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发热别担心 做好家庭护理是关键

 发热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家长们无需过度担心,发热是每个婴幼儿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家长们切记急着给孩子降体温。发热是许多宝宝疾病的初期症状,家长们应了解判断什么原因再给宝宝退热。下面我教大家几种婴幼儿发热家庭护理方法,以帮助家长们在家庭中更好的照顾宝宝。

据美国侨报报道,儿童发热是非常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孩子体温上升,家长急着给小孩退热把体温降下来反而会让孩子的病程更加延长。

专家提醒:发热是人体自然防御功能在“抵抗外敌”的表现,发热的程度和类型是判断病因的重要指针。

如果在确诊病因前就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等于支持病原体的致病作用,让孩子病得更重。

发热的主要病因:

1、感染性发热: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最为常见。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有细菌性的,如扁桃体炎、败血症等;也有病毒性的,如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等;还有寄生虫病,如疟疾等。

2、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也很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疫苗反应;大量组织坏死或破坏,如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血管栓塞、白血病、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何杰金氏病、恶性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等。

3、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全、暑热症、脑出血等也会引起发热。

病因不清莫急于退热

专家建议家长,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初起症状,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先不要急于为孩子退热。

研究证明,发热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比体温正常时反应更加敏捷,表现为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功能,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人恢复,因此是我们体内的一道“防护墙”。

同时,受不同病原微生物“攻击”,人体表现出的发热的热度、热程、热型各有不同,可反映病情变化。因此,发热表现是用来作为诊断疾病、评价疗效和估计效果的重要参考。

因此,在没有搞清楚发热的根源是什么的时候,如果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不但退热药本身会有副作用,而且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使病程延长,并且可能因退热而掩盖了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做血液的化验检查,根据化验结果,医生会告诉你可能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知道是怎么回事,家长就不用担心了。

发热家庭护理法:

1、休息

小儿发热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应安静、温度适中(18℃~25℃)、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如果出汗多,要及时为孩子更换干净衣服,并用温水擦洗。

2、喝水

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发汗。

3、饮食

孩子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消耗大大增加,体内水分的消耗也明显增加。同时,在发热的时候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小儿发热的饮食应以供给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为原则。饮食应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

4、退热

弄清病因对症下药之后,家长就要注意给孩子退热,因为高热可使小儿头痛、身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等,为了减轻不适症状,可给孩子进行退热。退热方法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种。

物理降温虽然降温速度较慢,但对孩子的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一种较安全的降温方法。

方法一:用温水(手放在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其温度大概在38℃~41℃)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多擦几下,以微红为适度。这样,水的蒸发可带走大量的热,起到降温的作用。

方法二:将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脑门上,可降低脑部的耗氧量,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至于药物退热,用于退热的药物很多,临床上一般是孩子体温在38.5℃才服用退热药。

专家提醒:体温超38.5℃才用退热药。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比如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引发贫血、损害肝脏和肾脏,有的还可引起过敏反应,起皮疹。

所以家长使用退热药物要慎重,如果连续用了一天体温仍上升,要迅速就医;一次性也不可用量过大,应严格按孩子的体重或年龄服用。

家长们在婴幼儿发热时,要运用这些简单的家庭护理方法,来缓解宝宝发热现象,切记不要在宝宝发热病因还没弄清楚就急于给宝宝退热,应弄清病因后对症下药,如果宝宝体温在38℃以下应给宝宝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果体温超过38.5℃应给宝宝吃退热药采用药物降温,发热反复老不好应去医院就诊。

小儿感冒,关键做好家庭护理


小儿感冒,关键做好家庭护理

  不同症状的家庭护理方法

  流涕

  父母们要做的就是教孩子擤鼻涕或帮他吸掉鼻涕。流鼻涕就是一个排病毒的过程,如果鼻涕流不停时根本不用紧张,帮宝宝擦掉它们就行了。吸鼻涕的时候要注意缓慢一点,吸力轻一点。一些抗组胺的药物对普通感冒引起的流涕没太大帮助,它们主要是针对一些鼻敏感性的流涕。如果鼻涕比较干结则需要清理鼻腔,下面“鼻塞”环节会提到。

  鼻塞

  父母们要做的就是清洗鼻腔。

  用盐水的滴剂或喷雾剂,改善鼻腔粘膜的干燥,通常在清掉鼻涕后使用,如果效果不太好可以把盐水温热后使用。另外,孩子因为鼻塞影响到呼吸(例如张嘴呼吸)时或是有鼻塞的婴儿喂奶前,不论有没有清理鼻腔最好也都用用盐水。

  有些药房有售卖盐水的滴剂和喷剂,如果DIY的话,用2ml盐兑250ml水就可以了,温水凉水都行。

  如果鼻涕很干很结很稠,除了以上办法,就还需要用湿润的小棉棒帮宝宝把这些干结的鼻屎润润后弄出来。可以先用盐水滴一两滴润湿干结的鼻屎,然后再用棉棒处理。

  咽喉痛和咳嗽(这里的咳嗽是指刺激性干咳,有痰的咳嗽请参见咳痰)

  不同年龄的宝宝可以使用不同的家用自制处方来让减轻孩子痛苦。

  6个月到1岁:澄清的温热液体(例如水或苹果汁)。咳嗽的时候一天4次,每次5-15ml。如果宝宝小于3个月,建议看医生。

  1岁到6岁:蜂蜜,每次2-5ml。如果没有蜂蜜可以用谷物糖浆替代。最近有研究报道,对减轻夜间咳嗽的发作和严重度,蜂蜜比药店的止咳糖浆效果还好。

  6岁以上:喉糖,如果没有喉糖可以用水果硬糖替代。

  咳痰

  父母们要做的就是湿化呼吸道和帮助孩子排痰。

  使用加湿器。如果没有加湿器,可以用温水淋浴房的蒸汽。切忌热水,容易烫伤。

  拍背:手掌空心,使用一定力度,不能太轻,一下一下来,不要太心急。切忌刚吃完奶拍背。

  补液

  多喝水,保持机体不缺水,利于呼吸道分泌,防止鼻涕和痰液干结,利于咳嗽和排痰,同时利于散热和排除毒素。

  什么情况需要这些护理

  如果这些症状并没有影响到孩子,他们照样吃喝玩乐和睡觉,就不一定需要这些护理,孩子自身就能调节过来。

  如果症状让孩子难受或影响到吃饭和睡觉,就要使用这些护理方法了。

  什么情况需要看医生

  高热,T≥39℃。

  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呼吸时锁骨上、肋骨间、胸骨上皮肤向下凹陷。

  呼吸急促。

  发绀:口唇、甲床甚至皮肤发青、发紫。

  精神状态改变:嗜睡或哭闹。

  持续咳嗽超过1周。

  持续鼻涕10-14天。

  小于3个月。

  如何家庭预防

  隔离:远离和避免人多拥挤的环境。

  通风:早晚开窗通风,降低室内微生物浓度。

  洗手:勤洗手,切断接触传播途径。

  个人防护:使用口罩、手帕。

  卫生教育:不要对着别人打喷嚏和咳嗽,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手帕或纸巾。勤洗手,摸完口鼻不要再摸玩具和其他小朋友,摸完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也不要再摸自己口鼻,都要记得先洗手。

  做好家庭护理可以帮助孩子提前预防感冒等常见疾病。即使遇上小儿感冒,也可以有条不紊帮助孩子治疗感冒,而不是过分依赖药物漫长治愈。

幼儿急疹,做好护理才是关键


幼儿急疹,做好护理才是关键

  幼儿急疹的症状

  婴儿在6个月以后易发幼儿急疹是由于从这个时候起,婴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失。没有哪种病会像幼儿急疹这样,使不同的婴儿具有如此相同的病程。一般的疾病总会有症状的轻重之分,有的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幼儿急疹却不分月龄、季节、地区,病程千篇一律,且没有任何并发症。

  幼儿急诊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发病的初期只是持续发热3天。婴儿与往常不同,气色不佳且没有精神,一摸头部很热,量体温在38到39度左右。有时出现轻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状。然后在第4天退烧以后开始出疹。在发热的头3天里,婴儿的症状与“感冒”、“睡觉着凉”、“扁桃体炎”是完全一样的。只有到退热后疹子出来,才能最后确诊。

  退热后,婴儿的胸部、背部会出现像被蚊子叮了似的小红疹子,这些疹子到晚上就会渐渐扩散,到了晚上就会波及到脸、脖子和手脚。对婴儿麻疹有所了解的人会误以为是麻疹。可是麻疹在出疹子时有高热,而幼儿急疹则是在退热以后才会出疹子的。婴儿虽然已退热,但仍是萎靡不振、爱哭,第3天晚上或者第4天晚上还会排稀便。完全恢复要在第5或第6天,婴儿的疹子变少,精神也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状态,到这时可以说婴儿已经痊愈了。

  那么,幼儿急疹要如何护理呢?

  幼儿急疹的护理方法

  多喝水,休息好,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屋内每天通风换气2次以上。

  如果孩子发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体温达到38.5℃可以用退热药,如果达到39℃建议去医院就诊,如果有的孩子出现烦躁或者惊厥可以用镇静药。

  幼儿急疹在发病初期(皮疹没有出来前)医生往往不能做出诊断,也有的临床经验不丰富的医生往往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而给与治疗,不过家长也不必担心是不是误诊,因为本病极少发生并发症,病情也不会发展严重。只有孩子热退皮疹出现医生才能明确诊断,一旦皮疹出来疾病也就要痊愈了,此病愈后良好。
 

本文Hash:e22816d570f07bb70190785796e3e45456f8a693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