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追求完美的心理应给予保护

学龄前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一段时期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之中,其对于事物往往追求过分的完美。对此,家长是否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呢?

从对完整性的审美发展到对事物完美的追求,这个发展的过程使孩子在审美上有了更大的范围。执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总是手拉着手一起走来。三到四岁,这是一个在成人眼里不可理喻的年龄。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在园长怀里摔倒了,但是谁抱他都不肯起来,他会一直哭着,到楼上找到平时经常带他的老师,再把老师带到他刚才摔倒的地方,重新摔倒一次,让这位老师把他抱起来。这时,他的哭声才会停住。对此你能理解吗?其实,孩子在这个时候所表现出的,正是强烈的使用自我的意识。

应对方法: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保护它就是保护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事物的完美是随着观念的发展而发展的,儿童认为不完美的事和物,在成人那儿可能具有美学特征,比如残缺的美;但对完美事物的感觉,对规范事物的感觉应该留存下来。只有这样,他的心中才会有标准,他才会追求事物的完美、和谐、规则,并为此而忘我地工作。每个理想主义者都具备这样的品质,它成就了艺术家、科学家、优秀的教师和各行各业出色的人

对于孩子追求完美的心理,家长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所认知的现实去教育孩子,而应该给予其充分的保护,这种追求完美的心理将在孩子以后的人生中起到不可思议的作用。

保护单亲孩子的心理


青少年犯罪者中有较大比例出自破裂家庭,但导致这些青少年失范的心理原因之一,是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协调程度,而不是离婚这个事实本身。也就是说,儿童心理调适的重要因素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家庭的情感环境,而不在于是一个完整的家庭,还是残缺的家庭。

儿童渴望从平和、安宁的家庭氛围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父母离异往往是儿童这种心理需要的强烈剥夺,如果再不能在单亲家庭中重建儿童的心理安全,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就可能被摧毁。因此,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保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切忌将孩子当作替罪羊,报复对方

2001年5月20日凌晨5时许,在天津,年仅19岁的刘某朝熟睡中的母亲的要害部位猛捅23刀,致使母亲当场死亡。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杀母只为母亲与父亲离异后对其过于严厉,动辄训斥。杀了母亲后,刘某竟若无其事地带上女友到泰山旅游。

有些离异妇女虽然在离婚时力争对孩子的抚养权,但却只是为了不让对方得逞,或将孩子视为“人质“,通过控制孩子来报复对方。在这样的家庭中,母亲常对孩子过于严厉,百般挑剔,动辄指责孩子的某个特点“跟你那个坏老子一个样“;母亲很少对孩子的

痛苦和孤独加以慰藉,甚至将自己生活的不顺都归罪于孩子的父亲和孩子。如果这样,我们便很难期望孩子能获得积极的成长动力,能正确地看待和应对自己的处境,更有甚者,还会让孩子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认知产生严重缺陷。离婚只是父母之间的问题,而与孩子没有关系。

二、切忌将孩子变成自己生活的唯一目标,让孩子背负过重的包袱

“春风吹绿了大地,春雨带来了万紫千红,你看,地上的小草发芽了,路边的杨树挂满了''''毛毛虫'''',风中的柳树长了嫩绿的叶子,公园里粉红的桃花、雪白的玉兰花、金黄的迎春花盛开了。“这篇题为《春天到了》的日记,出自一个12岁孩子之手。她曾天真地期盼“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这又光明又美丽的世界,但一次期中考试的失误,导致离婚的母亲大发雷霆,让她选择了自缢,一朵小花凋零了。

有些离异妇女在离婚前就缺乏独立自我、职业目标和社会生活,离异后,又陡然失去了丈夫这一重要生活支点,于是,她对生活上有求必应,情感上加倍满足;孩子犯错误时舍不得批评,“孩子已经怪可怜的了“;孩子不肯上进时总有借口,“谁叫他没有大树可依呢?“有时孩子会主动提出讨论父母离异的事情,母亲和亲友则会含糊其词,或敷衍搪塞,以为孩子小,不能理解;或怕言语之间刺伤孩子。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早日理解父母之间的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是有帮助的。

三、切忌把孩子与父亲隔绝使孩子得不到正常的父爱

“我是南宁市某某小学的一名四年级学生,今年10岁。4年前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判给了妈妈。这么多年来,都是善良、坚强的妈妈辛苦地照顾我、养育我,每当我看到妈妈不分白天黑夜地劳累,心里就特别难过。这时,我渴望找一个健康、善良、勤劳爱我和妈妈的新爸爸与妈妈共担风雨,共享家的温馨。不论新父亲在天涯还是海角,只要我们有缘成为父子,我一定尽我的孝心,给他养老送终……如果记者叔叔能帮我找到新父亲,我会衷心感谢他“---这是一名10岁的小朋友2001年5月28日写给《南宁晚报》记者的信。

自古以来,就有“严父慈母“,而单亲家庭无可奈何地出现了角色缺失。我们知道,父母双方在儿童社会 过程中的角色功能有重合之处,但也有不可相互替代的部分。特别是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是通过对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一方父母的认同机制来完成这一过程的。当然,对于儿童的双性气质的平衡、各种不同兴趣、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发展而言,父母“共同在场“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单亲家庭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尽量使孩子与父母的另一方保持正常的接触。离异后的母亲要认识到,虽然家庭中没有了丈夫,但孩子不能没有父亲。另外,母亲也应该善于利用其他教化手段弥补家庭角色缺失的遗憾。如家庭中的男性长辈,自己的异性朋友,或艺术作品中的优秀男性形象等。

四、切忌让孩子失去生活的勇气和能力,造成更大的遗憾

某校16岁女中学生小A,母亲疾病缠身,父亲因厌倦久病不愈的母亲而弃家出走。小A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母亲的长病假工资来维持清贫的生活。小A失去了父爱,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一次小A去某厂洗澡,误穿别人的衣物而没被发现,使她产生邪念,而后,经常利用去洗澡之机顺手牵羊,从衣物到鞋袜连连得手。小A的私欲迅速膨胀,发展到进女工宿舍小偷小摸。一次在女工宿舍行窃中,意外发现某女工的病历卡上有未婚先孕做人流的记录,于是新的恶念萌发了,一封以金钱为代价换取保全名誉的匿名信发出了。女工接到匿名信后,当即报了案。当小A得意地去取款时,冰凉的手铐打破了小A的黄粱梦。

离异家庭的孩子给人的印象都是可怜巴巴,特别需要人同情,这对孩子会造成深度心理伤害。不要让他觉得自己与别的孩子不同,必须得到别人的同情才能生活。要让他有一种生活的勇气和能力,要让孩子相信尽管爸爸妈妈离婚了,但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的爱,还有很多很美好的东西激发我们热爱和追求生活。所以,在单亲家庭的儿童教育中,母亲应该以身作则告诉孩子,没有大树可依,更增加了对自强自立的要求,也增加了自我锻炼的机会,要以坚强的心态、顽强的毅力去面对家庭的缺憾。 相关资讯:

尊重孩子家长应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作为父母,我们要对孩子少一点要求,多一点尊重。在尊重的前提下教育孩子,孩子有了自尊,才会自立自强;如果孩子得不到尊重,所有教育都是零。

这里有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

我经常把桐桐的同学请到家里玩儿,在玩儿的时候,我常常爱向他们提一些问题。有一次,桐桐的同学来家里做客,我说:“我提的问题,谁会,就请把手举起来。”

桐桐和小米、筒子等几个小伙伴都开心地说:“好,好。”

我发现,每当我提问题的时候,筒子总是很迟疑地举手,而我让他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却支支吾吾地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问筒子:“既然不会,为什么还要举手?”

筒子小声地告诉我:“桐桐他们都会,如果我不会,多没面子啊!”筒子的话,让我感受到了他强烈的自尊意识。

这也难怪,筒子家的家庭条件比较差,这使筒子常常觉得比班上的孩子矮一头,所以,他努力想证明自己跟别人一样。

虽然这种方式我不赞同,但可以理解。

我悄悄告诉筒子:“我再提问,你如果会的话,就冲我挤一下眼。”

以后再玩儿这种提问游戏,只要我看见筒子挤一下眼,我都会让他来回答问题。

从此,筒子整个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开朗多了,他喜欢和我在一起。并经常问桐桐:“你爸爸什么时候让我们再去你家啊?”

我知道,筒子在我这里得到了尊重,他的自尊心得到了小小的维护。他的进步,之于我,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满足。

孩子有被尊重的需要。你尊重孩子,孩子会以自己的进步来回馈你的尊重。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情感,不是父母的“木偶”。你在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孩子。

这让我想起桐桐的事情:

一次,桐桐正一个人在屋子里玩得高兴。这时候一个邻居来串门,进门看到她,就过去抱起她,亲她,逗她玩儿。

可是桐桐的反应却很剧烈,她一把将那人推开,还说着:“走开!走开!”

这让我和邻居都很尴尬。我向邻居道歉。等邻居走了,我开始责问桐桐:“王叔叔是喜欢你才和你玩儿的,你怎么能这么不懂礼貌啊?”

桐桐撅着小嘴对我说:“爸爸,他都没问过我,我是不是喜欢和他玩儿。我不喜欢他的胡子,他总是用他的胡子扎我,很疼。”

听完女儿的话,我心里很愧疚。从来没想过,几岁大的她,竟然对自己的要求有那么清晰的认识。

我告诉桐桐:“基本的礼貌还是要有的,你可以对叔叔说明理由啊,那样才会避免以后叔叔再逗你的尴尬。”

桐桐乖乖地点了点头。

我和妻子去朋友家做客,他家里有个和桐桐差不多大的孩子。我们进门就听见琴声,朋友说是孩子在弹琴。

妻子笑着说:“你家孩子真棒,小小年纪,都能用钢琴弹奏完整的曲子了。”

“这算什么,他的恰恰舞也很棒,老师都说他是个好苗子,过几天他还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市里的比赛呢!”说话间,朋友神色不无骄傲,他突然扭过头冲屋里喊,“来,儿子,别弹了,给叔叔阿姨跳个舞。”

可是过了一会儿,也没见到孩子出来。

朋友又喊了几声,屋里还是没有应声。他的脸立即耷拉下来,冲进屋里将那个孩子“拖”了出来。

“让你跳个舞,你没听见吗?”朋友声色俱厉地责问孩子。

那孩子紧咬着牙,低着头一声不吭。

这让我和妻子很难为情。

“孩子不想跳就不要让他跳了,你不是说孩子过几天要参加比赛吗!等他参加比赛的时候,我们去看。” 对那位朋友说。

朋友这才作罢。挥挥手,示意孩子回去。

那个孩子却突然哭了起来,他说:“我就是不想跳,更不想参加什么比赛。要比赛你去比赛!”朋友的脸一下子僵在那里。

事件进行到这里,我和妻子也不好再待在人家家里,只好回家了。

路上,妻子对我说:“看来,我们对桐桐的‘无为而治’还是正确的。至少孩子不会恨我们。她也不会因为得不到尊重,和那个孩子似的,承受那么多本不该有的压力。”

我对妻子的话很赞同。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作为父母,我们要对孩子少一点要求,多一点尊重。在尊重的前提下教育孩子,孩子有了自尊,才会自立自强;如果孩子得不到尊重,所有教育都是零。

本文Hash:fc58b069d5bb29aeb9d13ad3fada27313e61ff1b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