出的种种错误印象。比如孩子在黑暗中看到了窗户上的一些‘’怪影”,家长可以让孩子立刻开灯,弄清产生这些“怪影”的原因,当孩子亲眼行到,这是路灯将树影照到窗户上造成的时,就不会害怕了。

第四、家长应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胆量和毅力,使他们逐步克服害怕心理,变得勇敢、坚强。

小孩子怕黑不要着急,只要得得了很好的关注,小孩子就会慢慢得到改善,也不会造成什么很大的后果,最重要的还得用对方法,从小就避免怕黑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不害怕去医院

如何让孩子不害怕去医院

妈妈:“琪琪,准备好了吗?妈妈今天要带你到医院打预防针?”

琪琪:“医院好恐怖,打针好痛,我不要去医院。”

妈妈:“不行,已经跟医师约好了,一定要去。”

琪琪:“我不要去啦,哇哇哇……”

常可以看到,父母抱着生病的宝宝到医院就诊时,脚都还没有跨进医院门槛,就听到宝宝哇啦啦的哭声,且还不断摇头表示不要进去医院;有些孩子还会抱住妈妈的大腿,甚至坐在地上大哭,就是不肯乖乖进去医院。

到底医院有什么可怕之处,让孩子抵死不从?长庚儿童医院小儿感染科主治医师邱政洵指出,孩子会害怕医院、医师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点:

1.宝宝生病时,最需要家长的呵护,及提供足够的安全感,来忘记身体的不舒服和焦虑情绪;但这时候带他到一个陌生的医院环境,及陌生的医师,要对自己身体进行各样检查和治疗,很容易产生排斥的情绪。

2.以前就医时发生不愉快的经验,造成孩子挥之不去的恶梦,所以只要一想到要看医生,就会很害怕。如:医师检查时,将硬硬的鸭舌板,直接放入宝宝的嘴巴里,因而造成喉咙不舒服、呕吐等情形;护士阿姨很凶,打针时很用力,宝宝因此受到惊吓。

3.家长平常管教孩子的时候,常会以“你再不乖,妈妈就带你到医院,请医师叔叔帮你打针。”父母经常用“医师打针”来恐吓威胁小孩,日积月累下,就造成孩子害怕就医的情结。宝宝如果每次去医院几乎都得挨一针,如生病、预防接种等,当然宝宝会对去医院感到恐惧。

建立良好形象克服就医恐惧

由以上可知,孩子对医院产生恐惧的原因,不外乎是当生病的时候,所产生的不安情绪反应;或上医院就诊时,对陌生环境和医师检查过程不舒服;或打针时感到恐惧与害怕。邱政洵医师说,孩子们都难免要到医院看病,又几乎很多的孩子一到医院后,就会感到害怕和紧张,面对宝宝的情绪反应,常让父母头疼不已,因为既要担心宝宝病情,而看到小宝贝哭闹不止时,又心痛不已。那么,如何消除孩子对到医院看病就医感到恐惧害怕呢?这还需从家长、医师、医院三方面着手才行。

家长可以做的

1.由熟悉的人带去医院

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宝宝对于上医院并不会感到恐惧,会感到恐惧害怕的,多半是九个月大宝宝,因为这阶段的宝宝开始会认人,对于陌生的环境及人会产生恐惧感,如果又刚好碰到宝宝生病时,更是缺乏安全感。所以这个时候,带宝宝上医院的责任,最好由熟悉的人来做,让孩子感觉熟悉及有安全感,自然能减低不少害怕的感觉。

2.不以医院吓惊孩子

要降低孩子对医院的恐惧感,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拿医院的名字来吓唬孩子。例如:平时孩子调皮捣蛋或犯错时就恐吓他说:“如果你再不听妈妈的话将饭吃完,等下就带你去医院请护士阿姨帮你打听话的针。”或“如果你再调皮捣蛋,我就带你到医院找医师叔叔打针。”此外,在医院等候医师看病时,家长不断地提醒孩子:“等下医师检查要乖乖的,打针的时候不要乱动,知道吗,”这类恐吓的话,都会让孩子惧怕去医院及看医师。

3.用游戏减轻焦虑

透过游戏或角色扮演,让孩子能得知即将面对的医疗处置,以及在医疗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人物与治疗,减少就医时产生的恐惧。例如宝宝是小儿科医师、小兔子是护士、小熊是小Baby。小熊生病了,所以宝宝现在要帮小熊量体温、检查身体,然后还要请小兔子护士帮小熊打针……

4.透过故事引导

平时父母不妨以说故事的方式,让孩 对身体健康有所认识,例如:生病了为什么要看医师?为什么要吃药?除此之外,也可以买些介绍医院及医疗工具的故事书,让孩子先了解医院有哪些人事物,降低去医院时的恐惧。例如:医院里有医师叔叔、护士阿姨,医师叔叔会拿像手电筒的东西,将灯照在宝宝的喉咙,看看有没有坏东西在里面,然后把细菌杀死,宝宝就可以恢复健康,不再痛痛了!

5.事先沟通

父母可以在上医院前与孩子先沟通解释,例如:“等下去医院不一定会打针,不要紧张。宝宝可以跟医师说哪里不舒服,然后请医师叔叔帮宝宝找出细菌。”或是请有经验的哥哥姊姊做经验分享,都司以减少小朋友不肯上医院及哭闹的可能。

医师可以做的

1.掌握看诊技巧

医师看诊的态度及专业技巧,也会影响宝宝看诊情绪。例如:当小朋友进入诊间时,不要马上问诊、看病,可以先和孩子聊聊天,做些不引起孩子焦虑心理的互动。“妹妹,今天的衣服好漂亮,是妈妈买的吗?”“这是糖果、这是饼干,等下叔叔检查完,你可以自己拿一个喜欢的吃!”

除此之外,医师检查宝宝身体的顺序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先从量体温、听心脏等开始,而看喉咙、检查耳朵等,会使宝宝不舒服的留到最后再检查,如此可减少小孩对就医的焦虑恐惧与不适。

2.给小礼物当奖励

小儿科医师桌上可以摆放些小朋友喜爱的玩具、糖果、小玩偶、小贴纸,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减少看病时的不安,在做完检查之后,可以当作奖励小朋友的礼物,让看医师不再是件恐惧的事情。

3.衣服穿着柔和

大部分医师都是死板板的白色衣服,如果能够穿着柔和色彩的服装、卡通图案的领带等,也可以转移小朋友对医师的恐惧感。

文/王绍媛

本文Hash:f073f7579030615df57c64fe9fe8f1e4932c04ab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