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学的育儿心经

几乎所有的父母在爱孩子时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可为什么孩子长大后却一身的问题?目前网上就流行着一种“父母祸害论”。父母辛苦养育子女,为何换来的是问题和怨恨?

怎样才能不是孩子的“祸害”

网上有一个讨论小组,名字是“父母皆祸害”,成员为80后。这个讨论小组很知名,百度-百科对此词条专门做了详尽阐释。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这个词条的:50后父母用带着时代特征的手段来教育子女,用自己的思维模式来规定子女的前途和生活,但80后生活的时代已经完全改变,于是对父母产生反感。

这些“逆子”的言论或许有些过激,但却折射出了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到目前依然普遍存在:父母自认为付出了爱,到孩子那里爱却成了伤害。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那么如何避免成为孩子的“祸害”?林老师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投射自己的心理状态,要成为好父母,首先要完成自己的成长。林老师建议每个成年人,尤其是为人父母的人要重新检视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改变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互动,我们不妨从下面几点入手:

1.态度要温和而坚定

温和而坚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父母可以先检视一下自己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比如说,你犯错了,或者失败了,会不会对自己很严厉?会不会对失败耿耿于怀?会不会恨自己?如果是,那么面对孩子犯错或失败时你的态度也不会温和。还有,你能不能管住自己,遇到某种事能不能很坚定地对自己说“不”?如果不能,那么你的规则在孩子面前也会因你的心情等因素随时发生变化。

2.管好自己的情绪

有人生气时会对别人乱发脾气,伤害别人;或者把怒气压在心里,伤害自己的身体。这是他们不会处理自己情绪的表现,所以当自己的孩子伤心、生气时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我们在街头经常能看到一个大人对哭泣的孩子咆哮:“憋住!不许哭!”或者对孩子的愤怒不屑一顾:“我是为你好,你竟然还生气?”等等。这些行为剥夺了孩子的情绪自由,不允许孩子有情绪,结果导致孩子认为生气是不好的,悲伤是不好的,要么学会将情绪积压心底,要么学会对他人发飙。

管理情绪,是父母的大功课,不仅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要学会正确帮孩子疏导情绪。管理情绪要先认清一个问题:情绪没有对错好坏之分,管理情绪的方法才有好和坏。父母要营造一个自在、轻松的家庭氛围,不高兴、生气的事情可以讲出来,告诉家人,可以自由表达。

管理情绪最好的方法是讲出来,其次是写出来、画出来,而不是打出来、骂出来。父母要教孩子讲表达情绪的词汇,比如说我很生气,我感到快乐等。孩子把情绪说出来,既释放了压力,父母也知道该如何帮孩子。当然,写日记、画画等形式也是情绪宣泄的不错的方法。

3.学会认可自我

父母如果不能认可自我,会拼命地通过他人来证明自己能行,比如说在单位,如果同事或领导没有认可、肯定自己,便有很强烈的挫败感。比如对孩子,会过分要求孩子优秀、成功,通过这样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很有教育水平的人。其实,父母不能认可自己,也是缘于他们幼年时期缺乏赞同和认可。

孩子最讨厌被利用的感觉,如果你经常念叨“你要好好学习,要不爸爸妈妈脸上没光”之类的话,那么孩子就会明白你为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面子,那么他会变得叛逆。郑州一所著名的中学就有这样一个女孩,原本成绩 优秀,但读到高中后却开始逃课、早恋、出走,去做心理咨询,她对母亲大吼:“你这个女人很自私,你逼我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我要气死你!”

林老师说,找她做心理治疗的孩子很多原本都很优秀。孩子上学后,不仅承载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还要承载来自老师的压力,面对这两个强势压力,只有部分孩子能克服,很多孩子都无法自己解决,于是便有了极端的叛逆行为。其实,如果亲子关系处理得好,孩子是不会叛逆的。

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都是要父母先从自身做好的,只有调整好自己,才能应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其他生活中的问题。

孩子7岁前,给他足够的心理营养

任何一个生命个体要想获得健康茁壮成长,都需要生理营养和心理营养,而心理营养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如果孩子从小就获得了充足的心理营养,那么这个孩子的内心就会非常强大,长大后会很容易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更会成为一个容易成功的人。林老师说,滋养一生的心理营养,孩子在7岁以前就能完全获得。我们来听听林老师的解释。

0~3个月:这时的孩子需要没有条件的接纳,要让孩子感受到“有人把我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需要是最重要的”,这两个要求只有妈妈能做得最好。当孩子有需求时,妈妈出于本能,会发自内心地为孩子提供一切。如果婴儿在这个时期得不到上述两个要求,他在今后的一生中都会寻觅这种爱。

4个月~3岁:这是人一生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父母如何给孩子安全感?林老师说,有两个条件就可以让孩子在这个时期建立重要的安全感:妈妈在孩子这个时期的情绪基本上是平和的、稳定的;爸爸妈妈的关系比较和谐、稳定。

4岁~5岁:这个时期父亲的作用开始凸显,父亲一句肯定的、认同的话要顶妈妈说一百句。所以这个时期,爸爸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你的赞赏对儿子女儿都非常有用。如果一个女孩子常听到爸爸的赞美,那么她即便长得不够漂亮,依然会很自信,会很接受自己的外貌;对于男孩子,如果经常得到爸爸的赞赏,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很有男子汉气概的人。

6岁~7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父母之外的个体了,独立意识很强了,这时需要有人能做他学习、模仿的榜样。有的父母说,我对自己都不满意,怎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可是不管你怎么样,都阻止不了孩子对你的模仿,所以父母要尽早调整自己的状态。这个时期的父母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正确管理情绪、引导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导孩子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

有的父母看到这里会很懊悔:哎呀,完了,我的孩子超过7岁了。林老师说,虽然实际年龄过了,但并不代表这种做法就失效了。只要孩子不超过16岁,只要你愿意,陪着孩子再走一次7岁以前的心理成长过程,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父母的育儿心态与婴幼儿学说话

    小卯日记:小曲好唱口难开—父母的育儿心态与婴幼儿学说话小卯1岁9个月     小卯:爸爸,现在你总该满意了吧!     妈妈:我下定决心,从头开始学说话!     爸爸:真正的说话有两个要素。     小卯的故事     我刚刚生下来的时候,妈妈看我个头虽小,但零件俱全,已经满意得不得了了。爸爸说:她怎么还不会说话呀?多没意思!气死我了!我看着爸爸,使出我的看家本事向他抗议:哇-,哇-。     后来我会笑了,爸爸对我有点满意了,对我说:真不错,可你什么时候会说话呢?我瞪着他,从嗓子眼挤出一点不满的小声音:哦-,哦-。     后来我又会坐,又会爬了,爸爸说:你越来越能干了!可你什么时候会说话呢?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冲着他大声说:咿咿咿,嗒嗒嗒!  后来有一天晚上,我又困又想吃奶,可看不到妈妈,我一边大哭一边叫:妈-,妈-。妈妈果然跑过来,还问:咦?你在叫我吗?后来我能说得出好多好多词了,我会说兔肚-(兔兔),地调-(睡觉),刮嘣-(刮风),笑炯-(小熊)……后来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坐着私家破车出门,可他们俩老在那儿说话也不理我,我坐在汽车婴儿座椅里,忧郁地望着窗外,自言自语:都地咕路力,嗒吗努克咪……后来我会说的话越来越多,越来越长。我会提要求:小卯喝果汁,小卯出门玩滑滑梯,帮帮小卯带发卡……;会提抗议:不要抹屁屁油,不要睡觉,不要穿牛仔裤……;会发号施令:大兔兔躺下,小熊睡觉,娃娃吃米粥;会当解说员:爸爸上班,妈妈把苹果吃光光,小卯翻跟头……;会当评论员:小卯胖,小卯赖唧唧,小卯象个人儿……;至于我最绝的一招就是,先用很伤心的声音喔-喔-喔-,然后一板脸,冷静地做讲解:baby大哭。爸爸,现在你总该满意了吧!     妈妈的话     据说,我爸爸的爷爷,我的祖爷爷,一个倔强的华北老头,当年教训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爷爷,可以一脚从堂屋踹到院子里。     到我爷爷进步了一些,教训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爸爸,不过打打板子罚跪搓板。     到我的父母,自然又开明很多了。可我还是老觉得按我的高标准,严要求只能算是半开明。那时我想,等我当了妈妈,一定要用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和我的孩子相处。     一转眼自己真当了妈妈。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在和小卯说话时,动不动就是臭小卯,坏小卯,笨小卯……。赶快反省-看来让人担心的不是小卯能不能学会说话,而是我!     于是,我下定决心,从头开始学说话!     第一,基本礼貌用语。请,你好,谢谢还好说,最难说出口的就是对不起了。比如,我走路没注意,小卯突然跑过来撞到我的腿摔了一跟头,我应不应该道歉?当然该我说:小卯,对不起!第二,好话好说。记得小时候,听见一个妈妈用赞赏的口气夸她孩子:这个臭大粪!,我很是困惑。现在倒是理解一些了,好象臭小子,坏东西这些词,天生是小孩子们的专利。可是小卯长大了会怎么想?还是赶快改口吧!     第三,直话直说。小卯把饭弄了一地,我说:你真是能干!我是希望她现在能理解这么拐弯抹角的话呢,还是希望她以后也用这种口气讽刺我的错误呢?还不如直截了当:小卯,请不要把饭洒在地上。第四,言而有信。晚上小卯贪玩不肯睡觉,我们劝说她:睡觉吧,明天带你出 玩!第二天,即使临时有事,我们也要设法兑现承诺。别以为她不会记得我们的话,我们有时在早上问小卯当天的安排,她经常能准确地报告:滑滑梯,种地,亚洲店。     至于我努力的目标,就是希望小卯长大以后,能够直率、坦诚、有礼貌、不卑不亢地和任何人交往。     那时,也许小卯仍然会说我们是半开明的父母。这恐怕是做父母的只能坦然接受的一种必然吧!     爸爸的笔记     首先要声明一点,可千万别把孩子学发音当成了说话。小卯七、八个月的时候,就会说好多词,例如:扑扑、大大、打打、拔拔、奶奶、不、爹爹、阿爸、阿卯……特别是难过的时候就喊妈妈或姆姆,高兴的时候就说爸爸或爸部,我还真以为小卯会叫爸爸了呢,得意地在家自称兔爸部。可小卯到了一岁,有时还冲着我喊妈妈,我这才知道上了小卯的当。     真正的说话有两个要素,一要能发出母语中的声音,二是要能准确地将声音和意义联系起来。练发音,几乎是从一出生就开始了;理解意义,大概是从八个月左右开始。至于小卯,她会说的第一个真正的词,是九个月时,一边玩袜子一边说的袜袜。不过那只是把音和义结合起来的最初尝试,只是说话的前奏【注1】。直到一岁半左右,发音和理解这两条发展道路才终于汇到了一起,小卯忽然在说话上突飞猛进,每天都能学会说新的词。不久能说出双词句,现在小卯一岁九个月,已经能把好几个词连起来说出象样的句子来。     有一天到摇篮网【注2】去检索关于说话的文章,还真不少,有问十六个月不说话怎么办的,有问十七个月不说话怎么办的,有问十八个月不说话怎么办的,从一岁到两岁差不多每个月都问到了。其实孩子说话早晚个体差异很大,拿邻家孩子做参照完全没有必要。记得在小卯还只能一个一个蹦字儿的时候,一个比他小一天的男孩已经能说句子了,可是不到两个月,小卯也迅速追到了同样的水平。     幼儿说话晚,需要排除以下几个非正常因素:a.听力有问题(对声音反应不敏感);b.发音器官的问题,如舌系带短(舌头伸不出来);c.智力障碍(不仅语言差,其它方面也明显落后)。     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自己的时间表,只要没有非正常的因素,孩子迟早能学会说话。快慢之间,并不是评判孩子聪明与否的标准,也不是评判自己是否是超级爸爸或者超级妈妈的的检验单。     附录:促进婴幼儿言语发展的方法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教小卯学说话的?从小卯一出生就开始了。以下是我们有意识地用到的一些方法,至于这些方法是否真的加快了小卯的说话进度,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一、促进发音的方法     交谈法。从小卯生下来,每当她清醒、冷静,又发出一些声音的时候,我们就和她交谈,鼓励她发出声音。     模仿法。我们有时模仿小卯自己的发音,可以在交谈时吸引她的注意力。     安静时间法。两个月左右开始,小卯经常会长篇大论地发出各种声音,如果跟她说话,往往她就不说了。所以有时我们听她咿咿呀呀地练声,就让她自己多待一会儿。     二、促进意义理解的方法     实物动作对照法。配合实物教物体名称;配合实际的动作教动词。小卯一度最喜欢的游戏就是给我给你的游戏,她手里拿着个球,我们告诉她小卯把球给妈妈,小卯把球给爸爸……在球的传来传去中,她很快 能正确地理解话的意思了。     三、促进说话动机的方法说话才给。东西掉在地上,小卯啊啊大叫,我们就教她说帮帮,说了才帮她捡。     四、促进语法完善的方法扩展法。小卯说:坐坐,我们把她的话补充完整,说:对,小卯坐在凳子上。提问法。小卯说:喝豆浆,我们就问:谁喝豆浆?小卯答:小卯喝豆浆。我们再问:小卯用什么喝豆浆?小卯说:小卯用杯杯喝豆浆。     【注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46。1989年10月第一版。     【注2】摇篮网     声明及警告:     “小卯”名称及“小卯日记”内容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根据双方协议网易具有“小卯日记”在互联网上独家发表权一年。将根据相关法律,未经作者同意,非法使用“小卯”名称及“小卯日记”内容,属于侵权行为。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家长关于婴幼儿养育方面的辅助性信息,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对于婴幼儿出现的问题应咨询医生及婴幼儿护理专家并谨慎作决定。本文意见仅供参考,作者不是专业医务人员或婴幼儿护理专家,任何由于使用本文信息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损害,作者不承担责任。作者尽全力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不排除文中有错误的可能。文中只包括到本文发表为止作者已知并认为可信的信息,读者应向专业人员寻求最新信息及可能与本文内容不同的建议。

父母必读:挑战CPI的育儿经

物质篇

能捡漏就捡漏

孩子长得快得不得了,衣服崭新呢,可是已经小了;婴儿椅崭新呢,可是孩子已经坐不进去了;玩具崭新呢,可是已经过了玩的年龄了……这些极具实效性的东西,能捡亲朋好友的,就捡他们用过的好啦,不必再另买。当然,为了少欠人情,提升效率,您最好事先列出宝宝的需求清单,这样在捡漏时不至于盲目。如果有人愿意送礼,不妨大方说出您的需要,也让别人的美意用在刀刃上。

能分享就分享

像玩具、绘本这些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有价值的工具,在孩子眼里,玩一次很新鲜,玩两次有意思,玩三次就喜新厌旧啦!然而这些玩意儿又特别贵,那么,不如几个妈妈合买一些,几家轮流用,平摊成本吧。现在也有玩具的租赁业务,只要是正规的地方,消毒做得也挺好,一些中、大型玩具,买回家不合适的话,租几天倒也不错。绘本借阅要看宝宝读的数量,如果阅读量大,充分利用馆资源是非常值得提倡的。而且借阅类似试用,宝宝喜欢什么很可能出乎爸爸妈妈的意料,当你发现他特别眷恋某个玩具或书籍时,再专门买来留给宝宝。现在的网络上也提供大量的资源共享,您可以到专业的育儿网站、论坛,下载儿童歌曲、故事给宝宝听。

能批量就批量

网上购物普遍比实体店便宜,所以,可以选择去正规网店购买安全的育儿用品。比如婴儿的纸尿裤,保质期长,宝宝的需求量也大,不妨按箱购买。而奶粉呢,可以几个家庭凑一单,也批来几箱。批量购买最大的好处,就是价格低、赠品多。现在团购网那么多,在购买之前,先搜一下有没有正好合适的团购,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各种育儿网站会不定期地推出些免费试用品,不妨在经验分享之余,多多申请试用品吧。

绝不闲置

买东西的时候,最好想一想,是不是有多种使用功能?比如买婴儿椅,最好买那种以后不用了,一折叠,能当床头柜使用的;买婴儿床,最好买拆下围栏后能变成儿童床的,以此类推,多功能的永远好于单一功能的。还有,重复利用也体现在尿布上。现在一次性纸尿裤也很贵,您不妨和传统尿布交替使用。白天用尿布,晚上用纸尿裤;天气暖和,方便清洗时用尿布,尿布没干时,用纸尿裤。另外,宝宝不再需要的消耗品,诸如婴儿床、婴儿车等,不妨拿到育儿论坛上与人交换或卖掉。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筹集下一轮的育儿经费。

观念篇

母乳是最佳食品

母乳喂养的好处人人皆知,它是最廉价和最有营养的婴儿食品。世卫组织都建议,最好母乳喂养到2岁。有的妈妈刚开始时奶水很少或者基本没有,一灰心,干脆放弃母乳喂养了,这多可惜呀。其实,大自然天生赋予母亲哺乳的能力,90%的妈妈只要坚持对乳头的吮吸刺激,保持情绪愉快不劳累,配合适当的营养、汤水,都能为孩子提供母乳。

玩具,随处可得

孩子天生就喜欢玩,从周围环境中得到的东西,特别是大人手中拿的起重要作用的东西,比如看见您浇花,他可能就会喜欢上那壶。所以,孩子常见的玩具,也基本分两类:一类就是专门设计的,有目的地促进孩子某个方面发展的玩具;另一类就是仿真的玩具。儿童职业体验馆吸引孩子,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不要认为“只有玩具店买来的才是玩具”,其实,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如笔、刷子、夹子、毛线团、瓶瓶罐罐……以及大自然中的土、水、、绳,这些宝宝天生喜欢又几乎零成本的东西,都叫玩具。70后、80后的妈妈,大概都记得小时候玩的“ 绳”、“割地”、“飞机房”这些游戏吧,还有折纸、手影等,这些传统的民间游戏都是最价廉物美的。所以,爸爸妈妈要扩大头脑中玩具的外延,这个观念变了,也能省下不少钱。这就如同武侠小说里,武功高超的人,随手拿个树叶扔出去都和飞镖一样,越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教育素材越信手拈来。

玩具渐次登场

首先,爱是一种情感,可以附加在物质上,但是,孩子未必能直接体会到。对孩子来说,借助豪华物质来传达爱,反不如拥抱来得温暖。

其次,新买的玩具不要“呼啦”一下全摊给孩子,这反倒不容易激发他的探索意识。因为他东摸摸西看看,很快就将它们知觉为环境背景,习惯化了,对哪个都没了兴趣。这多闹心?所以,最好一次只给一样,和他充分地感知一件玩具,创造各种玩法。一个玩具玩够了,再拿出下一个。这样,总的来看,延长了玩具的使用时间,也能节约点钱。

贵玩具不一定是好玩具

通常,越简单的玩具越有可变性,往往也蕴藏着教育机会。您回忆一下,那些古老而经典的玩具——积木、球、洋娃娃,它们可以让孩子有多少想象在里面?能开发出多少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社会性活动在里面?它们就是最实惠的玩具!远远好过您几百元买一个会闪光、会走、会叫、会闹……它什么都会,然而,孩子只能傻傻看着的玩具。您说是不是?

适度去早教机构

早教机构有用吗?不能否认肯定有些效果,但父母不能将教育依赖于这些机构,想想看,每周两小时,能抵得上您每天和宝宝朝夕相处的影响吗?所以,早教机构请适度参与,多带孩子去大自然,让他在花草间爬、滚、跳、钻,这简直就是在天然氧吧里做感统训练嘛,还能增进你们的亲子感情,多好!如果您考虑到独生子女的弊端,也可以和几个家庭组成固定伙伴,联合出行。在公园里,引导宝宝主动结识小朋友。

心理篇

不要攀比

父母们常会在一起交流育儿经验,但交流时,很容易彼此相互参照,回家心里就有些小纠结。人家周末都学这学那的,我们却在公园里“荒废”时间,这岂不输在了起跑线上?人家都给孩子买点读笔,我们却还读纸书,是不是对不起孩子……于是乎,我们也得学、也得买!最后,混淆了长辈的较量和晚辈的较量,反正父母和孩子融为了一体,孩子就成为了父母未完成愿望的延续。

攀比带给父母的是威胁感和焦虑,焦虑可以传染。父母作为孩子心中的权威,他们的焦虑不安,会让孩子也感到不安全和焦虑,同时还可能习得了一种行为模式,就是需要控制别人,来让自己有安全感。

心中有数

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来担负一家人的成败,其实每个孩子都差不多,好像一把齐头铅笔,偶尔有个冒长的,那就是孩子最值得挖掘的长处。而这根笔在哪里呢?这需要父母长时间的观察,耐心地去发现。可惜有的时候,我们经常忘了观察,忘了寻找,反倒像抽签似的抓个才艺就让孩子学,这样又怎么能希望他坚持学下去呢。

父母焦虑的根源,是他不知道孩子本身是什么样,也不知道自己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只能随波逐流。又因为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行驶,就感觉什么风都是逆风,什么都是威胁。如果父母心中有数,知道自己的孩子什么样,自己的家庭如何走,就不会什么风吹草动都焦虑。静下心来生活,观察孩子,发现他的性格。

玩具体验馆

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几乎没什么需要自己动手做了。但是,为了宝宝的成长,您就饶有情趣地过点“穷” 日子吧。不妨和孩子废品利用,布置家居或制作玩具。别说自己手笨哦,简单的您绝对胜任——

用根小棍,绑个塑料袋,让孩子举着随风奔跑,权当放风筝了。他还会琢磨为什么袋子鼓起来了呢?和我的跑动有关系吗?教育无形中便渗透其中。

搜集吃过的酸奶小瓶,摞起来用球滚过去打,你们就在玩保龄球啦;分散开在地上画上跑道,你们就在玩障碍跑啦;粘一溜,贴上数字,这就是数学教学小火车啦,将小动物的画片放进瓶里,宝宝可以玩开火车的角色游戏了;瓶里放点土,撒下种子,就可以陪伴宝宝观察植物的生长啦;瓶外贴一圈纸,宝宝就可以创作花盆图案了;再拿个瓶子,糊上纸,粘上半圆的耳朵,就是小老鼠了;两个瓶,连根绳,就可以做个土电话了;两瓶用皮筋穿过,戴在头上,宝宝就长出“犄角”了;桌上放颗枣,倒扣三个小瓶倒倒手,猜猜枣在哪儿,这就锻炼宝宝的视觉追踪和注意、记忆力啦……

不看了的故事书,粘在纸板上剪几下,就能玩拼图了。喜欢的形象剪下来,也贴在纸板上,宝宝可以攒很多好朋友的倩影;他们随意组合,就可创造很多离奇的故事;积攒宝宝的画,装订加封皮,就是他的自制书了……您看,只要稍动脑筋,就能DIY出许多教育和快乐。

结语:

好的教育和钱的投入没有必然关系,教育的最终是要落在对孩子需求的敏感以及您无条件的爱。努力挣钱的同时,也洒脱一些,对自己说:物价飙,我们照样能成功育儿。

◎文/车廷菲(中央教科所科技研发中心)

本文Hash:bbe404126b4517af07f266c8a0cbff8d9e7b73a1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