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高每年不长5厘米或患矮小症

爸爸妈妈们,有没有记得每年给孩子量身高?知不知道孩子如果常吃燕窝、蜂王浆、鸡胚、禽颈、人参、桂圆干等“补药”以及油炸食物会影响长高?

每年长个不到5厘米小心矮小症

据统计,中国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现有矮小人口约3900万人。然而,每年真正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人。70%以上的家长对矮小症缺乏了解,在发现孩子矮小后固守“晚发身”、“二十三窜一窜”这样的错误观念盲目等待,以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12岁是治疗的黄金年龄。孩子的年龄越小,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另一方面,矮小症的治疗费用跟患者的体重成正比,年龄越大治疗费用越高;早治疗也可降低矮身材对孩子心理、性格发育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一般用标准差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两个标准差,就可诊断为矮小症。为此提醒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长期低于同龄人半个头、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每年长高不到5cm,或者生长期的孩子衣服、鞋子一两年都不用更换,则可怀疑为生长发育迟缓,应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燕窝、人参等“补品”尽量少给小孩吃

孩子又瘦又矮,抵抗力也不好,家长听老人说吃点胎盘可以增强抵抗力和长个子。但是朱顺叶提醒,有哮喘的小孩吃了胎盘确实能加快康复,但也会因此变得肥胖,提早发育,最后导致性早熟,影响长高。

还有一些日常生活的食品小孩是要尽量少吃的:燕窝、雪蛤、鸡子、蚕蛹、蜂王浆、鸡胚、禽颈,以及反季节的蔬菜水果、油炸类食品、牛初乳等等。冬虫夏草、人参、黄芪、沙参、桂圆干等广东常见的“补品”,尽量不要让小孩接触。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补品”中含有植物的激素,小孩长期接触,身体被不断刺激,到一定量时闸门会被打开,出现性早熟的现象。

宝宝增高秘诀:吃好睡好玩好多运动

家长在孩子出生之后要记录好小孩每一年的身高,并且绘制身高生长曲线图,可以参照“0~16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差单位数值表(男、女)”来进行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否达标了。

矮小的危害极大,极可能造成小孩自卑心理,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及其智力发育,缺乏与人沟通或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勇气,未来就业范围受到限制。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小孩的身高生长情况。

如果参照数值表发现不是矮小症,但仍觉得小孩偏矮,有什么秘诀让小孩长得更高?比如讲座现场,有小朋友表示虽然他已经7岁,身高只有117cm。朱顺叶现场诊断不是矮小症,要长高,建议就要吃好睡好玩好,还要多运动,比如游泳、跳绳、吊单杆等,同时要保持好早睡的习惯。尤其是假期,很多小孩不经常锻炼,但夏天正是锻炼长高的好季节,建议家长督促小孩吃好睡好玩好多运动。

儿童增高的常见问题释疑

1、孩子的爸爸当初很迟才长高,孩子现在才7岁,虽然长得很矮但应该是和爸爸当初一样,发育后追上去,若发育结束后还矮,再找医生可以吗?

迟发育的现象是很常见的,但是作为家长很难判断孩子是迟长还是真的有问题,因此需要医生做出相对准确的答案。若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和同性别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或3百分位,每年的生长增高幅度低于4~5cm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2、想让小孩长得更高,可以吃钙片补吗?

很多人都会误解小孩长不高就补点钙片,这样是不科学的 钙主要是强健骨骼的作用,并不能直接地促使小孩的长高。

3、女儿来月经两年了,但是实在太矮了,能否打生长激素?

女孩子生长停止时间是月经来后两到三年,这时候骨骺已经基本闭合,生长板的骨骺软骨已经变成骨头了,再去打生长激素不能长高,反会横着长身体,手指头变粗下巴变大,出现肢端肥大症。骨骺闭合之后打生长激素已经太迟了。

关于宝宝的身高,你必须知道:

1、身高增长的一般规律

身高代表了头、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出生50厘米左右,1岁以内全年身高增长24~25厘米,1~2岁增长10~12厘米,2~3岁增长8~10厘米,3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期,每年增约5~8厘米。

2、身高的准确测量

3岁以下:卧位身长。

3岁以上:立位身高赤足免冠,背靠立柱,脚后跟、臀、双肩同立柱接触,立正姿势,眼平视,手下垂,足跟靠拢,脚间45度,头板轻轻滑下,接触头顶时读数。

特别提醒,注意减少误差:同时间、同测量仪器和同一测量人。

小编推荐

宝宝喝骨头汤增高没用12岁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年长高不足5厘米可能患了矮小症

引起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疾病性矮小”和“非疾病性矮小”两大类。引起“疾病性矮小”的常见原因主要是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先天性卵巢及发育不全、性早熟等。而“非疾病性矮小”的原因,则和家族遗传性矮小、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有关。

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来说,矮小症不难治疗,但需要掌握最佳治疗时机,因为人的生长有时间限制,青春期后骨骺线一旦闭合,人就会停止生长,身材的高度也就基本定型了,因此,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判断儿童矮小症,两个指标很关键,一是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二是每年生长速度低于4-5cm,只要其中一个指标出现不足,就说明孩子存在生长障碍,应及早找儿科内分泌专科医生进行有关检查,如头颅拍片,骨龄拍片,生长激素及激发试验水平的测定,甲状腺功能测定,染色体检查等。查明矮小病因后,在专科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正确治疗,切忌乱投医乱用药。

一年长不到4厘米是否患矮小症?

    小明的妈妈很发愁。小明已经5岁了,却只有97厘米高(正常身高的最低值应该是105厘米),比同小区同龄的孩子矮了整整一头。开始,妈妈还以为小明是营养跟不上,可是后来去医院一检查,医生竟然说小明患有“生长障碍”,必须治疗,否则一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以后再想长高就难了。

    “我们家族的人都不矮啊,小明的表哥表姐也都很高,为什么单单小明这么矮呢?”小明妈妈心里有很多疑惑。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杜敏联教授表示,“生长障碍”通俗的说法就是“儿童矮小症”,它不仅与遗传有关,还与疾病和心理有关,小明就是内分泌出了问题。但他同时表示,矮小症是完全可以治疗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就越好。”

    一年长不到4厘米应警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也在逐步升高,家长们也期望孩子的身高能够“节节高”。然而,儿童矮小症却成为继肥胖、早熟之后又一个危害儿童健康的大敌。

    杜敏联指出,人们熟知的侏儒就属于矮小症。一般来说,如果在相似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患者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就能诊断为矮小症了。另外,孩子身高增长速度也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都属于身高增长缓慢。杜敏联表示,家长要掌握孩子基本的生长发育规律,每年详细记录他们的身高,如果发现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长个儿的速度比同龄人都慢,一年连4厘米都长不到,那就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带他们到正规医院的矮小门诊检查。

    五成矮小症源于内分泌疾病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矮小症的发生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梁立阳教授介绍,引起矮小的原因除家族遗传外,多由疾病所致,内分泌疾病引发的矮小症占临床矮小症病人的50%以上,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而生长激素是人出生以后促进骨骼和器官生长的最主要激素,它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据介绍,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多数都是1岁后开始呈现生长缓慢的,他们往往表现为匀称性矮小,可能已经是20多岁的成年人了,但永远长着一张娃娃脸,甚至声音还仍然是稚嫩的童音,可是他们的智力却跟正常人一样。生长激素的缺乏也让患儿所有的发育都晚了一步,尤其是生殖系统。这些患儿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就会变成我们俗称的“小侏儒”,一般男性成人后身高只有1.45米左右,而女性也不会超过1.35米。

    六成矮小症患儿有心理隐患

    矮小的孩子常常受到嘲笑、作弄,因而使他们变得内向、自闭甚至抑郁。一项由国内多家医院参与的“生长发育异常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矮小患儿不仅有生理上的问题(长不高),而且心理也有问题,近六成的矮小患儿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隐患,如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社交退缩等现象,“我在门诊中,就听到很多患儿的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不仅在班里的座位越来越靠前,好像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也变得生疏了。” 杜敏联说。

    3~16岁是治疗“黄金期”

    “矮小症早期发现,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梁立阳指出,3~16岁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帮助矮小症患者身高增长的最佳时机。只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患儿完全可以达到正常人的身高。

    梁立阳介绍,矮小症患者大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而长高,关键是要查出矮小症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状腺素治疗;侏儒症患者,应补充生长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对Tumer综合征、慢性肾衰和宫内发育迟缓等非生长性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很显著,一般治疗第一年可增高2~3厘米,个别人可增高15厘米以上。

上一篇

1/2

下一页

本文Hash:98fc51036ff9910940ae8479dbcae4a0df4a7072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