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

  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称为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在中医方面,《诸病源候论》卷五十记载:“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本病主症为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故名。脾开窍于口,脾经郁热,循经上行,熏于口舌而致。治宜清热泻火,用泻黄散加生地、黄连。脾热导致胃阴不足者,宜益气养阴,用益胃汤。并用青黛、儿茶或冰硼散、锡类散,涂拭患处。

宝宝鹅口疮怎么办?鹅口疮的预防

  一周岁内的宝宝多数会发生这症状,主要表现在口腔内舌、颊和软腭处会有白色奶块样的膜样物,呈斑点状或斑片状分布。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之为“鹅口疮”,又叫雪口。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症。新生儿多由母亲产道霉菌感染,此外不注意宝宝口腔卫生、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乳头不清洁、宝宝接触到有念珠菌的玩具或衣服等都有可能使宝宝感染。

  鹅口疮外表容易和奶块混淆。当宝宝口腔里面出现白色块状物,家长可以用棉签拭擦来辨别:轻轻擦拭后白色块状物消除,是奶块;假如擦除困难,或擦除后会留有红色创口,则表示宝宝患了鹅口疮。

  宝宝鹅口疮怎么办:

  1.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

  2.药后不要马上吃奶,进食完也要等30分钟才可给宝宝涂药,否则会引起宝宝恶心、呕吐。

  3.患有鹅口疮的宝宝通常在用药几天以后病症就会消失,但是鹅口疮特别容易反复发作,在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巩固几天。

  4.宝宝患鹅口疮期间饮食应清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VB和VC.

  5.如发现宝宝口腔犹如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咽喉堵塞,呼吸困难等严重状况,应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6.平常多吃些动物肝脏、海鲜类食物补锌,必要时候吃新稀宝片和维生素B族,和食物一起进补等。

  鹅口疮该如何预防:

  1.平常注意宝宝口腔卫生,喂食后蘸湿纱布清洁宝宝口腔,最好在喂给宝宝几口温开水。

  2.如果是母乳喂奶,在喂奶之前妈妈妈妈应用清水清洁双手,用温湿毛巾清洁乳头;如果是用奶瓶给宝宝喂奶,每次使用前要用温水冲洗奶瓶,并要定期煮沸消毒。

  3.不乱用抗生素。宝宝乱用抗生素有可能破坏自身的菌群,杀灭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细菌,从而导致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发鹅口疮。当宝宝身体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应谨遵医嘱。

  4.提高宝宝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外来细菌的侵略。

  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口腔内的清洁卫生,即使宝宝乳牙没出,也要注意经常给宝宝清洁口腔,以免细菌滋生。

得了鹅口疮了该怎么办啊?? 得了鹅口疮了

得了鹅口疮了该怎么办啊??得了鹅口疮了该怎么办啊?。

谢子恒回复:你好,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口腔疾病,建议积极治疗可以用制霉菌素调香油就可以注意卫生及护理如果是孩子反复发作可能是缺锌;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锌.建议化验微量元素看看;

鹅口疮多见于2岁内幼儿如何预防鹅口疮

鹅口疮带来了极严重的危害性,特别多的宝宝触及到了此病,而且让他们的健康受到了伤害,因此我们要多多的认识鹅口疮的知识,在宝宝的身边要进行鹅口疮的预防才行,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预防鹅口疮的办法。

鹅口疮的预防方法有:

鹅口疮能打疫苗。长鹅口疮一般是不影响打疫苗的。鹅口疮一般不会影响疫苗的,但是鹅口疮一定要用药,用制霉菌素片兑在开塞露或者少量生理盐水中,然后涂在口腔里,一般1-2天就会好的,但是一定要看不到后再继续涂擦2天。鹅口疮时真菌的感染,孩子的奶瓶、奶嘴、玩具一定要常烫洗消毒,不然容易反复。但如果家长比较担心的话还是可以选择暂缓接种疫苗的,鹅口疮可以暂缓打疫苗。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的感染,身体抵抗力也比较低下的时候,注射疫苗容易有反应,可以等疾病痊愈后再注射。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揩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要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婴幼儿,用具一定要分开,不可混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鹅口疮在小儿的身上十分常见,在临床上,小儿患上鹅口疮后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如果鹅口疮长期反复不愈,不仅小孩的口腔内有疼痛的感觉,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小儿鹅口疮要尽快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下:

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全身用药: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饮食卫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营养供给: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 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c。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以及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的孩子,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孩子,以及奶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这些孩子机体抵抗力普遍较差,如果口腔护理不当,白色念珠菌容易入侵并大量繁衍。两侧颊黏膜、舌、面、牙龈以及上颚等处可见白色点状或片状膜样物,不易拭去,强行去除,其下方可见不出血的红色创面。严重的鹅口疮患儿,口腔内犹如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壅塞咽喉,影响呼吸,患儿烦躁不安、拒食。

常用手法

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

清肝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揉小天心50次。

患儿俯卧,家长以手掌蘸少许麻油,沿脊柱两侧以小鱼际着力上下推擦背、腰部,以热为度。

清胃经50次,揉板门50次,然后,从横纹推向板门20次。

按揉大椎穴1分钟。

本文Hash:4cc0615d808a6f49dad4d631407990b7aac9f18a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