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易致小孩性早熟

一、反季水果

夏天是水果的季节,但一些消费者在品尝水果的时候,却常常觉得不对劲:黄亮的香蕉吃起来一股生味;芒果闻不到香味;草莓、樱桃颜色漂亮吃起来没味儿。食品专家表示,这都是使用膨大剂、催红素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美容”的结果。

虽然市场人士和有关专家接受采访时称,合理范围内使用催熟剂和保鲜剂是允许的,但营养与医学专家称,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导致各类激素的滥用,而激素会直接导致食品的低营养化。激素催熟的水果对人体健康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目前虽没有完全定论,但不少专家相信,长期食用对身体肯定有影响。

漂亮水果可能是激素的功劳

总觉得现在水果口感不好的李先生向记者诉说了一大堆心中不满:西瓜一点都不甜,个头很大的草莓中间是空的,吃进嘴里尝不出什么味道,红红的西红柿一口咬下去会酸掉你大牙,模样漂亮的樱桃、猕猴桃都是口感极差。

曾经做过多年水果贩运生意的刘海(化名)说,口感不好是因为这些蔬菜水果使用激素的原因,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秘密,为争取蔬菜水果早日上市,卖个好价钱,一些贩运商会要求果农使用催熟剂和膨大剂等激素,至于提前采摘蔬菜水果,然后在运输途中使用催熟剂则是家常便饭了。

广州南源水果批发市场一位知情人士坦承,广州蔬菜水果市场上的确存在滥用激素的情况。为抢得所谓的市场先机,像烟熏香蕉等传统而又安全的催熟水果的方法已基本上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激素催熟法,而且这样出街的水果卖相漂亮,再加上后期的加工处理,品相会更好了。

激素水果长得好却营养低

据了解,膨大剂的使用会使果蔬的细胞非正常撑大,形状也会变得比较奇特,其中所含的一些成分如氨基酸、糖等不够,导致口感较差,营养也会降低,催熟剂如乙烯等的使用则会加快果蔬成熟,缩短其生长期,最后出来的产品虽然外表看起来与正常生长的无异甚至优于正常生长的,但是同样存在口感差、营养成分低的问题,尽管如此,目前很多果蔬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催熟剂。而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赶在季节前出街卖,价格会高很多。

医学专家:激素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据了解,消费者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了大量含有化学激素的食品,但这些食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由于研究工作尚未展开,目前未有科学的说法。但很多专家们都指出,从理论上讲,服用激素对人体健康一定会造成影响。如会出现过敏反应、腹泻,体内残留的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其他相关疾病,现在肿瘤病人增多,与激素的泛滥不无关系。

南方医院儿科医生吴学东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激素或类激素过多是儿童性早熟发病的主要原因。吴学东指出,长期食用催熟的蔬菜水果,和食用含有激素的肉类快餐、保健品一样,会导致一些小孩发育紊乱,出现异于同龄人的生理状况,产生性早熟等不良反应。因此他呼吁,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吃一些人工催熟的蔬菜水果,这样只会加剧孩子的性早熟程度,因为有六成的性早熟都是人为吃出来的。

常见水果成熟期

桃——从6月中旬到10月初都有成熟的。

李子——早熟品种6月上旬就开始上市,最好吃的品种应在8月、9月间成熟。

枣大——多数枣品种的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大枣才有枣味,在此之前上市的枣又柴又木,根本没法吃。

苹果——有些苹果品种入伏后就成熟,即“伏苹果”,中晚期成熟的苹果,如“红 ”9月底才熟,“富士”系列到10月份才能上市。

梨——早熟品种8月上旬成熟,如“绿宝石”,但价钱贵,大多数梨在9月底或10月初上市。

柿子——一般在霜降节气,也就是10月下旬才开始上市。

专家支招

如何识别激素水果

添加了化学激素的水果有害健康,而现在市场上含有化学激素的水果种类繁多,而且光凭肉眼是难以辨别的,那么到底该如何避免食用含有化学激素的水果呢?对此,有关人士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时要选择通过绿色认证的食品,因为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是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激素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此外,专家还提醒消费者,不要买不到成熟期的水果,如果在成熟期之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上市的水果,颜色又好看,很大可能就是使用过催熟剂的,即使没用催熟剂,水果也不好吃,而且营养价值低。

购买水果时最好是先尝后买,淡而无味或吃起来有生味的水果千万不要买。在购买水果之前,首先要看水果的外形、颜色。尽管经过催熟的果实呈现出成熟的性状,但是果实的皮或其他方面还是会有不成熟的感觉。比如自然成熟的西瓜,由于光照充足,所以瓜皮花色深亮、条纹清晰、瓜蒂老结;催熟的西瓜瓜皮颜色鲜嫩、条纹浅淡、瓜蒂发青。消费者一般比较喜欢秀色可餐的水果。而实际上,其貌不扬的水果倒是更让人放心。

其次,可以通过闻水果的气味来辨别。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催熟的水果不仅没有果香味,甚至还有异味,催得过熟的果子往往能闻得出发酵的气味。

催熟的水果还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分量比较重。同一品种大小相同的水果,催熟的水果同自然成熟的水果相比要重很多,很容易识别。

二、禽肉

残留于肉类中的激素一旦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就会明显影响机体的激素平衡,有的引起致癌、致畸;有的引起机体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紊乱等。儿童性早熟跟儿童偏吃肉食有关。

人和动物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又称内分泌、荷尔蒙。动物的消化道器官及胎盘等也分泌激素,如促胰液分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各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健康是必要的。激素能促进畜禽的生长,提高瘦肉率。雏鸡从破壳长到5斤出售,一般要1年左右,而用含激素饲料喂养的速生鸡只需45天,甚至用39天。

激素等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与残留,跟药物投放是在动物食前、食后,是随饲料还是随饮水、注射,以及药物种类关系都很大,一般在有代谢作用的肝脏、肾脏中浓度高;在鸡蛋中,脂溶性药物容易在卵黄中蓄积。进入动物体内的药物排出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即动物体内药物的浓度逐渐降低,而且降低的程度随药的种类和动物的不同而异。比如,鸡药的半衰期多在12小时以下,多数鸡用药物的休药期为7天。休药期是畜禽产品允许上市前(或允许食用时)的停药时间。执行休药期喂养的动物食品是安全的。

西方国家曾把促进生育的人用雌性激素己烯雌酚加入饲料中喂牛,促进牛生长发育。后来发现,有相当多的十八九岁的少女颈部出现肿瘤,专家怀疑是母亲在怀她们时服用了己烯雌酚。从此,专家提出喂含己烯雌酚饲料的牛肉是否安全的问题。为此,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经调查研究作出规定,在牛屠宰前10天要停止喂含己烯雌酚的饲料。但该法令难于严格执行。从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禁止使用己烯雌酚、己烷雌酚作为动物的生长促进剂。目前动物使用的激素有睾丸酮、黄体酮、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等。

兽用激 类药物的操作一般是埋在动物的耳根部,在屠宰后把耳朵及其根部废弃。但是有些非法使用者将激素类药物注入动物肌肉深部。因此,要杜绝这种违法行为,避免激素残留对健康的危害,首要的是主管部门要完善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从源头治理。同时,加强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知识,提倡到正规市场购买畜禽肉及其制品。

三、油炸类食品

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都含有高热量,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四、使孩子“更高更壮”的保健品

针对儿童市场的补剂和口服液,也有一部分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使孩子在5、6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因为,他或她可能已悄悄出现发育势头,骨龄已达8岁或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专家指出,性早熟的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将比同龄伙伴矮约10-15公分。

哪些食物易致孩子性早熟?

有数字显示,目前中国儿童性早熟的平均发病率已经达到1%,在广州,这个数字更高达1.3%。儿童内分泌科专家表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很多儿童的‘性早熟’都是吃出来的。”

小心!这些食物“吃”出性早熟

1、药材

小孩怕吃药,哪怕是补药,所以家长们想到了药膳。将雪蛤、冬虫夏草、人参、西洋参等药材变成餐桌上的汤水,让孩子在用餐的过程中服用。

专家指出:像雪蛤、冬虫夏草、人参(包括西洋参等),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较高,对于围青春期的孩子(6-8岁的女孩、7-10岁的男孩),容易诱发性早熟,家长不要认为这些是补品而让孩子长期服用。

2、保健品

咀嚼片、果味含片、甜味口服液……不少保健品穿着五颜六色的外衣,十分讨好小朋友。而其说明书里所写的“有助于增强儿童免疫力”、“有助于儿童骨骼的发育”等“功效”则深深地吸引了家长。为此,一个孩子一天吃超过三种保健品的情况都存在。

专家表示:“某些标榜能让孩子‘长高长壮’的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后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高大壮实。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因此,不能盲目在市面上给孩子购买口服补液。另外,牛初乳、蜂王浆、花粉制剂等补药也不要给孩子服用。现在市面上的牛初乳品牌繁多,价格高昂,纷纷标榜能够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很多心疼孩子的妈妈都选择购买给孩子服用,希望能够弥补孩子没能吃上人乳的遗憾。其实,牛初乳即是刚生完牛宝宝的牛妈妈头一周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极高,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早进入青春期。”

3、家禽的脖子和内脏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其中就包括“含激素的家禽类就屡屡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的现象。而此类喂食“激素”的禽类,其进食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的头颈部分的腺体里。

专家说:“如果常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因此,需要纠正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孩子过多进食禽类的颈部。”广东人爱喝老火靓汤,但如果煲汤时连动物的内脏一起煲的话,也会增加儿童性早熟的风险,这是因为内脏中的甲状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质,会在熬汤的过程中慢慢析出,最后通过进餐饮食而进入人体,对于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是一种潜在的激素刺激。

4、反季水果

随着科技的发达,运输的便捷,不管寒冬之日还是酷暑之时,超市里大江南北的水果都应有尽有。冬天吃西瓜,夏天吃苹果,反季节的水果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的味道。然而,对于反季节水果对于幼儿却有可能是一种伤害。

专家指出:“对于幼儿,家长通过给其进食适当的水果从而补充维生素等,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吃应季的水果。因为反季节水果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能反季或提早成熟。此类吃着‘促熟剂’长大的水果不宜给幼儿食用。”

5、油炸食品

当洋快餐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街头巷尾,其鲜艳的色彩、诱人的香味,深深地让孩子着迷。于是,挑食的孩子迷上了炸鸡、薯片等。因为孩子们的喜爱,食品商家看到了无限的商机,为此,在出售零食的店铺,常常看到真空包装的炸鸡块,香脆脆的炸薯条等。

专家提醒家长:“不要让孩子迷上此类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 薯条和薯片等,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就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哪些食物易致孩子性早熟?

有数字显示,目前中国儿童性早熟的平均发病率已经达到1%,在广州,这个数字更高达1.3%。儿童内分泌科专家表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很多儿童的‘性早熟’都是吃出来的。”

小心!这些食物“吃”出性早熟

1、药材

小孩怕吃药,哪怕是补药,所以家长们想到了药膳。将雪蛤、冬虫夏草、人参、西洋参等药材变成餐桌上的汤水,让孩子在用餐的过程中服用。

专家指出:像雪蛤、冬虫夏草、人参(包括西洋参等),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较高,对于围青春期的孩子(6-8岁的女孩、7-10岁的男孩),容易诱发性早熟,家长不要认为这些是补品而让孩子长期服用。

2、保健品

咀嚼片、果味含片、甜味口服液……不少保健品穿着五颜六色的外衣,十分讨好小朋友。而其说明书里所写的“有助于增强儿童免疫力”、“有助于儿童骨骼的发育”等“功效”则深深地吸引了家长。为此,一个孩子一天吃超过三种保健品的情况都存在。

专家表示:“某些标榜能让孩子‘长高长壮’的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后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高大壮实。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因此,不能盲目在市面上给孩子购买口服补液。另外,牛初乳、蜂王浆、花粉制剂等补药也不要给孩子服用。现在市面上的牛初乳品牌繁多,价格高昂,纷纷标榜能够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很多心疼孩子的妈妈都选择购买给孩子服用,希望能够弥补孩子没能吃上人乳的遗憾。其实,牛初乳即是刚生完牛宝宝的牛妈妈头一周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极高,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早进入青春期。”

3、家禽的脖子和内脏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其中就包括“含激素的家禽类就屡屡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的现象。而此类喂食“激素”的禽类,其进食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的头颈部分的腺体里。

专家说:“如果常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因此,需要纠正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孩子过多进食禽类的颈部。”广东人爱喝老火靓汤,但如果煲汤时连动物的内脏一起煲的话,也会增加儿童性早熟的风险,这是因为内脏中的甲状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质,会在熬汤的过程中慢慢析出,最后通过进餐饮食而进入人体,对于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是一种潜在的激素刺激。

4、反季水果

随着科技的发达,运输的便捷,不管寒冬之日还是酷暑之时,超市里大江南北的水果都应有尽有。冬天吃西瓜,夏天吃苹果,反季节的水果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的味道。然而,对于反季节水果对于幼儿却有可能是一种伤害。

专家指出:“对于幼儿,家长通过给其进食适当的水果从而补充维生素等,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吃应季的水果。因为反季节水果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能反季或提早成熟。此类吃着‘促熟剂’长大的水果不宜给幼儿食用。”

5、油炸食品

当洋快餐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街头巷尾,其鲜艳的色彩、诱人的香味,深深地让孩子着迷。于是,挑食的孩子迷上了炸鸡、薯片等。因为孩子们的喜爱,食品商家看到了无限的商机,为此,在出售零食的店铺,常常看到真空包装的炸鸡块,香脆脆的炸薯条等。

专家提醒家长:“不要让孩子迷上此类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 薯条和薯片等,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就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本文Hash:7c20f64e28f96936a2609b2f53a7916ddeab51de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