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

  怎样能让宝宝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

  我的儿子今年4岁,很聪明,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都很好,在家总有说不完的话,天真、活泼、可爱。但是他很敏感,也很胆小,社交能力差,一出家门,他就好象变了一个人,不说话、不与人接触,在幼儿园也同样,不与小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孤孤单单站在一旁看着别的小朋友玩,甚至吵着不上幼儿园。不知道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

  孩子的个性不同,因此在社会交往方面有不同的表现。您希望帮助孩子发展社会性,说明您对儿童发展有全面的认识,您的孩子是幸运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孩子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漫长的过程。内向的孩子、小时候和外界接触不多的孩子,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需要家长的耐心,才能慢慢调整过来。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多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有的家庭怕孩子生病,天气稍微一冷,就把孩子关在家里,剥夺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的机会。

  第二,要循序渐进,每段时间只努力完成一个小的目标。比如,孩子不能跟很多小朋友一起玩,那就先帮孩子物色一个友善的小朋友,请对方到自己家里来玩,每周多来几次,逐步建立信任关系。孩子刚开始不能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在远处看也是好的,可以逐步缩短距离。

  第三,这样的孩子一般比较敏感,为了不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大人不要老是去“推”孩子,而是注意观察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给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大声叫好,这样孩子就慢慢有了信心。

  值得欣慰的是,我曾多次看到社交方面比较退缩的孩子,在爱的鼓励下,逐步放开自我,到上小学的时候,已经根本看不出小时候的痕迹了。

  怎样帮助孩子改掉咬手指的坏习惯?

  我儿子2岁6个半月了,去幼儿园上课1个多月。老师反应他在幼儿园里会有咬手指的坏习惯,睡觉的时候也会。据我在家里观察,没有这个习惯。根据我以往所看到的文章,应该是心理因素。我想知道我该怎么办才好,毕竟在幼儿园,我不知道他具体的情况。我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孩子在心理的时候,比如进入一个新环境,刚上幼儿园等,可能出现一些以前没有的行为,象咬手指。这是孩子在寻求安慰。其实,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这种行为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就可以忽略这种表面的行为,而通过时间和爱解决内在的原因,表面的行为就自动消失了。

  在孩子刚上幼儿园,心理紧张的时候,家里父母大人要多花时间陪孩子玩玩,做些轻松有趣的活动,多和孩子有些身体和皮肤的接触,孩子睡前讲故事的同时,轻轻拍抚孩子的后背,都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咬手指等现象慢慢就会消失。不要过多批评孩子的这些行为,反而可能强化。

  另外孩子抚摩别人的手肘,可能是一种触觉的需要,孩子在这么做的时候也感觉很安全。如果没有给别人带来伤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少人对童年的最美好记忆,就是一边抚摩老祖母软软的手肘,一边在摇篮曲中进入梦乡呢!不要就这个事情太多地去批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在生活中也可以给孩子多提供各种触觉的刺激,比如有机会接触不同光滑程度的纺织品,在安全的地方光脚走路等,也会对孩子有帮助。

  我该怎样回答女儿的问题?

  我的女儿2岁,今天我陪女儿看书,女儿一边指着书上的图画一边说,“小白兔”“马”“蜻蜓”,我指着一处问女儿:“这是什么呀?”女儿说:“这是翅膀 。”我问翅膀是干什么的呀?女儿说:“可以飞。”接着我就说......,女儿紧接着说了一句话,让我非常惊讶,让我想了一个下午,都不知道怎样来回答她。她说:“气球没有翅膀就不能飞!”当时,我是这样回答的:“气球虽然没有翅膀,但它很轻,也能飞。”

  我不知道这样的回答给女儿刚刚发育的逻辑思维是否带来了伤痕,其实我想女儿的话应该是对的,我应该立即予以肯定。对于一个刚满两周岁的小朋友,我到底应该怎样来回答呢?

  你回答得没什么错呀!蜻蜓有了翅膀就能飞,但不是说所有能飞的东西都必须有翅膀。这样的一个逻辑关系,孩子需要慢慢地学习。你的女儿提出“气球没有翅膀就不能飞”的时候,说明孩子已经开始进行逻辑思维,她的小心眼里其实是在说“是不是所有能飞的都有翅膀呢?可是我见过的能飞的气球没有翅膀呀!”

  你的回答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从“有A则B”,并不能推断出“凡B必有A”。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就慢慢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了。

  你现在心里觉得不满,主要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给孩子这么聪明的言论以应有的评价和重视。其实,可以在孩子说气球的时候,问孩子:“哦,宝宝什么时候看见过气球呀?气球飞了吗?”肯定孩子的发现,让孩子就这个话题多说说,自己得出结论,然后再告诉孩子气球能飞的原因。

让我们的宝宝和小动物一起做好朋友!

恐惧、害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一个大人如果对某种小动物表现出很大的恐惧,不敢看、不敢摸,有的甚至导致身体上的不适,口渴、发抖、休克等,那么这份恐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幼时一次恐怖的经历,或者幼小的时候没有及时改变害怕的心理。

幼时没有及时纠正,长大后就需要专业心理医师的介入了,催眠疗法、强迫疗法、情景治疗等都是治疗恐惧的好方法。但是有的人即使进行专业治疗,也不一定有效果,反而成为某个心灵死角。

为了让宝宝有个健康、敞亮的心理,妈妈要搞清楚宝宝何以会有恐惧心理、为什么会害怕小动物。

当然,宝宝只是表现出一般的害怕,并不说明什么。如果一见到某种动物就非常紧张、苦恼、逃离,那么妈妈就要观察一下宝宝何以如此害怕。

对于小宝宝,妈妈是非常关心他们的安危的。妈妈为了不让小宝宝被猫挠了、被狗咬了、被虫子啃了,就会告诉宝宝:“咬人!宝宝躲远点!”这样说没有错,但是在宝宝没有认识到这是怎么样一种动物的情况下,有可能阻碍宝宝对这种动物的探索兴趣,今后更无从知道这种动物会在哪种情况下伤害自己,在哪种情况下不会伤害自己,思维意识只停留在这种动物很可怕上。所以,妈妈不要在宝宝没有建立起对小动物的认识之前,动不动就对宝宝提出这样的警告。

除了妈妈的负面教导外,宝宝亲眼见到别人被小动物伤害的画面、电视上播放的画面、别人描述的画面等,对宝宝来讲都是一种不良暗示。

为了防止宝宝被外界资讯左右,妈妈需要从小带领宝宝与小动物进行良性接触。现在,养宠物狗的比较多,很多小狗狗都是非常友善的。妈妈可以在主人的陪同下,和宝宝一起喂喂小狗,摸摸小狗,然后告诉宝宝:“小狗狗很友善,轻轻地抚摸,小狗狗会很舒服!如果弄痛小狗狗,它可能就咬人了!”当狗狗不愿意被人摸的时候,妈妈就说:“宝宝不摸了,小狗狗不愿意了!”然后带宝宝离开。

平时,妈妈可以在宝宝面前多讲述一些小狗狗看家护院、保护主人、顽皮可爱的故事,这样有利于宝宝对狗狗有个良好的印象。

培养宝宝和小动物的感情

宝宝是否喜欢小动物,关系着宝宝未来性格的发展。那些喜欢小动物、愿意养小动物的宝宝,会更有爱心,在人际交往中更愿意付出、更勤快等。

6岁以前的儿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他们会把小动物当成有思想、能活动的小伙伴,寂寞了、不开心了、受委屈了的时候,会对着小动物诉说。这个过程,有利于宝宝的思维发展。所以,妈妈要注意培养宝宝对小动物的感情。

宝宝小的时候,很自然地要躲避小动物。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对宝宝说:“小动物很可爱的,宝宝不怕啊!”当宝宝玩耍的时候,妈妈可以故意把小动物放在离宝宝近点的地方,或者抱着小动物玩耍。也许宝宝并不在意妈妈的行为,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宝宝害怕的情绪就会减弱以至消退。妈妈就能发现,宝宝从能接受小动物在他身边,发展到和小动物玩耍了。

很多妈妈不喜欢小动物,是觉得小动物身上有病菌,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其实,那些经常洗澡的小狗狗,身上并不脏。偶尔摸摸,不会传染到病菌。如果宝宝摸完,妈妈就给宝宝洗手、洗澡就更好了。

宝宝的爱心、好奇心都很强,如果妈妈鼓励宝宝给狗狗喂食,宝宝会非常愿意的,但是也会表现出害怕的情绪。妈妈可以一边喂,一边鼓励宝宝学。有妈 陪伴,宝宝不会特别害怕。

如果宝宝已经对某种小动物产生了畏惧心理,即使这种小动物对宝宝不会有伤害,妈妈都不要强行把宝宝和小动物放在一起,妈妈要尽可能地忽略宝宝的这种情绪,但只是表面忽略,内心里要想办法去改变宝宝。

家里也可以养一些安全性较高的小动物,比如小白兔、小乌龟、小金鱼、小荷兰鼠等,平时,和宝宝一起喂养、整理卫生,逗小动物玩。小动物很乖巧的,对于喂养它的小主人会有情感上的回应,能够促进宝宝对小动物的喜欢。

妈妈可以多带宝宝去动物园、昆虫馆游玩,到海洋馆、宠物市场等地方参观,教宝宝认识各种动物,并告诉宝宝:“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

除此以外,妈妈多给宝宝看看关于小动物的书和画片,给他讲一些小猫小狗和小宝宝做朋友的故事,再带他到有宠物的朋友家做客,让他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跟小狗小猫一起玩的,都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宝宝和自己选择的朋友一起玩好不好?

自己挑选朋友是孩子走向独立的里程碑。而且,能够自己挑选朋友的孩子一般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我们在一起很好玩”的阶段,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人呢?”而这样一个问题是所有人在任何年龄段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孩子会自己挑选朋友开始,你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有些小朋友你和他一样喜欢,有些却不那么招你待见,但妈妈网(http://www.mama.cn/yuer/)育儿专家建议妈妈们最好做到:

不要太紧张。

总有一天,你会听到孩子对你说:“妈妈,我要去XX家里。”而你却对这个XX陌生得很,你不知道他住哪里,也不知道他爸爸妈妈是谁,你好像完全陷入一个未知的世界。这时,请你深呼吸,冷静下来,并告诉自己:这是孩子早晩都会迈出的一步。

找机会和孩子新朋友的家人聊聊。

他们也一定很想认识你。你可以安排一次简短的聚会,看看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情形,与小朋友的父母随意地聊聊。另外,你还可以观察一下孩子最近有没有言行上不好的变化。

谨慎介入。

如果你觉得孩子在和别人相处时受伤了,你肯定得介入。但孩子们在一起难免有小小的磕碰,所以在大部分不严重的情况下,你得忍住保护欲望,让孩子自己解决“争端”,不管他们最后“和好如初”还是“分道扬镳”,这都是他们必须学习的一课。

本文Hash:f6972e2f937ab88aab48777b229796f47ffb6df6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