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早知道!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孩子肺炎的原因:

  (一)病原体:病毒,细菌,支原体,霉菌等。

  (二)诱发因素: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先天性心脏病、脑发育不全等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容易发病。环境因素: 如气候骤变,居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等。

  肺炎的初期症状往往和普通的感冒发烧没有太大的区别,父母该如何的判断孩子的肺炎,及时做出措施呢?

  一、测体温

  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一会儿。小儿感冒也发热,但以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

  二、看咳嗽呼吸是否困难

  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紫,提示病情严重,切不可拖延。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三、看精神状态

  宝宝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能玩。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四、看饮食

  宝宝感冒,饮食尚正常,或吃东西、吃奶减少。但患肺炎时,饮食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不要整天把宝宝关在密闭的空间里,房间如果不通风、潮湿,那么细菌容易滋生,自然导致宝宝易生病。所以应该经常带宝宝外出呼吸新鲜空气,或者打开窗户,让阳光进入房间,这样才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五、看睡眠

  宝宝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睡易醒,爱哭闹;夜里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六、听孩子的胸部

  由于宝宝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听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父母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在孩子的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

  宝宝得了肺炎以后,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妈妈们还应该做好家庭护理。

  一,要注意休息。

  宝宝得肺炎以后一定要卧床休息,还要保持室内的安静,空气的流通。冬季因为空气比较干燥,室内又有暖气可能会加重宝宝的病情,最好在室内装有加湿器,以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利于痰液的排出。

  二,加强营养。

  宝宝在患病期间的饮食一定要合理的搭配,一定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在发热期间要以清淡易消化、流质半流质的食物为主;让宝宝多喝水和果汁,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注意在喂宝宝食物或药物时,应该把宝宝抱起来,避免直接灌入宝宝的口中。喂奶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呛奶,防止误吸入肺内,最好用小勺慢慢地喂奶,一次不要喂太多,多喂几次以防呕吐。

  三,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及时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注意要给宝宝经常更换体位,宝宝在咳嗽的时候,一定要帮宝宝拍拍后背,可以使痰液松动,以利于痰液的咳出。如果痰液特别粘稠,就要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主要是使痰液变得稀薄。如果宝宝年龄太小,不能将痰液咳出,应当用宝宝专用吸痰管将痰吸出。

  四,坚持治疗。

  应遵医嘱按时吃药或输液治疗,爸妈不可以随意减药或加大剂量,更不能给宝宝吃成人止咳祛痰药,避免病情反复发作或出现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宝宝在有痰的时期,最好不要给宝宝吃止咳药,要以化痰为主。

  五,发热的护理。

  如果宝宝发热超过39℃,可以先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降温,或者同时给予退烧药,宝宝在发热时要给宝宝穿宽大的衣服,不要给宝宝盖过厚的棉被,要适当减少衣服,以利于散热,要为宝宝定时擦拭和保持衣服的干爽,服退烧药后一定要给宝宝多喝水,以利于出汗退热和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

  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

  妈妈们一定要密切观察的宝宝的精神、呼吸及体温等的变化,如果宝宝在治疗中突然出现剧烈的咳嗽、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严重症状,妈妈们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七,做好预防。

  一、在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

  二、得了感冒一定要彻底治疗,直至痊愈。

  三、不要过多的去医院,以免交叉感染。

  四、提前注射预防疫苗。

  所以,小儿肺炎的预防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平时一定要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多让宝宝摄入营养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挑食、不偏食,另外要注意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多带宝宝参加户外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新生儿肺炎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新生儿肺炎有轻有重,宝宝得了轻度肺炎不一定要住院治疗,可以在家里吃药打针。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明显,精神不好,则应住院治疗。由于引起肺炎的病原菌不同,在治疗和用药上所不同。细菌性肺炎应用抗生素,而病毒性肺炎抗生素则起不了作用,可服用中药。具体如何治疗还是要听医生的。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它对宝宝恢复健康有积极作用。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确如此。不能把护理简单地看成只是喂奶、吃药、换尿布。护理的内容很多,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二、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火炉上应放上水盆,地上应经常洒些水,使室内空气不要太干燥。

三、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

四、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

五、由于吃奶时可以加重憋喘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六、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小儿发烧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夺命退烧药”尼美舒利事件仍在风口浪尖上翻腾,不少家长因而出现了“退烧药恐惧症”:“孩子发高烧,有家长说宁愿直接吊针也拒绝使用效果较好的退烧药。”广州市内多家医院的儿科医生直呼此举“太盲目”。

  对家长来说,宝宝发烧是最头疼的事情:去医院吧,怕医生说没啥事,回家多喝水就好,那不白跑一趟?在家护理吧,又怕把握不准,出现更严重的问题。究竟家长们应该把握什么处理原则?本期《健康周刊》邀请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陈德晖为读者提供科学的指点。

  精神差活动少或是发烧信号

  据陈德晖主任介绍,人体正常的体温是36~37.4℃,儿童体温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如气温高、穿衣多、喝水少、水分丢失(流汗、腹泻)等导致体温升高,但通常不会超过37.5℃。若体温超过37.5℃,可定义为发热。一般来说,儿童的体温为37.5~38℃属低烧,38.1~39℃是中度发热,39.1~40.4℃属于高烧,40.5℃以上则是超高热。感染(如病毒、细菌等)常是引起发烧的常见原因。小儿发烧原因可大可小,轻者只是轻微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有自限过程,通过大量喝水3~5天可能就好了,严重者则可能引发肺炎、败血症、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

  “发烧是一个信号,它是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而发烧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应激能力,一定程度上还能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所以家长不必过分紧张。”陈德晖介绍说,小儿发烧常伴有体温升高、额头烫、精神差、活动减少等表现,这时家长应切记掌握好密切测温、按需降温等技巧,并及时带宝宝到医院。

  陈德晖主任表示,要注意小儿发烧时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喘气、腹泻、呕吐、甚至一些异常,如心前区疼痛、尿痛、腰痛等,就需要引起警惕,尤其是婴幼儿因为发烧伴随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有躁动、厌食、吐奶、腹泻、哭闹不安等,家长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38℃以下别急着用退热药

  陈主任建议,家长发现小儿发烧如果没有特殊症状,不必惊慌,可在家里及时采取一些处理以缓解症状。据介绍,约30分钟~1小时为儿童测量一次体温,体温在38℃以下低烧范围的,多喝水和密切注意观察;如果体温超过38.5℃以上,可用退热贴或口服退烧药进行降温,并做好去医院诊治的准备;当体温超过39℃则应该到医院诊治,距离医院较远的应该服退烧药后再出发;超高热者,必须服用退热药同时去医院诊治;使用退热药无效或发热超过3天者应到医院诊治。

  据陈主任介绍,小儿发烧时,有些脸色红红的,手脚暖,说明四肢循环还好;但如果有脸色发青、手脚冰冷的,说明感染的毒素在身体里作用比较强烈,有循环不好的表现,就需要去医院进行就诊,而不应该等到高热才就诊。

  另一方面,有4%~12%的小儿在高热时(常在39℃以上)会发生抽搐,因此,凡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史的小儿,则需要提前进行物理降温(喝水、温水擦浴等),在38℃经物理降温无效时就可以服用退烧药,也可以提早到医院就诊。

  就诊前后家庭护理很重要

  儿童发烧在38.5℃以下、无特殊症状,家长做什么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据陈主任介绍,最好选择是物理降温,首要是多喝水,包括白开水、鲜榨果汁、粥水等,能助发汗防虚脱,并能调节体温;注意房间的舒适透气,如果在夏天,最好能保持26℃比较适宜,但通风时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着宝宝。

  此外,还要根据小儿的情况增减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战,则表示需要四肢保暖,这时可给宝宝盖些被子,穿适度的衣服,不适宜用温水澡或擦酒精;如果宝宝四肢温热,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也可以用温水(37℃)毛巾擦身体、洗温水澡等;若全身出汗,则需要用干毛巾擦汗。”即使在医院候诊或在家里,家长都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上述的方法让孩子舒服一些。

  发烧时,胃肠消化力会有所减退,应为宝宝准备一些可口的、富有营养而又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羹、新鲜水果、蔬菜、烂粥、面条等。

  医生提醒

  宝宝吃退烧药有讲究

  陈德晖主任告诉信息时报记者,儿童用药在用量上有严格限定,儿童既往的用药情况、体重和年龄都是用药的依据,有些退烧药物对不同体重儿童的服用剂量有具体规定。家长为宝宝服药时,一定要看清儿童每公斤体重对应的剂量,有些退热药甚至规定了1天最多使用的次数。

  另一方面,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地互相并用,因为加在一起有可能会使毒副作用叠加。“面对孩子发烧,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其间要不要吃退烧药、要不要输液、要不要吃消炎药,应视其病情而定,有些病毒高热发烧可能会持续几天,有自限的过程;在服药、治疗上要求猛、快,吃一二次没有退烧就换药、多种感冒药与退热药组合服用等不可取,对于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而言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陈主任还提醒,对刚成为父母的新手爸妈来说,在婴幼儿第一次出现发烧时,应及时就医,让医生根据小儿的身体情况指导降温措施和退烧药的使用

(编辑:张蔚蔚)

本文Hash:76ab3348e2d42e95e9b216db45f7a002f38f1a2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