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糖治疗宝宝便秘

婴儿便秘,对家长来说是件头疼的事情。多数家长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火”大造成的,其实,乳糖缺乏也会造成婴儿便秘,特别是对于吃牛奶的婴儿。

母乳中乳糖的含量为7.5%,牛奶中乳糖的含量为4.8%。

因此,喝牛奶的婴儿,肠腔内就缺乏发酵物质,因为得不到充分的发酵,大便容易变得干燥。

母乳中的乳糖是乙型乳糖,能产生菌群,且母乳含有生化酶,有助于宝宝消化。乳清是母乳的主要蛋白质,对肠道刺激性小、柔软易消化。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非常通畅。奶粉中的乳糖是甲型乳糖,不利于菌群产生。奶粉的主要蛋白质是酪蛋白,会形成橡胶般的凝乳,极不容易消化,很少能被完全吸收,大多成为废物;而牛奶内酪蛋白及钙质比人奶多,这会使粪便中含有多种不能溶解的钙皂,导致便秘产生。

如果婴儿出现便秘怎么办呢?

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因母乳量不足所致,常伴有小儿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症状。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喂乳量,便秘的症状就会缓解。

对于奶粉喂养的婴儿,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为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人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

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道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婴儿便秘经以上饮食调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给宝宝饮蜂蜜水。

宝宝便秘食谱治疗宝宝便秘的食谱

宝宝有了便秘,并不是非要送往医院治疗,聪明的妈妈只要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适当地采取些措施,宝宝的大便也许就可以通畅了!

1、妈妈要营养均衡

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患上便秘了,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母乳不足,这时妈妈就要多食用些催奶的食物,如猪脚黄豆汤、豆腐鲫鱼汤、河虾三鲜汤等,或者为宝宝及时补充配方奶;另一个原因是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过多,妈妈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或粥,汤要适量,控制蛋白质的含量。宝宝的便秘情况就会马上好转。防便秘的小食谱

添加辅食的宝宝,只要在辅食中动点心思,多给宝宝喂食蔬菜等有助于肠胃蠕动的食物,也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治疗便秘哦!

黄金蔬菜粥

原料:白米1/4杯,红薯1/4个,卷心菜一叶,水适量。

作法:

1、白米洗干净后稍微浸泡一下;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小丁;卷心菜洗净碎净。

2、米和红薯一起放入水中煮成粥,然后把红薯碾成泥状。

3、放入卷心菜,熟透后熄火放凉,即可食用。

治疗秘籍:红薯中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便秘。

胡萝卜黄瓜汁

原料:黄瓜1根,胡萝卜1根。

做法:

1、黄瓜、胡萝卜洗净后切段。

2、在榨汁机里加入少量矿泉水,然后加入黄瓜、胡萝卜,榨汁。

3、在榨出的汁水中加少许白糖或兑牛奶即可食用。

治疗秘籍:黄瓜和胡萝卜除了富含维生素外,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这两种元素都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便秘。

香蕉苹果泥

原料:香蕉半根,苹果半个。

做法:

1、将香蕉和苹果分别刮成泥状。

2、将香蕉泥和苹果泥搅拌均匀后放入蒸锅中蒸3分钟即可使用。

治疗秘籍:苹果和香蕉可以刺激肠道蠕动,是治疗便秘的理想食物。

果仁橘皮粥

原料:晒干的橘皮少许、芝麻半勺、杏仁半勺、松仁半勺、粳米1/4碗、水适量。

做法:

1、将橘皮切丝,杏仁、松仁、芝麻捣碎,放入水中大火煮开,再小火熬20分钟左右。

2、将熬好的水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成粥。

3、食用时加少许糖和少量炒熟的果仁末即可。

()编辑

宝宝便秘怎么办7个治疗宝宝便秘偏方

我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在一些育儿论坛里面泡,经常看见有些妈妈在问:宝宝便秘怎么办,如何治疗呀!我家宝宝以前也有便秘的现象,是一个朋友告诉了我一些治疗宝宝咳嗽的小偏方,吃过之后感觉还真的挺管用的。为此,我打算把这7个治疗宝宝便秘偏方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宝宝们能即早远离便秘的困扰。

1、吃煮熟的苹果:苹果切成6~8块,凉水煮,熟后取出,每天吃一次,一次一个苹果。

2、梨粥:梨带皮切块,煮30分钟后取梨汁加米煮成粥。

3、香蕉煮冰糖:香蕉两根,冰糖适量,加水煮汤食。

4、拌菠菜:菠菜3两,麻油适量,将菠菜煮熟,加盐调味,用麻油拌食。

5、大枣木耳羹:大枣20枚去皮和核,泡过后打碎或剁碎,木耳7朵泡开切碎,两者放入水中煮成糊,吃时不定量。

6、萝卜汁:红心萝卜捣成泥状取汁(或榨汁机取汁),白糖适量,共煮2~3分钟,温服。

7、杏仁羹:杏仁10~20克,山药50克,胡桃肉20克,蜂蜜适量。将前三味洗净去皮打碎和匀,加蜂蜜,加水适量煮沸,频服。

本文Hash:c9661dcd4369f35e7b1139787779ca579fdaa2bc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