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讲故事来开启孩子的智慧?

孩子和父母的沟通,有很多种方法。最常见的就是讲故事,那要如何通过讲故事来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呢?

儿童学习一般是被动性的,而且往往凭兴趣。柏拉图说过:“要避免强制,要以娱乐的方式开始早期教育”。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听,就是提高他们对书本的兴趣,从而促进以后的学习自觉性的一种方式。

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在半岁时开始,当然这时不能期望孩子能听懂什么,而是让他适应你的语调并从中得到一种舒适、平和、安全的感觉。当孩子两岁时,这就应成为一项有规律的活动,每天讲上几个故事,可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要想得到好的效果,应该注意:给儿童讲故事要开始得早,因为儿童越小越乐于模仿,学得快。给儿童讲的要有趣味,能抓住儿童心理,丰富儿童的想象力。读物内容不能超出孩子的智力范围。

作品的趣味性,是为儿童讲故事时特别应注意的。因为儿童大脑尚未发育完善,容易疲倦,注意力容易转移,如果作品不能使儿童发出健康的笑声,引不起他们愉快的情绪,就吸引不住儿童,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一般说来,新奇、变化多而热闹的场面,勇敢、惊险的行为或情节,美丽的色彩、有节奏的声调、夸张的手法、有趣味的反复、成功而又快乐的结局等,都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为不同年龄的儿童讲故事时,还要注意些特殊要求:3、4岁儿童听的故事,应该短小,情节简单,最好有适当的重复,角色也要少。5、6岁的儿童,抽象思维开始萌芽,理解事物的能力增强了。他们不仅需要听篇幅稍长、情节曲折一些的作品,而且内容的范围也需要扩大。可以增加一些革命领袖的故事、反映英雄事迹的故事以及历史人物、科学家的故事,以扩大他们的眼界。

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是显著的,据对7岁儿童做的一项试验表明:每天给他们读上10分钟的故事,一学年之后孩子们的理解力和词汇量均有惊人的增长。

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可以选择玩具来试一试

导读:孩子对玩具往往“喜新厌旧”,新买的玩具玩不长时间就扔到了一旁,这时候你不用呵斥孩子,因为孩子都有这种倾向。你只要把他扔的玩具收起来,过几天再给他,他又会感到很新鲜了。

“妈妈,我要那个有很多衣服的芭比娃娃!”

“不买不买,贵死了,不就是给她换换衣服吗,有什么可玩的?妈妈给你买了三本图画书,你回家画画去吧!

“我就喜欢芭比娃娃,我就喜欢给她换衣服,看她的衣服多漂亮啊!”

“买什么买!不如买书划算,快回家!”

在超市里,一个小女孩站在芭比娃娃的玩具面前不肯走,后来到底被妈妈给拖走了。

孩子执意要买芭比娃娃,已经表现出独立的意愿,可是妈妈认为一个玩具就是玩玩而且,花大价钱买可不值得,还不如买书来的经济合算呢。那么,玩具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中的价值何在呢?

在“游戏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章节中已经提到:在孩子生命的初期,行动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外在的身体动作可加速内在智力活动的发展。3~6岁孩子的动作主要表现在“玩”的过程中,而玩难免与玩具是分不开的。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也锻炼了孩子的观察、思考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智力当然得到了发展。鲁迅先生曾说过:“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具是儿童学习的第一本教科书”。

玩具以它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奇特的变化等特点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能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启迪孩子动手和动脑。所以,玩具是孩子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伙伴。就拿模型玩具来说,这种玩具就非常有利于开发孩子的空间智能、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及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芭比娃娃这样的玩具则非常适合培养女孩子的审美情趣,包括色彩和款式的搭配,对形体美的追求等等。

家长应该为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提供不同的玩具来全面开发孩子的智力。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可以给他买一些毛绒玩具、小皮球,让他尝试着穿木珠,这样的玩具可以让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感知觉、大动作以及精细的动作得到良好的锻炼和发展。4~5岁的孩子,可以玩建筑玩具、各类的拼版、插塑、木偶、套圈等游戏,这样的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想像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5~6岁的孩子可以玩装拆玩具、棋类、乒乓球等,进一步锻炼孩子的专心、耐心和细心,培养探索精神和动作操作能力,让孩子的思维力和想像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既然说玩是孩子的天性,那么玩具就是帮助孩子打开和认识世界的大门,它引导着孩子进入探索世界的天地。家长应该为不同阶段的孩子购置适宜的玩具来开发孩子的智力。当然,没必要去买那些高级、复杂的电动玩具,其实更适合3~6岁孩子的往往是那些没有固定形式的玩具,如积木。孩子通过不断地组合,能发现他所创造出的东西和生活中的某个物品很像——比如桥、楼房等,这样他就获得了感知。孩子通过玩具模拟再现生活是他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的形式,这个过程是不能逾越的,也不是通过你的说教能让孩子明白的,他必须亲自去感知,玩具则是给了他一个可以模拟的途径,这样他的感知会更直接更鲜明,智力发育也会更快一些。

学会讲故事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智慧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时,都只是纯粹地把故事原文照读。这样跟孩子的阅读方法,不利于孩子思考问题和发挥想象力。父母应该养成怎样与孩子阅读的习惯呢?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时,都只是纯粹地把故事原文照读。这样跟孩子的阅读方法,不利于孩子思考问题和发挥想象力。父母应该养成怎样与孩子阅读的习惯呢?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传统的做法就是把故事读给孩子听,让孩子感到司马光很聪明,很有智慧。如果我们这样给孩子讲故事,还不如不讲的好。因为这样讲,除了让孩子感到司马光聪明外,还会在孩子的心灵竖起一道墙,让孩子感到自己很笨,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这些聪明的人难以超越,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讲这个故事。

如果我们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读给孩子听以后,因势利导的问孩子:“司马光聪明吗?”孩子肯定回答:“聪明。”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司马光为什么能想出如此巧妙的办法呢?”孩子可能回答不上来,这时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是不是因为司马光爱思考、爱动脑,才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呢?”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爱思考、爱动脑的观念,而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大有裨益。

我们是不是还可和孩子一起讨论,是不是有比司马光更好的方法呢?

1.用一根棍子先把落水者拉出水面,再叫大人把落水者救出;

2.如果没有棍子,用绳子可以吗?

3.既没有棍子,也没有绳子,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如果孩子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是不是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身上穿的衣服可以吗?……如果我们这样启发孩子思考,放飞孩子的想象,想出更多更妙的方法,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能不智慧超群吗?

爱因斯坦在《自述》中写道:“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我没有被‘光是最快的’学说所禁锢,只不过比牛顿多想了一点点——如果能和光一样快,或者比光更快,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多年坚持不懈地思考,相对论就产生了。”

孩子的教育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往往是多想一点点,往前多走一小步,一个惊人的想法、一个绝妙的智慧、一个新的发明、一个伟大的创造,也就可能诞生了。

教育是用知识做梯子,激励思考、放飞思想,让孩子的天性和身心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用知识做笼子,把思想和身心禁锢起来,让孩子变成简单的记忆机器。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奴才。培养出智慧型的创新人才,孩子的未来才会充满希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感悟:

讲故事,重在启发孩子思考问题。不要被故事内容禁锢了孩子的思想,重在引导孩子思考问题,例如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还可以思考:

1.等量问题。为什么石头的重量就是象的重量?

2.分解问题。大的问题不好解决,可以分解为一些好解决的小问题解决。

3.创新思维问题。问孩子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如果不用石头,用人站在船上可以吗?用人代替石头有什么好处呢?

4.我们还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思维模式、思维习惯的培养,远远重于知识的简单记忆。如果每位家长都能稍微用点心思,注重孩子能力培养的培养。注重孩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变得智慧超群,而智慧是我们留给孩子的最好财富,是孩子可以终身享 的宝藏。

本文Hash:c5cd9ad8cd123fcb05857ec0063c1974c14b2f9d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