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远视眼都是天生的?

  经过检查,很多两三岁的孩子不仅有散光还有弱视。才两三岁就有这么多视力问题,让家长们感到不解。“难道是现在的孩子看电视看多了,所以才出现这么多眼睛问题?”就此,记者采访了眼科及配镜专家,了解到了相关的儿童眼保健及配镜知识。

  幼儿远视多是天生

  记者咨询眼科专家后得知,小儿有远视、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多数都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应尽早到医院求诊,以免耽误矫正和治疗时机。

  眼科专家告诉记者,“3岁以前的屈光不正多数都是先天性的。人出生后眼球尚未发育完善、眼轴多数偏短,所以大部分都是远视眼,或远视伴散光,这种情况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眼球还会不断发育,眼轴慢慢变长,远视就会逐渐好转。”

  少数婴幼儿发生先天性近视,多数与遗传及胚胎发育不良有关。根据统计,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g的小儿和早于7个半月的早产儿,其眼球更易缺氧,在青春期的近视率会比正常孩子高出近3.6倍。同时,准妈妈的少动,以及现代独生子女缺乏锻炼,都会使得孩子的眼球晶体弹性减弱,在发育过程中,眼球容易长过头而发生近视。

  过12岁治疗有难度

  专家说,如果当家长发现两三岁的小孩总是眯眼睛看东西时,建议及早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及配合程度制订计划,若孩子太小、问题不严重可早期不予干预,定期追踪检查,必要时再进行矫正,迟迟不来就诊就可能延误病情和治疗时机。”

  据介绍,小儿视力障碍通常表现为:看东西眯眼、歪头或者头部向前倾斜双眼上翻来注视眼前物体。要及早发现先天异常和遗传性眼病,最好在出生之后即做眼科筛查。

  科学研究证实:在动物的视觉发育过程中会有一段接受外界视觉刺激后促进视功能发育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人类而言主要是指从出生到9岁这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如果眼睛因某些原因不能形成清晰的视觉,就会影响到视功能发育,过了12岁就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专家称,共同性内斜视在婴幼儿时期即可用药物治疗,或者在2-3岁时戴镜治疗。如果戴眼镜后斜视不能矫正,必须及时手术,而且手术年龄越小越好。一般来说,先天性斜视患儿一岁半后就可以接受手术,其他斜视患儿6岁前做手术比较适宜。3岁以上儿童已能配合视力检查,应及时发现弱视,及早治疗。 “弱视训练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般9岁前疗效较好,12岁前还能争取,12岁后则非常困难。如不做治疗,成年后即使戴眼镜也难以提高视力。”

  给孩子选合适的眼镜

  孩子一旦患了近视眼,家长便十分着急,常常咨询“近视眼有治吗?”“我的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这就需要了解一下真假近视眼。宝岛眼镜的检配专家告诉记者, 如果散瞳后裸眼视力能够达到1.0,那就是“假性近视”,只要让眼镜注意休息,可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疲劳缓解,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

  如果散瞳后裸眼视力低于0.8,就是“真性近视”了。真性近视眼一旦形成不可逆转,它是眼球发生的器质性改变,眼球的前后轴变长,外界物像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成像在视网膜前,视网膜上没有清晰的物像,当然就不会有良好的视力了。这时候就要选择配戴眼镜来控制度数的发展。

  要选配一副合适的眼镜,首先要进行眼部检查,排除眼内外各种影响视力的疾病以后,再进行验光配镜。验光检查的第一步是散瞳,不同的年龄 孩子散瞳方法不同。散瞳的目的是使眼内的睫状肌麻痹,除去儿童因为调节力过强引起的假性近视,散瞳验光所获得的资料是真性近视的度数。有了散瞳验光获得的度数以后,应该给孩子挑选一副合适的眼镜。

  配镜时应到正规专业的眼镜店配镜,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眼镜的度数一定要同验光单上的资料相同。第二,根据孩子脸型大小及瞳孔距离,挑选合适的镜架。第三,双眼镜片的几何中心距离与瞳孔距离一致,镜片要质地透明、没有裂纹及斑点。第四,眼镜戴好后,应与面部呈8°~15°左右的倾斜角,这样既便于看远处物体,又利于阅读。

新生儿天生都是近视眼是真的吗?

新生儿调节视焦距能力差,东西距新生儿太近或太远,他们均看不清楚,只看到模糊影。所以要引出新生儿看东西的能力必须将物体放在距婴儿眼约20厘米左右的距离。他们看东西的最好距离约20厘米,相当于母亲抱婴儿喂奶时母亲脸和婴儿脸之间距离。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生后3~4个月,婴儿4个月才有调节视焦距的能力。

过去认为新生儿不会看的原因之一是不了解新生儿近视的特点。当新生儿在注视你时,你的头向一侧慢慢移动,但仍然面对着婴儿的脸,这时他会慢慢移动眼,随后转动头部追随你运动的方向,除水平方向外,他还能从垂直方向追随看你的脸。

假如与此同时和婴儿说话,就更能引起他的兴趣,因为声音刺激和嘴的活动会增强他的感受。

有些医生用红外照相技术发现,新生儿看图形时常先扫视图形的外部轮廓,然后看细节。同样,当看你的脸时,先看脸的轮廓,再看眼、嘴等。眼睛是特别能吸引新生儿注视的目标。新生儿不但会注视母亲的脸,而且想用手接触她的嘴,说明视觉和手活动之间已有不寻常的协调动作了。

有的新生儿能追随移动的物体,而有的新生儿似乎不会看;这主要是和他们所处的状态有关,他们在安静觉醒状态才会看东西。

如果你想观察新生儿看东西的能力,首先要学会敏锐地认识新生儿的觉醒状态。有的新生儿的机敏觉醒时间是很短暂的,必须善于抓紧时机。

这种状态常在吃奶后1小时左右容易取得,因为状态变化和睡眠周期有关。最好不要在刚吃完奶以后,因为这时婴儿很困,睡得很熟,不易叫醒。也要避免第二次喂奶前,因为这时小儿被叫醒后很饿,想吃奶,容易哭闹。其次,室内光线不能过亮,因为强光使新生儿睁不开眼。

为了能引出新生儿视觉的出色表演,应使新生儿有一个舒适的体位,最好你采取坐位,将婴儿半卧抱在膝上,你拿一个颜色鲜艳的玩具以引起他的注意,或使他看你的脸。如果你将物体轻轻摇动,更能引起新生儿的注意。

如果新生儿有病或经历不顺利的分娩过程,看东西的反应暂时引不出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除此以外,几乎所有的健康新生儿均有这种天生的看东西的能力。

孩子都是天生的心理学家

儿童心理研究明确告知我们,孩子就是一个心理学家。孩子都是聪明的,他们都拥有一种天赋的直觉。孩子的心理直觉是种天赋

新学期开学,孩子暑假没玩够闹情绪,媒体冠以“开学综合症”;中秋小假期结束,上班族头天上班没精神,媒体冠以“节后综合症”。大人不想上班,但无论如何都要想尽办法调整,因为手里饭碗砸不起。孩子可就不一样了,有的为不上学,想尽各种花招。在做“开学综合症”采访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学生,开学前几天嚷嚷头痛、肚子痛,奶奶一听吓坏了,小孙子生病了,那可是个大事!上医院吧?妈妈知道后,认为不必过于紧张,再看看,因为孩子没拉肚子,睡眠也正常。第二天晚上,这位小朋友又说肚子痛吃不下饭,妈妈很诧异,家里饭菜没问题,应该不会吃坏肚子,可奶奶已随时准备上医院,小孙子一边靠在奶奶身上,一边捂着肚子嗷嗷叫,头上的汗一颗一颗滴下来。妈妈开始动摇自己的看法,加之奶奶在一边不断唠叨,一家人终于决定带着孩子去医院。结果一检查,什么事都没有,家长怪医生水平不行,有经验的医生已看出些端倪,再次询问了病情,观察孩子的状况。最后真相大白,原来孩子不想开学上课,在装病。

孩子是天生的心理学家,你承认吗?这个故事里的小学生,不但装病,还知道在奶奶面前装病更有效。“儿童也懂心理学吗?他离心理学似乎太远了吧?”这肯定是很多人的疑问。儿童心理研究却明确告知我们,孩子就是一个心理学家。孩子都是聪明的,他们不需要懂得性格或心理学知识,就知道如何利用父母一方去对付另一方。他们都拥有一种天赋的直觉。常常见到有的小朋友,在不同的人面前态度截然不同,他们善于观察人,知道哪些人面前可以得寸进尺,哪些人面前可以胆大妄为,哪些人面前可以俯首贴耳,哪些人面前可以规规矩矩。他们掌握大人的秉性与处事风格。

以前,大多数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都认为,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理性和是非感,他们的认知仅限于当前的具体事物,无法理解前因后果,也不能体会他人感受,更分不清现实与虚幻。即使现在,我们大人也常把孩子看作不完整的人,“你们小孩子不懂”,是大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可是现代研究发现,婴儿知道的事情比我们过去认为的多得多,他们懂心理、物理、数学等等。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研究发现,18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分辨他人的喜好。实验中,研究人员把一碗生的花椰菜和一碗金鱼饼干放在14或18个月大的婴儿面前,然后每份都品尝一下,做出喜欢或厌恶的表情,然后向孩子伸出手,问道:“能给我一点吗?”如果研究人员表现得似乎很喜欢花椰菜,18个月大的婴儿通常会把花椰菜递出去,即使他们自己不喜欢这种东西(14个月大的婴儿总是拿饼干给研究人员)。分析者认为研究显示,年龄如此小的孩子也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至少能以简单的方式理解他人的想法。到了4岁,孩子对日常心理学的理解更加深入。

其实一些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心理理论”知识。所谓“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信念、意图和感觉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基于因果关系预测和解释对方的行为。虽然这并不是说孩子具有真正的科学理论,但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孩子获得“心理理论”知识后,不仅更“狡猾”——知道如何利用别人的心理状态巧妙地改变别人的想法,达到 己的目的,而且能表现出更多帮助、关心、合作等成熟的社会行为,提高交往能力。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位哑婆婆每天都坐在一个公交车站旁卖报纸,由于身体的残疾,她只能通过不断地发出“啊……啊……”的声音来吸引人们的注意,这声音听起来有些令人害怕。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一直躲在妈妈的身后,探出头看着这位哑婆婆。然后,孩子拉拉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们去买份报纸吧!”可见,孩子不仅看到了哑婆婆的处境,也“看到了”哑婆婆需要帮助的心理状态,才会让妈妈去买报纸以示关心和帮助。其实,很多亲社会行为,常见的有分享、合作、关心等,都建立在孩子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的基础上,孩子必须要能理解别人的需要、情感、信念、态度,才能真正去关心他人。

因此,心理理论关于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假设是:只有具备了一定量的关于心理活动的知识,孩子才可以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并学会做出正确的情绪反应,进而发展为社会交往行为。孩子出生后就逐渐和周围人发生越来越多的联系,“心理理论”帮助孩子学会思考,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观点,并作出正确的行为反应,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家长要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心理理论”知识,这对孩子的社会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4岁是孩子发展“心理理论”的关键年龄。那么,这时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多多“谈心”

心理状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想孩子有所理解,首先要把它们从我们的脑袋里“请出来”,变成孩子听得到、能理解的语言。因此,与孩子交流时,要有意识地使用喜欢、想要、希望、快乐、觉得、或许、记得、认为等词汇,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关注心理状态上。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家长可以教导他们理解需要会产生行为。例如,“爸爸想要看报纸,所以我要去楼下的报亭买份报纸”。

对于四岁多的孩子,家长可以训练孩子明白对同一事物的不同信念会导致不同行为。例如,“妈妈觉得看电视会伤害你的眼睛,所以不让你看电视。爸爸觉得有些少儿节目可以开发你的智力,所以让你看一些电视节目,你觉得呢?”

玩中学

对于孩子来说,与伙伴交往会更加平等自由,可以更自然地表露自己的情绪与想法,同时也不断有机会接触到伙伴的观点和体验。比如,玩“过家家”扮演各种角色,在“警察抓小偷”、“医生打针”、“老师上课”的不同游戏情境中,孩子就能体验到不同人物的情感、愿望等心理状态,并把游戏中的经验迁移到日常交往中。

所以,孩子们一旦因为争夺玩具而发生冲突,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协商解决,切不可偏袒一方,斥责另一方。事后,要跟孩子一起说说当时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的,而且这些想法通常是不一样的,只有学会考虑到别的小朋友的想法,互相商量,才能在一起快乐地玩。

另外,也要鼓励孩子和比自己稍大的伙伴交往,不要担心孩子会被欺负,因为年龄稍大的伙伴通常会找到适合他们的化解矛盾的方法,这就给孩子提供了学习交往方法的榜样。

惩罚要有理

孩子大都喜欢在家里的墙面上涂鸦,有时家长越是制止,小家伙反而画得越起劲,这就难免会发生“棒子炖肉”的家暴事件。可是,暴力解决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孩子还是照画不误。其实,这是因为孩子不理解父母打自己的理由 而且涂鸦带来的乐趣很可能大过挨打的痛苦,所以才会这样屡禁不止。因此,家长再遇到类似的状况时,一定要严肃地跟孩子讲清楚,之所以不让他们在墙上涂鸦是因为墙面不是画画的地方,把墙面画脏了不仅影响美观,还要重新粉刷,费时费力。孩子理解了爸爸妈妈的想法,是有可能改变原本的行为的。这时,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想想有什么办法,既能满足孩子涂鸦的需要,又不影响墙面,比如在墙上贴上大白纸。

本文Hash:99c579b5f8c42b1d136b28827a115cc6799cd945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