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秋季腹泻怎么办?

“秋季腹泻”,6个月-2岁婴幼儿易“中招”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属肠道传染病,俗称“婴幼儿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其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高发人群为6个月-2岁的婴幼儿。因为新生儿及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轮状病毒会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尽管成人感染轮状病毒后不会发病,但其可能成为一名隐形带菌者,如果不做好个人清洁工作,极有可能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接触传染给婴幼儿。近期出现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与往年相比,重症病例相对较少,“这种病发病急,早期可能会出现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之后会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严重者常伴有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病毒性腹泻勿乱服抗生素抗生素只针对细菌性腹泻,而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非但不能给孩子治病,反而会影响健康。所以切不可随意给宝宝服用抗生素或止泻药。一般来说,5天至7天后腹泻症状会减轻或消失,但这期间,一定要预防“脱水”,可使用口服补液,病情严重的患儿可采用静脉补液。出现呕吐现象,仍然可以继续饮食一些家长见到孩子呕吐,就会严格限制孩子饮食甚至禁食,其实孩子腹泻期间仍可继续原来的饮食,但是不要吃生冷的食品,也不强迫进食。可以给孩子口服肠黏膜保护剂。为了补充肠道正常菌群,还可给孩子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便、口传播,所以预防感染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关,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家长应做到科学护理,所有的玩具、食具都要煮沸消毒;配奶前、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合,以减少感染机会。

秋季小儿腹泻幼儿秋季腹泻怎么办

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的病程一般在5—8天,届时即能自行好转治愈,父母只要遵医嘱吃药,多饮水,并给孩子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就可以逐渐治愈。但是当宝宝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那么幼儿秋季腹泻怎么办呢,父母具体该做些什么?

合理用药

1、秋季腹泻是自限性的,自己会好,及时吃药也是不能明显缩短病程的,如果早期合理使用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秋季腹泻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虽说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毒有效的药物,但是,如果早期使用新博林,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减少病毒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了。

2、主张应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服用安全,服用几个小时后随大肠蠕动排出体外,它的主要成分天然蒙脱石微粒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且对胃肠粘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而且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无毒副作用,非常安全。

菌群失调者,选择微生态制剂。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改善胃肠道的功能,缩短病程。

秋季婴儿腹泻应该怎么办

对于秋季育儿的妈妈来讲,最烦闷的就是,婴儿时期的宝宝腹泻了。因为婴儿时期的宝宝比较小,体质较弱,而且很多药物不能用。那么,秋季婴儿腹泻应该怎么办呢?专家指出,秋季婴儿腹泻应该注意日常护理。

秋季婴儿腹泻

秋季腹泻增多 小儿秋季腹泻该怎么办?

 

    昨天上午,记者从该院儿科获悉,最近前来就诊的幼儿中很多都有腹泻的症状。“前来看病的小孩子中,10个里3个出现腹泻症状”,该院儿科唐月华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这些幼儿多是2岁以下的宝宝,据一些幼儿家长描述,孩子感冒后,开始不停地拉肚子,大便成了蛋花样状。有的刚喂完食后就又吐又拉,让家长十分揪心,急忙送到儿科门诊来。

  唐月华副主任医师介绍,秋季腹泻通常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发病季节多在9-12月份。目前正处于夏秋交替季节,正是这种疾病的多发期。主要特征有:起病急,初期伴有感冒,一些患儿还会出现低热症状。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并呈稀水状,少数还会带有粘液或脓血。患儿呕吐现象较为普遍,腹泻严重者会出现脱水。

  专家说,虽然患儿出现腹泻症状是件令人着急的事情,但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5-7天症状就会消失,所以家长不必过分紧张,做好预防工作就好,最主要的就是应防止着凉,尤其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因为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小儿因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腹壁及肠道缺乏脂肪“保暖层”,因而容易受较凉空气的刺激而引起肠蠕动增加,导致便次增加和肠道水分吸收减少,大便稀溏,病毒也容易乘虚而入,造成秋季腹泻。专家提醒,一旦发现宝宝腹泻可以先外贴丁桂儿脐贴,如果频繁拉稀,就要立即到大医院专科就诊。

(责编:帆帆)

本文Hash:246662babcbf8dd776f86eecc331528a8bae6b22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