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情绪和性格从解读涂鸦开始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表现形式。线条、色彩、图形、人物、环境、布局,显示着孩子的性格、气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当时的情绪特征等等。我们要学会倾听这种“语言”。

(一)通过孩子的画走进孩子的内心

想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那得先读懂孩子的画。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他看见什么都想“说”出来。但是因为年龄的限制,孩子可能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绘画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孩子的画,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扇窗户。

(二)线条与心理

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正常,情绪稳定。

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

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具有攻击性,发泄愤怒。

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

自闭症儿童很喜欢画重复的东西,比如不断的圆或迷宫。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

(三)色彩与心理

6岁前只用红色正常,6岁后过度频繁使用,有暴力倾向,对感情自控力差。

5岁前偏好蓝色,表示有分寸,6岁后大量使用,表示适应力好,但过度使用,表示孩子过于自我约束。

偏爱暖色:活泼,热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偏爱冷色:安静,思考,严谨,悲伤,心情烦闷。

喜欢很强烈的颜色:做事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但属于易怒型,缺乏耐性。

喜欢阴郁的颜色:被动,含蓄,焦虑,多愁善感。

喜欢多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开朗,乐观,人缘好,受欢迎,但容易浮躁。

只用一两种颜色:冷静,谦让,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战。

(四)人物与心理

(1)画谁:

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越多,表明对那个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

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

(2)手臂和手:

孩子三、四岁以前,不画手的居多,其原因是此时期的幼儿还未完全确立自我。

逐渐长大之后,开始画手。

如果手臂向上举开,表示快活、得意,对自己所要求的都能获得满足。

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

若手臂部分画的比较大,是属于好打架、占有欲强的孩子。

把手放下,贴近身体是比较温顺的孩子,

另外也有可能是受欺负、胆小畏缩的孩子,经常有挫败感,需要引起注意。

(3)耳朵:

孩子不画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喜欢听家长罗嗦。

画大耳朵,如果不是卡通形象,那么可能孩子比较敏感;

(4)牙齿:

愤怒的孩子,经常会在画中画出夸张的牙齿,说明有情绪、言语攻击性。

(5)眼睛:

眼睛画得太大的人,比较敏感、多疑、偏执;

画睫毛的人,对美比较关注;

不画瞳孔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倾向。

(6)腿和脚:

腿画的长长的,说明孩子渴望独立。

脚,代表人的活动力,分得越开活动力越强;

反之则比较拘谨,不善与人交往。

如果画出非常大的脚,说明孩子感觉有压力,有安全的需求。

(五)环境与心理

(1)太阳:

太阳在孩子心目中是快乐、明朗的象征。

有光芒的太阳说明孩子心情灿烂。

把太阳拟人化,画出眼睛眉毛 巴,表示孩子智力很高,具有同情心。

不过受到童话故事书的影响,也会画出这种拟人化太阳。

黑色的太阳,则表示孩子对目前的生活非常不满。

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细节和完美

(2)房子:

房子是人们成长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

房子巨大无比,可能渴望亲情或是有难以抑制的冲动。

像城堡一样的房子,代表了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房子外观丑陋、面目可憎,孩子可能把家看做束缚自由的牢笼。

如果房子没有门窗或用栅栏与外界隔开,则是孩子受挫的表现。

房子画得像庙宇,两个极端,要么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异的行为表达。

房子特别强调地面,缺乏安全感。

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细节和完美。

把楼梯画的特别长特别大,孩子不想回家,亲子关系有待改善。

在房子屋顶上画烟囱,希望获得关心,向上的直烟暗示需要出气筒。

(3)树:

树:象征感情,投射人们对环境的体验。

树木画很大,表示个性活泼开朗、蹦蹦跳跳。

树干画的很细长,表示孩子和蔼安静、欠缺活力。

幼儿画树木只有26%会画上树叶,

因此不画树叶的多半是情绪稳定的幼儿,他能控制情感。

(六)图形与心理

(1)喜欢画三角形的孩子: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多比较强,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有很好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发脾气,这类孩子通常喜欢数学。

(2)喜欢画圆形的孩子:凡事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善于掌控时间,合理安排,喜欢按照事先的准备行事,他们多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很丰富的想象力。

(3)喜欢画折线的孩子:分析能力比较强,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但容易陷入相对紧张的状态之中,情绪不稳定,时好时坏,让父母难以捉摸。

(4)喜欢画连环图案的孩子:性格比较仁义,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着想,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适应能力很强,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很快地融人其中。

孩子喜欢画的图形不同,性格心理特点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5)喜欢在小格子中画上交错混乱线条的孩子:有恒心有毅力,做什么事情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6)喜欢画波浪形曲线的孩子:个性随和,富于弹性,适应能力强。善于自我安慰,遇事愿意往好的方面想。

(7)喜欢画不规则曲线和圆形图形的孩子:心胸比较开阔,心态比较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有点玩世不恭。

(8)喜欢画不定型但棱角分明图形的孩子:竞争意识比较强,希望自己能够胜人一筹。他们不断地为了目标而努力,并且可以做出巨大的付出和牺牲。

(9)喜欢画平行线的孩子:可能处于因感到不公而沮丧的状态中,平行线反映了孩子渴望公平的心态,家长需要及时注意,并与孩子沟通。

(10)喜欢画眼睛的孩子:其性格中多疑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比较浓厚的怀旧心理,敏感,善于观察。

(11)喜欢涂写对称图形的孩子:做事比较小心谨慎,遵循一定的计划和规则。

(12)喜欢画飞机、轮船和火车的孩子:这类图案相对复杂,说明孩子具有极强的认知性、记忆力和动手能力。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极具想像力,勇于尝试,能够坚持。

(13)喜欢画有趣的线条、圆圈和其他图形的孩子:富有创造力,对于未知的领域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并打算进行尝试,每一种新想法都会令他们兴奋。

(14)喜欢画各种不同面孔的孩子:这种情况多是借画画的过程发泄自己内心的某种情绪。 喜欢画一张笑脸的孩子,是知足常乐者;喜欢画皱着眉头的脸则恰恰相反。面孔的表情,可能就是孩子内心的感受。

喜欢画花草树木以及田园景象的孩子,性情温和

(15)喜欢画花草树木以及田园景象的孩子:性情温和,对形状和颜色往往具有比其他孩子都突出的欣赏力。这一类型的孩子多在语文、美术等方面具有相当的才华。

(七)布局与心理

居中:自我意识比较强;

偏左:留恋过去;

偏右:憧憬未来;

偏上:喜欢幻想;

偏下:注重现实,对安全较为关注;

画在角落:可能有心理压抑。

从孩子的涂鸦读懂TA的情绪和性格

  (一)通过孩子的画走进孩子的内心

  想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那得先读懂孩子的画。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他看见什么都想“说”出来。但是因为年龄的限制,孩子可能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绘画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孩子的画,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扇窗户。

  (二)线条与心理

  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正常,情绪稳定。

  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

  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具有攻击性,发泄愤怒。

  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

  自闭症儿童很喜欢画重复的东西,比如不断的圆或迷宫。

  (三)色彩与心理

  6岁前只用红色正常,6岁后过度频繁使用,有暴力倾向,对感情自控力差。

  5岁前偏好蓝色,表示有分寸,6岁后大量使用,表示适应力好,但过度使用,表示孩子过于自我约束。

  偏爱暖色:活泼,热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偏爱冷色:安静,思考,严谨,悲伤,心情烦闷。

  喜欢很强烈的颜色:做事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但属于易怒型,缺乏耐性。

  喜欢阴郁的颜色:被动,含蓄,焦虑,多愁善感。

  喜欢多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开朗,乐观,人缘好,受欢迎,但容易浮躁。

  只用一两种颜色:冷静,谦让,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战。

  (四)人物与心理

  (1)画谁:

  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越多,表明对那个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

  (2)手臂和手:

  孩子三、四岁以前,不画手的居多,其原因是此时期的幼儿还未完全确立自我。

  逐渐长大之后,开始画手。

  如果手臂向上举开,表示快活、得意,对自己所要求的都能获得满足。

  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

  若手臂部分画的比较大,是属于好打架、占有欲强的孩子。

  把手放下,贴近身体是比较温顺的孩子,

  另外也有可能是受欺负、胆小畏缩的孩子,经常有挫败感,需要引起注意。

  (3)耳朵:

  孩子不画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喜欢听家长罗嗦。

  画大耳朵,如果不是卡通形象,那么可能孩子比较敏感;

  (4)牙齿:

  愤怒的孩子,经常会在画中画出夸张的牙齿,说明有情绪、言语攻击性。

  (5)眼睛:

  眼睛画得太大的人,比较敏感、多疑、偏执;

  画睫毛的人,对美比较关注;

  不画瞳孔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倾向。

  (6)腿和脚:

  腿画的长长的,说明孩子渴望独立。

  脚,代表人的活动力,分得越开活动力越强;

  反之则比较拘谨,不善与人交往。

  如果画出非常大的脚,说明孩子感觉有压力,有安全的需求。

  (五)环境与心理

  (1)太阳:

  太阳在孩子心目中是快乐、明朗的象征。

  有光芒的太阳说明孩子心情灿烂。

  把太阳拟人化,画出眼睛眉毛嘴巴,表示孩子智力很高,具有同情心。

  不过受到童话故事书的影响,也会画出这种拟人化太阳。

  黑色的太阳,则表示孩子对目前的生活非常不满。

  (2)房子:

  房子是人们成长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

  房子巨大无比,可能渴望亲情或是有难以抑制的冲动。

  像城堡一样的房子,代表了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房子外观丑陋、面目可憎,孩子可能把家看做束缚自由的牢笼。

  如果房子没有门窗或用栅栏与外界隔开,则是孩子受挫的表现。

  房子画得像庙宇,两个极端,要么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异的行为表达。

  房子特别强调地面,缺乏安全感。

  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细节和完美。

  把楼梯画的特别长特别大,孩子不想回家,亲子关系有待改善。

  在房子屋顶上画烟囱,希望获得关心,向上的直烟暗示需要出气筒。

  (3)树:

  树:象征感情,投射人们对环境的体验。

  树木画很大,表示个性活泼开朗、蹦蹦跳跳。

  树干画的很细长,表示孩子和蔼安静、欠缺活力。

  幼儿画树木只有26%会画上树叶,

  因此不画树叶的多半是情绪稳定的幼儿,他能控制情感。

  (六)图形与心理

  (1)喜欢画三角形的孩子: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多比较强,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有很好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发脾气,这类孩子通常喜欢数学。

  (2)喜欢画圆形的孩子:凡事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善于掌控时间,合理安排,喜欢按照事先的准备行事,他们多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很丰富的想象力。

  (3)喜欢画折线的孩子:分析能力比较强,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但容易陷入相对紧张的状态之中,情绪不稳定,时好时坏,让父母难以捉摸。

  (4)喜欢画连环图案的孩子:性格比较仁义,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着想,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适应能力很强,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很快地融人其中。

  (5)喜欢在小格子中画上交错混乱线条的孩子:有恒心有毅力,做什么事情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6)喜欢画波浪形曲线的孩子:个性随和,富于弹性,适应能力强。善于自我安慰,遇事愿意往好的方面想。

  (7)喜欢画不规则曲线和圆形图形的孩子:心胸比较开阔,心态比较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有点玩世不恭。

  (8)喜欢画不定型但棱角分明图形的孩子:竞争意识比较强,希望自己能够胜人一筹。他们不断地为了目标而努力,并且可以做出巨大的付出和牺牲。

  (9)喜欢画平行线的孩子:可能处于因感到不公而沮丧的状态中,平行线反映了孩子渴望公平的心态,家长需要及时注意,并与孩子沟通。

  (10)喜欢画眼睛的孩子:其性格中多疑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比较浓厚的怀旧心理,敏感,善于观察。

  (11)喜欢涂写对称图形的孩子:做事比较小心谨慎,遵循一定的计划和规则。

  (12)喜欢画飞机、轮船和火车的孩子:这类图案相对复杂,说明孩子具有极强的认知性、记忆力和动手能力。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极具想像力,勇于尝试,能够坚持。

  (13)喜欢画有趣的线条、圆圈和其他图形的孩子:富有创造力,对于未知的领域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并打算进行尝试,每一种新想法都会令他们兴奋。

  (14)喜欢画各种不同面孔的孩子:这种情况多是借画画的过程发泄自己内心的某种情绪。喜欢画一张笑脸的孩子,是知足常乐者;喜欢画皱着眉头的脸则恰恰相反。面孔的表情,可能就是孩子内心的感受。

  15)喜欢画花草树木以及田园景象的孩子:性情温和,对形状和颜色往往具有比其他孩子都突出的欣赏力。这一类型的孩子多在语文、美术等方面具有相当的才华。

  (七)布局与心理

  居中:自我意识比较强;

  偏左:留恋过去;

  偏右:憧憬未来;

  偏上:喜欢幻想;

  偏下:注重现实,对安全较为关注;

  画在角落:可能有心理压抑。

亲子沟通要先从理解孩子的情绪开始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愈大愈难与他们沟通,往往是谈话还没超过两三句,孩子就与家长顶撞起来。其实,父母如能不以强者的权威压制孩子,结果也许就会不同。有时,“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避免冲突时的言语伤害,使你冷静下来,重新去思考,这对维持亲子间的良好关系有一定的帮助。理解孩子的情绪妈妈:你今天看上去很生气。罗南:我是很生气!妈妈:你心里感觉有点不舒服。罗南:你说对了!妈妈:你生某人的气。亲子沟通先理解孩子的情绪罗南:是的,我生你的气。妈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罗南:你没有带我去参加小小联盟比赛,但是你带史蒂文去了。妈妈:是这个让你生气啊,我打赌你一定在心里说:“她爱他超过爱我。”罗南:是的。妈妈:有时你真的那么想。罗南:我确实会这么想。妈妈:你要知道,亲爱的,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应该过来告诉我。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告诉他们,“你感觉很生气。”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如何用词语表达出来,他们会觉得你能体会他们真实的想法,关心他们真实的想法。有时,理解孩子的情绪可能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了。有些时候必须要有限制。当四岁的玛格丽特想割掉猫的尾巴“看看里面有什么”时,他的父亲接受了她的科学好奇心,但是毫不迟疑地阻止了她的行为,“我知道你想看看它里面什么样子,但是猫儿的尾巴是不能割掉的,让我们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张图来告诉你它里面什么样子。”当妈妈看到五岁的特德在起居室的墙上乱画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想揍他,但是他看上去那么害怕,她不忍心过去打他,于是她说:“不,特德,墙不是用来画画的,纸才是用来画画的,给你三张纸。”妈妈开始擦墙,特德非常感激,说道:“妈妈,我爱你。”亲子沟通先理解孩子的情绪有用和无用的训诫方法在训诫孩子的时候,父母有时会制止不良行为,但是却忽视导致该行为的驱动力。限制如果是在愤怒的争吵中作出的,往往没有条理,不连贯,并且无礼。甚至训诫有时是在孩子几乎不可能听得进去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说出的话也最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那样经常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不仅他们的行为遭到批评,连他们自己也不是好人了。当我们用有用的方法训诫孩子时,我们帮助他们,不仅关注他们的行为,也关注他们的情绪。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但是要限制、指导他们的不良行为。在作出限制时,态度既要保持父母的自尊,也要保持孩子的自尊。限制既不能专断,也不能反复无常,而是要有教育意义,能塑造人品。在实施限制时,不能使用暴力或者过度的愤怒。孩子对限制的反感应该能够预料到,并且要理解他们的这种反感,不能因为孩子怨恨禁令而额外惩罚他们。这样的纪律可能会使孩子自愿接受限制和改变某种行为。从这个意义来说,父母的训诫可能最终带来孩子的自律。通过认同父母和父母体现出来的价值,孩子内心会获得自我调整的标准。(兼职编辑:黄嘉玲)

本文Hash:8e39a29859bd5778c550de4455335af164054f73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