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孩子4岁戴假牙

  66%的5岁儿童有虫牙

  “很多孩子牙没换完,就长了一口虫牙。”郑州市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副主任医师李路平说,儿童乳牙龋齿现象触目惊心,2007年发布的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其中5岁儿童97%的龋齿未经治疗,12岁儿童未治疗率为89%。“就5岁的孩子来说,平均每人有3。5颗龋齿。”

  4岁的孩子戴假牙

  李路平说,前不久儿童牙病科来了一个驻马店的4岁多的小朋友,上面的牙齿全都没有了,下牙前伸,像老太太没牙的嘴一样塌陷,孩子很自卑,用手捂着嘴,不敢让人看。由于牙齿没了,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吃饭囫囵吞枣,孩子营养跟不上,身体发育情况跟两岁孩子差不多。“只能戴假牙了,这么小的年龄啊!”李路平感慨道。

  一口龋齿,不仅影响孩子的发育,还造成吐字不清,甚至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不敢与人交往。

  还有一类龋齿叫奶瓶龋。婴儿含着奶嘴睡觉,奶液产酸,就会龋坏前牙,有的孩子吃稍微硬一点的食物,就给硌掉了。因此最好在临睡前喂饱孩子,半夜喂奶后喝些白开水。

  怀孕前应做一次口腔检查

  变形链球菌是龋齿的主要致病菌,不良的喂养方式可造成病菌在成人和孩子之间传染。有的家长为了尝奶液的温度,自己先嗍嗍奶嘴,而正确的方式是滴一两滴奶液在手背上不感觉烫即可。另外,亲吻、嘴对嘴喂食物都会传播病菌。

  李路平建议孕妇应含漱洗必泰漱口液,注意刷牙、饭后温水漱口,减少变形链球菌传播的几率。在怀孕前,女性应做一次全面口腔检查。毕竟,一口好牙可以惠及两代人。

  吃完含糖食品立即刷牙

  对于龋齿预防,李路平提出合理进糖的原则,含糖食物会产酸,容易导致龋齿。这个糖不仅指糖果,而且指一切甜食。“致龋食物”是具有软、黏、甜、细特点的食物,更要少吃。有的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必须喝奶后睡觉,这就要求刷牙后再睡。含糖食品还可以集中吃完,吃完立即刷牙,而不是全天候想起来就吃。

  家长应重视对孩子口腔的家庭护理,刚出生的小孩用纱布蘸水擦拭牙齿,两岁后用儿童牙刷清洁牙齿,3岁后用儿童牙膏刷牙,刷完后,家长用棉签检查一下,5岁之前是预防龋齿的关键期,家长应教孩子养成正确的刷牙方式。口腔医师多次到郑州市的幼儿园检查孩子的口腔卫生,发现很多孩子都是拉锯似的刷牙,清洁很不彻底。

  6岁时,孩子就开始萌出恒牙,由于牙齿咬合面有很多细小的裂沟,很难刷干净,可以用树脂材料进行“窝沟封闭”。

3~4岁孩子可以看什么书

故事情节是孩子可以理解的内容

此阶段的幼儿开始进入团体生活,生活经验顿然开展,认知学习的渴望也随之增加,在阅读过程虽然还只是停留在对字面意义的理解,但他们对故事情节的进展,观察可是越来越敏锐了。因此,家长可以尝试提供稍微复杂的故事书给孩子,间接的,也能增进孩子在认知上的进步。只不过,要提醒父母在为孩子挑故事书时,避免书的内容超过孩子的理解程度;同时,故事的结局最好是明确、有条理的,当故事结局是模糊或模棱两可的图书则较适合年纪稍长的孩子。

可以激发孩子想像力的图画书

三岁以后的孩子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想象力也开始起飞;此时充满创意的图画书,最能投其所好了。因此,父母不妨挑选一些幻想类的图画书,引发幼儿想象的空间。然而,此阶段的孩子也会出现一些情绪化的行为表现,如:怕黑。因此,也可以选择与孩子情绪经验有关的图画书,和孩子一起读,这也是帮孩子处理情绪问题的一种方式。

可增加社会情绪类童书

随着动作、表达、认知能力的增长,三岁左右的孩子已能展现更多的利他行为。因此,和孩子一起读读社会情绪类的图画书,除了帮他更认识自己的情绪外,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更能敏锐的理解其他小朋友的情绪感受、具备了良好人际互动的技巧。这让孩子有良好人际的能力,可都是从阅读经验养成的呢!

可阅读一些简单的英语故事书

和孩子一起读读情节简单的英语故事书,有助于孩子英语思维的形成,并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英语的兴趣。但应注意句子不能过长,单词不要过多,否则会因为难度过高而导致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孩子最怕生怎么办4招可解

因为长期和家人在一起,宝宝们会形成一种封闭的意识,从而出现怕生害羞等现象,而如果宝宝长期怕生,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和未来的人际关系。怎样让宝宝开始学会与陌生人交际呢?从“走出去”开始。

妞妞是个聪明漂亮的女孩子,可她就是怕见陌生人。妈妈带她到单位加班,碰见妈妈的同事时,他们都亲切地和她打招呼,妈妈就让妞妞喊“叔叔”、“阿姨”,可是妞妞总是躲在妈妈身后不出来。孩子三四岁时最容易怕生,许多家长都面临着这样的烦恼。

社会环境

造成孩子怕生

宝宝认识了父母后,对父母有了依赖感,也开始怕见生人了。幼儿园的杨春梅园长认为,造成孩子怕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遗传有关;另一方面,与后天的环境有关,而环境起主要作用。

儿童活动中心学前教育中心的乔莲蓉主任也说,社会环境造成了孩子怕生。有些家长怕孩子出去“被人欺负”,就限制孩子的交往,使得孩子的活动空间只有学校和家里两个地方,缺少和陌生人接触的机会,孩子一旦见到生人,就很茫然很害怕。

走出去

给予孩子自信

杨园长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让他多接触陌生事物。社会是个锻炼人的大课堂,多让孩子走出去,和社会接触,与不同的人“碰撞”,利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场景和对象,有意识为孩子创造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敢和自信,学会与人交往。比如带孩子出去吃饭,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告诉服务员想吃什么菜;带孩子乘车,教孩子去向售票员买票或者问路;在公共场所游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和散步的老人、玩耍的孩子主动搭话。

通过参与社会生活,让孩子在不断和人接触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了锻炼自己的孩子,杨园长曾经在孩子9岁的时候让他自己去银行存了4000元钱,这对孩子的胆量是个很大的挑战。杨园长说,当时为了鼓励孩子完成这项工作,她绘声绘色地为孩子讲了小马过河的故事,慢慢引导孩子,让孩子终于鼓起勇气,自己去银行存上了款。

请进来

锻炼孩子胆量

客人来访也是锻炼孩子的好机会,可以趁着有客人的时候教孩子怎样做,告诉宝宝主动和客人打招呼、让座、倒水等,孩子做了这些事一定要表扬他们,在小事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本文Hash:59fff8c0c872fb706813225e02149fe57a5d9edd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