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教孩子正确洗手

孩子会正确洗手吗?儿童天生好动,喜欢用手去触碰一些“脏东西”,所以,孩子日常的洗手是很重要的。母婴专家指出,父母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这样的话,可以减少病菌的侵害哦。

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秒: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那么,宝宝洗手用洗手液好呢?还是香皂好呢?

父母要如何正确教孩子画画

孩子的艺术特色要怎么培养,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画画的艺术上,父母要要如何正确教孩子画画呢?

当孩子胖乎乎的小手抓住家长递给他的彩笔,轻轻一划,白色的纸上出现了鲜艳的痕迹时,你不要认为孩子的这个动作是毫无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孩子的早期绘画表现。儿童的绘画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培养绘画能力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丰富孩子的想像力和表现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有很大影晌。

孩子绘画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需要经历几个阶段:

一岁左右,孩子特别喜欢乱画,不仅在纸上画,也在书上、墙上或身上画,很不象样子。这是孩子的乱涂阶段。即使这样,家长也不要烦恼,而要启发孩子,如孩子画横线就说:“宝宝画铅笔了”,画竖线就说:“宝宝画筷子了”。以后,孩子会慢慢学画一些有形状的东西,最基本的是圆圈。家长可边看边问:“是画鸡蛋,还是画皮球啊?”以增强孩子的绘画意识。

孩子两岁以后,会画一些象征性的东西。例如,他们先画一个圆圈,再在圆圈里点上点或在圆圈外画几条线,这些既可以是人,又可以是猫、是狗。家长在这时最好是能指导孩子观察实物,使他掌握各种实物的特点。孩子三岁左右,想像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可在所画的人头上面画上头发,下面画上身子,尽管他们画的身体各部位置错得可笑,家长仍要鼓励他们仔细看、仔细想,然后再画。这一阶段是象征阶段,大部分孩子的画都十分相似,但在父母的指导下,反复练习,会画出各自定型的东西。

大约到了四五岁,孩子就开始用画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了。如有的孩子画一个小孩写字,把写宇的手画得特别大,因为他强调的是写字这个动作。这时,父母抓住时机进行引导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一阶段,我们可叫做表达阶段。

我们了解了孩子这几个阶段的特征,就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孩子画画了:

一、要尽早训练孩子识别颜色的能力

从孩子出生几个月起,就要训练孩子感知和分辨颜色。可以先给他红色的东西,然后给他黄、绿、白、蓝等颜色的东西看,再不断教孩子识别周围的颜色。

二、充分让孩子自由活动,培养孩子浓厚的兴趣

当孩子一岁时,就可以指导他用彩色大号蜡笔在纸上涂画。不管孩子怎样画,家长都不要干涉,更不要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要鼓励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想像去表现,去创造。

三、要为孩子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

一是物质环境,父母应把孩子的住室布置得优美,富有情趣。如在房间里放上些工艺品,在墙壁上贴几幅儿童画等等。形成一个对孩子具有感染性的艺术环境,以唤起孩子的想像力。同时,家长还应常带孩子到室外观察动植物和其它实物,丰富孩子头脑中的具体形象。二是心理环境,父母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和赞扬。对三岁以前的孩子,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兴趣,促进其身心发展。孩子只有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活动,注意力才能集中,才会更富有想像力。

孩子偷钱父母如何正确教育

偷窃是一种可耻的犯罪行为,那如果是偷拿家里的钱,还算偷盗吗?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无知的孩子身上,为人家长的你又该怎么班呢?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偷拿家里钱这个行为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性质是不同的,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

这两天,有不少父母朋友问我,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怎么办?孩子做错事撒谎怎么应对。对此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偷拿家里钱的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偷拿”和“撒谎”,而在于孩子“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

首先,偷拿家里的钱,或者偷拿亲人的钱,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的性质是不一样,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这是一种简单的“唯我”心理,一种单纯的“利己主义”。这是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前的一种自发行为。

其次,孩子因为拿钱而撒谎,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欺骗,而是一种临时的“应变”,这种应变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我们要培养孩子面对现实和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责任心,但是只要孩子不形成习惯,不以此为乐就不用过于担心。

这个问题最令人担心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思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孩子这种行为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而在这种不好的倾向还在萌芽期的时候,正是我们给孩子树立是非观的绝好时机。

建议:

1。教育孩子时,要冷静郑重但是不可严厉,更不可打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情应该认真对待,但不要让孩子感到强大的压迫,以便孩子能够接受我们的建议。

2。这个问题,孩子错处有三,不该偷拿钱,不该撒谎,最主要的是“不择手段”这种思维方式。为了保证教育效果,我们应该突出重点。告诉孩子最让您生气的不是撒谎,不是拿钱,而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想法,这种任性的、自私的、不计后果的想法是您不能容忍的。告诉他,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假如合理的方式行不通,那么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放弃自己的愿望,而不应该是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给孩子举一个现实的例子。

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承担后果的勇气等要在“不择手段”这种思想完全消除之后进行,循序渐进。

3。建议为了向孩子表示您对他的诚意,您可以每个月适当增加他的零花钱。

4。假如有些东西孩子十分需要,您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假如,您坚决认为不应该满足孩子,那么一定要给孩子讲清为什么,尽量取得孩子理解。而不应该是强硬的简单的禁止。

5。当您的孩子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掩饰错误时,不要批评孩子,应该告诉他,你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你主动承认错误,让妈妈(爸爸)很高兴,妈妈欣赏你得的勇气,妈妈为你自豪。

本文Hash:c414c1c56463fdd041111cc5057ad02a64751123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