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咬手指应关注其心理变化

平时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很多宝宝有咬手指、吮手指,但是很多家长都认为是正常的。其实宝宝做这个动作反应了他们内心的变化,家长应该用科学的心态去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表现反应了什么?

平时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很多宝宝有咬手指、吮手指,但是很多家长都认为是正常的。其实宝宝做这个动作反应了他们内心的变化,家长应该用科学的心态去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表现反应了什么?

1.几乎是整天将手指放在嘴里吮,只要手里没有东西,就将手放到嘴里去。

2.上课时吮,睡觉时也吮,有的不吮就睡不着。

吮咬手指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理运动功能障碍。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经调查发现,在6-12岁的儿童中,“经常”和“几乎整天”吮手指的儿童发病率为12%,而咬指甲的儿童的发病率则高达44%。

有统计表明,90%的正常婴儿都有吮手指的行为,特别是儿童在长牙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一般而言,儿童到2-3岁后,这种吮手指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但如果过了这一年龄阶段,还仍然经常吮手指,则属于不正常现象了。

咬手指可在儿童期任一阶段发生,顽固者可能形成终生固癖,但多数出现在学龄初期的儿童身上,大约10%-30%的学龄儿童有这种行为。多发年龄在11-13岁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距。

一、导致儿童长期经常吮手指和咬指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1.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父母工作太忙,对孩子要求过严,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爱和关注,特别是母爱。

2.缺少同龄伙伴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住在单元式的房子里,当孩子从学校、幼儿园回家后,常常是一个人在家做作业、玩玩具、看电视,但感到孤独、寂寞、乏味时,便不自觉地去吮手指、咬指甲,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

3.适应困难当孩子适应新环境感到困难时,或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也会产生这种行为。

4.模仿有的儿童是在幼儿园、学校里从同伴那儿模仿学来的。

5.教育不及时当孩子从吮手指、咬指甲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快感后,便会时刻想着去吮指甲、咬指甲,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及时进行教育和制止,而是“看”之任之,也易使孩子养成习惯性行为。

6.其他原因如在饥饿、身体有疼痛或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时,吮手指、咬手指可以转移分散对饥饿、身体疼痛和不舒服的注意力。若这种饥饿、疾病等不良情景经常出现,则可能使这类动作变成习惯性动作。

二、一般而言,由于儿童是固定地吸吮或咬啃某一个手指,以致受吸吮、咬啃的手指浮肿、变细、变尖;由于长期经常地吮、咬,以致面颌变形、牙列不整齐、牙齿闭合不良等,并易感染疾病。

三、儿童若养成了吮手指、咬手指的顽固习惯,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儿童内心紧张、压抑、忧虑、自卑感、敌对感的情绪表现。因此,必须及早进行预防,对已形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儿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矫治。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六种:

1.尽量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注的需求如多与孩子交流感情,进行肌肤接触,如陪孩子做游戏,带孩子郊游;睡前给孩子以温情,让他能愉快安详地入睡,使孩子有一种安全感、满足感与幸福感。

2.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和场所借此鼓励儿童多与同伴一起玩耍,安排一些合适的手工活动,尽量使他们的手不空闲。

3.定期为孩子修剪指甲,使其无法咬到修剪指甲一般可以进行每周一次。同时应注意孩子手部的清洁卫生情况 防止感染疾病。

4.厌恶疗法可在孩子经常吮、咬的手指上放一些胡椒粉,或涂些黄连水等苦味剂,或缠上些胶布,使之在吮、咬时产生一种厌恶感,可减少或消除这种行为。

5.负性活动练习规定患儿在一段时间里反复不停地吮、咬手指,直至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促使其慢慢改掉这一习惯。

6.正确的教育与强化在对孩子进行矫治时,态度要亲切,语言动作要轻柔,不要大声地呵斥、恐吓、打骂。另外,当孩子在矫治的过程中有所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及鼓励。

关注宝宝心理应从孕期开始

忽略孕期胎儿的心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近日,笔者从华东师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获悉,全国首个“儿童心理咨询与潜能发展师证书班”即将开班,课程将讲授从怀孕期到六岁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过程,而对孕期胎儿到3岁儿童心理的关注,将成为培训特色。

华东师大国家育婴职业资格项目总监曾祺介绍,孕期胎儿和婴幼儿的心理关注,往往被家长甚至专业育婴人士所忽略。“其实,孕期胎儿心理健康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妇女在怀孕时,透露出对孩子的讨厌情绪,那么胎儿出生后,与母亲的感情将会明显疏离,甚至拒绝母乳喂养”。

因此,曾祺表示,儿童心理咨询的起点应该是对孕妇的心理疏导。“人的很多心理问题,其实在3岁之前就已经根植在心里了”,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儿童心理博士徐浙宁也表示,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应该从零岁开始。

为何将心理咨询与潜能发展相结合进行培训?曾祺解释说,由于-6岁的儿童处于潜能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发现和排除孩子的心理问题,更要发现孩子潜能的分布以及所长所短,帮助父母挖掘孩子的天分,同时尽可能检查某些不足因素,并进行弥补。

因此,报名儿童心理咨询与潜能发展师除了需要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更要求有一定的育儿工作经验。

心理专家提示:宝宝爱啃手指甲或因缺少关心

  宝宝咬指甲

  近日,方婆婆带着10岁的外孙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方婆婆说,亮亮从小就有这个习惯,小时候没太在意,前段时间发现亮亮的指甲越来越短小,他还总说指甲痛。

  儿保科王凤主任医师介绍,小孩在幼儿时期啃手指是正常现象,但是长大了还是有这一习惯,就有可能是微量元素缺乏或心理因素导致。心理障碍是造成孩子啃指甲的主要原因,即依赖感过强,父母和孩子的交流较少,小孩子就会通过啃指甲来寻求一种心理依赖感。

  王凤提醒:咬指甲是一种神经性不良行为习惯,是焦虑和没有安全感的症状表现,是孩子用于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父母因工作忙等种种原因忽略孩子、长辈们的过度溺爱都是造成孩子啃指甲的主要原因。父母就要采取适当的办法来帮助他们,而不是吓唬、打骂。如在他啃指甲时用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或进行奖励性措施替代他啃指甲的行为。

  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存在社会适应性不良和交往障碍,和父母、小伙伴都无法正常沟通。作为家长,应多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得到完全的安全感。

  儿童期宝宝咬指甲父母须警惕

  当紧张、无聊或被某项活动吸引时,例如看电视或做作业,儿童经常咬指甲。当他们脆弱时,儿童更有可能会咬指甲。一旦指甲被咬掉或被破坏,儿童会更容易继续这项习惯,可能是因为潜意识地想尝试把指甲的粗糙边缘弄平整。

  干燥皲裂的手掌也会引起更多啃咬:表皮附近的皮肤变得粗糙,促使儿童想咀嚼和农畜平滑的表面。

  健康忧虑咬指甲会刺激指甲附近的表皮和皮肤,导致流血和感染。也会导致牙齿边缘的折断,尤其是门牙。

  不应做的事

  不要对这个习惯太注意,也不要告诉孩子说他的指甲很难看,因为这只会让他不自在和焦虑,而且可能会鼓励了习惯继续。不要让孩子用指甲敲开东西或挖掘泥土;当指甲折断时,这会导致指甲粗糙和倒刺,增加孩子咬指甲的冲动。

  母婴频道专家提醒:开始指甲的日常保护计划:使用润肤霜让孩子的指甲滋润并用硬化剂来硬化指甲。用磨砂板把指甲边缘磨平整。每天涂几次手霜。如果你的孩子是女孩,你还可以尝试给他涂透明指甲油来强化指甲。

  (编辑:苗皓)

本文Hash:d6923da03894fa9e8bb019d99d3c1e8c25ad290b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