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孩子施以“心灵暴力”

对孩子的“心灵暴力”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而又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它是指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身体伤害以外的暴力行为。在中国的家庭里,有不少的孩子都曾受到过各种形式的心灵暴力,致使很多青少年无端端地生活在自卑和焦虑中。那么,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常见的心灵暴力行为有哪些呢?

一、威胁恐吓孩子

用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时常常采用的一种错误方法。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讲不通道理,就采用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以图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如孩子吵闹、不肯睡,家长就说“老虎来了,多可怕,赶快把眼睛闭上”;或把孩子关到黑漆漆的房间,以表示对他不听话的惩罚。这种方法破坏了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依赖,使其胆小怕事,甚至导致恐惧症或者焦虑症;还易使孩子模仿这种行为去骗人、吓唬人,以强迫对方答应自己提出的不正当要求。

二、轻视孩子

很多家长在责备自己的孩子时,总是会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家小孩的优点进行比较,看到别的孩子作文拿奖,于是就骂自己的孩子:“你怎么什么都不行?你要是有某某一半优秀就好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都是可以发光的金子,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否则,只顾说孩子的缺点,只能让他们变得更自卑,甚至连原来的优点都失去。因此,家长首先要给予孩子一颗自信的心灵,没有自信的孩子,不会有改变缺点的力量。

三、期望过高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容易出现“家庭超前教育”的浮躁心态,往往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强行让孩子朝着父母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比如用成人或者“神童”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不停地让幼小的孩子学这学那,学英语、学舞蹈、学画画,然后对孩子说,“为了你,我们牺牲了许多时间,花了大把的钱,你不好好学习,就没脸来见父母了”。对于一个正在成熟和发展中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包袱,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

四、羞辱斥责

常言道“童心不可辱”,不过,当孩子犯错误、做错事后,不少家长喜欢用难听的话辱骂孩子,这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造成了亲子间的隔阂,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许多孩子干脆“破罐子破摔”,失去进取心。

家长总是不忘给自己的孩子做饭、买营养品,精心呵护孩子身体的成长,却忘了孩子心理的发育也需要精心栽培。不断积累的情绪问题会和青少年的智力一起发展,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让他们迷失。情感上不健康的青少年,无论智力多么超群,也不可能快乐。周虹

别忽视对孩子的心灵关爱

“伤心是种说不出的痛。我忙于自己的事业,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我能解除患者的病痛,却不能戒除孩子的网瘾。”这是一位医生在网上的留言。从一些统计资料看,患网瘾青少年的父母多为医生、教师、法官、公司经理等高级知识分子,这个现实让人意外,也让人深思。

过去,我们总是谴责黑网吧和游戏开发商,但是作为受害者的父母,是否也应该反思:终日奔忙的人们是否忽视了对孩子心灵的关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如过于敏感、抑郁、孤僻、自我评价降低等,这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孩子心理成长、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孩子们在成长阶段有很多烦恼,需要家长倾听与疏导。可眼下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面前,身为业务骨干、单位中坚的家长们往往顾不上这点了,他们习惯于把孩子交给老人,交给全托幼儿园,交给寄宿学校。一位华人幼教专家曾说,目前国际上只有中国大陆的幼儿园开设全托班,事实上从儿童心理发育角度讲,小学低年级以下儿童是不宜寄宿、全托的,那样会加重他们因离开父母而产生的分离焦虑情绪。父母对孩子心理需求的忽视,是造成问题少年的重要原因。

据报道,一位留学人员的子女抱怨说,中国父母就知道管孩子两件事:多吃饭和拿好分数。话虽过激,但道出一个普遍现象。看看周围,想想自己,多吃饭、拿高分,哪个家长不关心?而对做事先做人,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关注却远远不够。许多孩子如今吃得越来越精致,穿得越来越讲究,但情商发育滞后,人格发育不良,缺乏自制力、责任心、独立精神与生活目标。

“不是不想,而是不会。”一位家长的无奈反映了家教方法的贫乏。扪心自问,作为知识分子,有几人在迎接新生命来临前,阅读过幼儿心理学书籍;有几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认真学习过教育学知识?“无证上岗”的父母不懂孩子心理、不知教育方式,由此造成的隔膜,使我们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时茫然无策,无法胜任“引路人”的职责。

台湾一位法律专家指出,我们今天在孩子身上忽视的时间,明天将在孩子出问题时数倍偿还。不知这记警钟能否触动行色匆匆的父母。生命是条单行线,在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作为关键的引路人,家长不能失职。李晓宏

不打孩子就是爱?软暴力更摧残心灵!

孩子自闭、自卑、消极等负面情绪并不是无端端产生的,这与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有关。心理暴力,也就是软暴力,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在精神和内心层面的,这是一种心灵的摧残以及情感的虐待,家长们要好好注意了,软暴力产生的心理影响的深刻且严重的。

不打孩子就是让孩子免受暴力侵害吗?

不打孩子,是不是就等于让孩子免受暴力侵害?不是这样的,这一代孩子被家长的规划、学校的考试、社会的欲望所挟持,几乎等于被强加于自身的各种价值观所绑架,软暴力几乎随处可见。生活在不平等、不尊重的环境中,软暴力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

软暴力是指用语言、表情、神态、文字等形式对人的精神和内心造成伤害的行为。软暴力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上的虐待,心灵上的摧残。

谁把孩子从“弱者”变成“失败者”

不少父母曾对子女说过这样的话:“我没有时间带你去玩,有玩的时间多学习一下行不行?”,“你怎么这么爱管闲事”,“你再这样我不要你了”;在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可理解时,有的父母会说:“你是傻瓜吗”,“你长大不会有出息的”甚至在发火时总结说一句:“看你这个样子,不成器的东西!”

长期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指出,在中国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对话的结果往往是“噎死孩子、憋死孩子、急死孩子、吓死孩子”。事实上,大量的儿童心理问题就源于父母不恰当的语言表达以及因此而生的误解与矛盾。在持续的“语言软暴力”环境中,这些心理问题有可能被延续、固化甚至激化。

专家介绍,2008年的一项家庭教育心理问卷调查显示,家长从内心中把孩子看成一个比自己差的弱者,从语言和行动上都不断挫败孩子;当孩子更多表现出弱点时,又对这个“弱者”持续否定,更加强化了孩子的“失败者”形象;当孩子开始自我放弃时,心急的家长就开始迫不及待地一边埋怨一边“代劳”;因为内心瞧不起孩子,所以漠视孩子的情感,忽视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味强调自己的要求: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此教育模式下,孩子就成了一个自卑、无能、无目标、无眼界的惊弓之鸟。

语言这种软暴力对孩子有巨大杀伤力

语言的杀伤力有多大?

许多软暴力产生,往往是家长和老师通过“随口乱说话”传递出来的。家长和老师随口一句嘲弄、贬低孩子的语言暗示,哪怕是微小的暗示都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

心理专家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很脆弱和微妙的,孩子心目中的评价是非标尺也是很鲜明的。有的孩子有偏激固执的倾向,会将教育者的看法想象放大。所以教育者微小的心理变化如果表现在脸面上和语气中,甚至嘲弄辱骂中,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强大的辐射会改变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在他曾接触过的案例中,儿童成长在习惯于实施软暴力的家庭或校园环境中,出现以下行为的几率增大:自我否定、怀疑、消极、不懂得控制情绪;不能清晰表达自己需求、暴虐、神经质、逃避责任;不会处理健康人际关系、物质依赖。

惩戒的后续应该是阳光

淄博市初中一年级学生小灿,因为偷窃同学的钱包被学校停课一周作为处罚,最近又因打架,学校通知父母:最好将孩子转学。家长请求不要让孩子转学,一是孩子已经转了很多的学校,二是有问题的孩子,再转其他学校会受到歧视。学校告诉家长:要么转学,要么全校通报批评,“以平民怨”,惩戒教育。家长非常痛苦,孩子也产生强烈的被驱逐的仇视。

心 专家邹先生指出,这个例子中校方的行为事实上也是一种软暴力。对学生进行公开通报批评、要求学生作公开的检讨、把学生转入层次比较低的班级和学校、对问题学生采取纵容或者不敢管理的态度等措施,属于看似合理的制度伤害,其实并不符合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学校的制度化模式应灵活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其实,在孩子受到学校的批评与教育时,已经有内心深层的焦虑、震动与无奈,这个时候也是“人生的临界点”,是孩子“转化的临界点”。惩戒的后续应该是阳光,不然,长期雷雨孩子的根就烂掉了。要给孩子缓冲地带,要让孩子软着陆。

亲子教育:表达方式比说了什么更重要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邹先生指出,当前教育面临着一种“无序”状态,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父亲式的阳刚教育、自我成长教育、智慧教育和注意力的养成。而且家长们又都过于高估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加剧了家庭中两代人的冲突、矛盾、隔阂,造成孩子的反感和叛逆行为。

他提醒家长和老师,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的。这种控制应该建立在对孩子最真挚的爱心基础上,把自己的行为思想好好反思、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明了后果,要始终用自己的心,而不仅仅是语言和“做”出来的行动,去告诉孩子:你不错,你行,你很棒,你没有问题,你只是小小的心理感冒等。

“对孩子说话,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邹先生说。家长要把教育孩子当成是自己第二次成长的机会,与孩子共同成长。而只有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才能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本文Hash:cfd03ce38a11ee4f52137b96f3ee415ed5a0d6a9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