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吃药注意事项

药量不多也不少

专用药剂安全好

药袋标示最重要

●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家长缺乏用药常识和儿童专用药物缺乏是两大主因

●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单药;儿童退烧不推荐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儿童服药后若在1小时内大量呕吐,则需补服;若超过1小时后呕吐,不需补服

儿童用药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有数据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

儿童用药不安全由两大原因造成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每年全球有千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三分之二死于用药不当。

常燕群介绍,我国每年儿科门诊量约占医院的20%,儿童是医院的常客,同时也是安全用药隐患的重灾区。目前,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这主要由两大原因导致:一是家长缺乏用药常识,存在用药误区。另一大原因就是我国儿童药物比较缺乏。目前,我国儿童药品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等问题,九成以上药物没有儿童剂型。

家长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医生给孩子开的是非儿童药物,将会面临诸多麻烦。有时药太苦或有怪味,宝宝不愿意吞。有时候,需要用手掰、用刀切,费半天劲才能够切出处方上所写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片,但很多时候经常切多了或切少了,难以精确计量。有时候,剩下的药片可能会与别的药片混合,而难以再辨认。而这些麻烦都为宝宝的用药安全埋下隐患,成为宝宝的隐形“杀手”。

儿童比成人更易受药物损害

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30%是因药物过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而据《望》新闻周刊报道,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中国每年死于不良用药者中1/3都是儿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宗云岗介绍,儿童不是缩小版的大人,其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吸收、代谢、排泄、敏感度都与大人迥异,药物在体内不能充分代谢,因此比成人更易受药物损害,用药时更应谨慎小心。

常燕群介绍,儿童安全用药主要应掌握三个原则:药量不多也不少、专用药剂安全好、药袋标示最重要。

“前面两点还比较好把握,只要去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一般不会出现问题,第三点就需家长自己留意。”常燕群介绍,家长去药房取药时,一定要注意核对袋上的姓名、药品总量,给孩子服药时要看清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要注意药品的保存方式,该冷藏的冷藏,千万不要让药品暴晒或受潮,以免影响药品疗效。

专家支招:

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何合理用药?

常燕群表示,虽然开药不是家长的事,但现在有些家长喜欢自行给孩子用药,或者在开药过程中主动要求医生开什么药,给医生施加不良影响,因此了解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可以让家长少走弯路。总的来说,应掌握以下几点:

1.抗生素:最好遵医嘱用药,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单药,足量、足疗程用药,切忌自行用用停停。

2.镇咳止喘药: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哮喘提倡局部吸入。

3.止泻药、泻药:对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多用口服补液疗法、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剂等;轻微便秘多数是上火所致,一般不用泻药,可适当服用小儿七星茶或饮食来调节。

4.乳母用药:阿托品、苯巴比妥 、水杨酸等可通过母乳影响婴儿,要慎用。

5.镇静止惊药:一般不用,在诊断很明确时可适当选择。

6.退烧药:小于3个月的婴幼儿宜采用物理降温法退热,大于3个月的儿童体温超过38.5℃可使用退烧药,39℃以上需退热剂与物理方法联合使用。

但要提醒的是,使用退烧药要注意:1)不推荐儿童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2)反对把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使用;3)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4)用退热药后一定要认真观察患儿的反应及精神状态。

推荐阅读:

婴幼儿度夏的注意事项及细节

婴幼儿添加物只为更接近奶粉

孩子在幼儿园被打怎么应对

婴幼儿饮食的十二个禁忌

影响幼儿身高的因素及公式

婴幼儿喂养的十四个关键要领

国务院提出严格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

国务院提出严格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用药时机: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用药时机:

儿童用药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感冒、拉肚子等儿童常见病,一些家长选择常备药“减半”给孩子服用。医生认为,这会给孩子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埋下隐患。

儿童个体对不同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等存在差异。一些药店售卖的儿童药品标注“酌量减半”或“减量”标注并不科学,儿童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孩子年龄、体重和体表面积决定用药剂量与用法,这与医生的临床经验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药品中仅有5%专供儿童药品,90%药品无儿童剂型,儿童用药多数是成人药的“减量版”。缺乏儿童专用药问题长期存在,医生甚至会面临无药可开的尴尬局面。“比如治疗儿童癫痫疾病或者儿童痉挛症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很多医院都没有。厂家因为儿童药利润太低或研发成本高不生产,导致很多药品短缺。”毛振说。

专家认为,家长应提高安全用药意识,配合医生将儿童用药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此外,国家应在儿童药品研发的资金、技术上开辟绿色通道,鼓励药企研发、生产更多适用于儿童的药品,才能彻底改变目前儿童用药超说明书、超剂量、超年龄带来的用药风险。误服药物的危害

2010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发布了第一份《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以下简称《处方集》),针对0—12岁儿童的疾患,提供了240多种基本药物的使用信息。

新出台的这一《处方集》,以全球现有最佳医学证据为基础,提供了相关药物的推荐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症等标准信息。例如,《处方集》指出,经常给儿童用布洛芬时,如果与所列21种药物中任何一种药物同时服用,都可能发生不良后果。另外,这种药物还必须与食物同时服用或饭后服用。

据了解,2007年12月,世卫曾发起"量身定制儿童药物"的宣传运动,以提高决策者、药品制造商、研究人员、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和公众的认识。随后,世卫发布的第一份《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确定了可供儿童使用的药物。而此次发布的《处方集》是在《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的基础上制定的,提供了处方指导,是世卫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量身定制儿童药物"宣传运动和"更合适的儿童药物"行动的一部分。同时,世卫将支持各国制定自己的国家儿童处方集。

趁大人不注意时,孩子因好奇或喜欢某些口味,偷吃了家里的药品,这样的意外常有发生。只是有的经急救处理没什么大碍,而有的则是悲剧收场。

“儿童误服药品,这是急诊医生常会碰到的问题,就拿这段时间来说,我们接诊到的类似的病例就不少。”医生说,前几天他接诊了一个27个月大的宝宝,误服了奶奶的四十颗心痛定后被送进医院,因为这个药有扩张血管和降血压的作用,最后帮孩子做了洗胃治疗,真是大费了一番周章。

根据2011年中国医药包装协会收集的数据显示,粗略估计我国儿童(年龄小于15岁)每年因药物中毒而就医的患者约为3万—5万人,因药物中毒而死亡的儿童约有2000—3000人,因药物中毒而留有后遗症或致残的儿童约有3000—4000人,每年治疗这些患儿的费用超过2亿元。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认为,这种情况很大的原因在于药品的包装,因为在我国的药品包装市场中,95%以上药品不具备儿童保护功能。

而这里所讲的药品包装儿童保护功能,一般是指儿童和成人部分口服用药(如心脑血管治疗用药、精神类用药等),采用儿童不易轻松打开、撕开的包装,防止儿童误服,但成年人 以无困难地开启。

药品包装儿童保护功能的作用很好,如澳大利亚在强制要求生产商对药品和有毒物质提供儿童防护式包装后,儿童中毒死亡率降低了45%~60%,因类似伤害而接受门急诊治疗的人数降低了60%~90%。

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未建立药品儿童安全包装的法规,对药品和有毒物质必须采用防止儿童误服的包装也没有相应的要求。

本文Hash:8b0e96ce16aaecd6c760f0cb2bcc3ddc8ba5029e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