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与水痘等疾病怎么区分?

  手足口病容易跟哪些疾病混淆?

  其实应该说手足口病的表现比较典型,其它的麻疹跟这个毫不相关,很容易区分。

  水痘对于专家来说也是非常容易判断。

  其它的如药物性皮疹,出现在这三个部位是比较少见的,会出现痒等其它特点。

  猩红热跟这个也没关系,是全身性的皮疹。这些病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对于专家来说是比较容易判断的。老百姓如果有问题的话还是要及早去医院就诊。

  现在很多小孩都有水痘、疱疹等疾病,怎么跟手足口病来区分?

  水痘跟手足口病是完全不同的病种,水痘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的微生物病毒就不一样。

  水痘一般发热时温度更高,主要分布在面部、胸部、背部,四肢很少。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四世同堂,水痘一开始表现为小斑疹,很小的一片红了,之后迅速发展为斑丘疹、丘疹,再发展到水疱疹,有的比较大,尤其早期的水痘疹子看起来晶莹剔透,里面都是水,但是发展很快,并且是向心分布的。大部分水痘患者的疹子是比较多的。

  手足口病患者的皮疹大多分布在口腔周围、手和脚上,但不是一定是三个部位都出现,也有可能是只有一个部位出现皮疹。少数患者在身体其它部位也可能出现类似丘疹的皮肤表现,但是比较少见。
                                                                 

区分水痘与手足口病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小儿最常见的传染病。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病毒存在于疱疹的疱浆内、血液和咽分泌物中,经呼吸道飞沫传染,另一种则接触传染,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水痘是冬春季节的流行传染病,患者多是1~6岁的小儿。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过滤性病毒,潜伏期为7至21天,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先在单核吞噬系统中繁殖,再次大量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袭皮肤及内脏,引起发病。起病时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欠佳等现象,经过数小时至1天,皮肤上出现皮疹。皮疹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蔓延到四肢,不过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开始出的为红色斑丘疹。经1~2天变成椭圆形、绿豆大小的水泡,水泡周围呈淡红色。3~4天疱疹干缩结痂,1~3周痂皮脱落。短期内留椭圆形浅疤,会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现,重复同一过程。因皮疹是陆续出现的,故在病儿皮肤上可见丘疹、疱疹、痂皮同时存在。皮疹有瘙痒感,康复后不会留有疤痕。先天性水痘,发生在出生后5-10日内,是由于母亲在妊娠末期患水痘,通过胎盘屏障侵袭胎儿,病情常较严重,病死率可达20%。最严重的是水痘脑炎,不过发病率低,存活者15%,有永久性后遗症,如癫痫、痴呆等。还有原发性水痘肺炎,多发生出疹后2-6日,症状严重。

一般只能对症处理及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此病重在预防,隔离患儿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尽量避免易感儿接触水痘,另外可接种水痘疫苗,接触水痘后3日内接种仍然有效,即接触后可在3日内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2-5毫升。1次患病后可获终生免疫。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柯萨奇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夏秋季节高发,并极易在儿童中爆发流行。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隐性感染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临床表现主要是以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和发热为特征,也可有口痛、厌食,口腔可见小疱疹或溃疡。部分血清型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疱疹性咽峡炎等并发症。由于此病至今尚无特殊疫苗,亦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一旦发生和流行,将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所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患者,是控制此病不继发感染的有力措施。

家长们在家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预防工作: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幼儿的玩具、图书等要定期消毒。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服,保持个人清洁卫生,打喷嚏、咳嗽要掩住口鼻。三、发现幼儿有手、足、口部斑疹及时就医。

口蹄疫与手足口病怎么区分

在一些报纸、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口蹄疫”、“手足口病”这些病名,但有的说得含糊,有的把这两种病说成是一种病。其实,口蹄疫与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那么,怎么来区分和识别这两种病呢?一、疾病名称与疾病分类不同。口蹄疫的英文名为AphthaEpizootic;手足口病的英文名为Hand,footandmouthdisease。口蹄疫与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二、病原体不同。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原体。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三、传染源不同。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动物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口蹄疫,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肠道携带病毒的人,属于人类疾病。四、传播途径不同。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斑,经皮肤粘膜感染的;偶而也有食用了被病毒传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极为散在发生的。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触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污染经口感染的,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可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五、发病人群不同。人患口蹄疫决定于与病畜的接触,发病人群的年龄广泛,但由于易感性很低,发病机会很少。儿童和老年人一旦患病症状较重。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儿传染病,3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很少超过5岁以上者。1983年天津市流行手足口病,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32.85‰,3~6岁为14.23‰,7~14岁为1.27‰,15岁以上0.05‰。常在托幼机构出现流行。六、症状体征不同。口蹄疫、手足口病虽患病部位在口腔、手指间、足趾端有相似之处,但症状体征各有不同。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1~2天后在口腔粘膜、舌边、手指间、足趾端发生水疱,再1~2天水泡破溃,形成烂斑,继发感染成脓疱,然后结痂、脱落,一般不留瘢痕。病程1~2周,大多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可并发心肌炎。手足口病大多无发热或低热,但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先在口腔粘腊出现疱疹,分布于颊粘膜、齿龈、舌边,并破溃成溃疡。随即在手指、足部、臀部、膝部出现丘疹,第二天只有少部分丘疹形成疱疹,如绿豆、赤小豆大,单个性不融合,内含透明液体,终不破溃,3~5天自行吸收收缩。全身症状轻,病程约一周,预后良好。七、诊断依据不同。口蹄疫需先有当地牲畜口蹄疫发生或流行,并有与病畜接触机会,或饮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热的奶等感染关系。潜伏期2~18天,以3~8天常见;发病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疱疹、溃疡损害两大特征。

本文Hash:4bff7137f6c7979d6f1ec74d6953bb569443a5fe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