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粘人宝宝的四大准则

宝宝粘人_教育粘人宝宝的原则_01.jpg"src="/attached/image/20150706/1436228150502052719.jpg"/>

很多家长在教育宝宝的时候,由于教育观念不正确,不仅不会减轻宝宝粘人的情况,反而加剧了宝宝粘人的倾向。所以,小编指出,对于较粘人的宝宝,父母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态度和相应的原则。那么教育粘人宝宝有哪些原则呢?接下来让小编给大家出几招吧!

教育粘人宝宝的四大准则

1.坚定自己的态度,支持宝宝的独立行为

宝宝满周岁以后,就会出现一些独立意识的萌芽。比如不愿意让别人喂饭,不愿意让别人给他穿衣服等。宝宝出现这种独立意识,表明这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倾向。父母不要因为怕弄脏衣服等,而限制宝宝的独立行为,由自己代替宝宝去完成这些事。父母应该爱护宝宝的独立意向,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比如用话语,“宝宝真棒!”、“宝宝一定能完成的!”去鼓励宝宝;或给宝宝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微笑;或通过肢体语言,比如搂搂宝宝,亲亲宝宝等,表达对宝宝的赞许,鼓励宝宝独立能力的发展。

2.向宝宝解释自己没时间“被粘”

当妈妈有事要忙的时候,不要不顾宝宝感受就离开,要向宝宝解释自己要离开的原因,没时间“被粘”。家长不要以为宝宝还小不会说话,就可以不顾他们内心的感受。这一阶段的宝宝虽然不会用语言表达,但是他们已经能基本听懂父母说的话,明白其中的感情倾向。所以当自己没时间的时候,可以在离开宝宝的时候试着向宝宝解释一下你正要去做的事情,比如“妈妈要去上班,没时间陪你玩。不过下班后我会马上回家陪你额!”妈妈的这种解释,会让孩子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自己不应该过于粘着爸爸妈妈。另一方面,这样做,也有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感。

3.利用游戏等转移宝宝注意力

当自己不得不离开,然而宝宝却总是粘着你的时候,可以采取渐进式的方式,比如先与宝宝玩一些他感兴趣的游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当发现已经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的时候,妈妈就可以跟宝宝说:“宝宝你先玩,妈妈有事情要做,不过我会看着你玩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让宝宝知道自己要离开一阵子,并试图征得宝宝的同意。不然宝宝会有不安全感,对妈妈产生不信任,这不利于妈妈和宝宝的相处。

4.不要责备或惩罚宝宝的粘人行为

有时候,宝宝粘着父母是他们向父母表达自己想要亲近的欲望。所以,当宝宝粘人并不过分的时候,不要责备或去惩罚宝宝的这种粘人行为。有些急性子的家长,没有足够的耐心,宝宝一粘人就会觉得很不耐烦,认为宝宝太依赖自己。这个时候就会用一些方法来责备或者处罚宝宝,比如大声吼宝宝,或故意不理宝宝,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家长要知道,宝宝爱粘着你,表明他此时很有安全感很开心。如果因为宝宝粘人而去处罚他,就会让他缺乏安全感,认为父母并不爱自己,久而久之会影响宝宝心理的健康发展。

小贴士

宝宝适度地粘人是正常的现象。家长要正确处理宝宝粘人的时候向自己传达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回应。同时,不能过于放纵宝宝粘人,针对较粘人的宝宝,要有正确的教育态度,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最新鲜的育儿信息,最科学的育儿方法,最时尚的宝典,还有婚姻、怀孕、早教等信息尽在!如果你有关于亲子、早教、育儿方面的信息,也可以随时和我们分享!

成功教育宝宝的3大原则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中发现。成功父母更多地自学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力三大原则。

  无错原则

  当婴儿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婴儿犯错误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

  无错原则认为,在婴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实际上,婴儿的淘气、损坏物品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他并没有主动犯错误的动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的“讨厌”婴儿。婴儿的对、错的观念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他们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人的。

  示例一

  他这样做不是为了把别的婴儿撞倒取乐,这是他与其他婴儿交流的一种手段,也许他只是希望另一个婴儿同他做追逐游戏。

  示例二,拆装玩具、电器等

  他绝不是一个淘气的婴儿,而是一个好奇心强、非常聪明的婴儿!婴儿需要不停地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知,从而积累经验。他不停地翻乱物品、拆装玩具等,正是认识事物的行为。

  示例三,回家后就据为己有

  这并不是道德问题。这是婴儿对物品占有欲的一种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象是他的手臂一样应该属于自己。在婴幼儿期,这种现象是非常自然。无论是长大后道德上多么好的人在3岁时也难免会这样。对于这种现象当然不能鼓励,但也不可大声呵斥他。

  父母应逐步引导,让婴儿分清楚自己家的东西和别人家里的东西是不同的,可以让他玩一会儿再送还给人家,并且尽量在婴儿愉快情绪下让他归还物品。

  无批评原则

  一些父母在日常婴儿教育中,一旦婴儿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婴儿不知应该怎么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于是只会什么也不做,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长大后会表现出退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个性问题。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上一篇 下一篇

  对0-3岁的婴儿来说,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听懂。因此,教给婴儿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且,在不断地尝试中,婴儿会感知哪些是令人喜欢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招人喜欢的。

  示例一

  没有婴儿是喜欢哭的。面对哭闹的婴儿,对其进行严厉地批评毫无意义。父母应该把力气放在分辨婴儿的哭泣原因,再想些帮助他的办法。如果婴儿是因为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哭闹,父母应耐心告诉他不能满足他的原因。如果解释和劝导都无效,可以适当采取不理睬行为,让他哭够就可以了。

  示例二

  无批评人代表纵容婴儿,必要的时候采取措施,如隔离办法。咬人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这时可以采用隔离的办法。首先向婴儿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然后让他暂时离开这种情境。同大声斥责、批评比较起来,隔离办法会立即见效,而且用行为是婴儿意识到行为不被允许更直接、效果会更好。

  需注意的是,隔离一般不会造成对婴儿感情的伤害,但不要把婴儿关在小黑屋等令婴儿恐惧的地方。隔离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婴儿得不到他人的注意,得不到他的一些权利,就像比赛中罚出场几分钟一样。

  无压力原则

  一点儿压力也不给婴儿,让婴儿在一种极为顺利的环境中成长,那么婴儿长大后遇到困难了岂不手足无措?事实上,无压力原则并不是这样理解的。< /p>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一个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

  示例一

  有些父母在养育婴儿过程中,盲目运用自己的权威地位,食婴儿内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

  “你要是做不好,长大只能要饭了”!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关进小黑屋”!

  更严重的:“你表现这么差,真不是我们生的孩子”!“你再不听话,将对你如何如何……”

  此类语言或者做法,都会给婴儿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使婴儿失去对自己的肯定和勇气。婴儿在恐惧和紧张情况下往往产生自我被动、退缩、怯懦。

  示例二

  平时我们说一个应该有压力才会奋进,这种压力是指挑战,它是在已经有了战胜困难和战胜自我的思想准备和勇气。这些婴儿是在鼓励、进取、内心充满勇气的情况下去做的,这个活动锻炼了他们的耐寒能力和意志力。

  示例三

  爱迪生的整个小学教育是在母亲的身边完成的。因为在学校里,教师完全是专制式的,并且教师不允许他提所谓愚蠢的问题。相反地,爱迪生的母亲对他很有耐心,十分亲切,乐于回答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有趣的是,爱迪生正是脱离了那种压制式的不良的教育,和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第一页上一页12最后一页上一篇 下一篇

成功教育宝宝的3大原则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中发现。成功父母更多地自学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力三大原则。

  无错原则

  当婴儿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婴儿犯错误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

  无错原则认为,在婴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实际上,婴儿的淘气、损坏物品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他并没有主动犯错误的动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的“讨厌”婴儿。婴儿的对、错的观念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他们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人的。

  示例一

  他这样做不是为了把别的婴儿撞倒取乐,这是他与其他婴儿交流的一种手段,也许他只是希望另一个婴儿同他做追逐游戏。

  示例二,拆装玩具、电器等

  他绝不是一个淘气的婴儿,而是一个好奇心强、非常聪明的婴儿!婴儿需要不停地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知,从而积累经验。他不停地翻乱物品、拆装玩具等,正是认识事物的行为。

  示例三,回家后就据为己有

  这并不是道德问题。这是婴儿对物品占有欲的一种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象是他的手臂一样应该属于自己。在婴幼儿期,这种现象是非常自然。无论是长大后道德上多么好的人在3岁时也难免会这样。对于这种现象当然不能鼓励,但也不可大声呵斥他。

  父母应逐步引导,让婴儿分清楚自己家的东西和别人家里的东西是不同的,可以让他玩一会儿再送还给人家,并且尽量在婴儿愉快情绪下让他归还物品。

  无批评原则

  一些父母在日常婴儿教育中,一旦婴儿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婴儿不知应该怎么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于是只会什么也不做,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长大后会表现出退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个性问题。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上一篇 下一篇

  对0-3岁的婴儿来说,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听懂。因此,教给婴儿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且,在不断地尝试中,婴儿会感知哪些是令人喜欢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招人喜欢的。

  示例一

  没有婴儿是喜欢哭的。面对哭闹的婴儿,对其进行严厉地批评毫无意义。父母应该把力气放在分辨婴儿的哭泣原因,再想些帮助他的办法。如果婴儿是因为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哭闹,父母应耐心告诉他不能满足他的原因。如果解释和劝导都无效,可以适当采取不理睬行为,让他哭够就可以了。

  示例二

  无批评人代表纵容婴儿,必要的时候采取措施,如隔离办法。咬人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这时可以采用隔离的办法。首先向婴儿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然后让他暂时离开这种情境。同大声斥责、批评比较起来,隔离办法会立即见效,而且用行为是婴儿意识到行为不被允许更直接、效果会更好。

  需注意的是,隔离一般不会造成对婴儿感情的伤害,但不要把婴儿关在小黑屋等令婴儿恐惧的地方。隔离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婴儿得不到他人的注意,得不到他的一些权利,就像比赛中罚出场几分钟一样。

  无压力原则

  一点儿压力也不给婴儿,让婴儿在一种极为顺利的环境中成长,那么婴儿长大后遇到困难了岂不手足无措?事实上,无压力原则并不是这样理解的。< /p>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一个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

  示例一

  有些父母在养育婴儿过程中,盲目运用自己的权威地位,食婴儿内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

  “你要是做不好,长大只能要饭了”!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关进小黑屋”!

  更严重的:“你表现这么差,真不是我们生的孩子”!“你再不听话,将对你如何如何……”

  此类语言或者做法,都会给婴儿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使婴儿失去对自己的肯定和勇气。婴儿在恐惧和紧张情况下往往产生自我被动、退缩、怯懦。

  示例二

  平时我们说一个应该有压力才会奋进,这种压力是指挑战,它是在已经有了战胜困难和战胜自我的思想准备和勇气。这些婴儿是在鼓励、进取、内心充满勇气的情况下去做的,这个活动锻炼了他们的耐寒能力和意志力。

  示例三

  爱迪生的整个小学教育是在母亲的身边完成的。因为在学校里,教师完全是专制式的,并且教师不允许他提所谓愚蠢的问题。相反地,爱迪生的母亲对他很有耐心,十分亲切,乐于回答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有趣的是,爱迪生正是脱离了那种压制式的不良的教育,和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第一页上一页12最后一页上一篇 下一篇

本文Hash:b48ddc9b230437671700cee7e5d3e96088c2e125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