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慎眼睛受伤该如何正确处理

  你知道吗?孩子不慎眼睛受伤,你处理的正确,后果可能良好;而处理失误,可能加重损伤。

  眼周软组织挫伤——— 多为钝性打击眼眶周围,软组织肿胀而无破口,皮下淤血、青紫,谓之挫伤。

  正确处理:立即冰袋或凉手巾进行局部冷敷,24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以促进局部淤血的吸收。

  错误处理:伤后立即按揉伤处,或用热敷,都会加重皮下血肿。

  眼周软组织裂伤——— 凡是仅为眼外部皮肤破裂而眼球无损伤者,谓之眼周皮肤裂伤。

  正确处理:必须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只用干净的敷料包扎即可,尽快送往医院眼科进行清创缝合。

  错误处理:①用脏手或不洁的布擦捂伤口;②随便自用止血药、消炎药,甚至有人用香灰、锅底灰敷伤口止血,都只能加重感染,甚至导致破伤风。因为距中枢近,发病快,后果非常严重。

  角膜异物——— 是灰尘、沙粒、小昆虫、金属碎块及木屑等进入眼内角膜所致,表现明显的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等典型症状。

  正确处理:嘱孩子不要惊慌,不可用手搓揉眼睛。先安静闭上眼睛,在泪液较多时或滴入眼药水之后瞬目数次,异物可能随着泪液或眼药水冲洗出眼外。如症状不消失,急送医院眼科去除异物。

  错误处理:①孩子因为疼痛而用手使劲揉擦眼睛,试图将异物揉出来,反而加重角膜损伤;②有人用嘴吹伤眼,不仅吹不出异物,反而加重感染;③也有人用不清洁的纸巾、手绢等去擦,企图把眼角膜上的异物擦下来,这是危险的,都可能引起角膜损伤加重,感染加深,甚至发展成化脓性角膜溃疡。

  眼球挫伤——— 眼球被钝器打击伤及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和晶状体,以及眼后部的视网膜、视神经等,或有眶骨骨折等。

  正确处理:如有氯霉素眼药水点眼以预防感染。而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轻轻遮盖眼睛后去医院治疗。

  错误处理:有些眼球钝挫伤外表看不出异常,而容易贻误诊治,影响以后视敏度及视野,甚至造成外伤性青光眼、黄斑出血等病变,所以眼球钝挫伤家长应重视,及时就医诊治是必要的。

  眼球破裂伤——— 多为锐器刺入或划过眼球,导致眼球破裂,自觉有一股“热泪”涌出,随即视物不清并伴有疼痛。

  正确处理:患儿立即躺下,严禁用水冲洗伤眼或涂抹任何药物,只需在伤眼上加盖清洁的敷料,用绷带轻轻缠绕包扎即可,严禁加压。所有眼部外伤均需双眼包扎,以免健眼活动带动伤眼转动而造成摩擦,使伤情加重。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错误处理:①当场进行冲洗,致使眼内容物流出或加重污染,造成严重感染;②包扎压力过大,例如有人伤眼外垫一大棉球加压包扎,当患者就诊时已有大量的眼内组织自伤口处脱于眼外。加重了眼睛的损害。

  眼球贯通伤——— 小孩手握竹筷或铅笔奔跑跌倒,竹筷或铅笔扎入眼内,造成眼球穿透性损伤。

  正确处理:只需让患儿躺下,在伤眼上加盖清洁敷料后即可抬送医院抢救。途中劝阻患儿哭闹,尽量减少颠簸以减少眼内容物的涌出。

  错误处理:①对于插入眼球里的异物急于硬行拔出;②或将伤口处冒出的一团黑色的葡萄膜或胶冻状的玻璃体等眼内容物,擅自推回眼内,这会造成感染,③一侧眼外伤拖延治疗,还会殃及好眼,使原本没受伤的好眼发炎,医学上称为交感性眼炎,造成一眼受伤双目失明。

  眼化学灼伤——— 眼部被酸、碱等化学液体灼烧。

  正确处理:就地取材,用干净凉开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用手指将眼皮撑开,冲洗至少持续10分钟,同时让孩子反复开闭伤眼,尽可能转动眼球。冲淡稀释化学药品的浓度,冲洗后立刻送医院救治。

  错误处理:自家不立即冲洗,只打“120”等救护车来,或直接抱孩子去医院。曾有两名孩童,因抢酸液瓶子爆炸,同时被烧伤眼睛。其中一童家长马上用自来水冲洗孩子眼睛,再去就医;另一孩童家长却抱着孩子往医院跑。结果,自行冲洗过的眼睛得救了,而那位因跑到医院时间过长,酸性液伤害眼睛过重,导致角膜浑浊,损伤了视力。

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

我儿子两岁了。他出生刚50多天的时候爸爸就去外地学习了,一年只能回来三四次,每次也就十几天吧,所以儿子基本是我和姥姥姥爷将他带大的。平时我上班,由老人带着。儿子一岁之前,还没看出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一岁后就明显觉出他非常依赖我。比如,他不小心摔倒了,姥姥去扶他,他哭不让,我说没关系,自己起来,不起,然后我只得装作摔倒,自己起来,告诉他,看妈妈都是自己起来的,他才能慢慢自己起来。有时我看不到,姥姥将他扶起,他竟哭着又回到原来摔倒的地方再坐下,哭,伸出小手,示意我来抱他,瞧那可怜样,只好将他再次抱起;还有,如果流鼻涕,别人替他擦,他会非常不高兴,又急又喊,红着脸带着哭腔“要妈妈擦,要妈妈擦”,什么事情都要我来帮,不允许别人帮助。

还有一点,孩子渐渐大了,脾气越来越急,说话有些音不清,我再重复他的话跟他的原意不一致时就立刻着急,边哭边跺脚;有时在别的房间玩,叫我,我不能马上过去,就立刻着急,急得满脸通红。我经常跟他说,不要着急,慢慢跟妈妈说,妈妈在这里,妈妈在这里等等,可是一点也不奏效,这种情况持续好长时间了。

最近换成他奶奶看他,近一年没见着奶奶了,感情生疏点,只要我在家,根本理不着奶奶,还动不动冲奶奶发脾气,撵奶奶走,不让奶奶碰他的东西。奶奶在家给他喂饭,好好的,一见我就坏了,不要奶奶喂,让奶奶走开,让妈妈喂,而且也不好好吃了,上蹿下跳。他奶奶说,来给你撑腰的了。我也经常给他讲,不要和奶奶打架,和奶奶是好朋友。据奶奶讲,我一上班,儿子大部分时间与奶奶可亲了,也很听话,饭也好喂。可为什么儿子一见到我就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呢,是儿子缺少安全感吗?

因为他爸爸不在身边,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单位出差我一律不去,晚上的应酬能推就推掉了,希望能尽量多陪陪儿子。难道是我陪儿子的时间太多,我觉得也不是呀,真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儿子现在这种状态,我该怎么做呢?希望各位专家和姐妹们给我支支招呀!谢谢了!

答孩子还不理解社会和人的自然规律时,会认为别人就是自己,会认为想要叫别人做的事情别人就都能够理解,他们还无法让自己的认识跳出自己的壳去感受别人,所以他们不认可别人的做法和想法与自己不同。当遇到他不能理解的这种不同时,他们就会非常生气。这是儿童发展的一个必然的事情,有人也管这一阶段叫做执拗敏感期,这是儿童以自己的愿望与别人的愿望进行磨合和奋斗的开始阶段。由于没有经验和认识不足,才造成孩子看上去脾气变坏了的状态,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

无论多么艰难,成人都要平和地忍受过这一时期。随着经验的增长,儿童会发现自己与别人是不同的,并慢慢认可了别人的不同,到那时,孩子就不会还有那么大的脾气了。

至于案例中所描述的孩子对奶奶的恶劣态度和对妈妈的依恋,是所有上班族母亲的孩子的正常状态。这个问题在前面的安全感问题中有细致的解答。孩子为了将妈妈留在身边,必须赶走其他的人,这是因为在他的经验中,只要奶奶来了,妈妈就会离开,所以孩子认为这个规律是由奶奶来造成的,在妈妈和奶奶同时出现的时候,一定要赶走奶奶,才能确保妈妈留在身边。在妈妈不在时,生存的本能会使他依恋奶奶,将奶奶做为安全依恋对象。由于冲突不再,所以孩子的状态就会显得比较好。

温馨提醒

家长要找资料学习,了解孩子各阶 段的发展规律,认识孩子的发展状态,能够分清孩子的哪些行为需要泰然处之,哪些行为象征了孩子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去立刻帮助,这样才能从心理上去帮助孩子,并能正确处理孩子所有的不良情绪。一个孩子将来会成会什么样的人,与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家长们是不能忽视的,应该正确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

我儿子两岁了。他出生刚50多天的时候爸爸就去外地学习了,一年只能回来三四次,每次也就十几天吧,所以儿子基本是我和姥姥姥爷将他带大的。平时我上班,由老人带着。儿子一岁之前,还没看出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一岁后就明显觉出他非常依赖我。比如,他不小心摔倒了,姥姥去扶他,他哭不让,我说没关系,自己起来,不起,然后我只得装作摔倒,自己起来,告诉他,看妈妈都是自己起来的,他才能慢慢自己起来。有时我看不到,姥姥将他扶起,他竟哭着又回到原来摔倒的地方再坐下,哭,伸出小手,示意我来抱他,瞧那可怜样,只好将他再次抱起;还有,如果流鼻涕,别人替他擦,他会非常不高兴,又急又喊,红着脸带着哭腔“要妈妈擦,要妈妈擦”,什么事情都要我来帮,不允许别人帮助。

还有一点,孩子渐渐大了,脾气越来越急,说话有些音不清,我再重复他的话跟他的原意不一致时就立刻着急,边哭边跺脚;有时在别的房间玩,叫我,我不能马上过去,就立刻着急,急得满脸通红。我经常跟他说,不要着急,慢慢跟妈妈说,妈妈在这里,妈妈在这里等等,可是一点也不奏效,这种情况持续好长时间了。

最近换成他奶奶看他,近一年没见着奶奶了,感情生疏点,只要我在家,根本理不着奶奶,还动不动冲奶奶发脾气,撵奶奶走,不让奶奶碰他的东西。奶奶在家给他喂饭,好好的,一见我就坏了,不要奶奶喂,让奶奶走开,让妈妈喂,而且也不好好吃了,上蹿下跳。他奶奶说,来给你撑腰的了。我也经常给他讲,不要和奶奶打架,和奶奶是好朋友。据奶奶讲,我一上班,儿子大部分时间与奶奶可亲了,也很听话,饭也好喂。可为什么儿子一见到我就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呢,是儿子缺少安全感吗?

因为他爸爸不在身边,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单位出差我一律不去,晚上的应酬能推就推掉了,希望能尽量多陪陪儿子。难道是我陪儿子的时间太多,我觉得也不是呀,真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儿子现在这种状态,我该怎么做呢?希望各位专家和姐妹们给我支支招呀!谢谢了!

答孩子还不理解社会和人的自然规律时,会认为别人就是自己,会认为想要叫别人做的事情别人就都能够理解,他们还无法让自己的认识跳出自己的壳去感受别人,所以他们不认可别人的做法和想法与自己不同。当遇到他不能理解的这种不同时,他们就会非常生气。这是儿童发展的一个必然的事情,有人也管这一阶段叫做执拗敏感期,这是儿童以自己的愿望与别人的愿望进行磨合和奋斗的开始阶段。由于没有经验和认识不足,才造成孩子看上去脾气变坏了的状态,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

无论多么艰难,成人都要平和地忍受过这一时期。随着经验的增长,儿童会发现自己与别人是不同的,并慢慢认可了别人的不同,到那时,孩子就不会还有那么大的脾气了。

至于案例中所描述的孩子对奶奶的恶劣态度和对妈妈的依恋,是所有上班族母亲的孩子的正常状态。这个问题在前面的安全感问题中有细致的解答。孩子为了将妈妈留在身边,必须赶走其他的人,这是因为在他的经验中,只要奶奶来了,妈妈就会离开,所以孩子认为这个规律是由奶奶来造成的,在妈妈和奶奶同时出现的时候,一定要赶走奶奶,才能确保妈妈留在身边。在妈妈不在时,生存的本能会使他依恋奶奶,将奶奶做为安全依恋对象。由于冲突不再,所以孩子的状态就会显得比较好。

温馨提醒

家长要找资料学习,了解孩子各阶 段的发展规律,认识孩子的发展状态,能够分清孩子的哪些行为需要泰然处之,哪些行为象征了孩子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去立刻帮助,这样才能从心理上去帮助孩子,并能正确处理孩子所有的不良情绪。一个孩子将来会成会什么样的人,与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家长们是不能忽视的,应该正确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Hash:45e8bbaa6399b12b5def2603cc109e2c524d0ca5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