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常识2

小儿服中药丸应注意
中药丸剂一般以蜂蜜制作为多,在给孩子服用前,应仔细检查丸药是否生虫、发霉,一旦发现变质就不要服用。
小儿发育不健全,一般吞咽功能较差。服用丸药时,家长应该把丸药揉碎,用温开水在小勺中烊化成汤液给小儿喂服。如遇到小儿服丸药呕吐时,家长不要性急,可休息片刻,在药液里加点白糖水和少量的生姜汁搅匀后再喂服。这样可以起到止呕、调节药味的作用。对于大一点儿童,可将丸药揉成小颗粒,裹上一点白糖再用温开水送服,或者装入糯米纸或胶囊内,以清除丸药的异味。
在给小儿服丸药时,要注意不要用茶叶水或可口可乐等饮料送服。茶叶水中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剂的作用。小儿正处于脑发育完善时期,服用后容易形成兴奋不易入睡,而不利于患儿休息和病症的恢复。茶叶水中含有鞣酸类的物质,和丸剂同时服用,易形成络合物不利于小儿胃肠道的吸收及排泄,特别是患有胃肠道疾病时,更不益于病症的恢复。
如果中成丸药和西药配合应用治疗,服用时应特别注意。因为许多小儿丸药中均含有石膏等成分,如果同四环素族的药物同时服用,两药之间形成络合物,影响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因此,中西药物合用时,无论先服用哪种药品,两者之间最好间隔开30分钟。
中国药房
  消化性溃疡均有一个慢性过程,特点是周期性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互交替,并以节律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消化性溃疡的自然病程长,复发率高,严重地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进行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溃疡病的复发率极高,因此预防复发是现代临床医学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近十年来医学界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以预防溃疡病的复发,其中尤以症状自我控制疗法最为实用。什么叫症状自我控制疗法?即指当患者出现溃疡病症状(如疼痛)时,立即服用全量或半量抗溃疡病药物,至症状消失时停药。其理论基础如下: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绝大多数可自愈,许多患者对控制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感性经验。虽然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复杂,但制酸、护膜、抗溃疡仍然是治疗溃疡病最重要的方法。而溃疡病是一种易于复发的良性疾病,恶变率极低,同时目前使用的抗溃疡病药物均相对安全。症状自我控制疗法,本身来自溃疡病患者的自我实践,很多患者虽然不能从理论上认识这一点,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在应用这样的治疗方法。其优点为出现疼痛等症状时立即服药,治疗及时就可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同时也为患者节省大量的临床检查费用和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应用方便,患者也很愿意应用这样的办法。
  应用症状自我控制疗法的前提,就是对溃疡病要有明确的诊断,即用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检诊为基础,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选择一般以能适度制酸或兼有护膜作用的药物为主。既可选用中成药,也可选用西药。中成药的优点是长期应用极少出现不良反应,常用的有气滞胃痛颗粒、胃苏冲剂等。西药的优点主要是制酸效果明显,溃疡愈合时间短,一般选用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或以兼有护膜、制酸作用的药物西岳维康、丽珠得乐等,这类药物价格低廉,效果肯定,长期使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一般不提倡使用尤其是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
  
  症状自我控制疗法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认可,成为一种有效预 防溃疡病复发的常用疗法,同时也是溃疡病患者日常生活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
袁震土徐正良张兆成
失眠患者如何服用中成药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一种常见病症,现在困惑着很多人。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失眠可分心火旺、心阴虚、心脾两虚、肾虚等多种类型。病因不同,选择药物也不一样,必须对症用药,才能收到助眠效果。
  心火旺型失眠:表现为心胸烦热、夜不成眠、面赤口渴、心悸不安。可选用朱砂安神丸,每次1丸,午后及睡前各服用1次。
  心阴虚型失眠:表现为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健忘、口干、舌红少苔。可选用补心丹,每次1丸,午后及睡前各服1次。
  心脾两虚型失眠:表现为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眩晕、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倦乏力、舌淡脉弱。可选用归脾丸,每次1丸,也可用养血安神片,每次5片,午后及睡前各服1次。
  肾虚型失眠:表现为失眠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肾亏遗精。可选用健脑补肾丸,每次15粒,或脑灵素,每次5片,午后及临睡前各服1次。
  若其它症状不明显,只以失眠为主症者,可服复方五味子糖浆,每次10毫升,每日用3次,也可用炒枣仁3~6克,捣碎为末,晚上临睡前冲服。
  失眠病人除正确选用药物外,还应消除紧张思想情绪和疑虑,做到“先睡心,后睡身”,只有轻松入眠才有利健康。另外,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及体力劳动,消除心情紧张,同时睡前不饮浓茶、咖啡、酒等兴奋性饮料。
药引送服中成药
  在临床上,医生常用“药引”来提高中成药的疗效,在宋代著名的成药处方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中,记载的“药引”就有十余种之多。
  生姜有散风寒、暖胃肠、止呕逆的作用,一般用3~5片(约9~15克),水煎取汤送服治风寒外感、胃寒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的多种成药,以及健脾和胃的香砂六君丸等。
  芦根以鲜者为佳,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止呕的作用。对外感风热或痘疹初起等,用芦根10~15克,煎汤送服银翘解毒片、小儿回春丹颇佳。
  黄酒或白酒酒性辛热,通行经络,发散风寒。治风寒湿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经闭及产后诸疾、跌打损伤和疮痈初起、寒疝等的中成药活络丸、七厘散、跌打丸等都可用温酒送服。常用量黄酒为25~50毫升,白酒酌减,亦当根据性别、体质、酒量等增减,勿使醉。
  盐能引药入肾,故补肾药(主要是滋补肾阴的药物)如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宜用淡盐水送服。一般用食盐2克,加水半杯溶化即可。
  米汤能保护胃气,某些治疗肠胃疾患的苦寒性药物,如更衣丸,宜用大米汤送服,香连丸用小米汤送服,不拘浓淡及用量。
  红糖有散寒活血补益的作用。治妇科血寒血虚诸症的中成药可用红糖水送服。每次用量为50克。
  藕汁有清热止血作用。如用藕汁送服十灰散,效果较好。制法:将鲜藕洗净、切碎、加凉开水少许共捣烂,榨汁,每次用半杯即可(约100亳升)。
  葱白有通阳散寒助发汗的作用。治外感风寒,用葱白2~3茎切碎,煎水送服荆防败毒丸。
  此外,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的蜂蜜,补脾和胃的大枣,清热利尿的竹茹、灯芯草等,都可当作药引与各类中成药配合应用,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煎”法学问大
  先煎药  在同一帖药中,必须首先煎熬的药。这类药的特性是质地坚硬,如龙骨、牡蛎、龟板、鳖甲、矿石类药物,先煎半小时或更久;有些含有毒性的药物,如蛇六谷、生附子、生川草乌等须先煎两小时, 减低其毒性,然后将同一帖的其他药加入同煎。
  包煎药  就是用纱布袋包着煎的药。这类药的特性是:有的带有绒毛,煎药时药汁中的绒毛不易除去,服后会刺激咽喉,如旋复花、枇杷叶之类;有的粘性成分多,有的遇水即糊,煎药时会糊锅,如车前子、葶苈子、丸、散、丹、曲、粉、霜之类。
  后下药  就是当其他药煎熬到将要取汁时,再下药入锅,用筷搅拌后盖紧,再煎二三分钟即可。这类药的特性是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较多,如砂仁、豆蔻、薄荷、肉桂、沉香、大黄之类,久煎会使药的有效成分耗尽,影响疗效。
  烊冲药  就是不必与其他药同煎,为另行烊化冲服的药。这类药物主要是动物的皮、骨、甲、角,经加工制成的凝固胶剂。如驴皮胶、龟板胶、鹿角胶之类。烊冲是为了防止药的有效成分被药渣吸去。方法是将胶剂放入碗中,加开水30~50毫升,放在锅中隔水炖烊,将烊化的胶汁与煎好的汤液和匀后服。
  h服药  又称泡服药,这类药的特点是质轻、量少、含挥发油较多,如藏红花、肉桂等。方法是:用半杯开水或煎熬好的一部分药汁趁热浸泡药物,加盖,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挥发,待温后即可内服。
凉药热药错不得
  中医中有凉、热之分。当人们出现口干、喉痛、口苦、口臭等现象时,某些有经验的人就会吃些寒凉的食物及中药、凉茶来清热。这对于传统中医学的观点而言,就是求得身体阴阳调和的良策之一。
  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把身体不调和的状态用阴阳来表示,阴是寒、水、下、右、腹、里、内;阳是热、火、土、左、背、表、外。有违阴阳调和,身体就可能出现不健康的征兆。这时可采用药性、食性相反的药物,使人体得以协调。其中阴性体质者宜采用具辛、温等性质的药物、食物;阳性体质者则宜采用具苦、寒等性质的药物、食物。
  中医的“四性”和“五味”,也是各从一个侧面反映药物。在使用药物时,必须把性、味结合起来,例如,病人发烧口渴,用石膏、知母熬水喝,烧退了,口渴止了,便知石膏、知母属寒性药;病人平素怕冷,手脚不温,用附子、干姜煎水服用后,四肢就暖和了,人们就知道附子、干姜是热性药。
  寒、凉性的药物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别,寒性药具镇静、消炎作用,适合于晕眩、血压高等患者;凉药比寒性药的效力稍弱,也具镇静、消炎作用。同理,凉是微寒,温也就是微热。寒凉药一般只能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只能用于治疗寒性病症。寒凉药大多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大多有散寒、温中、助阳等作用。
  《黄帝内经》指出:“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若违背这条用药原则,用热药去治热性病症,用凉药去治寒性病症,必然会加重病情,所以说凉药热药错不得。
武汉市第八医院药剂科曹霞
你会煎中药吗
  说起煎中药,许多人都曾亲历过。但是,会正确煎药的却不多。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说“中药煎煮时间越长劲儿越大”;常常看到有人图省事儿,一股脑儿将一包中药倒入锅中,根本不考虑“先煎”、“后下”的区别;还有人为了节约煮药时间,直接用滚开的沸水煎药……其实,上述作法都是不正确的。那么,应该怎样煎中药呢?
      浸泡用水要适宜
  通常情况下,煎煮用水多少与饮片质地、吸水性及煮药时间长短有关。一般来讲,加水后按住饮片,以液面超过饮片约两厘米左右为宜。由于中药饮片绝大多数都是植物的根、茎、叶、花及种子,直接用沸水煎药,容易使植物 胞中的蛋白质、淀粉产生凝固现象,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也不易破裂,会妨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因此,煎药前应在常温下用冷水将药物浸泡半小时左右,然后再上火煎煮。
      煎煮时间须留意
  煎中药时,一般宜先大火后文火,即没开锅前用大火,开锅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药或其他芳香类药物,可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15分钟即可。补益类药物宜用文火久煎,以利有效成分溶出。对于矿物类、贝壳类及骨角类药材,应先入煎30分钟后再纳入其他药同煎。制川乌、制附片等为减低毒性,也应先煎半小时后再入他药同煎。薄荷、大黄、钩藤、紫苏等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遭到破坏而不宜久煎,用药时宜后下,待他药煎成,临出锅前几分钟投入即可。
      煎药器具有讲究
  煎药时最好采用沙锅、沙罐,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受热均匀,保温性好。其次,可选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最忌使用铝、铁、铜等金属器皿,因为金属元素容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一般来讲,为了充分利用药材,减少浪费,一剂药至少应煎两次,且两次药液应兑在一起,分2~3次服用。煎好后的药液宜榨渣取汁,以使药渣中吸附的药液能够充分滤出。
张家玮
谨防中草药损害造血功能
  许多人认为中药药性缓和,毒副作用小而应用安全。然而有关中药所致的血液系统损害的报道越来越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国内有学者检索了《中国药学文献》,自1995年1月至2001年6,临床报道的有关药物不良反应个案的原始文献共涉及刊物56种,文献86篇,病例108例。共涉及中药及其制剂47种,病例年龄从40天至91岁,其中男性63例、女性41例,性别不详4例,血液系统损害转归为痊愈63例,好转24例,死亡5例,不明16例。中药所致的血液系统损害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红细胞减少和红细胞形态改变,血红蛋白尿,类白血病反应。而以前3种疾病为多,最常见的症状是出血,皮肤黄染,乏力,发烧等。
  相当一部分人按医嘱和正常用量用中药后导致血液系统损害,有些人是因为自服中药,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服用方法不当及相信游医偏方引起血液系统损害。中药引起的血液系统损害与用药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有关。
  经资料分析,引起血液系统损害的47种中药及其制剂中的前10位依次是雷公藤及其制剂(根、糖浆、片、多苷片)、复方丹参(片、注射液)、蛇毒酶制剂(精制蝮蛇抗栓酶、蕲蛇酶、消栓灵)、复方青黛丸、普乐林(葛根素)注射液、正清风痛宁胶囊、三七(粉、片)、榄香烯乳、双黄连(注射液、粉针剂)及山大岸。
  这47种中药及其制剂中,有毒中药及含毒性成分的中药有:雷公藤及其制剂、正清风痛宁(青风藤)、蛇毒酶制剂、朱砂、蟾酥、马钱子、蛇胆、水蛭、牵牛子(槟榔四消丸)、砷、牵正散(白附子、全蝎、蜈蚣)、消疣灵(土贝母)、山大岸(茜草科植物九节)等。雷公藤主要毒性成分为二萜类,其次是生物碱,可使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甚至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正清风痛宁主要成分青藤碱取自中药青风藤,药理作用之一为免疫抑制作用,其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机制可能与其免疫抑制作用有关。蛇毒酶制剂使血液处于低凝状态,因而可导致多脏器出血等症 朱砂的主要成分为汞,汞进入人体可使一些重要生物酶失去活性,导致组织细胞和细胞膜的损害。水蛭中含有水蛭素,可降低血黏度,降低血流阻力,个别患者用后可发生过敏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中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物有丹参、三七、云南白药、山海丹、地奥心血康等,药理作用为降低血黏度及抗血栓,部分患者用后可出现出血症状。
  雷公藤中毒引起广泛性脏器损伤乃至死亡的原因是服用无质控的制剂如煎剂、生药、合剂等,或滥用与有意超量服用有质控指标的制剂(如雷公藤多苷、雷公藤片)所致。还与个体差异有关。山大岸的枝叶含β-谷甾醇、内酯、酚等成分和有机酸等,因内服或外用枝叶而诱发急性白血病死亡两例,提示要谨慎用药。

医药小常识 宝宝用药关键六问


医药小常识 宝宝用药关键六问

  宝宝生病的状况在所难免,妈妈们除了要掌握带宝宝就医的警讯,也必须要具备居家用药安全常识,包括正确保存和回收药物、备药与用药须知等,我们请教专业小儿科医师解答妈妈平常用药的疑惑,帮助新手父母轻松上手!

  问:究竟开封后的药物可保存多久?

  台湾爱邻诊所院长张凯忻医师表示,通常药物开封后的保存地方很重要,应尽量将药物摆放在阴凉处。通常医师开立药物的最佳期限会在6个月以上,平常如果想让药物的保存时间久一点,建议放在防潮箱或冰箱中,这样才能确保药物不会有明显的变质,妈妈也应将药物放在原本的药袋或药盒里保存为佳,避免下次用药时,缺少服用剂量说明,或是搞混药效,这一点家长需要特别注意!此外,每一种药的特质与保存期限都不相同,家长应遵从医嘱及

  问:未开封的药可保存多久?上次感冒看诊拿的药,可以再继续让宝宝服用吗?宝宝未吃完的药应如何处理?

  张凯忻医师表示,一般未开封的药物,以包装上的保存期限为准,妈妈应特别注意药品注明的保存方法及保存期限,建议在指定期限内用完,否则药品会随着时间变质、失效,如果药物已经过期多时,药效会减退,通常服用也无治疗效果了!张凯忻医师指出,宝宝容易感冒,很可能才刚恢复,一不小心又被感染,如果之前的药未服用完毕,只要没有过期,而宝宝症状又差不多时,短时间内服用不会有任何伤害,可以先应急使用,但像含抗生素的药品,即使保存在冰箱,也会降低效用,不建议再继续服用,而且宝宝每次感冒的症状不尽相同,建议妈妈还是要再次回诊就医!

  问:哪些药物家长可自行判断使用或自行备药?

  建议妈妈可自备 “退烧药 ”,不过一般市面上的退烧药,多属于成人药物,宝宝的退烧药须请小儿科医师开立,目前宝宝使用的退烧药,分为药水型、塞剂型,妈妈可准备退烧药水1瓶、塞剂 2~3颗,预防宝宝半夜发烧时服用!

  不少妈妈会选购钙片、维他命给小孩使用,这些产品妈妈可自行判断使用,但不可将大人用的维他命给小朋友使用,易有过量的问题。至于儿童补钙,建议尽量由饮食中摄取钙质,如牛奶、豆类,若饮食均衡,也不需要多服用钙片、维他命等保健品。

  问:如何喂食婴幼儿药品?

  张凯忻医师表示,基本上,婴幼儿不适合强行灌药,若方法不对,容易呛到或有呕吐症状,建议喂食药物准则如下:

  1、最好2位大人配合喂药,1位将宝宝放在膝上,支撑及固定他的头部,另一位大人喂药。

  2、喂药时,使用有刻度的滴管或针筒型给药器。

  3、喂药的大人,一手以压舌板先轻顶宝宝舌尖,在宝宝欲发出声音时,将药物灌进嘴巴,宝宝就会顺势吞下。

  4、一次给予少量药品,避免呛到。

  5、避免在喝奶时间给药,预防呕吐情形发生。

  问:宝宝吃了药却吐出来,怎么办?

  宝宝吃了药却吐出来,妈妈是否需要再补一次剂量,需视其服药后的时间及药品特性而定,不同药品的建议不同。张凯忻医师表示,基本上,宝宝吃了药,如果只是吐一小口,不需要特别补充剂量,但若是大吐的情况,则可选择补喂一次。吃了药马上吐出来的话,药品尚未由肠胃吸收进入人体,此时可先安抚宝宝的情绪,给予少量食物或饮料改善药品的味道,也可利用滴管或针筒型口服给药器进行辅助,待情绪稳定后,即可重新给宝宝服药。建议妈妈可在吃饭前半小时喂药,并选择宝宝比较喜欢的药,如甜甜的药水等,仍在哺喂母乳的妈妈,则要调配喂奶及喂药的时间,最好在喂奶前或喂奶后的半小时~1小时内喂药,这样宝宝较不会有恶心或呕吐的情况!

  问:如何判断宝宝吃药是否过敏?

  基本上,如何知道宝宝有没有药物过敏的反应,就是观察宝宝吃完药后,是否出现嘴巴肿胀、身体痒等过敏反应,若有过敏反应,必须立即停药,并将药物带至原医院回诊,向医师确认是何种药物,家长也要记下宝宝容易过敏的药物,避免下次医师重复开立!不过,有时候宝宝服用药物不会立即有过敏反应,而会在服用3~4次后才出现症状,妈妈要特别留心!

小儿用药常识早知道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于常用药品中含有兴奋剂发布的一系列公告和提示确实让许多不了解小儿用药的家长们受益匪浅,但与此同时,有更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生病该怎么用药更加诚惶诚恐了。对此,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表示,市民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正规的含兴奋剂的药物。

含有兴奋剂的药品要注意使用

记者从专家处获悉,儿童的肝、肾、神经等器官和组织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损害或发生中毒反应,婴幼儿更是如此。因此,给儿童用药应该谨慎,避免让儿童服用过量的含兴奋剂药品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记者从药品市场上了解到,小儿去热止咳药物大多含有麻黄碱,如小儿化痰止咳糖浆、小儿咳喘灵冲剂、小儿解热丸、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等;小儿止泻药物可能含有吗啡,如小儿止泻灵颗粒、小儿止泻片等;小儿镇惊药物中多含有普拉雄酮,如育婴丸、婴宁散、小儿惊风片、小儿清凉止痒酊、小儿暖脐膏、小儿太极片等。另外,小儿伪麻美芬滴剂、小儿氨酚伪麻分散片等西药中也含有麻黄碱。专家提醒市民在使用上述几类药物时必须遵照医嘱使用。

用药一定要注意剂量

大参林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谢药师说,小儿用药应选择合适的剂型、合理的剂量、充分的疗程和最佳的服用时间。其中,剂型、剂量应该严格遵照医嘱,选择适合的药物类型和控制服用的分量。例如,服用小儿化痰止咳糖浆应注意,一至两岁的幼儿每次服用的量应控制在2-3毫升,二至五岁为3-5毫升,六至十岁为5-10毫升,一日3-4次,不能过量服用,否则可引起严重的恶心呕吐。使用小儿止泻片时,周岁以内的儿童每次服用2片,一至二岁每次3片,二至四岁每次4片,一日3次,需要注意的是,湿热痢疾症状禁止使用。育婴丸的使用为周岁以内一次2~3丸,一日2次,周岁以上,每岁加2丸。小儿伪麻美芬滴剂主要用于婴幼儿由于感冒、枯草热或其它上呼吸道过敏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使用前应严格按照婴幼儿的年龄和体重参考说明书选择适当的用量,每4~6小时可重复用药,每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

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士指出,一般来说,药物都是按照临床病人的机体情况保守配制生产的,因此,药品说明书中常常会给出使用时相应的指引。一般情况下,药物的用法和用量都应该参考药品说明书。

对于一般疾病,用药至症状消失再巩固数日后即可停药,或遵医嘱。若疾病稍有好转就减少甚至停止用药,会使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故家长必须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能随意减量、停药或换药,否则可能加重或诱发疾病。有很多家长认为不必严格遵守服药时间,殊不知服药时间有时可对疾病的治疗起决定性作用。例如,驱虫药以空腹或半空腹时疗效最好;治疗便秘的药早餐前服用;抗生素饭前服;对胃有刺激的药饭后服;维生素类药两餐之间服;助消化药饭前、饭中服;治胃病的抗酸药近年主张饭后30~60分钟服最好。

家长可放心使用正规药物

很多市民从兴奋剂目录中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儿童用药含有兴奋剂,因此,孩子生病时都会自行选取其它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表示,国家生产各类药品都有相关的明确规定,药品中成分的控制和药品的生产过程都按照相应标准严格把关,并且都经过了临床安全试验,因此,市民可以放心使用。除此之外,儿童生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家长切忌自行用药或用成人药物,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药品说明书要小心保管

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药品使用一定不能盲目,很多人就是因为随便用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还有一些人用药根本不看说明书。其实,药品说明书在药品使用过程中非常关键,一般药品使用说明书中都会标识药品使用剂量、药品使用禁忌、药品配伍、包括储存条件等,很多人没养成保管好说明书的习惯,买回药品以后说明书随手就丢掉,用药时不可能每次问医生,结果盲目使用,最终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一些孩子耳聋、智力低下、四环素牙等,除了先天造成的原因外,其他多数是盲目用药造成的。记者对很多市民调查发现,多数市民没有看药品使用说明书的习惯,只有少数市民看药品使用说明书,但也不会保管药品使用说明书。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负责人提醒市民,一定要保管好药品使用说明书,不要随便丢弃。

本文Hash:b9b11dbcd9cc2bd1558f9a381bd8c0747b3ee659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