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期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点

浅谈幼儿期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在心理学的划分中,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这一阶段是幼儿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就幼儿的身体发展来讲,除了身高体重的增加外,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机能也有所发展。由于大肌肉的发展,幼儿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小肌肉也开始发展,使幼儿已能从事绘画、写字等活动。脑的结构到幼儿期末已经成熟,孩子已经可以开始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

同时,幼儿期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6岁的幼儿一般能掌握3000~4000个词汇,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幼儿的情绪体验也已经相当丰富,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大部分已为幼儿所体验,只是引起的动因和表现方式不同罢了。看到孩子的这些变化,家长们将这段时间作为对孩子早期教育投入的重要阶段,开始了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潜能开发。

通过这些年对儿童教育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在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亦或是早期教育中存在着以下几点误区。

误区一:重视智力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感知、记忆、想象等方面的能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情绪情感、意志以及自我意识为主的能力。目前,在我国,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在那些超常生中非常的普遍,而我们的周围也不断的发生着因为情商的残缺而导致的各种悲剧。

清华大学幼儿园曾对大、中、小班的家长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儿童年龄还小,但家长对子女文化程度有明确指向已达73%,在有明确指向中,对子女文化程度期望由高至低排列如下:①出国留学20%②大学本科18%③博士后12%④博士12%⑤硕士9%⑥中专、职高2%,其中期望大学及以上程度高学历的高达98%。但是在对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性格因素、挫折教育、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的培养的比率加起来不到20%。

在一定意义上,非智力因素对于开发智力,优化品质,塑造良好道德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多的人正予以高度重视。但是,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应该是学校的义务,而不是家庭教育的中心。他们忘记了,家庭也是“校外校”,而且在幼儿期更是进行好的动机、良好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机,如果在家庭能够重视并进行教育,那么和学校的衔接就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误区二:重技能的形成,轻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有一个朋友有这样一个女儿,上小学一年级。除了学习之外,会弹琴、会跳舞、会画画而且这些方面都很不错,都不同程度的拿过奖项。每当孩子的妈妈对我津津乐道时,我就会为她的孩子感到莫名的担忧。但是,这样一名优秀的孩子,小区里却没人喜欢她。别人去她家,妈妈让她叫‘阿姨好’,她会白妈妈一眼然后说“没见我在忙着吗”,如果客人和妈妈交谈过程中出现某些关于她或者她所知道的人的事情,她就会打断大人的话并评价一番,而她的妈妈却在一边笑呵呵的,很骄傲。孩子从不干任何的家务,包括自己的穿衣、铺床叠被、梳头洗澡等都是妈妈亲自给她做好。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她的回答是:“这些小的行为习惯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了,但是技术可是等不来的,现在不学耽误了长大怎么办呢”。

相信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家庭里不乏少数。某种技能的确能为孩子将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我们的家长宁可将孩子们大部分业余时间被各种各样的技能班所占去,也不愿意对孩子进行一些起码的生存和为人方面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他们自理能力差,不善于独立的解决生活 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不懂礼貌,不懂得和他人平等友好的交往。如果我们的家庭一味的将这点忽视下去,那么纵使有满身的技能,却不懂得在人的社会中生存,那岂不就是“缘木求鱼”?

误区三:重情感给予,轻情绪管理

有人曾对5~6岁学龄前儿童做过抽样调查,发现脾气不好的近16%,性格古怪的占5%,有神经质倾向的占28%,有情绪障碍的近2%,和其他的心理问题相比,幼儿情绪方面的问题明显占较大的比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也做过粗略估计:中国有17岁以下的青少年3.4亿,估计有各类不同程度学习,情绪和行为障碍的3000万。其中,中小学生的发病率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如今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最不缺乏的就是父母及亲人的爱。哪怕是夫妻关系不好的家庭,但在对孩子情感给予的问题上都是惊人的一致,为了保证对孩子情感上的给予和付出,他们宁可牺牲自己下半生的幸福去维持。这样的父母之爱自然会让我们感动。但是,在给孩子过多的情感给予的背后,暴露出的却是孩子们日益严重的情绪管理问题。

有人会说,情绪管理大人都做不好,3-6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去做?对,就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缺乏这份教育,对将来的一代我们更因该尽到责任。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有一定科学道理。万丈高楼平地起。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

情绪管理顾名思义,是教会孩子对自己的各种情绪能有一定的认识、表达和控制的能力。很多家长要么就是太严厉,不准孩子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要么就是放任自流或溺爱无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要么就是学会了压抑和掩藏自己的情绪,要么就是蛮横无理,凭着自己的情绪做任何事情。

在幼儿期,会出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逆反心理,在这过程中是家长和孩子在如何管理情绪的一次真正的较量和模仿学习。所以,在对幼儿的情绪管理教育中有两个核心的问题,即家长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如何对待情绪失控的孩子。目前这些方面的书籍也较多,希望家长们可以阅读借鉴。

这篇小文只是将自己对目前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误区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说明,希望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幼儿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孩子是家长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未来,希望家长们能把握好儿童发展的规律,和学校、社会联手,共同打造出孩子健康的人生。

浅谈家庭教育中的幼儿心理素质教育

导读家庭是启蒙教育的第一站。个体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在家庭里通过父母来实现的。作为家长,应从哪些方面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呢?普遍认为,幼儿家庭素质教育有以下目标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

其中,“体、智、德、美、劳”早已作为全面发展的标准被提出来,而心理素质则是一个较新的、反映时代需要的课题,它包括情感、意志、个性、健全人格等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心理素质各方面能否和谐发展将比智能水平的高低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成功。下面就幼儿家庭心理素质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重视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自尊、自信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标志,培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是培养幼儿健康个性的关键。那么,培养幼儿自我价值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这就要求家长对幼儿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我们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幼儿经过努力便能达到的。另外,应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设计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让幼儿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办代替,那会让幼儿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体验。

其次,对儿童的言行提出适度的评价,及时定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以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去接纳儿童的各种行为。家长不要吝啬带有鼓励性的语言,因为,成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自我评价。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要教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让幼儿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加以调整、改进。

二、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自主性

自立意识和自主性就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力求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方式。目前,自立、自主的品质对于在过份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个难题。

家长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意识地改变观念,减少对孩子们的溺爱与迁就,从小培养孩了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孩子更多自我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依附,提高孩子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这将有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其次,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养观。

在教育问题上采取民主的态度,注重给孩子自主权,经常倾听孩子的观点,让孩子在家庭决策中起一定作用,并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一定的责任,允许孩子取得主动并且负起与年龄相适的责任。

三、对幼儿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从小锻炼幼儿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

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已逐渐兴起。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普遍认为,对待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因难中学来的。

家长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锻炼孩子在因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并通过家庭中宽松氛围营造,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客观、宽容、忍耐及和谐的心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与自信。

四、培养幼儿的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家长需从小对幼儿进行平等竞争意识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赶超精神和自强不息意识,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看成败,胜不骄、败不馁。

这就要求家长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各种竞争,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的心态,让这会争取机会去表现自己的能力。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 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浅谈家庭教育中的幼儿心理素质教育

导读家庭是启蒙教育的第一站。个体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在家庭里通过父母来实现的。作为家长,应从哪些方面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呢?普遍认为,幼儿家庭素质教育有以下目标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

其中,“体、智、德、美、劳”早已作为全面发展的标准被提出来,而心理素质则是一个较新的、反映时代需要的课题,它包括情感、意志、个性、健全人格等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心理素质各方面能否和谐发展将比智能水平的高低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成功。下面就幼儿家庭心理素质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重视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自尊、自信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标志,培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是培养幼儿健康个性的关键。那么,培养幼儿自我价值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这就要求家长对幼儿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我们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幼儿经过努力便能达到的。另外,应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设计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让幼儿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办代替,那会让幼儿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体验。

其次,对儿童的言行提出适度的评价,及时定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以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去接纳儿童的各种行为。家长不要吝啬带有鼓励性的语言,因为,成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自我评价。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要教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让幼儿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加以调整、改进。

二、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自主性

自立意识和自主性就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力求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方式。目前,自立、自主的品质对于在过份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个难题。

家长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意识地改变观念,减少对孩子们的溺爱与迁就,从小培养孩了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孩子更多自我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依附,提高孩子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这将有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其次,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养观。

在教育问题上采取民主的态度,注重给孩子自主权,经常倾听孩子的观点,让孩子在家庭决策中起一定作用,并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一定的责任,允许孩子取得主动并且负起与年龄相适的责任。

三、对幼儿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从小锻炼幼儿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

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已逐渐兴起。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普遍认为,对待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因难中学来的。

家长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锻炼孩子在因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并通过家庭中宽松氛围营造,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客观、宽容、忍耐及和谐的心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与自信。

四、培养幼儿的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家长需从小对幼儿进行平等竞争意识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赶超精神和自强不息意识,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看成败,胜不骄、败不馁。

这就要求家长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各种竞争,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的心态,让这会争取机会去表现自己的能力。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 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本文Hash:232f05605e69afb0e9cdc96f9aa37b21ef1dc5a3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