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7-8个月宝宝睡眠特点及注意事项

婴儿睡眠时间和踏实程度有了更明显的个体差异。

大部分婴儿在7-8个月时,白天只睡两觉,上午10点左右,下午3点左右能睡1、2个小时。长的可睡2、3个小时,一般下午睡的时间长些。

如果妈妈陪伴着睡眠,会睡得踏实些、时间也相对长些。

如果傍晚不再眯一觉的婴儿,晚上睡的比较早,多在8、9点钟睡觉,一直睡到笫二天早晨6、7点。贪睡的孩子可睡到7、8点。

睡前能好好吃奶的孩子,半夜多不再醒来要奶喝。喂养母乳的,多在半夜醒了要奶,但不能很彻底醒来,只要妈妈把奶头塞入孩子的嘴里,就会边睡边吸吮着,再慢慢地把奶头吐出来,又逬入甜甜的梦乡。

大部分婴儿都能安稳地睡一夜。即使孩子在睡眠中翻来覆去地滚动,还不时地出声,或哼哼唧唧的,或有一两声的抽啼,或咳嗽一两声,或干呕几下,但并不呕吐,或用手臂狼狠地蹭几下脸,或用小嘴来回地找妈妈的奶头……这都是孩子在睡眠中出现的正常表现,睡在一旁的父母不要介意,不要去打扰孩子。

常常有这样的父母,把宝宝上述的正常现象视为异常,总是不放心,就把大灯打开、又是把尿,又是换尿布,又是喂奶,看看看这儿,摸摸那,结果把孩子真的弄醒了。

结果出现了这些情况:

如果是安静的孩子,可能会玩一会就睡了;

如果是爱闹的孩长就会要求父母陪同一起玩,否则的话就会哭闹;

正睡在劲头上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的打搅而大耍脾气,父母就会又哄又抱,不奏效就只好用吃的把孩子嘴堵了。

食量好的孩子会吃饱了接着睡,饮量不好的孩子,会拒绝吃,还可能会为此哭得厉害。

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父母自己找的。

如果孩子从此养成了夜里来吃奶的习惯,半夜醒来了让父母陪着玩的习惯,半夜醒来啼哭(夜啼郎)的习惯,父母“困得痛不欲生”的育儿生活就来临了,父母会感到很冤枉,但事实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孩子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中与遗传有关的疾病除外),诱因或直接因素都是父母及看护人喂养、护理造成的对某一环节的忽视或疏忽,或错误认识,或对护理知识理解上有偏差,或固执己见等等,异致孩子不能健康成长。

8-9个月宝宝语言发育特点及妈咪注意事项

会发出喃喃复音

8-9个月的婴儿仍然不会用语言表达意思,有的婴儿能不时发出比较清晰的“妈--““爸--”“拜--等单音,还能不断地发出不清晰的“妈妈,爸爸,奶奶,打打,布布”等喃喃复音。

认识宝宝身体语言

当有某种要求时,会利用身体语言和父母交流,同时嘴里发出让父母听不明白的音。如果大便干,会有特别的表现和动作,同时发出“嗯--嗯--”的声音。爸爸妈妈要学会看懂宝宝的身体语言。

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

父母不要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孩了不断长大,就会自然而然学会说活。父母创造的语言环境,父母和孩子日复一日的语言“交流”,妈妈不厌其烦一遍遍的重复,妈妈的语言、动作、实物及环境的然结合和文融,给孩了创造了丰富的语言环境,这是婴儿学习语言的基础条件,必不可少。

父母是孩子第一语言老师

这时的父母要尽量用清晰标准的发音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说活时,让婴儿看到你的口形,把语速放慢些。有父母认为播音员语音标准,就时常给孩子播放电视或广播,以期达到婴儿学习标准语言的目的。这是错误的想法。婴儿学习语言要有语言环境,要与动作、实物等联系起来。婴儿不能通过看电视、听广播学习语言。

如果妈妈总是喜欢看着电视或广播,婴儿就很难听清妈妈的话。电视、广播缺乏交流和互动,更没有对婴儿最初始“语言”和身体语言的理解,即使宝宝会模仿个別词语,但对宝宝语言能力和心理成长没有太多益处。哺育生活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朕系,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别人听起來没有任何意义的音节,父母和宝宝都能准确理解,逬行融洽互动的交流,这是婴儿学习语言无法代替的亲情环境。不要把宝宝扔给电视或光盘,更不要过早、过度对婴儿逬行所谓外语和电脑“智力开发。”

宝宝和父母交流远非这些

婴儿虽然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但通过特定的动作表示自己的愿望,妈妈从中可以看出婴儿在想什么,要做什么,婴儿躺够了,就会一边挺肚子,一边“哼,哼”地表示不满,这时如果妈妈能抱起婴儿,婴儿会很高兴。如果婴儿想让妈妈抱,就会把双手伸向妈妈,脸上露出着急的神情。

13个月宝宝体重发育特点及注意事项

尽管1岁以后幼儿身体发育有所减缓,但在1-2岁的一年中,体重仍呈稳步增长趋势,一年平均增长2.5公斤左右。

如果你的宝宝满13个月的时候,与上个月相比,体重没有显著的差异,请不要着急,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不预示着宝宝生长发育落后了。

好动或吃饭不太好的幼儿,到了满13个月的时候,体重可能不但没有增加,还略有下降。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不必着急,这是因为宝宝告别了婴儿肥阶段,身上的肉开始变得结实起来。从外观上看,宝宝会显得比较瘦,肥嘟嘟的脸蛋不见了,婴儿期的“满月脸”逐渐消失了。如果宝宝在婴儿期有倒睫的话,随着肥嘟嘟的婴儿脸的消失,倒睫就会不治而愈。

警惕幼儿肥

并不是所有的宝宝到了幼儿期都没了婴儿肥,有的宝宝非但没有瘦下来,反而越来越胖了。这样的宝宝多是特别爱吃饭菜,尤其能吃肉,像个小老虎一样,见到肉就狼吞虎咽,除此之外,还非常喜欢吃热量高的食物,麦当劳、肯德基、雪糕也通常是这些宝宝的最爱。再加上不爱运动,喜欢坐在电视、电脑前,热量的摄入远远大于热量的消耗,宝宝怎能不从婴儿肥变成幼儿肥呢?

通常情况下,父母非常重视孩子吃饭少的问题。如果宝宝吃得比较少,体重偏轻,体形偏瘦,父母就会很着急。在临床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宝宝本来不瘦,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甚至还高于同龄儿的平均体重。可是,如果宝宝看起来没有其他孩子胖,父母照样着急,千方百计地喂孩子。结果,搞的孩子见饭就躲,喂得宝宝直干呕,甚至把吃进去的饭部吐出来,到头來宝宝不是成为肥胖儿,就是成为厌食儿。父母不要这么对待宝宝,不能这样“疼爱”宝宝。

如果宝宝吃得多,看起来胖乎乎、圆滚滚的,父母就非常欣慰,感觉对得起孩子。婴幼儿期的宝宝胖嘟嘟的确实招人喜欢,所以,胖孩子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父母也颇觉满足。宝宝吃得越多爸爸妈妈越高兴。其实,爸爸妈妈没想到,如果宝宝成了肥胖儿,带给宝宝的就不是健康了。儿童肥胖形成得越早,对儿童的危害性越大,儿童成人病也会找上孩子。所以,不是把宝宝喂养得越胖越好,父母应该喂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而不是一个肥胖的孩子。

本文Hash:1b6d70d9d8aeaca6860b0a2f0b079fb83454fa8e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