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幼儿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

中国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发生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很有必要掌握以下11种幼儿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抽搐、异物、骨折、灼伤、脑震荡、毒虫螫(咬)伤、鼻出血、食物中毒、创伤、犬咬伤、溺水。1.抽搐

抽搐多发于3岁以下孩子,有抽搐病史的患儿,家中要备有体温表、退烧药、安定,避免过久的抽搐造成氧气无法进入肺内而导致身体缺氧,进而造成大脑缺氧后遗症。抽搐造成的影响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干扰呼吸:

因抽搐导致呼吸无法正常进行,10分钟以上会导致缺氧危机。

处理方法:立即解开衣扣、衣领、被带采用物理降温;抽搐发作时要尽量保持头颈稍上仰的姿势,如能给予氧气是最好的;抽搐10分钟以上,可施予口对口人工呼吸,虽然很难把气吹进肺里,但多少会有帮助。

呼吸道阻塞:

全身抽搐时牙关紧闭,无法进行吞咽动作,会使口腔、咽喉处积满了唾液,造成呼吸道堵塞。

处理方法:切勿试图用手指扳开孩子的牙齿,以免被咬伤。可用外软内硬的物体伸入牙关即可,然后使孩子侧卧或俯卧,让唾液容易流出。

呕吐:

腹部及胃部很容易同时抽搐,所以胃内的食物会被挤压出来而呕吐。处理方法:呕吐时将孩子的脸侧向一边或脸朝下,并使用毛巾类物品将口内的呕吐物尽量清理出来。

在施行人工呼吸时,一定要先确定孩子的口鼻腔内是通畅的,并无杂物存在。

2.异物

鼻腔异物:

常见的有豆类、谷类、棉球、纽扣、小玩具、纸团、果核等,或睡眠时有小昆虫侵入。

处理方法:可以用手按紧没有异物的鼻孔,做擤鼻动作;或用纸捻刺激鼻腔,打喷嚏将异物喷出。如无效即送医院用镊子或鼻异物钳将异物取出,也可用吸鼻器吸出。

外耳道异物:

常见的有沙砾、石子、草棍、谷物等,或睡眠时有小昆虫爬入。

处理方法:非动物性异物可用双氧水冲出、单脚跳、耵聍钩取出等方法;动物性异物可滴入乙醚、乙醇、麻油或酚甘油将虫子杀死后用钩取出;或用手电、灯光诱其自动爬出。

眼异物:

细小异物等进入眼结膜,会引起局部刺激、流泪及不适,当异物嵌入角膜时症状会更严重。处理方法:切勿用手揉擦,立即滴眼药水将异物冲出,或翻开眼睑用冷开水冲洗,或用消毒棉球蘸生理盐水将异物拭去。

当异物嵌入角膜时,要用0.5%地卡因麻醉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然后用生理盐水棉棒擦去,必要时滴抗生素液。

咽异物:

鱼刺、碎骨类多见,常会嵌入扁桃体及其附近组织,引起咽喉部异物感、刺痛或吞咽困难。

处理方法:用镊子直接取出,勿轻易用饭团咽下,可能引起局部损伤。

喉部异物:

若是较小、尖锐的异物嵌入喉头,会引起呛咳、喘气、声音嘶哑或失声,有呼吸困难及紫绀;若异物过大,可梗阻发生窒息死亡。处理方法:如是液体或油类的异物,应将孩子抱起,头低拍背,引起咳嗽反射,有助于将异物咳出。如是固体异物则立即送医院手术取出,不可存侥幸心理。

在送医院途中,应将幼儿从背部向前抱,一手放在幼儿胸部,一手放在背部,作向前挤压的动作,以助幼儿呼吸和吐出异物。

3.骨折与脱位

闭合性骨折:

指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或者指骨折断面与外界空气无直接或间接性贯通,骨折端未受细菌感染。

处理方法:可用木棍等做临时固定,以此减轻骨折活动引起的疼痛和骨折断端损伤周围神经、血管,防止休克并便于运送。

开放性骨折:

指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损 骨折部位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骨折端污染,感染可能性大。

处理方法:立即用消毒巾或棉垫将创口加压包扎,既可止血,又可防止伤口再污染,然后再上夹板固定,切忌1人或2人将下肢损伤患儿呈屈曲状抱起或抬起。

关节脱位:

多见于肩关节、肘关节脱位和桡骨头半脱位。

处理方法:立即用三角巾适当固定后送医院,争取及早复位。肩关节、肘关节复位后应在屈肘位用三角巾悬吊或用石膏固定。

4.灼伤

灼伤是指高温物质(开水、热汤、热油、蒸汽等)、火焰、腐蚀性化学物质或放射线所引起的皮肤和组织损伤,以烧伤、烫伤为多见。

处理方法:立即用大量流动冷水冲淋,并脱去衣服;强酸强碱灼伤,立即脱去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用清洁床单包裹创面并送医院处理;创面较小的灼伤,可先用肥皂水将灼伤部位冲洗干净,再将患部浸入冷开水中30分钟止痛。在身体易摩擦和碰擦部位,用消毒纱布包扎。

5.脑震荡

幼儿头部受外力损伤后容易发生脑震荡。受伤后立即出现暂时性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轻者仅意识恍惚,重者可意识丧失;出现轻度休克、缓脉、面色苍白、躁动、恶心呕吐或晕眩等,甚至可能长久失去知觉,并发脑水肿、脑出血。

处理方法:要跟踪观察至少6小时,发现有呕吐、颅道出血等情况随时就医。轻者卧床休息1~2天;重者须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6.毒虫螫(咬)伤

毒虫螫(咬)伤以面部、四肢暴露部位为主,被螫(咬)后由于虫的毒素侵入,引起变态反应,局部组织红肿明显,疼痛剧烈;严重者可并发广泛的荨麻疹或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可惊厥、休克;被螫(咬)处接近颈、喉部时可致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局部处理:就地用肥皂水清洗。昆虫:用氨水、清凉油冷敷;蜈蚣:用雄黄、明矾外敷,普鲁卡因局封;蜜蜂、蝎子:先拔除毒刺,用氨水、苏打水洗涤伤口。

7.创伤

简单性创伤:如表皮擦伤、挫伤、切割伤、刺伤、裂伤。处理方法:检查伤口大小、深度、污染、异物,及时用冷开水或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去除异物。

用双氧水、碘伏消毒,并用创可贴、胶布包扎。若伤口深、大、出血较多、创面不齐或头、面、手部有切割伤,应马上将患儿送医院进行清创缝合处理。创面小而深,易有污物带入,清创后同时使用抗生素及破伤风类疫苗。

复杂性创伤:及时送医院。在送医院过程中,注意安全,减少肢体移动,创面要包裹,止血防止污染。

闭合性创伤:早期冷敷,最好冰敷,减轻出血和水肿,72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8.犬咬伤

当被犬攻击时,易致撕裂伤,创面大,可伤及血管、肌肉及肌腱、神经等,出血多,伤口不整齐。处理方法:普通犬咬伤:立即挤血,用20%肥皂水冲洗,再用3%双氧水冲洗,然后用碘伏消毒,创口敞开,到医院处理。注射狂犬疫苗(24小时内注射)和破伤风抗毒素。

狂犬病动物咬伤(猫、苍雏):立即局部挤压,向创口外将血挤出后用肥皂水或双氧水冲洗,继用浓硫酸或石碳酸烧灼,再用无水乙醚中和腐蚀剂,扩创,伤口严禁缝合,到传染病医院救治。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9.溺水

溺水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包括失足落水或掉入水缸、粪坑,也是游泳中最严重的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清除口鼻中的淤泥、呕吐物等,并松懈衣领、裤带,拉出舌,使其呼吸道通畅,然后将患儿头部下垂、腹部置于急救者肩部,头足下垂,快速奔跑,借体位及重力作用使呼吸道及胃内水倒出。如达到心肺复苏术指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10.鼻出血

幼儿鼻出血常因鼻外伤引起,但全身性疾病,如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等也会引起鼻出血,可致贫血。

处理方法:立即将幼儿抱起呈半卧位,取消毒棉球擦去流出的血液,再用1%麻黄素或0.05%肾上腺素的消毒棉球,填入出血的鼻腔,同时压迫出血侧的鼻翼5~10分钟,在头颈部、鼻根部冷敷。数分钟后血止取出棉球。如止血无效应立即将患儿送医院。

11.食物中毒

主要指误食含毒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包括:细菌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

处理方法:催吐、导泻、补液、纠酸、透析、血浆置换、抗休克、控制感染。

小编推荐

儿童食物中毒急救大全儿童溺水如何自救与急救?

婴幼儿遭遇意外的处理方法

父母要树立起“安全育儿”的养育观念

意义:你知道吗?在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婴幼儿伤亡事故中,很多都是由于家庭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虽然说是意外事故,但实际上,如果能够合理适当的采取正确防范措施,很多婴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孩子出生后,父母就要保证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要想尽量减少孩子遭受意外伤害,要想孩子减少疾病的困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人时刻要有安全意识。

应该做到的:不仅要了解一些必要的儿科医学常识,掌握一些常见病的急救知识等,还要从很多细小的事情入手,在孩子的安全和健康问题上,父母一定要有“孩子安全无小事,孩子健康无小事”的理念,不要因为觉得是小事就可以忽略不管,要知道往往许多小事却是引起危险的罪魁祸首。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看护人员的选择,因为很多孩子的意外事故都是在看护人员的照看下发生的,选择有责任心的看护人员(保姆),与看护者搞好关系,将安全意识灌输给看护人员这是父母的责任。

另外,还要注意定期为孩子接种疫苗,一定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还要养成观察孩子身体的习惯等。

当然,除了从爸爸妈妈及看护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外,还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传授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等,只有这样才可能很好的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作为父母,不要光顾着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而忘记了孩子的事情,大人的事业没做好,还有弥补的机会,而孩子的事情做不好,往往会留下无法补救的终身遗憾。所以,孰重孰轻,相信聪明的父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孩子遇到意外伤害的处理原则

意义:谁也不希望意外发生,每一个与孩子有着密切关系的人,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当孩子遇到了意外的伤害时,合理的处理与护理,这对于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则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应该做到的:如果孩子遇到了意外的伤害或者生病了,作为父母应该尽到什么责任呢?首先,应根据孩子病情的轻重来决定,如果孩子的病情不是很严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尽量抽时间陪孩子;如果孩子的病情较为严重,建议父母请假照顾孩子至少父母中要有一人陪着孩子。并且父母要尽量与看护人员和医生保持联系,询问孩子的病情,尤其要对孩子的治疗情况了解清楚,并给孩子以安慰和鼓励,鼓励孩子战胜疾病,帮助孩子从意外伤害的阴影中走出来。

宝宝4意外伤害的有效处理方法

不要经常给宝宝戴口罩或用围巾护口经常戴口罩会降低宝宝上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性,缺乏对伤风、支气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增强宝宝的抵抗能力让宝宝跟着你好好的出行。

宝宝受伤护理

1、有瘀血

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肤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疼痛感明显。

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凉水或冰块冷敷消肿。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将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在发生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

动物咬伤

2、抓伤

小宝宝聚集在一起玩耍时,都容易被小伙伴抓伤,如果问题不大,适当消毒处理一下即可,不久就会自然痊愈。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伤口的时候要用流动的水。如果伤得比较重、同时出现发烧,或者被小动物抓伤,应赶紧就医治疗。

3、砸伤或挤伤

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砸伤时,要注意用冷敷。对于砸伤的伤口来说,绷带缠得过紧只会增加伤痛,没有什么治疗的意义。如果在门缝中被挤伤,而且伤口内部因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应尽快就医。

抓伤

4、被动物咬伤

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可彻底冲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可靠杀灭效果的碘制剂、乙醇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在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小编总结:对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对需要缝合的较大伤口或比较严重的面部伤口,应在清创消毒后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润伤口,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予以缝合和包扎。如果伤口比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条,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本文Hash:945b8cd8bcc4afefeb78f24050dbed0da9961693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