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睡眠习惯应从婴儿时期培养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妈妈在“满意而归且收获颇丰的两周岁体检”一文中就提到了美国儿医的一个观点,小朋友可以一餐两餐不吃,也可以一天两天不吃,但睡眠可是一定要保证,而且从各个方面来说,其重要性远远超过饮食。明明的儿医也给了妈妈一份关于睡眠重要性的小册子,对于不是学医的妈妈来说,在这里就不想细谈了,只是把这六点重要性与大家分享:

  1.促进身体及脑部的生长发育(毕竟小朋友各方面的生长发育都是在睡眠中进行的);

  2.避免儿童肥胖及高血糖、高血压(得不到充分的睡眠和甜品,白天就会奢食甜品,其实成人也是如此);

  3.保护心脏及心血管的健康;

  4.增强自身对外界细菌病毒的抵抗力;

  5.减少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的意外伤害;

  6.促进学习的能力且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关于每个年龄段所需睡眠的时间长短,明明的儿医在不同的阶段也给过不同的指导,而且小册子中也有详细图表(如下)。当然,每位小朋友是不同的,因此对于睡眠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以下数据只可作为参考,而非一定要达到的标准。

  针对妈妈“第一次带明明小朋友睡觉的失败经历”一文,大家也开始对妈妈发问:明明睡觉这么好,妈妈有什么秘诀吗?妈妈教子有方,是如何培养的呢?妈妈在培养小朋友睡觉方面,有什么经验之谈吗?其实,倒也没什么秘诀,不过经验倒是有一些的,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明明儿医的指导,这里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睡眠训练宜早不宜迟】妈妈这里所说的睡眠训练可谓包罗万象,有帮助小朋友断夜奶(3-4个月开始),也有帮助小朋友自己入眠(自出生开始),更有妈妈与小朋友分床甚至分房睡。这些训练都是宜早不宜迟,毕竟自小形成了习惯,日后小朋友就会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明明小朋友可谓真的是乖乖宝,妈妈虽说之前也学习了不少这方面的信息,但在明明这里真的是毫无用武之地啊!明明两个半月开始自己就决定不吃夜奶了,夜里一觉就是12个小时;而且即使中间醒了,也是哼唧几声,然后自己再睡过去。至于分床分房,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因此也不存在训练的问题,自己睡就是明明的睡眠模式。

  【自我安慰及独立入睡】哄睡,大概是每位妈妈都有所经历的吧!但对于明明来说,可是从来没有哄睡的习惯,而且美国儿医将小朋友自我安慰和独立入睡视为一种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具体的做法则是:小朋友们很容易在妈妈的怀里入睡(如母乳或安抚时),这时妈妈们需要注意的则是,一定不要等小朋友完全睡着了再把他们放入自己的小床(奶睡更是不可取),而是要在他们似睡非睡、意识还清醒之时就放下,让他们独立入睡。如果总是在妈妈的怀中入睡,那么小朋友就会形成一个错误的观念,入睡前一定要有妈妈的怀抱或母乳,久而久之,哄睡或奶睡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六个月前完成分屋睡】明明儿医经常向爸爸妈妈灌输的一个观点就是,6个月前是小朋友习惯的形成阶段,而6个月之后则是习惯的巩固和稳定阶段,习惯一旦稳固下来就很难改变,因此爸爸妈妈从一开始就要力争做对做好。如果有让小朋友分屋睡打算的爸爸妈妈,一定把握好小朋友习惯的形成阶段(6个月前)。习惯的建立也许就是几天的事情,而需要改变的话,则是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事情,哪样更简单一些呢?

  【睡眠环境不宜太安静】妈妈在“美国儿医提醒新手爸妈易犯的10宗错”一文中也有所提到,新生儿的睡眠环境不是越安静越好,对于他们来说,越嘈杂的背景环境,他们反而睡得越香越沉,毕竟妈妈的子宫就是一个噪音纷繁的环境,经历了长达9个月之久的噪音睡眠,突然来到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他们肯定会不习惯的。而且新生儿睡眠环境过于安静的一个弊端则是,今后会严重影响小朋友的睡眠质量,谁可以保证孩子睡觉时一点声响也没有?一旦一点风吹草动他们便会醒来,不但睡的不踏实,而且间断性的睡眠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育。

  【区分白天及夜晚睡眠】记得还在孕晚期上照顾新生儿课程之时(“美国医院名目繁多的孕产期课程”),老师就一再强调,一定要让小朋友自己能够区分白天的睡眠和夜间的睡眠,这样他们白天就会不怕干扰地睡短觉,这又于【睡眠环境不宜太安静】息息相关;而夜间在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下,他们的睡眠就会比较长。帮助小朋友区分的方法如:白天睡觉时屋内适当有阳光射入(当然不要直射在小朋友身上)、妈妈们该干嘛就干嘛而不必蹑手蹑脚、适当地放些舒缓的音乐伴小朋友入睡等等。

  【熟悉安全的睡眠环境】要想小朋友睡得香、睡得稳,就一定要保证他们有个熟悉且安全的睡眠环境。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吧:1.温度,屋内温度最好保持一致,如果因为四季更替很难做到的话,可以以小朋友睡衣的厚薄来调节其自身的体温。2.亮度,开灯睡觉对小朋友的脑部发育很不好,那么妈妈们可以使用小夜灯,但一定要保证每晚的亮度一致。3.背景,这就是小朋友屋内的装饰和布置啦,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改变,即使需要改变也一定要微调,这样小朋友比较容易接受。

  【固定不变的睡前程序】固定的睡前程序会给小朋友“睡觉的时间到了”的信号。明明自六个星期大开始,爸爸妈妈就给其一个固定的模式,最后一次母乳一定是在明明屋里进行的,然后洗澡,妈妈与明明亲吻晚安,爸爸给穿衣服和尿片,带着明明与屋里所有的毛绒玩具道晚安,再与明明坐在一起聊天、讲故事,最后是爸爸与明明说“晚安”,就关门离开了,明明小朋友便自己安然入睡了。虽说期间由于年龄的增长也调整过,但一般都是微调,而且每次只调整其中的某个小步骤,并且是等明明完全适应了新的程序后,再做下一步的调整。

  【睡前故事聊天不可少】这是在明明周岁后的睡前程序之一,每晚爸爸与明明和所有的毛绒玩具道晚安后,都会和明明一起坐在小床上,要么父子聊天,要么爸爸凭记忆给明明讲故事,为的就是让小朋友的心里平静下来。有的爸爸妈妈会选择让小朋友睡前看电视,妈妈个人觉得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这样会使小朋友因剧情的变化而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躺在床上很难一时间入睡。

  妈妈最后语:妈妈以上所谈的睡眠习惯,可谓是在明明小朋友六个星期大之时就已经建立,而在满三个月之前就已经完全固定下来了的。因此,妈妈的这篇博文,也可以说是写给新手妈妈们的吧!当然其中也有不少家有大朋友的妈妈问及如何分床或分屋睡的问题,很抱歉地说妈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而也无建议而谈,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凡事都不要强求孩子,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耐心,分床或分房睡并不是个难题。

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婴儿时期开始起"自己睡"

很多父母抱着宝宝的时候都不舍得让宝宝单独睡在小床上,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只会让宝宝以后养成依赖的性格,很多孩子甚至十岁了还跟着爸爸妈妈睡,所以从婴儿时期就应该让宝宝“自己睡”,从小培养他们独立的性格,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七嘴八舌

习惯后难分床睡

思思妈:我家思思一直和奶奶睡,有时也会和爸爸妈妈睡。特别烦恼的是,睡觉的时候她一定要摸着大人的耳垂才能睡着,要不然就睡不着。思思现在都5岁了,还是不愿意和我们分开睡。

淇然妈:我家孩子都跟姥姥睡,只是有时候特别想我了,才赖在我床上和我一起睡。至于分床睡,我觉得每个孩子的情况可能都不太一样。我家淇然4岁多了,也曾主动要求过要自己睡,但是现在是热天,家里晚上都开着空调,又担心他一个人睡踢被子着凉,还是等等再说吧。

文文妈:我家文文才3岁,现在已经非常依赖我们了。我让他独自睡着,但是要是摸不到我,他就会哭。如果从小就开始分床睡的话就比较好,现在有点难,干脆大一点再分床了。

梦妮妈:梦妮有时候和我们睡一张床。但是我们睡觉时都是每人一张被子。有时她自己也可以一个人睡小床,小床就放在我们床边。梦妮晚上很会踢被子,把小床放在旁边可以很容易帮她盖毯子了。

琴姿妈:我家孩子一直都要和我们睡觉,就算我们很迟回到家,也一定要和我们睡。现在他都7岁了,还是不想一个人睡。我们再三说他,他就说等到8岁再自己睡,但是还不知道能不能兑现。

曼杨妈:我家曼杨自出生后就一直分床睡,现在都可以分房睡了。

专家建议

婴儿期开始分床睡

作为父母,总担心分床后,宝宝踢被子了、饿了、被毯子蒙住头不能呼吸,该怎么办?所以,有些孩子和父母一睡就是几年,甚至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还是不肯和父母分开睡。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梁文旺建议,培养孩子的独立睡眠习惯应从婴儿时期开始。

梁文旺说,从婴儿喂奶时期,就应该让孩子与父母分床睡。因为在婴儿时期,宝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习惯,所以习惯的培养比较容易。而且孩子单独睡觉有利于培养他的独立性,也比较卫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此外,孩子与成人一起睡,很有可能打扰宝宝的睡眠,且有可能会养成不良的习惯。

在分开睡觉时,父母不舍,孩子也不舍。但此时,父母应战胜自己,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在婴儿时期分床时,可以将宝宝的小床放在父母大床的旁边,让宝宝听见他父母熟悉的声音,让他知道父母就在附近,这样不仅能给宝宝安全感,还便于父母照顾孩子。这样他就会乐于单独睡自己的小床。

此外,还应从婴儿时期就培养起孩子规律的睡眠时间。规律的睡眠时间可以帮助婴幼儿减少睡前哭闹、或因精力过于充沛而无法入睡的情况发生。

从婴儿期开始培养良好习惯

习惯成自然,好习惯有利婴儿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父母抚育。坏习惯一旦养成,要改正就很难。

习惯是一种行为模式,是反复“操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

就是说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由于不断地重复而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习惯随着不断的重复而日益巩固,越来越不容易改变。

良好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婴儿时期开始。一方面,由于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而孩子从出生时就有建立条件反射的能力,这就为培养良好习惯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婴儿还没有形成不良习惯,这就为培养良好的习惯减少了不必要的阻力。

另外,婴儿时期建立起来的良好习惯更为稳固,因为在婴儿时期,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于继续发育的阶段,此时期形成的条件反射或神经联系更加容易固定。

因此,从婴儿时期开始父母就要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就睡眠习惯来说,有的家长向我们诉说,他的孩子睡眠不好,入睡难,夜间常常哭闹。这种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是不良的睡眠习惯。

有的孩子在睡前要抱、拍、摇或含着奶头方能人睡。这种“哄”的方法,即在婴儿入睡前加上一些“伴睡”的条件。有这种习惯的婴儿,常有入睡困难或夜间哭闹。

而抱着才能入睡的婴儿,刚刚入睡时,就不能放到床上。一放,他就会哭起来。因为放下的过程使孩子醒来,发现这些伴随条件没有了,父母亲又得“哄’他,一直等到婴儿熟睡后才能放到床上,父母就很累,又不能做别的事。

夜间,婴儿有几个睡眠周期,睡眠周期之间可短暂醒来,没有伴睡条件的婴儿醒来后自己又会入睡。

有上面坏习惯的婴儿醒来后再入睡,又要父母抱、拍、摇动或含奶头,不然就会哭闹不停。

此外,饮食、把大小便等良好习惯,都应从小养成。实际上,从新生儿开始已能形成条件反射,也就是说,孩子从生下来已有培养好习惯的能力。

本文Hash:3077359f1f225c396772a5c40162fc2295900984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