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理需求,需要父母关注

当他们哭叫的时候希望有人回答,笑的时候希望有人对着他们笑,他们希望母亲和家人给予爱抚、触摸和搂抱。美国心理学家施皮茨经过调查发现,如果育婴室不用保育员,仅采用机械化喂奶,使婴儿不与人接触,结果婴儿的生理与心理的发育都受到影响。

后来增加了保育员,规定了每天抱起婴儿的时间和次数,从而使婴儿解决了皮肤饥饿的困扰,睡眠、吃奶都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患病率大大下降。因此,母亲和家人不要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应给予婴儿必要的爱抚、触摸和搂抱。

在现今,有些条件很好的家庭,在孩子未满月就找来小保姆照料孩子,而母亲则什么都不管,连晚间睡觉也是让孩子跟着小保姆,认为自已有钱就可以免受抚育之累,但是,专家告诉你,什么都可以找人待劳,惟独母爱是用钱买不到的。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对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否得到充足的母爱,决定婴儿日后会否形成自信、开朗、活泼的性格。还有的父母对哭闹的婴儿不肯给予抚慰,怕将孩子惯坏了,总是羡慕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有些年轻母亲受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孩子要养成按时吃奶的习惯,不到时间不管孩子怎样哭闹,也坚持不给孩子喂奶。

但医生认为,啼哭本是婴儿的天性,是婴儿的语言,不哭不闹的沉默婴儿多是母子间缺乏爱抚的产物。父母对孩子的哭闹熟视无睹、冷淡、拒绝,会造成婴儿心理闭锁。因此,为了满足婴儿的心理需求,母亲应做到:

1.及时哺乳,哺乳时要将婴儿抱起,并且要一边哺乳一边同婴儿温柔地说话,使婴儿将饱腹感、被抱感、抚慰感同妈妈结合在一起。

2.一岁半以前的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安全感,因此母亲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至少在婴儿出生3个月内,婴儿一啼哭,母亲或保育员就应该马上搂抱他,给他温暖和安全感。这时大可不必担心会不会因为过分的溺爱而把孩子惯坏了。

3.按照婴儿的月龄,准备色彩鲜艳的玩具、图画,促进其感观的发展。此外,动听的乐曲、歌曲,成人委婉生动的话语,均对婴儿心理发育有良好的影响。

总之,满足婴儿的心理需求,培养婴儿健康的心理,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需要一定的规律和秩序,只要父母能坚持,孩子一定会以良好的状态作为回报。

父母要了解婴儿的心理需要

婴儿还不会说话,所以父母要更加注重婴儿心理的需要。从下面的文章可以了解的更多一些,对父母会有一些帮助。

满足婴幼儿情感上的需要

婴幼儿对母爱特别需要。有研究证明,孩子出生后经常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互相注视,母亲经常抚摸孩子的皮肤、头发,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孩子就会积极地探索周围的世界,促进心理发育。因此,母亲要多抽一些时间对婴幼儿进行爱抚,给予孩子较多的皮肤接触,使其有安全感。当然,这种抚爱要适度。如果每时每刻都不让孩子离开自己,长大之后也会变得依赖性强,毫无主见,反应迟钝,难成有用之才。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言行和家庭的气氛对孩子的影响极大。独断式家长的子女表现为拘束、不满足、忧虑不安,纵容式家长的子女常会出现不安全感、幼稚、无自信心的性格,民主式家长的子女表现为成熟、自信、喜欢探索并且能自我约束。当然,孩子的智力与判断水平有限,家长在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指导好,尊重孩子的人格,纠正其不良的一面。

避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一些教育学家认为,不要过早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例如,过早要求婴幼儿控制大小便,会引起孩子情绪紧张;过早、过严地要求婴幼儿学习,会使其产生焦虑、恐惧感和厌学情绪。在孩子不听话时,不要用恐吓的方法使孩子就范,因为婴幼儿常常将想像加以夸大,会造成恐惧心理,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平时对孩子的管教过严,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限制孩子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发展。溺爱,会造成孩子对家长过分依赖,在困难面前退缩,而且容易发生神经衰弱症。

满足婴幼儿的生理需要

主要表现为吸吮与营养。吸吮是婴幼儿的一种本能行为,是婴幼儿脱离母体后的半年中获得营养的主要方式,同时吸吮又能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因此,应该予以满足。若不能满足,婴幼儿易产生口腔疾病,以后还会变得特别馋。但吸吮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婴幼儿长大后难以改掉吸吮的习惯,产生吸吮手指等现象,还会造成厌食、睡眠不好、爱哭,甚至变得神经质。充足的营养对婴幼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养成定时、定量喂养的习惯,既有利于婴幼儿的消化与吸收,又可以从小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满足婴幼儿社交上的需要

1岁多以后,孩子开始独立行走,语言迅速发展,能用语言与周围人交往。这时要尽可能让孩子与周围环境接触,多同小伙伴玩,增进知识,开扩眼界。如果孩子生活在孤独的环境呈,时间一长,会产生自闭心理,不仅对周围一切不感兴趣,还会在语言发育上产生障碍,甚至口吃。由此而造成孤独、迟钝、羞怯和自卑的性格,并伴有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等。

孩子的心灵需求父母要关注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四种幼儿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

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

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

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本文Hash:f9d418b966240f52651c2d5205c6a41f399d238b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