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怎样教会宝宝自信的契机呢?

  我倒不属于这样的家长。正值孩子放暑假,我没有安排任何暑期班,一切放任自流。看奥运更是天经地义了。况且,我从小到大就是个体育迷,女儿一出生,我就幻想着有朝一日和女儿一起看比赛。如今她13岁了,终于开始对奥运会有兴趣。更重要的是,她半年前参加了游泳队,对于游泳如数家珍,看比赛颇有体会。

  不过,看奥运会,并不仅仅是消遣,而且是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那些越逼着孩子死读书、把体育看作浪费时间的人,越容易丧失这样的机会。

  我和女儿关于奥运的对话,从奥运开始前几个月就开始了。美国学校里游泳队的孩子,偶像当然是菲尔普斯了。但是,菲尔普斯功成名就后,训练放松,状态下降,行内议论纷纷。他的教练曾说他现在的训练量不足以赢得奥运金牌。他的一位队友批评他训练不严格,过于牛气,后来又公开向他道歉。拙著《天才是训练出来的》,总结了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试图解构人们对天才的迷信。我基本的观点并非否认天才。天才毫无疑问是存在的。我自己知道:不管我怎么努力训练,也不可能在拳坛上和泰森较量。我也不可能有机会和他交手,因为我的体重只够轻量级。这轻重之分难道不是天生的?问题是,泰森的对手不是我,而是成千上万比他天分略逊、但训练拼命得多的彪形大汉。乔丹高中时连校队都进不去,后来发奋转化了自己。泰森的对手中,许多人都可能有乔丹式的自我转化的潜力。泰森如果不自律,场上就会狼狈不堪。这也被事实证明了。简单地说,人有许多才能是天生的,但是,比起人类要对付的挑战来,这些天分只不过意味着一些前期优势,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难以有大作为。所谓超人,顾名思义就是超过了人,包括自己。人要经过长期的努力超越自己,才会有“超人”之成就。

  菲尔普斯在四年前的北京独得八金,当然是超人。不过,当我从报纸上看到他训练不认真时,就对女儿说:“他再有才能,不练也不行。下届奥运会大概不太会成功了。”女儿睁大眼睛:“这怎么可能?没有人能击败他!”我说:“‘他’是谁?‘他’是训练出来的人。不训练,这个‘他’就不是‘他’了。”我对预测奥运没有兴趣。但我从事业余长跑训练,自己深有体会,练和不练,你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结果呢?到伦敦奥运选拔赛时,菲尔普斯就被队友罗切特超越。女儿对两个人的竞争开始关注。看身材,菲尔普斯高出一头,年纪也小一岁,天分在他这边。但女儿告诉我:“罗切特训练累得吐了!”我说:“你等着看奥运吧。”果然,在本届奥运的400米混合泳中,菲尔普斯不仅败给罗切特,而且连奖牌都没有摸到。之后甚至放弃了200米自由泳的比赛,要保存体力拼自己最拿手的200米蝶泳,没想到连这项也痛失金牌。

  这一切,对于一个13岁的游泳迷来说是重要的人生教训。这个年纪的孩子,脑子里萦绕着自己是否有天分的问题。相信天分还是相信努力,将可能决定他们的一生。“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这并不仅仅是我的主张,而是心理学研究的结论。斯坦福的研究揭示,那些相信天才的人,往往把所面临的每一个挑战都当成自我形象问题。输了就证明自己没有天分,赢了就是英雄。这样的人,表面自负,心理上则非常缺乏安全感,经常不敢迎接挑战,生怕一旦失败就伤害了自尊。不敢迎接挑战,害怕失败,怎么能有超人的成就呢?那些相信努力的人,面对失败的反应则是:再奋斗一下,大概下次或下下次就差不多了吧?他们就是这样不断进步,而且越来越有信心。

  母婴频道专家提醒:女儿和许多孩子一样,经常会说“我擅长这个,我那个不行”。我听到这些,总是追问一句:“你怎么知道?你努力了没有?”孩子虽小,脑子里的有些念头非常顽固,很难改过来。但是,女儿这些年来,越来越相信努力的价值。当她有了这样的信念时,不管干什么,往往都非常努力。这种基本品性,或者说工作伦理,是要从小培养的。家长不应该放过每一个机会。

  (编辑:苗皓)

生活中妈妈怎样给宝宝创造独立自主的机会

  “妈妈,你帮我做……”孩子的依赖性有时令我们手足无措—帮他,就失去了锻炼他的机会;不帮他,又怕他自己做不好。还是听听专家的意见吧,信不信,不堪宝贝依赖的妈妈们由此获得的,将不仅仅是大大减负……

  拒绝为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写一个字,或者打一个电话:“我们得立个规矩—别再找理由。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正是因为孩子对自己的生活缺乏组织和管理,导致了这些问题,你不该再替他撑腰。因此,当他又犯了这个老毛病时,你可以反问他:“你想想该怎么办?”

  随后,你可以教他设计自己的时间表。她会举着日历查看,并在相应的日子上标注何时该上交周记,或者可以用磁贴将一张便签条贴在冰箱的门上。他们甚至还能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画成图像,以便记忆。

  帮助孩子获得自足和自信,是每一个妈妈对孩子最重大的教育使命。换句话说,我们教育孩子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度过难关,重新振作,而不再总是依赖于成年人。这意味着要授之以渔,将面对生活中的扑朔迷离的能力交给他。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心理学25年的专家,3个孩子的母亲,包括《别给我脸色看!》在内的数部教育学专著的作者,我发现以下几个方法确实对开启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主动精神意义非浅。事实上,孩子们并不需要我们越俎代庖,将他们从挫折和失意中拯救出来,或者为他们的受挫准备理由,孩子们自己能解决属于他们的问题。

  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下面五个方法去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一、教会孩子灵机一动

  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委屈地向你诉说他被别的孩子欺负的经历。为了让他高兴起来,你允许他晚上多看一会儿电视,或是做了很多他喜欢的好吃的来“讨好”他,顺便帮他想对付那个“坏孩子”的方式。

  不如换个方式来帮助孩子,不要让他习惯于你为他代劳。下次遇到麻烦,你应该问他:“告诉我,怎么啦?”接下来,告诉他你相信他能度过难关,对他说:“我知道你会没事的。”然后鼓励他开动脑筋想办法:“想想看,上次隔壁的小宇遇到类似的问题,他是怎么做的?”

  一旦他掌握了这个技巧,你还可以考考他,让他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答案。这个有趣的方法能调动起他的积极性,让他投入地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坐以待毙”。

  二、教孩子有事相互商量

  孩子们又争吵起来。两人因为看电视看不到一块儿打了起来。像往常一样,他们希望你来协调纠纷。

  一个好办法是:教孩子有事相互商量,这样他们能自己避免太过火爆的情况出现。你可以说:“如果你不高兴,可以出去干点别的。大家都走开去,好好冷静冷静,这样就都能平静下来。”然后,你需要解释一下:“你们必须学会有事相互商量。如果你提议出去玩,他又愿意,那不是两个人都很高兴吗?”

  接下来,教他们一些相互协商的方法,比如“石头、剪子、布”,抛硬币,或者这样:“下次两人闹别扭,谁先走到一边去,谁就算胜了。”规定时限也是减少争吵的好办法。可以告诉孩子们:“我规定:你们要是吵架,最多只能吵5分钟。如果5分钟后还在吵,那你们都别看,轮到我看。”

  三、不要帮他,让他学会自我管理

  “妈妈,你怎么也得帮我找个理由呀!”女儿在恳求你:“我没时间写周记。但是,如果我不交一篇上去,老师就不允许我去参加夏令营活动。”

  Kelly是个34岁的母亲,女儿8岁。她告诉我,她常常掉进女儿给她设的陷阱,不得不替女儿打圆场。“现在,女儿已经习惯于出了事就等着我替她解围。”你是不是也和她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保释”孩子?如果是,试试上面我提供给Kelly的方法。

  四、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

  10岁的孩子已经同意了晚上去陪一个朋友,但突然又接到当天晚上去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宴会邀请,而那个朋友却没有收到邀请。“妈妈,我该怎么办?”她想让你给她拿主意呢!

  不要为她决定。相反,你应该引导她去思考她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帮助她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你可以通过问问题来引导她,比如:“如果你去参加珍尼的生日会,你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呢?”“你觉得,如果你告诉朋友你要去参加珍尼的生日会,又会发生什么呢?”对于一个大孩子,可以建议她:“列出每一个你作出的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孩子自己拿主意的次数越多,将来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就越强。

  五、让孩子学会承受来自同伴的压力

  12岁的儿子对你说,他“不得不”买价格不菲的运动鞋,因为“所有男同学都穿这样的鞋子”。事实上,有时候来自同伴的压力可能是积极的。但是,我们担心的是孩子们是否受到同伴不良行为的误导。而如果他们学会了对事物进行客观的逻辑分析,那我们就不用担心他们会因为担心同伴排斥自己而趋炎附势,最终受到误导了。

  你可以先拖延一段时间,一个月之后,你可以问他:“你要的和别人一样的那种昂贵的运动鞋值得买吗?如果不买会怎么样?”孩子或许仍然“嘴硬”地说必须要买,但他可能已经开始思考“值不值得”的问题了。可以为他设立“服装津贴”。这可以帮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资金安排,从而使他学会更实际地去安排自己的服装支出。

  如果你想培养出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孩子,你就需要为他提供独立做事的条件,改掉自己什么都插手的毛病。以下句子敬请对照检查,逐一“闭口”:

  保护:“如果你需要什么,就来找我,我在这儿等你。”

  援助:“我会有办法的,宝贝。”

  溺爱:“我会让那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邀请你参加他的生日会的,放心吧。”

  代劳:“你累了,宝贝,去睡会儿吧,我给你做。”

  找出你必须杜绝这些行为的原因。清楚地告诉自己,这些行为将无法开发出孩子的独立品格

  母婴频道专家提醒:孩子不独立多是由于父母的不放手造成的,要想让孩子早日独立,父母就要敢于放手,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

  (编辑:苗皓)

生活中妈妈怎样给宝宝创造独立自主的机会

  “妈妈,你帮我做……”孩子的依赖性有时令我们手足无措—帮他,就失去了锻炼他的机会;不帮他,又怕他自己做不好。还是听听专家的意见吧,信不信,不堪宝贝依赖的妈妈们由此获得的,将不仅仅是大大减负……

  拒绝为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写一个字,或者打一个电话:“我们得立个规矩—别再找理由。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正是因为孩子对自己的生活缺乏组织和管理,导致了这些问题,你不该再替他撑腰。因此,当他又犯了这个老毛病时,你可以反问他:“你想想该怎么办?”

  随后,你可以教他设计自己的时间表。她会举着日历查看,并在相应的日子上标注何时该上交周记,或者可以用磁贴将一张便签条贴在冰箱的门上。他们甚至还能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画成图像,以便记忆。

  帮助孩子获得自足和自信,是每一个妈妈对孩子最重大的教育使命。换句话说,我们教育孩子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度过难关,重新振作,而不再总是依赖于成年人。这意味着要授之以渔,将面对生活中的扑朔迷离的能力交给他。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心理学25年的专家,3个孩子的母亲,包括《别给我脸色看!》在内的数部教育学专著的作者,我发现以下几个方法确实对开启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主动精神意义非浅。事实上,孩子们并不需要我们越俎代庖,将他们从挫折和失意中拯救出来,或者为他们的受挫准备理由,孩子们自己能解决属于他们的问题。

  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下面五个方法去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一、教会孩子灵机一动

  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委屈地向你诉说他被别的孩子欺负的经历。为了让他高兴起来,你允许他晚上多看一会儿电视,或是做了很多他喜欢的好吃的来“讨好”他,顺便帮他想对付那个“坏孩子”的方式。

  不如换个方式来帮助孩子,不要让他习惯于你为他代劳。下次遇到麻烦,你应该问他:“告诉我,怎么啦?”接下来,告诉他你相信他能度过难关,对他说:“我知道你会没事的。”然后鼓励他开动脑筋想办法:“想想看,上次隔壁的小宇遇到类似的问题,他是怎么做的?”

  一旦他掌握了这个技巧,你还可以考考他,让他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答案。这个有趣的方法能调动起他的积极性,让他投入地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坐以待毙”。

  二、教孩子有事相互商量

  孩子们又争吵起来。两人因为看电视看不到一块儿打了起来。像往常一样,他们希望你来协调纠纷。

  一个好办法是:教孩子有事相互商量,这样他们能自己避免太过火爆的情况出现。你可以说:“如果你不高兴,可以出去干点别的。大家都走开去,好好冷静冷静,这样就都能平静下来。”然后,你需要解释一下:“你们必须学会有事相互商量。如果你提议出去玩,他又愿意,那不是两个人都很高兴吗?”

  接下来,教他们一些相互协商的方法,比如“石头、剪子、布”,抛硬币,或者这样:“下次两人闹别扭,谁先走到一边去,谁就算胜了。”规定时限也是减少争吵的好办法。可以告诉孩子们:“我规定:你们要是吵架,最多只能吵5分钟。如果5分钟后还在吵,那你们都别看,轮到我看。”

  三、不要帮他,让他学会自我管理

  “妈妈,你怎么也得帮我找个理由呀!”女儿在恳求你:“我没时间写周记。但是,如果我不交一篇上去,老师就不允许我去参加夏令营活动。”

  Kelly是个34岁的母亲,女儿8岁。她告诉我,她常常掉进女儿给她设的陷阱,不得不替女儿打圆场。“现在,女儿已经习惯于出了事就等着我替她解围。”你是不是也和她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保释”孩子?如果是,试试上面我提供给Kelly的方法。

  四、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

  10岁的孩子已经同意了晚上去陪一个朋友,但突然又接到当天晚上去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宴会邀请,而那个朋友却没有收到邀请。“妈妈,我该怎么办?”她想让你给她拿主意呢!

  不要为她决定。相反,你应该引导她去思考她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帮助她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你可以通过问问题来引导她,比如:“如果你去参加珍尼的生日会,你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呢?”“你觉得,如果你告诉朋友你要去参加珍尼的生日会,又会发生什么呢?”对于一个大孩子,可以建议她:“列出每一个你作出的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孩子自己拿主意的次数越多,将来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就越强。

  五、让孩子学会承受来自同伴的压力

  12岁的儿子对你说,他“不得不”买价格不菲的运动鞋,因为“所有男同学都穿这样的鞋子”。事实上,有时候来自同伴的压力可能是积极的。但是,我们担心的是孩子们是否受到同伴不良行为的误导。而如果他们学会了对事物进行客观的逻辑分析,那我们就不用担心他们会因为担心同伴排斥自己而趋炎附势,最终受到误导了。

  你可以先拖延一段时间,一个月之后,你可以问他:“你要的和别人一样的那种昂贵的运动鞋值得买吗?如果不买会怎么样?”孩子或许仍然“嘴硬”地说必须要买,但他可能已经开始思考“值不值得”的问题了。可以为他设立“服装津贴”。这可以帮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资金安排,从而使他学会更实际地去安排自己的服装支出。

  如果你想培养出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孩子,你就需要为他提供独立做事的条件,改掉自己什么都插手的毛病。以下句子敬请对照检查,逐一“闭口”:

  保护:“如果你需要什么,就来找我,我在这儿等你。”

  援助:“我会有办法的,宝贝。”

  溺爱:“我会让那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邀请你参加他的生日会的,放心吧。”

  代劳:“你累了,宝贝,去睡会儿吧,我给你做。”

  找出你必须杜绝这些行为的原因。清楚地告诉自己,这些行为将无法开发出孩子的独立品格

  母婴频道专家提醒:孩子不独立多是由于父母的不放手造成的,要想让孩子早日独立,父母就要敢于放手,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

  (编辑:苗皓)

本文Hash:fbc66dd5c4b387278b2a56a6850c6f0ba93386cd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