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

  1.斜视

  这是一种常常被忽视的婴儿病症。通常是婴儿两眼的肌肉或者相关联的脑部组织发育不平衡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终生的影响。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两眼或许会不同步,眼神有时候也是游移的,但是当宝宝已经3个月到6个月的时候,眼部肌肉和神经应该已经发育成型了,绝大部分时间两眼应该是同步的。这时候如果发现两个眼睛常常对着不同的方向之类的问题,务必及时告诉医生,并做进一步检查。

  如果没做针对性的检查,眼睛的状况很容易被忽略,因为检查眼睛的时候,婴儿很容易集中注意力,盯着医生手里的检查器具,从而掩盖病症。

  每周给宝宝做一次检查会很有帮助。检查很容易做:用一个不是太亮的手电筒(以免损伤宝宝的眼睛),打开开关,放在宝宝眼睛前方大约20~30厘米的位置,注意看下宝宝的双眼是不是在相同的位置。如果不是,那就要去医生那里做进一步检查了。

  2.中耳炎

  中耳部位如果有液体积存,常常会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引发中耳炎,这也是一种常常被忽视的婴儿病症。由于婴儿的耳咽管尚未发育完成,特别细小,很容易积存体液,因此特别容易引发中耳炎。

  中耳炎的一些症状和感冒很相似,比如鼻塞、低热、情绪不稳定等,从而在检查中常常被忽视而当作了感冒。婴儿在不舒服的时候常常会揪自己的耳朵,而这也并不表示他的耳朵有问题。

  如果你的宝宝有持续性的低热,并且一躺下就哭闹;或者耳朵中有黄色的脓液流出;夜里容易惊醒而且很频繁;鼻涕很多、很稠而且发黄;脾气比平常要容易激动、过敏、暴躁且无精打采;眼睛有青眼圈;等等症状,那就要充分注意了,宝宝很可能得了中耳炎。

  多注意观察宝宝的眼、鼻、耳,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你的记录将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3.发育迟滞

  宝宝的身体、行为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表达和社会关系认同的发育,如果相比同龄宝宝明显滞后(差距6个月甚至更多),我们认为宝宝患了发育迟滞症。

  这样的病症是很难通过一次两次的医学检查而确诊的。婴幼儿的早期发育,涵盖了非常广泛的方面,身体的发育、精神的发育、认知能力的发育等等,而每一个宝宝的发育在各方面也是不完全平衡的,有的宝宝学走路比较晚,有的宝宝开口说话比较晚等。而医生想要在一个月一次的例行检查中,发现宝宝发育发面的滞后现象,无疑是不太现实的。而且,在检查的时候宝宝难免会紧张、害怕、疲倦、或者情绪不稳定,这一切又都会给检查结果造成很大的偏差。

  因此,对于发育滞后的检查和诊断,更多地是建立在平时对宝宝的行为、情绪变化、认知和游戏活动的观察和记录上的,也就是说,更多地依赖于妈妈们日常的仔细观察和准确记录,而不是依赖于某种神奇的检查仪器。

  妈妈们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请随时观察并记录好宝宝日常的健康状况和变化,并注意保管好较长时间的记录,方便的话可以把某些数据画成图表,比如身高、体重等,也许会更直观一些。只要宝宝在稳定地成长,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要把这些和别的宝宝去做对比,要知道每个宝宝的发育过程是不尽相同的。

  如果有哪一天,你发现宝宝的成长过程停止了,比如说两个月没有变化了,那么,去看医生吧。

  4.注意缺陷障碍(AD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就是俗称的宝宝多动症,其发病原因很多,是宝宝青少年时期常见病,有的甚至廷续到成年。近年来由于环境、教育等因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注意缺陷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者,会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行为方面弱于同龄宝宝的平均水平。患者通常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情绪易冲动,以及(对多动症患者来说)过度活跃。

  由于医生通常和宝宝相处的时间很短,又都是在相对固定的场合(比如医院),无法对宝宝的行为做出全面细致的观察,并积累起足够的数据来帮助诊断。因此,对ADD和ADHD病症的诊断大都要依赖于宝宝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宝宝的行为所做的观察和记录。记录越是详尽准确,诊断越是可靠。

  要确诊一个宝宝不仅是个古灵精怪的宝宝,而是个ADD或者ADHD患者,是相当困难的,但还是有线索可循。如果宝宝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特别的冲动易怒,脾气反复无常,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老是不集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老是不增加);又或者在社会活动中,包括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故意骚扰别人等;自制能力叫低,常常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不合适的行为。如果发现这些现象,请务必做好记录,包括这些现象发生的频率、每次发生的严重程度、发生的场所和环境等等,并提供给医生参考。

  如果问题比较严重,而你熟悉的(儿科)医生已经束手无册,建议你不妨去拜访一下有关ADD和ADHD的专家。

  5.尿路感染(UTI)

  膀胱、肾脏以及尿道感染称为尿路感染(UTI),通常由细菌引发。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身体引发感染,或者通过血液从身体其他部位传递到泌尿系统而引起。由于女孩的尿道比男宝宝的要更短,因此女宝宝更容易患上尿路感染症。对婴幼儿来说,尿路感染(UTIs)是最难检查确诊的病症之一。

  对成年人来说,尿路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尿频、尿痛,但是对于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来说,症状相对不明显。不明原因的发热、恶心呕吐以及无故哭闹常常是婴幼儿尿路感染的症状。

  尿路感染对于婴儿来说比成年人更严重,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肾损伤。

  除了发热、呕吐和无故哭闹外,婴儿尿路感染最经常发生的症状或许只有年轻的妈妈们能说清楚,就和苏珊和她的宝宝内森那样:“我不知道宝宝发生了什么问题,但是我知道肯定是有什么不对劲。”没有人能解释在宝宝和妈妈之间存在的那种神秘的联系,但那确实是存在的,不是么?

  或许直到有一天,宝宝能清楚地表达自己了,她会直接告诉你:“妈妈,我尿尿的时候疼。”

  (编辑:晶晶)

婴儿常见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摘要:婴儿常见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婴儿常见疾病的治疗与护理脐疝的治疗与护理病症:不少宝宝在哭闹时,脐部就明显突出,这是由于宝宝的腹壁肌肉还没有很好地发育,脐环没有完全闭锁,如增加腹压,肠管就会从脐环突出,而形成..

婴儿常见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脐疝的治疗与护理

病症:不少宝宝在哭闹时,脐部就明显突出,这是由于宝宝的腹壁肌肉还没有很好地发育,脐环没有完全闭锁,如增加腹压,肠管就会从脐环突出,而形成脐疝。

处理方法:过去曾有人用铜板或硬布贴在肚脐上,然后加压包扎或用宽胶布粘贴,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宝宝的皮肤很娇嫩,长期摩擦易溃烂感染,胶布易使皮肤过敏,另外包扎过紧还影响宝宝的正常呼吸。如果宝宝患有脐疝,应注意尽量减少他腹压增加的机会,如不要让宝宝无休止地大哭大闹;有慢性咳嗽的要及时治疗;调整好宝宝的饮食,不要发生腹胀或便秘。随着宝宝的长大,腹壁肌肉的发育坚固,脐环闭锁,脐疝多于1岁以内便完全自愈,无需手术治疗。但如果脐疝愈来愈大,脐环直径超过2厘米,甚至发生肠管嵌顿,应及时到小儿外科就诊。

“气蛋”的治疗与护理

病症:“气蛋”即腹股沟斜疝,由于新生儿的腹股沟管尚未发育完善而致。它与体位、腹压很有关系,当宝宝哭闹腹压增加或直立时,部分肠管通过此孔隙进入阴囊,这时,会发现男婴的阴囊会明显增大,柔软呈囊性感,用手指轻压肿物可以使它还纳腹腔,还可以听到气过水声。当安静或平卧时,肿物会缩小,甚至消失。由于右侧腹股沟管闭锁较左侧为迟,右侧腹股沟斜疝多见。

处理方法:平时防治气蛋,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宝宝过度增加腹压的机会,如使劲哭闹、咳嗽,发生便秘等。“气蛋”有的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因为随着宝宝的腹壁肌肉渐渐地发育坚固,有的宝宝的腹股沟管到出生后6个月才闭锁,所以“气蛋”在6个月以内还是有可能自愈的。如果在6个月以后,“气蛋”仍然存在,或是有增大的趋势,应去小儿外科就诊,以便决定手术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出现肠管嵌顿时,应马上手术以防肠坏死。

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与护理

病症: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在整个婴幼儿期是常见病,因为宝宝咽鼓管本身又直又短,管径较粗,位置也较低,所以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易由咽部进入中耳腔内,造成化脓性中耳炎。也有的宝宝可能会因为分娩时的羊水、阴道分泌物、哺喂的乳汁、洗澡时脏水浸入中耳,引起炎症。一旦发生中耳炎,宝宝会很痛苦,会出现哭闹不安、拒绝哺喂的现象,有的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直到鼓膜穿孔时,脓从耳内流出来后父母才发现。

处理方法:本病主要在于预防,喂奶时应将宝宝的头竖直,不要让乳汁流入耳中。洗澡时要用手指将耳廓压盖耳道,勿将洗澡水流入耳中。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宝宝鼻塞不通,应先滴药使其畅通,再哺乳。本病的预后,即听力的恢复与该病诊治的早晚有很大关系,发现越早,治疗越早,对听力的影响也就越小,而且一次治疗要彻底,以防日后复发。治疗应尽早使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如过敏可用红霉素。注意外耳道的清洗,可用3%双氧水洗、1%新霉素滴耳等。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病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一种新生儿内分泌障碍中的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病原因为:甲状腺体发育不全,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妈妈患甲状腺机能亢进,孕期用抗甲状腺素制剂 或用放射碘治疗者等等,都可抑制胎儿甲状腺素产生,也可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因为胎儿的生长不完全依赖甲状腺素,所以大多数宝宝出生时可为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甲低,常会有这样的体征表现:即体温低、不爱动、嗜睡、食欲不好、哭声小或嘶哑、皮肤干而粗糙、发凉、少汗、前囟门大、心率慢,出现便秘、脐疝、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等。

处理方法:该病发生比较隐性,它直接影响宝宝脑组织及骨骼发育,导致智力低下及身材矮小,即呆小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使宝宝生长发育正常。因此,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已开展了此病的筛查工作,在出生后72小时取足跟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TSH浓度,如高于20微单位/毫升即确诊。筛查有问题的婴儿家长会接到保健网的通知,并接受治疗指导。治疗采用甲状腺素作为替代疗法,可予甲状腺素片剂,应用方法多为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维持正常发育的剂量。治疗必须在有经验的儿科医生专人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一般在出生后1个月内确诊并接受治疗者,约80%的宝宝智商在90分以上;3个月以内确诊并接受治疗者,智商达90分的则不到半数。

婴幼儿常见疾病及护理超详细的婴幼儿疾病解答

一、呼吸道疾病

1发热:

发热其实不是疾病,而是身体针对病菌入侵所做的反应,这是人体体温超过正常数值之后主动调节生理的一种机制,是人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具有保护性质的反应。

(1)低热:

孩子低热(低于38°C)时,父母可采取物理降温法,如将孩子放置在温水中洗浴(水温为38℃左右),或者用冰袋进行头部冷敷。日常生活中,多喝些温开水,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让孩子躺在床上进行适当的休息,增加水果的摄入。此外,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温度和湿度也要保持在恰当的范围,室内温度最好调节在25℃~27℃,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

(2)中度热:

当孩子发热温度低于38.5°C时,可同样采取低热的处理方法。•当孩子体温高于38.5°C时,需根据孩子的年龄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年龄小于六个月时,治疗当以物理降温为主,而年龄大于六个月的,则可适当使用一些退热剂来治疗。

(3)高热:

当孩子发热为高热甚至是超高热(高于38.8°C)时,初步物理降温之后,到医院就诊,遵医嘱服用合适剂量的药物,千万不能盲目自行用药。在用退烧药物30分钟之后需要擦干汗液,再进行体温的测量。

2.高热惊厥:六个月至三岁期间宝宝最有可能患上此类疾病,发病时宝宝会出现全身或者身体局部的抽搐,同时伴有几秒的眼球上翻或凝视,发作时意识不清。高热惊厥有2%-7%的可能会转变成癫痫,因此家长需引起重视。

惊厥发作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按压肢体,不要挪动、摇晃孩子,尽量不要刺激孩子。

(2)可以把枕头拿走,让孩子平躺,将孩子的头偏向一侧。

(3)把可能会阻碍孩子呼吸的分泌物清理干净,使孩子能顺畅呼吸。

(4)待孩子症状有所缓解之后,需要立即将孩子送至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具体用药咨询医生。

3.咳嗽:咳嗽是幼儿出现较为常见的病症,是呼吸道内清楚分泌物和异物的一种条件反射。

(1)夜间适当抬高宝宝上半身

如果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一直咳嗽,可以适度地将孩子的上半身抬高,这样有助于宝宝呼吸道里的分泌物排出,缓解宝宝咳嗽的状况。

(2)热饮止咳法

温热的饮料有助于使处于孩子呼吸道中的痰液稀释,加速痰液排出,减轻孩子的咳嗽症状。在给孩子选取饮料时,需要注意最好选择刺激性较小的牛奶或者是白开水,容易上火的橙汁和柑橘汁是不太合适的。

(3)中药外敷法

因为有些孩子在患上咳嗽之后会出现吃不进去药的情况,针对此种现象,父母们具有采取中药外敷法,给孩子用一些安全有效地外贴药,同样也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

4.肺炎:肺炎一种多发性的炎症,与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等部位有关,幼儿较容易患上和十分多见的是细菌性肺炎。

(1)及时到儿童专科医院就诊,并按医生的诊治方案诊治。同时注意,多喝水,添加衣物,注意保暖,最好能够多在床上休息。

(2)病情加重或伴有发热,胸闷,呼吸急促请尽快到儿童专科医院就诊。

本文Hash:84e3ba1e1de1ebad98f9ac287f8dbbf88dcbd8de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