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呛奶易引发中耳炎

摘要:小儿呛奶易引发中耳炎,李女士一岁大的女儿前些天呛奶后就经常哭闹,有时还用小手去揉耳朵。后到医院一查,才知道原是奶水呛到耳朵里,宝宝被感染患上了中耳炎。北京同仁医院、北京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恩晖指出,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

李女士一岁大的女儿前些天呛奶后就经常哭闹,有时还用小手去揉耳朵。后到医院一查,才知道原是奶水呛到耳朵里,宝宝被感染患上了中耳炎。北京同仁医院、北京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恩晖指出,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中耳炎是婴幼儿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正常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从鼻咽部到中耳之间的这条通道叫咽鼓管。但与成年人比较,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而宽,而且呈水平位置,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的炎症。因此在喂奶不当引起呛咳后,奶汁等也易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引起中耳炎。除了喂奶导致呛奶外,感冒或其他病毒的感染也会引发中耳炎;孩子如果游泳方式不当、或擤鼻不当等,病菌也会随污水及脓涕等入侵而发病。此外,烟雾也会诱发中耳炎。因此专家提醒家长,当宝宝出现发热、怕冷、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全身性反应,该考虑是否是中耳炎。此外,耳痛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特征,而且往往会疼得孩子从睡梦中痛醒、哭闹不安,孩子还不愿吃奶,牵拉或摩擦单侧耳朵,尤其在咳嗽、喷嚏、吞咽时疼痛会加重。要预防孩子患上中耳炎,应避免宝宝患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避免给婴幼儿仰卧位吃奶,否则奶汁可能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给宝宝洗澡、洗头时要防污水流入鼻子、耳朵内,游泳后不要用手挖耳朵,可以用细小卫生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平时也不要给宝宝挖耳朵,以防皮肤感染。给宝宝擤鼻涕时不要双手同时挤压鼻子,应一侧一侧进行。最后,专家建议家长应细心注意观察小儿的听觉及言语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到有条件的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就诊。

专家提示婴儿呛奶易引发中耳炎

  中耳主要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组成,其中与中耳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当属咽鼓管。该管有两个口,上端开口与鼓室相通,下端开口在鼻咽侧壁与鼻腔相通。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一般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做吞咽动作或打哈欠时才开放。

  咽鼓管有两个功能;其二是通过该管的开、闭交替,来调节鼓室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比如乘坐飞机升到高空时耳内会有闷胀感,但只要咽一下口水耳朵立即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前面提到的咽鼓管是沟通中耳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因此,该管自身的病变或周围器官的感染都可以造成中耳相应病变。中耳炎就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都可造成中耳炎。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在哺乳期的婴幼儿,由于解剖学上的特点,他们的咽鼓管没有发育完全,呈短而平的状态,在哺乳时特别容易因呛奶,使奶液经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这也就是小儿中耳炎多发的道理。正确的哺乳姿势应当是小儿身体保持 45度,哺乳后轻轻拍背,以防呛奶或溢奶。

  门诊中经常会有一些儿童因耳朵发堵、听力下降而就诊,经检查后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主要表现是鼓室内积液。这时的鼓室内积液并不是耳朵内进了水,而是咽鼓管的引流功能受到影响,正常的分泌液不能排泄到鼻腔造成的。就好像厨房的下水管堵塞必然导致水池积水,道理是一样的。此外,造成咽鼓管堵塞的原因可能还有孩子的腺样体肥大。所以,当您发现孩子经常睡眠时打鼾,或者张口呼吸,再加之耳堵、听力下降时,大概就可确诊了。

  预防中耳炎发病的主要措施: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防止中耳炎发生。  2.腺样体肥大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3.婴儿哺乳时要注意姿势,避免平卧。哺乳后要拍拍背,谨防呛奶、溢奶。  4.游泳时尽量不要呛水,以防污水逆行呛入咽鼓管导致中耳炎。  5.当发现耳痛、发烧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特别是婴幼儿有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抓耳挠腮的体征时,要想到中耳炎的可能。  6.一旦患了中耳炎,要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以防转为慢性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7.患慢性中耳炎也应请有经验的耳科医生给予指导,必要时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生活小常识

专家提示婴儿呛奶易引发中耳炎

  中耳主要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组成,其中与中耳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当属咽鼓管。该管有两个口,上端开口与鼓室相通,下端开口在鼻咽侧壁与鼻腔相通。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一般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做吞咽动作或打哈欠时才开放。

  咽鼓管有两个功能;其二是通过该管的开、闭交替,来调节鼓室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比如乘坐飞机升到高空时耳内会有闷胀感,但只要咽一下口水耳朵立即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前面提到的咽鼓管是沟通中耳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因此,该管自身的病变或周围器官的感染都可以造成中耳相应病变。中耳炎就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都可造成中耳炎。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在哺乳期的婴幼儿,由于解剖学上的特点,他们的咽鼓管没有发育完全,呈短而平的状态,在哺乳时特别容易因呛奶,使奶液经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这也就是小儿中耳炎多发的道理。正确的哺乳姿势应当是小儿身体保持 45度,哺乳后轻轻拍背,以防呛奶或溢奶。

  门诊中经常会有一些儿童因耳朵发堵、听力下降而就诊,经检查后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主要表现是鼓室内积液。这时的鼓室内积液并不是耳朵内进了水,而是咽鼓管的引流功能受到影响,正常的分泌液不能排泄到鼻腔造成的。就好像厨房的下水管堵塞必然导致水池积水,道理是一样的。此外,造成咽鼓管堵塞的原因可能还有孩子的腺样体肥大。所以,当您发现孩子经常睡眠时打鼾,或者张口呼吸,再加之耳堵、听力下降时,大概就可确诊了。

  预防中耳炎发病的主要措施: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防止中耳炎发生。  2.腺样体肥大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3.婴儿哺乳时要注意姿势,避免平卧。哺乳后要拍拍背,谨防呛奶、溢奶。  4.游泳时尽量不要呛水,以防污水逆行呛入咽鼓管导致中耳炎。  5.当发现耳痛、发烧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特别是婴幼儿有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抓耳挠腮的体征时,要想到中耳炎的可能。  6.一旦患了中耳炎,要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以防转为慢性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7.患慢性中耳炎也应请有经验的耳科医生给予指导,必要时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生活小常识

本文Hash:d6eb22ef46c266ad8c01fb1628f3c18b329a8f97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