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方式和性格导向

科学的早期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3岁的孩子在性格上已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性格培养的关键期是在3岁以前。超过这段年龄越长,性格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小,而改变性格所花费的努力也就越大。

儿童性格形成的起源是婴儿期的生活习惯,而形成某种习惯则取决于抚养人的养育方式。早期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天生胆小、天生的娇气爱哭,却没有意识到恰恰是父母自己无意中以错误的育儿方式养成了孩子的这些毛病。实际上,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要从零岁抓起,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这些先入为主的习惯就是他日后的习性。

首先,从孩子一出世起,就应通过诸如睡眠安排、饮食安排、排泄训练、自理能力训练等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父母所表现出的情感交往方式,直接影响着儿童性格。父母的情感态度对孩子的性格导向作用十分明显。现代父母的情感流露比以往具有更高的频度、强度及显露度,这也是弱化孩子性格的重要原因。父母情感的过度流露使家庭气氛过于柔软,孩子在娇宠中变得批评不得,甚至父母声音稍高一点时,孩子也会因此受惊而大哭不止,显示出极度脆弱的性格特征。一般来说,娇气软弱的孩子常常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一旦在社会环境中受到挫折,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不仅要从生活习惯抓起,还应从身体锻炼抓起。许多父母把孩子的身体健康寄托在各种食品与药品上,而不是让孩子在阳光、新鲜空气和锻炼身体中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与免疫力,这样孩子就容易多病。而体弱多病与性格懦弱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因为病儿会受到父母更细心的照顾和宠爱,从而使病弱的身体成为助长软弱性格的温床。重饮食轻锻炼的育儿方式,使孩子的性格具有明显的情性特征,一是身体上的惰性,表现为好吃懒做、好静懒动;二是精神上的惰性,表现为缺乏靠自身能力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

孩子缺乏良好性格的根源在于父母的过度保护与过度照顾。这种“过度症”表现在各个方面,如让孩子吃穿过多,替孩子包办过多,对孩子的正常活动限制过多,对孩子宠爱的情感流露过多等。父母过度保护的心理根源,则是出于对孩子的过度担心。正是由于这些担心与忧虑导致采取具有“过度”特征的养育方式。

父母过度担心将不可避免地通过面部表情及言行举止显露出来,对孩子起到消极的暗示作用。不少父母在孩子想参加某项活动之前,就向孩子列举自己的种种担心,结果使孩子产生了恐惧心理,并因此畏缩不前。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易受暗示,父母的性格特点极易通过早期的生活途径,以心理暗示的方式传导给孩子。

良好的性格是在孩子参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如胆量、意志力、独立性和自信心等性格品质,都是在经历危险、挫折以及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然而,过度保护型的早期教育方式却剥夺了孩子经历这一切的机会。从性格培养来看,也许父母最该学习的便是如何巧妙地、合理地为孩子提供经历各种困难的机会,以便帮助孩子建立起个人的力量,用以解决各年龄阶段所面临的自身问题。

本文Hash:47e3775f9dfadd94fcd8101b968dd957ec046f9a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