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不仅有“养”的责任,更有“教”的责任。“教”是父母之道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为人父母者最主要的责任,我们后面要讲到的“三条取向原则”、“四个主要方法”和“五方面引导任务”,基本上都是围绕“教”的问题展开的。
一、“教”的解析
教,《说文解字》注:“上所施下所效也。”译文是“在上位的施教,在下位的仿效行为。”《现代汉语词典》解其本义,读一声时为“把知识和技能传给别人。”读四声时为“教导;教育”。对“教导”的解释是“教育指导”;对“教育”的解释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还有一层意思是“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做”。
除工具书的定义和解释以外,古今中外历代专家学者对“教”和“教育”的阐释也很多。关于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苏联教育家、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所谓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感化新一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伊朗学者巴禾乌拉说:“人类有禽兽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教育家的目的就在锻炼一个人的灵魂,以天使的一面打垮禽兽的一面。”法国著名剧作家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序》中说:“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惟一手段。”这和我国五经四书的观点“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基本一致。
关于教育的内容,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中说:“盖教育有广狭二义,自狭义言之,乃学校师弟之所授受;自广义言之,凡伟人大哲之所遗传,书籍报章之所论列,家庭之所教导,交游娱乐之所观感,皆教育也。”爱因斯坦说得更为别致:“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
关于教育的特性与方法,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学家卢梭,1762年在《爱弥儿》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他们不去听那些废话,也就是对他们进行了非常有用的教育了。”
上述种种论断,都是在向我们说明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这是确实的。但就一般的为人父母者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在掌握基本道理之后,从实际出发地去认真实践。
父母之道中与“养”相对应的“教”,含盖了为人父母者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全部工作,既包括对各种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也包括对各种有害因素的抵御消除。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父母在全部教育活动中既是传授者,又是调控者,特别是在孩子的学龄前和学龄初期,更是兼“主传授师”和“总调控师”于一身。这期间的“教务”涉及到方方面面,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把它从不同层面概括为“横三竖四”。“横三”是指横向上的三个基本关系,即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施教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作为教育者的父母与被教育者孩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家庭中共同施教的两个教育者父与母之间的关系。“竖四” 是指纵向上家教本身在四个主要时段上的任务,即孕期的“胎教”,“模式期”的“硬灌教育”,学龄前期的“入学成熟水平”提高,还有整个学龄期的“与学校配合”。
二、“家教”与“校教”、“社教”的关系
我国的国民教育是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基本部分构成的,它们都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须的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和三方面教育各自不同的特点,它们在国民教育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不同,在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段和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所分担的任务也有区别。我们说家庭的职能是教育好孩子,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不是说孩子的体智德美劳的各方面教育都由家庭来完成。实际上,孩子到了3-4岁之后,家庭只有与学校(托幼)教育、社会教育相互积极配合,才可能把孩子教育好。
在儿童入托幼园所和学校之前,家庭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成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庭教育的作用逐步减弱,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逐步增强。孩子入学之后,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并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和帮助,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则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展。
因为孩子的活动范围扩大了,受影响的因素大大增加了,学习任务也更加复杂化、深刻化,也由于家庭与学校(托幼)、社会教育机构各自的性质和职能不同,所以在儿童教育上就有了基本的分工和侧重。学校(托幼)侧重于知识智力教育,家庭侧重于做人的教育、人格教育。我们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史上都可以看到,家庭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孩子的健康和教孩子做人,进行人格和品德行为教育。如果用现代流行的话说,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品质,即良好的人格、个性、品德、行为、习惯等。而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则主要是通过幼儿园所和学校来完成。
所以要这样作基本分工,还因为,一方面一般家长不具备辅导孩子进行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的素质(包括教育观念、学习内容和方法等)和时间;另一方面,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有特殊的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许多特殊的设备条件,在家庭生活中往往受到许多限制而难于实施。
很长时间以来,家庭教育就有些“走偏”,表现为种了学校的“地”,荒了家长的“田”。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人民日报》在1994年4月发动全社会和家长们共同讨论了“教育孩子,怎样做人”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家长们认识家庭的基本任务,努力把自己应该做的那部分工作做好,给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更好的基础和条件。
三、父母与孩子的互动
《说文解字》把“教”解为“上所施下所效”,不仅道出了教学双方的主客体关系,还界定了他们各自的任务,可以说是抓住了这一活动的基本特征。因为,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尤其是在父母与小孩子之间的教学活动中,毫无疑问父母是主动者和主导者。但是,即使是小孩子,他们的学习活动也绝不是完全的被动接受,仍然有个“教”与“学”的互动问题。从学习过程的组织来讲,最初和前期的主动者只能是父母,因为孩子那时候还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和需要怎样做。但从学习动力的根本上来讲,“内因”在孩子方面,父母只是一种“外因”。
由于对“教”的“上所施下所效”内涵的片面僵化理解(即使不知此话内容者,实际上也在这样认为),不少的为人父母者,都把自己 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看作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和“管”与“受”的关系。这种认识在以前还勉强可以维持,现在已经根本行不通了。
《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一书,在分析亲子关系状况时指出,当今亲子互动的不协调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子女独立意识增强与父母管束太多的矛盾;2、父母认识偏差导致与子女的心理隔阂;3、两代人的差异增加了整合难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以及由此带来的少年儿童社会化环境的变化,亲子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地位,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
首先,家庭关系的简单化,使亲子互动已不同以往。几乎与经济社会改革同步,我国政府为控制人口增长而提出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的实行,使独生子女大量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多子女的家庭结构,改变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当前,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三口之家,是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在这样的家庭中,只存在夫妻关系、父子和母子关系。与非独生子女的核心家庭和几代同堂的主干家庭相比,具有“最基本、最简单及无重复”的特点。表现在亲子互动上,对孩子来说与父亲或母亲发生单一的关系,没有与兄弟姐妹相互争宠于父母的麻烦,父母也不会有偏宠偏爱的问题,在父母面前表现自我的机会更多;对父母来说,无须同时关注几个孩子,经济上和精力上的负担大为减少,对独生的孩子在生活抚养照顾以及在教育、感情交流上所花费的时间相应增多。这是家庭关系简单化对孩子的有利影响。不利的方面是,亲子互动成为孩子在家庭中与他人交往的唯一方式,加重了相互之间的心理依恋。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经济投入和精力投入过大,期望过高;另一方面,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得到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正确的角色认知,使其难以接受父母的正面教育,也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
其次,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亲子关系的淡漠。社会改革的深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交往扩大了,生活节奏加快了。家庭成员往往是各忙各的:为人父母的忙于事业、忙于挣钱;子女则忙于学习、忙于应考。忙碌的生活使一些人的家庭观念淡漠了许多。家庭成员虽同居一处,相互之间感情的敏感性却越来越差,往往是无心去注意别人的心理感受,彼此缺少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更缺少相互理懈。“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调查”表明,尽管有96.5%的父母表示“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与孩子谈话,85.7%的孩子表示“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和父母谈活,而实际上亲子之间“经常谈话”的仅为的50.8%,而且77.9%是就事论事地谈孩子的“学习”问题。难怪同一调查显示,认为“爸爸很理解我”、“妈妈很理解我”,“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仅为36.6%和48.2%,都没有超过半数。而在孩子谈到最烦恼的事情中,涉及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高达32%。也就是说,在许多家庭中,亲子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第三、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渴求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如前所述,在传统社会里,父辈决定子辈的前途、命运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新的一代没有自己的选择,没有独立的角色意识。在从传统到现代的更替中,亲子关系的特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越来越多的事情上,子辈有权作出决定,亲子两代人在家庭中处于平等地位,生活上相互扶助,人格上相互 重,情感上相互依托,心理上相互理解是当今亲子关系的主流。尤其是改革开放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现代的少年儿童已经不再是封闭、保守的社会状态下顺从听话的孩子,他们通过耳闻目睹和各种媒介了解了许多社会现象,也了解了自身的权益。在家庭中家长说了算的传统已经不被现代的孩子所接受,他们渴求与父辈之间平等相处、平等交流。
第四、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对成年人的影响增大。长期以来,亲子之间的联系大多被看作是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亲子关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到亲子互动中孩子作用的加大。世纪之交,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各方面的急剧变迁,明显地影响着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尤其是孩子对成年人的影响的成分越发突出。因为其一,现在的生活环境与成年人幼时的生活环境的反差异常鲜明,社会上的新知识、新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而成年人对新情况的适应能力远不如孩子强;其二,由于社会文化变迁而形成的传统文化向现代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父辈的知识过于陈旧,子辈则因为更贴近时代特点而能够向父辈提供新的信息和生活方式;其三,在开放的社会中,孩子接受各种社会因素教化的成分加大,父辈已无法单纯地因循祖辈的遗训去影响和教育现代的孩子。因此,尽管在家庭中父辈依然对子辈扮演着施化者的角色,孩子依然要向父母学习如何做人,但两代人间的影响绝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影响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即成年人也要向孩子学习,孩子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观念等“反哺”给成年人,正是历史的必然。
亲子关系的这种实际上的变化,使家教不再是“上所施下所效”那么简单,使为人父母者不能不多动点脑筋来思考互动及其效果问题。因此也就不能不给自己来一点“亲子教育”的补课。东方牧迪亲子教育研究所所长陈辉说,“‘亲子教育’是针对亲子关系的调适而进行的对父母的培训与提升。它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程度极高的、锁定孩子成长的系统的新型的教育模式。该教育由儿童本身移向了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关键人身上。”可见,“亲子教育”实质是“亲职教育”,即把当父亲和母亲看作是一种职业的职业培训。这种培训,除了阅读有关书籍和参加相应的学习班以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科教所陈建翔教授所倡导的:变单向式学习模式,为交互式学习模式,建设“学习型家庭”。和“亲职教育”相对应,还应当有一种“子职教育”,即教孩子怎样当儿女,学会遵从当儿女的规范。这也是“学习型家庭”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
据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在这种互动中,父母方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充分发挥作为父母的主导作用,认真负责地给孩子“奠基”;2、保护孩子学习探索的热情和积极性;3、要“管理”孩子,不要“管制”孩子;4、珍惜并用好自己的施教主动权,切实保证与孩子的经常、及时和有效沟通。
给孩子“奠基”的工作,应强调父母在互动中的主动,在孕期的胎教、“模式期”的“硬灌”和学龄前期的入学准备教育中,父母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保护孩子学习探索的热情和积极性,是个特别值得强调的问题,尤其是在应试教育还没有根本改变的今天。报纸上报道过一个小学女生,听老师讲蚯蚓再生能力很强,弄成两段后,各段都能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蚯蚓。这小孩回到家,就把蚯蚓切成两段放到泥土里摆在窗台上 养起来。她妈妈看到后,愤怒地把蚯蚓扔到阳台外,而且打了孩子一巴掌。这位母亲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巴掌很可能就打掉了一个女科学家。还有一则消息,说蜗牛是棉花的害虫,人们正愁没有消灭它的办法。一个12岁的孩子偶然发现了一只吃蜗牛的虫子,老师把他的发现介绍给科研部门,经专家鉴定,这正是蜗牛的天敌,以前还没人发现过。于是这个孩子得到了科学发现奖,还受到省里的表彰。上述两例中家长和教师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养蚯蚓,观察蜗牛的天敌,这些与升学考试确实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对人类,对生物学,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很可能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孩子们从事一些业余个人爱好的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许多人则往往不是鼓励,而是限制和排斥,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来一个大的转变。
要“管理”孩子,不要“管制”孩子,是父母对孩子的根本态度问题。有一本书叫《千万别“管”孩子》,作者用一个矫枉过正的书名,来启发人们对管孩子的态度、方式、目的等问题进行思考。他主张要正确引导孩子,“家长可以做的,只是给出行为的准则和方法,具体的就交给孩子们自己”。
父母的施教主动权,是家教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任何一对父母,最初都有同样的对子女施教的主动权。但是,不同的父母对此的持有时间和行使效果却大不相同。有的父母,在儿子都有了孙子的时候,仍然保有这种主动权,还可以在一些方面发挥其特殊的影响作用;有的父母,则在孩子稍稍大一点之后,甚至孩子只有两三岁,主动权就已经部分乃至全部丧失,逐步陷于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尴尬境地。许多事实一再证明,这样的父母完全是咎由自取。
父母对子女的施教主动权是天然获得的。因为你是父母,他是子女,你大他小,他一开始就完全在你的掌握之中。但这种情况不是永久的,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自我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情况很快发生变化,光靠这种天然获得的主动权就不行了。要想使之长期保持下去,必须得通过加固情感纽带和增强父母的人格力量来维系,同时必须保持亲子间的有效沟通。一些父母施教主动权的“丢掉”,主要是由于沟通阻滞、理解缺乏、信任危机造成的。有时一句话、一件事处理不好,就可能“断线”。父母对子女施教,单凭一厢情愿的所谓“好心好意”不行,只有在子女那里得到“心领神会”才可能奏效。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初始的主动权,不断巩固和加强继续施教的主动权。
《北京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尖子生”的悲剧》,说的是甘肃省景泰县春雨中学初二学生齐刚(化名),于2002年4月6日晚8时在家中杀死亲生母亲的有关情况。齐刚“是个优秀生,班上全科考试常拿第一,兴趣广泛,作文写得好,想问题比一般孩子深。”他“开朗、热情,从没与人吵过嘴打过架,谁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他都愿意帮助;他当过团支书,班上许多文体活动都是他组织的,他还有很多爱好,电脑、篮球、画画、写诗……”班主任老师依据上述情况结论说:“他是我教过的天赋最高、学习最好的学生,将来考重点大学没问题。”
这样的好学生怎么会成为杀人犯呢?从报道看,主要责任在父母。齐刚的父亲有个主导思想:“我们的祖先有人做过清朝的太师,我的名字也被社科院的专门人才库收录进去。我鼓励他要超过我,不要给齐家丢脸。”正是父亲的这个“理想”造成了使齐刚失去自由和快乐的枷锁,挨打挨骂几乎成了齐刚接受父 母教育的唯一方式。引起齐刚对父母不满的,还有另一个原因:他1-5岁和奶奶一起在乡下生活,被接到城里后,他发现父母对奶奶冷漠,“使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疼痛”。
这些问题本来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不幸的是,他的父母把沟通的渠道堵塞了。齐刚在狱中回忆说:“有一次,我爸要和我谈心,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他问我为什么成绩下降。我想告诉他真正的原因,但又不敢说,想想这些年家里的情况,忍不住哭了。这是我长大后第一次在我爸面前流泪。我真想他能拉着我的手,鼓励我说出心里话,可是我爸见我哭了,骂了一句‘鳄鱼的眼泪’。从那儿,我再也没在我爸面前流过泪,只是自己一个人时,偷偷地哭过。”
父母施教的主动权一旦丧失,以后的任何软硬办法都是很难奏效的,而且会越闹越僵。齐刚的父母是个残忍的特例:“每次父亲打他,母亲都在一边帮腔助威。”一次父亲把他的胳膊打折了,还逼他吃下10盒“龙泉”牌香烟的烟丝,咽不下吐出来,还得重新吃。“第二天早晨,母亲又逼他抽下5盒香烟,不抽就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丧失施教主动权的父母们的气急败坏。
卢梭早就提出过“是为了孩子而教育孩子,还是为了大人才教育孩子”的问题,但直到今天,人们也没有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如果为人父母者真的能够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以少一点呵斥和恐吓,多一点赏识、鼓励和温情,只有如此,才有真正的互动可言。
还有一个可能争议的有问题。我个人认为,不要过早、过分地给孩子强化人权和隐私意识,因为那样会影响正常的亲子沟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他还不能完全自主的情况下,就让他形成了很强的自主意识,最容易出问题。要让孩子知道,他在未成年的时候,非常需要指点,他应该在接受指点的过程中学会为人处事,这才能真正长大成人。
有许多家教指导书,片面地利用西方民主和人权理论,不适当地强调尊重孩子的隐私,把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监护权利和责任架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当然完全中国式的家长特权思想也不可取,应当以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原则。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父母应当努力成为子女最可信赖的朋友。如果孩子把心里话告诉你之后,得到的不是真诚理解和有效指点,而是“授人以柄”那种尴尬与被动,下次他怎么还会信任你呢?其实,孩子是喜欢沟通、也需要沟通的,不然他为什么会花钱利用咨询电话去与陌生人交流呢?就是因为他相信电话那边的陌生人对他不构成威胁。
四、父教与母教的默契
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格尔贝说:“一个父亲胜于100个教师”;我国当代青年教育家王东华说:“一个瞽母胜过一打特级教师”。这主要是在强调父母基于血统和亲情的特殊教育作用。
对单亲家庭中的父亲或母亲,人们常常说他(她)“又当爹,又当妈”。这就是说,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是有区别的,各自有着不同的角色特点和角色要求。有句老话:“父亲不是父性母亲”,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亲职教育”的缺失,父亲和母亲的不同教育职责一直比较模糊,许多家教专著中,在谈到父母责任时也多是笼而统之,不加分析地“捆”在一起谈。其实,正如教育专家所指出的:很难想象“又当爹又当妈”是一种周全的教育方法,女性教育的绵柔周密与男性教育的坚韧有力,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互补作用。当然,由于父母的社会负担、工作条件和个体素质差异,在家教实践中,也只 是各尽所能和各展所长,不必拘泥于教条,只要配合默契,就会有好的效果。
在中国的家庭中,父母的传统形象是“严父慈母”。那是在封建的伦理观念背景下的“有机配合”,实质是一个硬,一个软,便于“软硬兼施”;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留有回旋余地。其良苦用心就是要把孩子教育好,其根本缺欠是有点儿把孩子放在了对立面。但不论怎么说,这种追求父教和母教默契配合的努力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凯文·奥斯本在《做个好爸爸》中提出一个主张:“步调一致,像伙伴一样做父母”。他指出:“除非你是单身父亲,否则养育孩子实际上是一种伙伴关系。对你、你的妻子或者你们两人是不是全天或者半天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你们两人需要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娱乐)、分享养育孩子时的快乐、责任和烦恼。尽管你和你的伴侣拥有培养一个健康、幸福、品质优良并且有责任心的孩子的共同目标,但你们并不是同一个人,尽管你们两人都想做所有对孩子‘最有益’的事情,你们还是可能对什么是最有益的事情达不到共识。你的伴侣毫无疑问会对你养育孩子的某些选择持不赞成态度,而她在养育孩子时所做的一些事情也很可能会逼得你要发疯。在这些发生冲突的时刻,要提醒你自己,你和你的伴侣拥有共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些共同的目标,你们需要互相谈一谈,从而制订一个家庭计划,并且互相支持和合作来使这一计划得到实施。”
我们强调父教和母教的默契,主要是为了追求其互补效果。在这里,有四条原则是应当遵守的:
1、发展良好的夫妻关系,共同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在处理夫妻关系中的任何问题时都必须保证孩子的权益。
2、充分发挥性别角色功能,在各司其职中随时注意自己的性别角色示范作用。
3、要互相“补台”,不要“拆台”,不要因意见分歧在孩子面前“顶牛”,也不要两个人同时站在孩子对立面,一唱一和地“收拾”孩子,使孩子陷入无助的恐慌。
4、防止“比萨斜塔现象”,即“小家庭亲情关系向母性倾斜”,在子女教育中出力多的妈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随意诋毁爸爸对孩子的关爱之心。
“父教”和“母教”默契的基础,是夫妻关系的和谐,还有对家教艺术的共同讲究,夫妻共同研究“父母之道”是达到这种默契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五、孕期的胎教
我在前面说过,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从幼儿园到大学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方法。一般情况下,家长没有必要费劲去做该由学校和老师做的那些工作,但他们必须把自己该做的工作按时做好。
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和权利,应该说是终生的。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这个期间,可以分为四个时段,各个时段相互联系,但任务有所不同。这四个时段及其任务,我在前面也已谈到,即孕期的“胎教”,“模式期”的“硬灌教育”,学龄前期的“入学成熟水平”提高,还有整个学龄期的“与学校配合”。现在我们先来谈谈孕期的胎教问题。
一个世纪前人们就发现,人的脑细胞大约有75%¡90%在出生前后就死亡了。而如何使这些脑细胞在出生时尽可能多地保存下来,是影响智商高低、聪明愚笨的关键所在。因此,世界许多专家进行了苦苦地探索,终于使集优生、优养、优教于一身的胎教成了一门新的学问。遗憾的是,现在仍有很多人对此根本不知道,或者根本不相信,因此没有认真实行起来。
所谓胎教,就是指孕妇对胎儿心理的良好影响。从受精卵着床到分娩为止,在10月怀 的整个过程中,孕妇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客观环境中的一切声、色、形、味等通过感官直接或间接影响母体的各种客观事物均能影响胎儿,以致于影响其终生的性格和智力,而这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后天的教育所无法弥补的。一些专家曾用超声波仪器观察,发现胎儿不仅对外界声音等产生反应,而且母亲不同的感情变化会分泌出不同的化学物质,随同血液经过脐带对胎儿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还证明,胎儿在20周即形成条件反射,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胎儿也可以借助母体具有感觉和记忆的能力,尤其是7个月以后的胎儿更是如此。经过早期干预,完全可以提高小儿身心素质水平,促进其多种心理潜能的发挥。胎儿期接受听觉早期训练,对出生后的早期语言训练具有积极的先导作用。
日本著名学者阿布顺一教授在胎教试验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主持了“英才造就工程”,从自己的观察和科研中得出了“后代的智力明显受到胎儿期间各种因素的影响”的结论。并对127名孕妇进行科学的胎教指导,内容包括体育锻炼、排演短剧、欣赏音乐、阅读书籍、互相交谈等。实验结果表明,在这127名孕妇所生的孩子中,71%的智力超常。阿部顺一教授据此编写了《英才之路》一书,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1979年,美国著名妇产科专家凡德卡创办了一所“胎儿大学”,对5个月的胎儿开始进行胎教,设语言课、音乐课、体育课等,每天3次,每次5分钟。“学生”出生前几小时,就可以得到校方颁发的学士帽和毕业文凭。这项在一般人看来近乎无聊甚至荒唐的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凡德卡的儿子就是胎儿大学的毕业生,小凡德卡出生4个月就会讲简单的语句,4岁时已能流利地讲英语和西班牙语。胎儿大学毕业的其他孩子,也都与众不同,在听、讲和理解数字等方面的测试中,均有相当出色的成绩。
美国有一对叫约瑟的夫妇,他们对4个女儿均实施了胎教措施,结果4个女儿的智商都在160以上。
现在有一句很时髦的话:“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孕良胎”和“抓胎教”着手。胎教作为一门新兴的学问,现在已经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教材、录音带和光盘都有供应,有意于此者完全可以实践起来。
六、“硬灌”时期的“模式教育”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人才竞争的前沿领域,不在大学,也不在中小学,甚至不在幼儿园,而是在3岁前,在婴儿的摇篮之中。巴甫洛夫说:“从婴儿降生的第3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有一种教育理论,两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和外国都有人据此获得巨大成功。但是,由于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有些人一直不相信,有些人则因知道得太晚,失去了实践的机会,所以没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我认为,它本该是父母之道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大力倡导。这便是《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牧师,对教育有独特的见解,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9岁考上大学,13岁被授予博士学位。他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老卡尔·威特说:“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毕竟是有限的。在我 来,别说那些生下来就具备非凡禀赋的孩子,即便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正如爱尔维修所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坚信这一论断。”
当时许多人对他的说法不赞成。因此他说道:“与其跟你们辩论,不如拿事实来说话。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只要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我就一定把他培养成一个非凡之人,这是我由来已久的决心。”因为他是“在还没有孩子时”说这番话的,所以他的辩友们都说“我们等着瞧!”
老威特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其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天才。他说过一个橡树的例子:如果按照理想的状态生长的话,一棵橡树可以长成30米高,那么我们就说这棵树具有能够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可是,要达到理想状态,总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即使具备长成30米高的可能性,要真长成30米高还是很困难的,一般可能是12米或者是14米左右。假若环境不好,则只能长到6-9米。但是,如果给它施肥等等,好好莳弄,则可长到18米或者21米,甚至也可以长到25米或27米。同样的道理,一个儿童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成长,能够长成具有100度能力的人,我们就说他具备100度的潜在能力。但是,如果对他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只能成为具备20度或者30度能力的成人;若教育得好,就可能达到60度或者70度,乃至80度或者90度。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能力达到十成。
老威特为什么特别强调“从出生到五六岁”这个时期的教育呢?因为这里有一个中国大多数人长期不知道的“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生下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教育,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度,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会只剩40度了。这个法则是基于“动物潜在能力发达期”的原理:每个动物的潜在能力,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小鸡“追从母亲的能力”的发达期大约在出壳后4天之内,如果在这期间不让其发展,以后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
怎样才能防止孩子潜在能力的递减呢?卡尔·威特认为,应该尽早教育,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进行。因为,从出生到3岁之前,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是不同的,他们对事物的记忆不是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将整个事物印象原封不动地做了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叫作“模式教育”,这个时期又被称作“硬灌”时期。在3岁以前的模式时期,应该给孩子“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表明,在婴儿期,每天输入相同的词汇,不断地刺激孩子大脑里的词汇库,可以促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发展。
直接受卡尔·威特教育理念影响,并按其方法操作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不少。威廉·詹姆斯·塞德兹,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德兹博士的儿子,他从1岁半开始接受教育,3岁时就能用本国语言自由地阅读和书写,6岁小学毕业,7岁想上中学,因年龄小被拒绝,在家里自学高等数学。8岁上中学,因课程都学过,就抽时间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教科书。9岁和10岁在家自学,11岁刚过就进入哈佛大学,15岁毕业,不久就获得该校博士学位。罗伯特·威纳,是塔夫脱夫大学南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10岁就上了塔夫脱夫大学,14岁毕业,接 进入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1914年年仅18岁,就顺利获得博士学位。阿道夫·巴尔,是塔夫脱夫大学神学教授巴尔博士的儿子,13岁进入哈佛大学,并且提前一年毕业。巴尔的姐姐15岁进了拉德克利夫大学,在1914年和他同时毕业。他们的妹妹丽安、弟弟洛得洛夫于这一年,同时上了大学,这个家庭出了一窝子天才。
我国受卡尔·威特教育理念影响,目前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刘亦婷。刘亦婷的妈妈李卫华是在怀孕期间及时受到早期教育思想影响的。她先读到《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从中又得知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些书,使她“打开眼界”,坚信“造就天才不是梦”,经过“反复研读”,“立志开发女儿潜能”,现在已经获得了明显的成功。《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详细记述了李卫华按照老威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施教的情况,凡有条件进行实践的父母们,都不妨下点功夫来试试。老威特说过:“不能断言,运用我的教育法的人就一定能像我一样获得成功。另外,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像我儿子一样接受那样的教育。但是我相信,不管谁使用我的教育法,肯定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怀特博士曾经对3岁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进行了17年的追踪研究。他认为儿童发展最重要时期在出生后8-36个月。他在《生命的头三年》一书中说:不管孩子的遗传智力有多少,我们培养儿童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获得经验的好机会,尤其在他们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
七、学龄前期的入学准备
按着国家教育体系的分工,在整个学龄前期,家庭教育(与幼儿园配合)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提高孩子的“入学成熟水平”。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先生专门论述过这个问题(见《人民政协报》2001年5月29日《幼儿园里早准备,进了小学不后悔——孩子是否该提前上学取决于入学成熟水平》一文)。他说,所谓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指的是从视知觉、听知觉、运动能力、数学准备、神经协调发展水平,来判断孩子是否达到作为小学新生应该达到的要求。
从目前的家庭教育现状看,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从总体上把握“入学成熟水平”,好像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所做的大量工作,效益也就不一定好。下面我们把钱教授的理论做一点介绍。
视知觉的技能主要有空间关系、视觉辨别、图形——背景辨别、视觉填充等几个方面。空间关系是指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比如看孩子是否经常把3写成E、6和9难分等。视觉辨别是指把一个物体从另一些物体中区别出来,即求异的能力。比如,在一列有两个耳朵的兔子中找出一只仅有一个耳朵的兔子;或者将b、p、d、q分辨清楚。图形——背景辨别是指把物体从包绕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不受无关剌激的干扰。视觉填充是要求儿童在部分剌激不出现情况下认识或区别物休,例如只看见了长颈鹿的脖子就能说出是什么动物。
听知觉能力主要从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系列化能力和听觉混合能力4个方面来衡量。听觉辨别能力是指对不同声音之间差异辨别的能力以及辨别一组或一对词之间差异的能力,如向儿童呈现发音差异很小的一对字或词(如“再——才”、“为——会”、“百——白”、“b——P”等),让孩子判别这对音的同异。听觉记忆能力是指贮存与回忆所听到信息的能力,如让孩子做三个不相干的活动:关门和把书放在桌上、喝奶,看孩子听了以后是否能够把这三件事贮存起来,在做的时候再回忆出来。听觉系列化能力是把别人口头所述的一系列信息按次序回 出来的能力。如看其能否准确复述7-9位数字、按笔画顺序书写、准确复述一句话等。听觉混合能力是一种把单个语音或音素混合成一个完整的词的能力。有这方面缺陷的儿童不能把音素“g¡uang”成“光”的发音,或把“pu-tao”形成词“葡萄”。
运动能力主要是大肌肉运动和精细肌肉运动两类。达到入学成熟水平的孩子一般能进行各种各样地走和跳。精细肌肉动作也有较好发展,如描绘、抄写各种线条、图形、字母、数字、实物;能把水倒进各种容器中,并符合规定的要求(如到某一刻度、不准洒);会使用剪刀、系鞋带、扣纽扣、使用针线、折纸等。
入学的孩子除了在上述三方面独立发展较好外,还需要视听动能互相转换的能力,如听觉到动觉与视觉:让孩子听一个有节奏的打击声,然后把它转换成视觉——动作形式,即用点和破折号把它写出来;听觉言语到动作:把听到的一些要求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现出来;视觉到言语或动作:模仿别人的动作或表情、看图说话、看图做动作等;触觉到视觉或言语;闭眼睛触摸某件物体并确定所摸的物体是否与所看到的物体相同;或者隔着一层布摸物体,然后把它描述一下。
数学准备技能是指学生上学前应具备的与数学相关的数数、对应、分类、排序等基本能力。数数:由1数到100,由10倒数至1;对应:知道数字与具体环境之间的联系,是理解数字涵义的表现,如爸爸、妈妈和自己是3口人,大家都有两只手,椅子有4条腿等;分类:指把物体按照一种或多种性质进行分组或组合,如根据花色、颜色等将扑克牌进行四种以上的分类;排序:依赖于对物体一般属性的认识,能将物体按照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进行排列,如长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属性对物体进行有次序的排列。
神经协调可以通过孩子模仿原地踏步走、对指测验等方法进行判断。
上述各种训练,在幼儿园的活动中都有安排,但孩子们达到的程度有所不同,家长必须有意识地配合练习,这方面现在还是薄弱环节。
八、学龄期的配合
实践证明,家长只有与学校老师积极配合,才能使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现在我们着重说一下“家校互动”中的家方责任。
整个学龄期,按目前的义务教育安排来说是9年,如果按大学毕业算则是十五六年。这么长的时段里,家教与校教配合的内容和方式,在纵向的不同阶段里是有很大差异的。总起来说,学龄初期配合要多些,以后逐渐减少;后期主要是在大事上配合,前期则可以说是事无巨细。这里,我们只就横向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些简要说明。
从配合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四个方面:一、关注孩子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评价,及时给以正确的指导;二、督促孩子按时按要求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外活动任务;三、发挥校外自由活动的优势,拓展孩子的生活面,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四、家校联手对社会影响进行有效调控。
孩子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评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大部分是在学校生活中度过的,这个时期的精神生活质量直接影响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走向。为人父母者,应当努力让孩子在平平常常、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生活中健康成长,这就必须把引导孩子处理好自己和环境的关系作为重要责任来承担。要努力使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快乐的。要帮助孩子充分享受“成长的快乐”,同时帮助他比较顺畅地经历“成长的烦恼”,并在这个过程中成熟起来。学校是个稳定、有序、可控的“小社会”,孩子在 学校中的生活,实质就是“演习社会生活”。为此,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在这种生活实践中,学习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各种“跟不上”和“想不通”的“不适应”问题。在这里有3条原则是应当自觉遵守的:1、父母一定要把“与学校积极配合”真正当作责任和义务来对待;2、一定要努力保持与学校和老师的及时顺畅沟通,既要认真听取校方的意见,也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更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3、要追求意见的一致性与科学性,着眼并致力于体现在孩子身上的积极效果。切记,漠视和放纵孩子对学校的不满情绪,默认和支持孩子与老师对立,绝对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了矛盾和问题必须正视,一定要及时弄清并努力化解。父母应经常与孩子交谈,发现情况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履行好家校互动中的家方责任。
督促孩子按时按要求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外活动任务,这是家长责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部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能把自己当成“警察”,只顾“看管”,而要把这种督促变成“提醒”、“提示”,更主要的是提供条件,提供方便,提供指导,当然,态度必须坚决。
所谓“发挥校外自由活动的优势,拓展孩子的生活面,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不是要把家庭当学校,开辟第二课堂替老师教课,只是要与学校相“呼应”。孩子正处在感性经验、形象思维以及情感、动作技能等发展的旺盛期,在学校、在课堂上的自由活动时间以及接触课本之外知识的机会又太少,因此,家庭应发挥比较宽松自由的优势,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让孩子在家庭的自由气氛中缓解在学校的紧张情绪,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的天性。
家校联手对社会影响进行有效调控,这是“家校互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孩子接受社会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的,既有主动的接受,也有被动的接受;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面对着纷繁复杂社会现象、社会信息、社会影响,孩子应该追什么,求什么,避什么,拒什么,一定要给孩子讲清楚,是非、优劣、利弊、成败的判断,务必要给个基本标准。
从配合的方式方法来说,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一切都可以在与孩子的正常互动中进行,随时随地帮其所需,点其所迷,扬其所长,补其所短,纠其所谬。关键是心中要有这回事。要留意孩子的学习状态、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既不能不闻不问,又不能频查乱问;既要让孩子感到在父母的关爱之中,又不能使其觉得是在监视之下。
九、关于“养”和“教”的检讨
世界上成万上亿的父母,每天都在为子女的成长操心费力,但是,效果并不一样,有的在培养人才、天才,有的则是在培养“害虫”和“废品”,其分野就在于“养”和“教”的当与不当。因此,经常自觉地对自己的“养”与“教”的理念和行为进行检讨,便成为父母之道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人父母者应该经常从使命和责任的高度,自觉地进行关于“养”和“教”方面的检讨和反思,以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这件事其实并不复杂,最根本的做法,就是用孩子的发展状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成效,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这类经验教训,几千年来人们已经积累很多,我们都可以作为镜子进行对照。现开列几条供有觉悟的父母自检时参考。
1、对孩子缺乏深沉和出自内心的爱。这种态度会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和父母之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一种失落感,使孩子感到冷淡、孤独、压抑,对父母失去信任,甚至采取玩世不恭的反社会行为以 行“报复”。
2、对孩子的期望要求过高过急、用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求全责备。态度过于严厉,成天板着脸孔对待孩子,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成为“猫与鼠”关系。使孩子对父母敬而远之,不愿也不敢谈自己的知心话。
3、不愿意倾听孩子的诉说,采取应付和不耐烦的态度,或者漫不经心,使孩子感到不受重视,自尊心和人格受到伤害。
4、在教育管理孩子时,采用急躁的命令式或打骂体罚等简单粗暴手段。在未了解清楚情况之前,就进行猜测并作出主观论断,强迫孩子接受,使孩子受到委曲,甚至迫使孩子走向反面。
5、成天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嘴里唠叨不停,似乎对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感到不顺心、不放心、看不惯,不是批评这,就是指责那,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而厌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故意对抗行为。
6、对孩子的爱完全从个人一时的情绪出发,时好时坏,时冷时热,变化无常,使孩子难于适应,严重者会成为神经质。
7、父母之间情感不和,在孩子面前经常吵嘴,甚至打架,使孩子感到痛苦难过,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良,甚至会离家出走,误入歧途。
8、父母文化科学知识水平低,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是一问三不知,或者不懂装懂、胡编乱造,或者很不耐烦,讨厌孩子话多,严重地挫伤孩子的求知好问的积极性。
9、重智育轻德育,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不问其他,把孩子成天关在家里做作业,导致孩子的知识贫乏、动手和操作实践活动能力差,创造力水平低。
10、对孩子单纯地“恨铁不成钢”,导致两个极端:还抱有一线希望时,就比以往更加严格地管教,产生急躁情绪和使用粗暴的方法;一旦绝望后,就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11、不容许孩子犯任何错误,出现一点小毛病,就严厉批评惩罚,经常用消极言词甚至用一些有损人格的词汇来贬低孩子。
12、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分保护和照顾,什么事情都迁就孩子,有求必应。孩子的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只说孩子的好话,不矫正孩子的缺点错误。
13、自己在业余时间,不读书不看报,沉醉于打麻将、打扑克或看电视,不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甚至成为坏榜样。
14、自身的品行不良,公开做一些违纪犯法的事情。
15、父母对孩子要求不一致,不能体现教育权威,使孩子的一些本能欲望未能得到控制,社会化进程会受到影响,人格发展可能畸形化。
16、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托幼和学校教育,甚至出现与学校要求相违背的做法,抵销了学校的教育作用。
17、孩子要多少零花钱,就给多少钱,不问孩子把钱花到什么地方,是否花得正当。
……
以上只是举些例子,供启发思路之用。其实,只要为人父母者有了“为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而经常检讨自己”的自觉性,其他的事情就都好办了。
现在还有一个新名词,叫作“问题少年”。已有人专门写文章,并出了一套测试题,向社会提示:“你是否在制造‘问题少年’?”这些题也可作为为人父母者自检的参考。
本讲供参阅的资料
1、《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关颖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家庭教育的社会学专著,是从社会学视角研究家庭教育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王辉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说:“记得1981年听美国的林南教授讲社会学时,他画了一个套一个的圆圈来解释社会学,当中最小的一个圆圈是个人,围绕这个圆圈的第二个圆圈是家庭,第三个圆圈是非形式结构(朋友等),外边第四个 圈是形式结构(学校、工作单位等组织),再外边第五个圆圈是社区……社会学主耍是研究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个人与非形式结构的关系、个人与形式结构的关系、个人与社区的关系,等等。这个简单的圆圈图告诉我们,社会学是研究人的,它不是研究生物人、自然人,而是研究社会人;不是研究某一个人,而是砑究一群人。人怎样从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呢?最根本的一条是不断接受社会化,也就是接受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引导、控制和教化的过程。
“家庭教育是人类按受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参与的群体,也是一个人一生中参与时间最长的群体。童年期是人一生中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儿童社会化的重耍负担者就是家庭,家庭给予儿童生活能力昀培养、情感的安抚、社会知识的灌输、社会规范的熏陶,为以后的个性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社会化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过程,是代际交换和传递的过程。”
从上述可知,读这本书对为人父母者加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肯定大有裨意。
2、《千万别“管”孩子》:宇飞著,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自主教育”的案例书。北京教育学会会长、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倪传荣说:“《千万别“管”孩子》一书,从确立自主教育的观念而展开,而归宿。这个理念是从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中提炼出来的,它是科学的。这是成功教育的轨迹。也是未来教育的探索。望子成“龙”的父母们,看看此书,将从中悟出“龙”的奥秘。”
3、《做个好爸爸》:凯文·奥斯本著,高云阁译,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曾任父亲研究项目负责人的迈克尔·霍罗威茨博士说:“这本如何做个好父亲的指导书将帮助今天的父亲们找刭如何在他们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一个积极而投入的角色的办法。单身的父亲、已婚的父亲和离婚的父亲们应该知道他们给子自己孩子的爱、关怀和指导永无止境。这里有一句老话:父亲不是父性母亲。父亲们将会发现,当他们与自已的孩子在一起共度时光的时候,他们将会养成自己独特的爱护和养育孩子的方式。我们以不同的方式与自己的孩子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能够投入到家庭中并一直尽做父母的责任,我们就能够帮助他们培养各种各样的技巧以及应付和处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的能力。
“阅读本书并将书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父亲就走在给他自己、他的孩子以及社会一份礼物,同时也在向世人宣称,谁在他的生活中是最重要的。像其他任何有价值的事情一样,做父亲并不容易,它会考验我们的极限并且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在一个男人的一生中,做父亲也是一件他所能得到的最有回报的活动。”
4、《你是否在制造“问题少年”?》:文载《现代家教》2000年1、2期合刊,作者梁忠慈。主要内容如下:
孩子走上违怯犯罪的道路,成为家庭和社会都感到痛心的“问题少年”,这是每一个父母都不愿看到的。孩子出现问题,固然,有很多因素,但父母监护责任没有很好地承坦、违背教育规律,简单粗暴的教育却是不容回避的原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日益增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对青少年有影响的外部诸多因素中,50年代,家庭因素占20%,到了80年代,家庭因素占了50%,进入90年代,家庭教育的影响和作用的比例仍在继续加大。如果你能多一些自我严格要求,时时处处注意对孩子的教育行为规范,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他(她)进人“问题少年”的 列。
关键字:父母之道教子责任家庭教育本文Hash:adfb4ec68d5f99b414582343b790f61781d9f661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