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7岁前必须学会的7个规矩

学龄前是孩子的黄金时代。上小学后,孩子可能就要告别无忧无虑了,面对的挑战更多了,父母的期望值更高了,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少了……所以,孩子7岁前的生活真的须好好安排和筹划。

在你看来,有哪些事情是7岁前不可不做、不可不体验的呢?它们能让孩子的童年不留下遗憾,或是让孩子的未来更美好。

根据所有妈妈列的清单,我们选出了——

上榜率最高的8件事(按票数从多到少排列)

1、体验农村生活

2、外出旅游

3、阅读

4、学一门乐器

5、学一种棋类

6、去一趟迪士尼

7、饲养小动物

8、涂涂画画

最“宽松”的清单

(妈妈:丽萍,上海,儿子7岁)

今年9月,骏骏就该上小学了,在上小学前,他很自由,基本上是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不会强迫孩子去画画、学琴,如果一定要说几件孩子7岁之前要做的事情,那就是:

1.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理由:每天晚上,儿子总不肯早睡,怎么都要拖到22:00之后,第二起天起床都快7点了,每回上幼儿园都像打仗一样。

2.从现在起,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理由:上学后,就不允许看电视了。这样一来,骏骏就不能看动画片了。不过,他说上学后一定不看电视,具体如何表现,现在还不得而知,走着瞧吧!

最“好学”的清单

(妈妈:王菁,深圳,女儿9岁)

1.学琴

理由:钢琴、手风琴、古筝、琵琶哪样都行。学琴能锻炼记忆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及听觉能力。上学后功课多,所以,要想学不如趁早学。

2.学棋

理由:围棋、象棋、国际象棋,甚至五子棋、军棋、跳棋,样样都可以。“走一步,想三步”,下棋是很锻炼人的思维的。所以我觉得,让孩子学习珠心算不如教孩子下棋。

3.学会查字典

理由: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爸爸妈妈不可能整天念书给孩子听,学会查词典等于帮助孩子开启了尽早阅读的大门。

4.背背《三字经》和古诗

理由:《三字经》或古诗很有韵律,背起来朗朗上口,很能锻炼记忆力,也能培养语言能力。

5.玩儿

理由:拿瓶瓶罐罐陪着孩子做做实验,用废纸碎布做做手工,看着浪费时间,绝对开发智力,好过电脑游戏。

6.旅游

理由:见多才能识广,趁着假期没作业,快点去玩儿吧。

最“严肃”的清单

(妈妈:叶汉容,深圳,儿子7岁半)

1.每天坚持阅读

理由:“书中自有黄金屋”,每天阅读可增长孩子的知识和见闻,并为步入学堂打好坚实的基础。

2.辨是非,学习自我保护

理由:学会辨别简单的是非对错,有助于孩子的自我保护,在危险有害的事物面前提高警惕。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理由: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逐步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4.乐于帮助他人

理由: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好品格,在帮助别人、与别人分享中获得快乐。

5.做一件充满挑战的事

理由:比如爬一次高山,让孩子感受攀登过程中的艰辛,并体会到克服重重困难后的成功喜悦,增强面对挑战的信心。

6.多玩开发智力的创意游戏

理由: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和双手,让思维变得更活跃,并养成勇于创新、敢于主动尝试新事物的好习惯。

7.体验一次真正的农村生活

理由:体会到农村孩子生活的艰辛和渴望,能让孩子知足常乐,珍惜自己眼前的幸福生活,为自己和他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8.学会感恩

理由:有付 才会有收获,只有真心付出并懂得感恩的人才会获得更多。

最“忙碌”的清单

(妈妈:王国兰,河北石家庄,双胞胎儿子5岁)

1、去玩具店

理由:爱玩儿是小孩子的天性,多玩少学更是早期教育的要领。

2.去巧克力工厂

理由:孩子都喜欢巧克力和糖果,能去巧克力工厂瞧瞧,多美妙哦!

3.去音像店

理由:感受音乐的魅力和人类艺术的奥妙。

4.去美术馆和艺术中心

理由:即便他(她)什么都看不懂,经常坚持这样做也会产生神奇的魔力。

5.去亲子中心

理由:结合孩子的个性报一两个兴趣班,既解决了节假日不知把孩子带往哪里去的困惑,又为自己腾出时间休整身心。

6.去高级的电子游戏厅

理由:据说,尽早学会电玩游戏并学会克制玩耍时间的孩子可能更聪明哩。

7.去逛街

理由:事实证明,一个从小就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孩子长大后更富有爱心,更不容易让困难和挫折打倒。

8.去开阔的空间和结构复杂的空间

理由:在开阔的地方孩子们喜欢疯跑,在结构复杂的地方则喜欢钻来钻去“藏猫猫”,孩子们是在“寻找自我”吗?

9.去儿童摄影棚

理由:喜欢拍照,在镜头面前不羞涩也不夸张的孩子,将来才能在任何社交场合保持最自然大方的礼仪风范。

10.去爸爸妈妈的怀抱

理由:温和与宽容永远是亲子教育的首要诀窍!

还有很多,比如:去太空、去书屋、去大自然、去乡下、去健康生活餐馆等。

最“有爱心”的清单

(妈妈:张文静,上海,儿子3岁)

1.去“迪士尼”

理由:儿子自从看了《小熊维尼》就吵着要去迪士尼,其实要求也不过分,那个梦幻城堡谁不想去?

2.会一种棋类或运动

理由:棋类能让孩子“静”下来,培养专注力,这对以后的学习比较有帮助。运动能够锻炼身体,少生病。其实两样都想让孩子学,只是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先暂定一项。

3.准备一个自己的书房

理由:一个有书房的家才是完美的。现在的家庭一般把孩子的书桌设在卧室里,但卧室有太多的东西,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再说将来的学习注定是辛苦的,旁边有张床哪能不诱惑。所以,看书学习的地方最好独立开来。

4.养一个小动物

理由:有天儿子一边洗澡,一边用一个小网捞澡盆里的玩具小鱼小乌龟。捞上来后,他找了个小碗模仿做饭,说“妈妈,我给你做小鱼汤吧”、“我们来清蒸小乌龟”……我就想,应该让他自己养个小动物,至少得让他感受到“小动物不光是能吃的”。

5.资助1个希望工程的小学生

理由:7岁之前,我们替他做,希望7岁以后,儿子能有意愿自己去做这件事。借此让孩子开眼界,看看生活在不同地方、不同条件下的孩子们。

6.最想做也最难做到的:让孩子摆脱目前的教育体制

理由:现在的竞争压力,还有“赢在起跑线”的号召,让孩子和家长都身不由己投入一场无止境的教育战争。真希望能够摆脱这样的教育体制,但是,谈何容易!

最“另类”的清单

(妈妈:朱茜,上海,儿子5岁)

1.和妈妈一起洗澡

理由:体验人之初。

2.骑在爸爸肩上

理由:看看有谁比我高?得意!

3.在自己的床上“画地图”

理由:这是小孩子的权利!

4.在家里墙上随性涂鸦

理由:兴之所至,不亦乐乎。

5.和爸爸妈妈一同长途旅行十天以上

理由: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6.认点字,学点英文和数学

理由:不用很多,但还是学点好。

7.有自己的 书架和满架的图书

理由:阅读最重要!

“专家妈妈”列清单

李凌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师,女儿4岁

1、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理由:一生安全和信赖的基础。

2、伴着故事入眠

理由:童年的甜蜜时光。

3、在野外撒欢打滚儿

理由:不为别的,就为能淋漓的享受童年的欢乐。原文标题:7岁前的孩子必学的7个规矩

孩子7岁之前必须学会的11种小本领

随着社会竞争的越发激烈,宝宝需要学习的知识本领也就越来越多了。可是,由于不少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宝宝,宝宝的自我学习能力也就越来越糟糕。那么,你知道宝宝在幼儿园学到的或者说应该学会的11种“本领”,父母不妨做一个小小的对照:这些“本领”你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学到了吗?

本领一:学习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在许多爸爸妈妈看来,幼儿园里孩子们很自由,可以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自由选择玩具和玩伴,这可是老师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让孩子自由融入集体的轻松氛围呢。进了幼儿园,孩子学会了把玩完的玩具放回原处,学会了离开教室的时候,听着老师的口令排队,什么时候午餐,什么时候午睡,什么时候吃点心。学会了自控,知道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不能随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老师。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比在家里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乖多了?

本领二:学习怎样交朋友

其实,许多3~4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老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

孩子学会怎样参与别人的活动,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干什么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默默地看别人玩,或者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样的社交对于孩子长大之后融入集体大有帮助呢。

本领三:学会怎样独立说故事

尽管目前许多学前儿童研究专家不主张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认字,但是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对书籍的爱好。孩子们还常常会在老师要求下同小伙伴合作表演老师讲过的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渐渐学会了抓住故事的中心,知道说故事的时候怎样开头、发展、结尾,求知欲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漫漫萌芽的。

本领四:学会请求帮助

孩子在操场上玩的时候摔疼了,沙子飞到眼睛里去了,但是怕难为情不敢告诉老师。这是许多初入园的小朋友都发生过的情形。幼儿园老师会鼓励孩子大声说话,有事告诉老师。有没有发现:原来羞羞答答的孩子更懂得怎样保护自己了?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他的幼儿园老师在孩子的未来的求学生涯中至关紧要,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同其他老师和成人的相处方式。孩子如果同家庭以外的长者相处愉快的话,今后在同成年人交往方面会有相当的自信。

本领五:学会简单的剪剪贴贴

可别小看幼儿园里那些让孩子们剪剪贴贴的手工,这是最好的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方式。当孩子用剪刀、胶水、橡皮泥制作手工的时候,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全都开动起来了。小女孩比男孩子更喜欢这些手工,专家指出,所有的小朋友都应该重视这样的动手经历,这样孩子将来学习写字会容易得多。

本领六:学会搭积木

研究表明,搭积木对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概念大有益处。然而,就像小男孩不太喜欢手工课一样,女孩子通常会忽略积木。专家指出,搭积木过程中孩子学会了排序和分类。如果孩子想搭一个高塔,手头又没有长积木,他们会发现两块小积木拼起来可以变成一条长的。这就在无形中为孩子将来学习除法、分数和几何打下了基础。

本领七:学会辨识标记、概念、节奏

幼儿园里没有认字阅读课,但孩子在那里认识了数字和字母,辨别了物体的颜色、形状。知道把两种颜色调和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知道什么东西是三角 的、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学习唱歌跳舞,懂得了节奏感令孩子朗读的水平提高了。学习乐器对于孩子将来学习数学有帮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研究者还发现,参加小组唱和学习钢琴的孩子在空间想象——如拼图之类的游戏中表现更出色。

本领八:学会跳远、跳高等运动技能

幼儿园里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有户外活动,跑步、滑滑梯、攀登和球类游戏,在这些活动中,孩子的身体机能和协调能力得到了最好的锻炼。

操场上的活动也锻炼了孩子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怎样蜷起腿钻过那个圈圈,怎样找小朋友同自己一起玩跷跷板,操场上的自由活动同跟爸爸妈妈去公园玩可不一样,在公园里,爸爸妈妈的眼睛老盯着孩子,会告诉孩子每一个项目怎么玩,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喝彩。而幼儿园操场上的活动是完完全全由孩子自主的,他们学会了真正对自己负责。

本领九:学会独立和自理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比如扣纽扣梳头发拿玩具,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对这么多小朋友做这样的关照。

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了自己穿鞋,开果汁瓶盖,会穿脱、折叠衣服,折叠被褥,会系鞋带,会用筷子,会分发整理餐具,收拾桌子,会刷牙,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也给爸爸妈妈莫大的方便,你带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着他、帮着他了。

本领十:学会学习能力

幼儿能自己探索、发现周围的事物进行学习,对周围事物感兴趣,那么对他今后的学习十分有益。而幼儿园各个领域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注重儿童能力的开发,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学习,要怎样学习,从小对学习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幼儿园重视幼儿亲自参与活动,通过不断体验、经历,学习知识技能。

本领十一:学会良好习惯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包括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社会规则。因此幼儿园的活动里都包含了怎样培养他们在生活上、成长成人上都能树立健康的习惯,为今后的人生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

学龄前孩子必须学会的六大规矩

孩子的性格行为都是从小培养的,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从一个小孩子走过来,没有天生完美的人。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难免有些过于溺爱。这样的教育将对孩子会造成行为人格的缺失。

粗野、粗俗行为不能有

规矩一: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孩子有怎样的行为才算粗野、粗俗呢?比如乐乐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抢东西,小朋友不给他他就开始打他,还骂他说:“你要是不给我,我就让我哥哥把你变成残疾!”……乐乐这样的做法,就是粗野、粗俗的行为。这一类的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乐乐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比如妈妈可以问:“乐乐现在知道错了,那么以后要玩小朋友的玩具,应该怎么做呢?”爸爸妈妈心平气和地引导,在这样的环境中,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寻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这时候也要适当地给他鼓励,并给他立下这条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已经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规矩二: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6岁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萌芽,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就想乐乐一样,总是说:“妈妈是我的,爸爸也是我的,玩具都是我的!”只要看到爸爸妈妈牵着其他小朋友或者玩具被别人拿走了,乐乐就会大哭起来……

学会“物归原主”

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还记建立自我意识,可以拿着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告诉他:“这一件是你的,这一件是爸爸的,这个是妈妈的。”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等孩子已经能清楚地分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要刻意地多给孩子提问:“这是你的吗?”让他独立地进行判断,并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规矩三: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好,自己玩耍的时候总喜欢乱扔玩具,玩厌了就屁颠屁颠地抛开,等着妈妈帮他收拾残局。很多妈妈们都不会说什么,觉得“孩子还小,也不懂收拾,帮他收反而更省事”。

其实6岁前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收拾东西,只是爸爸妈妈的宠爱和迁就,让他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不妨就给他立下规矩,每次玩完之后都要自己收拾玩具,写完作业要收拾书桌等等,让他学会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这样的规则能让孩子学会照顾环境,最终形成的是对环境的尊重和自身的教养。而且孩子在对东西进行归位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在收拾书桌的过程中,他可以自己决 什么东西要放在哪里,这样对他的创造力也有所帮助。长大后,无论孩子到了什么环境,他都能养成“归位”的好习惯,生活也会更加整洁。

规矩四: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孩子第一”,什么事情都让着孩子,饭先给孩子吃,水果先让孩子挑等等,但是,家长这样的一味谦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觉得“爸爸妈妈都要让着我,我是最大的!”,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长大后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哟!

要克服“小皇帝”“小公主”的坏习惯,要从家长们做起。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并且时时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比如吃饭的时候,妈妈先到饭桌前就先吃,如果孩子总是不来,那就让他尝到没有菜吃的后果;刷牙的时候谁先到洗手间就先刷牙……这样慢慢地,帮助孩子形成“先来后到”的习惯。

遵守规矩,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样的规则可以避免他养成自私的毛病,让他懂得当别人先拿到东西的时候,必须学会等待,并形成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

规矩五:不可以打扰别人

当孩子遇到好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把它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而且现在许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所以常常允许孩子在任何时候打断自己讲话,而且还会高兴地回应孩子,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让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长大以后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在集体中生活。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帮他改正,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很不礼貌的,你想想,如果宝宝在睡觉,小朋友老是过来跟你说话,宝宝会高兴吗?”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而且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这样更容易交到好多好朋友呢!

规矩六: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家长们疼爱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处处让着他,就算孩子犯错不道歉爸爸妈妈也会一心软就原谅他了。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妈妈都会原谅我”,孩子没有了约束,难免会为所欲为,犯更多更严重的错误。

其实,6岁前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也已经开始懂事理了,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抓住机会,从小就教育他“做了错事要道歉,这样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命令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诚实地面对,并且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反省自己,也开始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了。

6岁前的孩子,各种意识还处于萌芽阶段,是教育孩子遵守规则的最佳时期。这段时间,爸爸妈妈可以减少一点对孩子的溺爱,给他们立下严格一点的规矩,并跟着孩子一起认真地遵守,从小就培养孩子遵守规则、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而且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孩子也会喜欢上遵守规矩的“游戏”,在“游戏”中健康地成长起来。

小编总结:溺爱会阻碍孩子的成长,爱他就应该让他学会独立、养成良好的品格,父母小时候对 子的用心培养,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本文Hash:9a1c2ebc6001133363e5f6bc5188d17a72e9e253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