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解析孩子的个性类型

孩子的个性类型,对于不同的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类型,尤其是在性格方面更是如此,那么要如何才能解析孩子的个性类型呢?

孩子在幼儿时期,其个性特征就开始显现出来,例如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安静沉默;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有的孩子观察力强……孩子在对人、对事方面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去反应。作为父母,应当重视孩子最初形成的这些个性萌芽,对孩子个性上的优点进行培养,对孩子个性中的缺点进行纠正,这样对孩子日后形成良好的性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解析孩子的个性类型

一、活泼好动型的孩子

有一类孩子他们常常坐不住,总是动来动去的,安静不下来。其实,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这是较普遍的类型,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但是正因为好动,这一类型的孩子往往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遵守纪律和规则,不愿意受到约束,缺乏对事物的持久性。

二、消极沉默型的孩子

这一类孩子平时较为沉默、内向,对事物总有消极的态度,总是打不起精神来,一点小事就易导致其紧张。他们往往表面上看似很乖,但是缺乏热情、积极性和好奇心。

三、内心迎合型的孩子

这一类孩子心智较为早熟,会洞察大人的情绪、心思,而且较为看重父母的评价,他们会顺着大人反应来做出迎合,往往受到喜爱。但是,这类孩子缺乏自主性,太过注意他人的反应,易受他人意见的干扰。

四、自我意识张扬型的孩子

这一类孩子自我意识较强,喜欢表现自己,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性格张扬,往往处理不好与他人的交往问题,导致孩子不合群。

如何确定孩子的条理性类型

每个走进我办公室的学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天赋和优势,同时也面临独特的挑战。有些学生为自己的条理性而困扰,有些学生有很好的条理性,能将他们的活页夹和书包整理得井井有条,但好像从来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不到事情的最后关头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在条理性方面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当真正面临考试的时候,会发现自己非常纠结和困惑。

关于“条理性”这个概念有很多不同的描述方式(属于“左脑思维”还是“右脑思维”、“什么东西都不肯扔”还是“习惯堆放东西的人”),同样,“没有条理性”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果你和我一样帮助过成百上千的学生应对“没有条理性”的挑战,就能体会到这一点。我在本章以及整本书中都会提到“没有条理性”的几种不同类型及其特征,你会发现自己儿子身上具备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你在学业以及其他方面为儿子提供指导,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我之所以能够帮助那些长期被视为没有条理,以及在身体和智力方面有严重缺陷的学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所使用的是一套完整统一的体系。这套体系的各组成部分都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帮助男生建立适用于他们自己的方法。在我的工作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帮助每一个年轻人摆脱受控制的感觉,增加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看到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本章下面所使用的例子都是来自于我所帮助过的孩子们,这些事例不仅真实,而且具有代表性。换句话说,我希望你能明白,发生在你儿子身上的情形可能正好与书中所描述的一些事例相符。在下面的章节中,我还会不断重复再现这些生活原型。

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性教育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懂性知识,以至于到大了以后都不懂得保护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事情出来,那么对于小时候,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实施性教育呢?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性教育呢?

性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师。

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性教育就已经开始了。而教孩子认识自己身体部位,包括生殖器,可以说是性教育很重要的一课。但事实上,对于最显著的性别标志——生殖器,许多父母不能告诉孩子正确的称呼,他们更愿意告诉孩子各种各样的“婉转之词”。

专家认为,其实可以大方坦然地告诉孩子,男孩的生殖器,可以称之为阴茎,女孩的,可以称之为阴部。教孩子认识生殖器时,如果随心所欲地使用所谓的“婉转之词”,一是当孩子的那个部位出现问题时,甚至是孩子受到性侵犯时,就没有任何你们家庭之外的人能够和他们沟通;二是会有可能把一种羞耻感或犯罪感引入身体的这个部位。

案例

“妈妈,我的小妹妹受伤了”

家住广州大道北的杨女士几天前被女儿弄了个啼笑皆非:那天下午,她四岁多的女儿婷婷(化名)跟另外一个小女孩在花园里玩健身器材。突然,女儿的玩伴慌慌张张地跑来,说:“不好啦,阿姨,婷婷哭了,她的‘小妹妹’受伤啦!”

杨女士一头雾水:女儿哪来的“小妹妹”?杨女士赶紧跑过去查看,原来是女儿因为生殖器撞在健身器材上被弄疼,哭了。杨女士哭笑不得,问女儿的玩伴:“你怎么说是婷婷的‘小妹妹’受伤了呢?”小女孩答:"我们叫那个地方就是叫‘小妹妹’的呀!”

父母

绝大多数使用“婉转之词”

记者通过网上调查发现,有的父母认为,没必要这么早就教育孩子“专业的称呼”,觉得“专业的称呼”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的口里说出来很别扭;也有父母认为,在家还可以,但如果孩子在外面也这样称呼,会令人尴尬;还有父母认为那些科学术语对孩子根本说不出口……绝大多数父母在教孩子称呼自己的生殖器时,使用的都是“婉转之词”,而非科学的术语。

记者对现实生活中的父母的访问也表明,只有很小一部分的父母会教给孩子正确的称呼。相对而言,对男孩的生殖器,用得最多的称呼是“鸡鸡”或“小鸡鸡”,大家都认为“基本上可以在中国通用”,但对女孩生殖器的称呼,就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称呼了。

以下是记者搜集到的包括各种地域、各种方言的有关生殖器称呼的“婉转之词”:

男孩:鸡鸡、小雀、雀雀、咕咕咕、小蕉蕉、宝贝蛋、小牛儿、慈姑定、姑姑仔、春春、虫虫、鸭鸭、小茶壶、小松鼠、鸟鸟、啫啫、鱼仔、小虫虫、何B仔、小河马、周周、咛咛、nounou、水龙头、大象、小蛋蛋、小弟弟……

女孩:尿尿的地方、拉尿的小屁股、屁屁、鸡仔、夹夹、BB、小贝壳、西西、角角鸡、小妹妹、小娃娃……

幼儿园:

称呼不统一老师困扰多

曾经在一家省一级幼儿园任幼儿教师的李小姐告诉记者,就算是幼儿园老师,也很少会“一本正经”地跟小朋友用科学的术语来称呼生殖器。但在工作中,确实也因为这些五花八门的称呼闹过不少笑话。有一次,一个小女孩过来告诉她:“我的小屁股痒!”她马上褪下小女孩的裤子,查看她的臀部。可是小女孩在她的怀里扭来扭去, 大声地喊:“不是那里!”然后站起来,指着她的阴部说:“是这里痒!”

本文Hash:d058365e76fbf69b1b1f9727db500ea28845c57f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