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的玩法

天下或许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却没有不爱玩的孩子。在观念上,不少大人把阅读或其他类似的学习活动看作是相当严肃的事情。比如,我们或许会说“玩的时候有玩的样子,读书的时候有读书的样子”;我们还常常说“寓教于乐”,这本来也没什么不好,但在下意识里还是把“教”与“乐”看作两件对立的事情,否则我们为什么不说“教即是乐,乐即是教”呢?在早期教育中,孩子所学的一切几乎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俗语说:“生个孩子要疯三年”。这句话说得太有道理啦。新生婴儿的父母总是与孩子一起疯疯癫癫地长大,看上去只是疯玩,实际上就是很自然的教孩子的手段,孩子在大人的感染和刺激下,异常活跃地接受着外界的信息,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成熟起来。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本来就是一种游戏,文字、图画与相关的声音、触觉,演化成有趣的故事和千奇百怪的知识,这简直就是奇迹!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把早期教育中的阅读变成“疯读”。儿童的阅读可以有许多种玩法。比如,有的书本身就是玩具书,可以作汽车在地上滚,可以作积木搭房子,可以作拼图变图案;有的书可以适应特定的用途,可以在洗澡时放在浴盆里,可以铺在地上作游戏的地板;有的书里就有游戏,孩子可以一边看一边参与。不过大多数低幼儿童的图书是一般的图画故事书,怎么玩法,需要大人随机变出花样。最常见的玩法有角色表演、画画、做手工等。只要大人“疯劲”十足,肯定能创意不断。有的幼儿会在大人为他读书时忙着玩自己的玩具,这并不代表他对阅读活动不感兴趣,大人一停下来,他可能就会抗议。对这种情形大人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些观察。如果孩子确实心不在焉,不妨换个更合适的时段、换一本更有趣的书或换一种更能吸引孩子参与的方式。

儿童早期阅读的方法有哪些

儿童早期阅读的方法有哪些?早期阅读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很重要,同样的,家长掌握正确有效的教孩子阅读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更好、更开心的融入到阅读中去,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方法!1了解儿童早期阅读时间长孩子2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2-3分钟,与成人一起看6-8分钟;孩子2.5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6-10分钟,与成人一起看10-15分钟。孩子3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10-12分钟,与成人一起看15-30分钟。孩子4-6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10-15分钟,与成人一起看20-30分钟。2了解早期阅读时的具体手法1、0-1岁,成人说什么,孩子指什么2、1-2岁,成人手指划句读,孩子接字3、2-3岁,成人点字读,孩子接短句或自己复述小片段4、3-4岁,成人读,孩子手指划句读,接句子。5、4-5岁,成人读,孩子手指点字读,同时低声跟读6、5-6岁,孩子点字读,遇不懂字成人辅导,读后简单复述全文3讲述提问法方法:父亲(母亲)与孩子拥坐在一起,采用父亲(母亲)讲述,或边讲边提问、解释疑难,引导幼儿阅读理解阅读材料。作用:促进母(父)子之间的情感交融,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对阅读材料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幼儿掌握有序翻阅等基本阅读技能。注意点:父母要以亲切的态度与孩子共读,当孩子初学阅读,或阅读有困难时,以及提出共读请求时,父母可多采用此种方法。4朗读法成人用自然的气息,清晰而响亮的声音,正确而流畅的语音,把图书中的文字一字一句的念给儿童听的方法。这是一种旨在使儿童通过语言接受图书信息的、具有传递关系的指导方法。朗读图书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一种指导方法,而且通过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图书朗读对儿童早期的阅读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成人要选择适合于儿童特定年龄阶段的兴趣特点和需要的图书,在朗读之前,要先对图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故事发展情节、角色人物的特点、语言风格有所理解,从而有助于朗读时更好地运用声音、语气、语速去表达作品。让儿童坐在自己的身边,书的高度与儿童视线平行,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在朗读前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封面图画预测故事情节,然后向儿童提出验证各自预测的要求,使儿童带着问题聆听故事,吸收新的信息,思考新的问题,建构图式。5讲故事法成人以口语的形式,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把图书里的故事内容讲给儿童听。美国有一项研究发现,儿童听成人讲故事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讲故事是用一种交谈或对话的方式进行的活动,这对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讲故事法与朗读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要用口头语言来讲故事,还需要运用适当的体态语言去演绎故事的内容。成人在讲故事时应根据故事的内容,控制自己说话的声调、音量和速度,用脸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动作等来表达角色和故事情节的变化。在讲故事的同时,可以引导儿童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书插图及文字,可以促进儿童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6猜猜、认认法方法:在阅读指导中让孩才观察封面,猜猜书名,或猜猜下一个情节,猜猜角色的语言,认读书名或关键词等,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猜标准、符号等。作用: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对图画、文字、符号转换关系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注意点:父母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留给孩子思维的空间;抓住教育的时机,让孩子养成 思考的好习惯。7改编情节法方法:在阅读中,鼓励孩子积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作用:拓宽孩子思路,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注意点:父母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创造欲,不可打击孩子冲积极性,如遇上孩子改编不合情理时,可耐心地对其讲清道理。8讨论法讨论是成人与儿童一起围绕所阅读的图书,提出一定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图书的方法。可以是一边朗读或讲故事,一边与儿童进行讨论;也可以是阅读前或阅读后的讨论,具有一种儿童与成人共同获取图书信息、共同建构意义的关系。在讨论中,成人的提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问的类型而言,有以下几种:引导儿童观察和描述的提问,引发儿童回忆和比较的提问,启发儿童联想和想象的提问,引发儿童因果推测的提问,引发儿童假设、质疑的提问。当然,成人也要鼓励和激发儿童的提问,通过双向互动的探讨问题的方式,儿童对图书作进一步的分析,将接收的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由表及里地分析和综合,扩展了自己的猜测或修正自己的预测,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9故事表演法儿童阅读故事图书后,在成人的引导下,以玩偶或自己扮演角色的形式,把图书故事内容、情节表演出来的一种方法。这是在图书阅读后较长一段时间里进行的延伸学习的方法,对儿童的言语、思维、理解和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要鼓励儿童模仿故事里的各种动物的动作、叫声,模仿各种人物的活动姿态、行为与动作。帮助儿童学习故事里角色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对话语言。另外,要启发儿童把日常生活中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人们说话的表情、语气、音调等运用到故事的角色语言中,发挥他们的表演潜力。通过故事表演,儿童对图画书里的角色,故事情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逐步加深了对图书内容的理解;通过故事表演,儿童学习角色的对话和故事里的语言,促进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学作品的体验。10分享阅读法分享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引导着儿童一起阅读图画、理解故事,并逐步从图画阅读过渡到对文本的学习和进一步的拓展活动。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副教授认为分享阅读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激发幼儿的阅读动机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阅读故事的主题和内容要丰富有趣,尤其是故事的情节发展要符合幼儿想象和思维的特点。这样的故事对初学阅读的幼儿来说,就容易激发他们阅读的动机和愿望。其次阅读故事的语言要优美自然,词汇丰富,这样的故事不仅能够使幼儿在“听故事”时觉得生动有趣,而且可以容易让幼儿由“听故事”过渡到自己“讲故事”,从中体验到成就和胜任感,并由此进一步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和愿望。同时分享阅读还可以促进师生和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儿童在阅读活动中体验到来自于成人的关爱和快乐。11阅读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1、语气别太夸张,掌握好语速的轻重缓急,先读出书名,有作者的读出作者的名字(0-1岁边读边点字);2、按照书中的文字朗读,别夹杂自己的语言;3、3岁以下的孩子不怕重复(内容、人物、类似的主题、情节),熟悉和熟知的东西更容易取得快感、增强自信心。12儿童阅读后家长怎么做一、及时表扬孩子的行为得到家长及时的表 扬,会更有兴趣和信心重复这个行为。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逐渐形成稳定的习惯。二、成人在生活中应用书中的词汇或句子

孩子如果在生活中能听到父母应用书中的词汇或句子,他不但为自己熟悉这些句子感到开心,同时也为孩子把阅读转化为能力打下基础。

儿童早期阅读的方法有哪些

儿童早期阅读的方法有哪些?早期阅读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很重要,同样的,家长掌握正确有效的教孩子阅读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更好、更开心的融入到阅读中去,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方法!1了解儿童早期阅读时间长孩子2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2-3分钟,与成人一起看6-8分钟;孩子2.5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6-10分钟,与成人一起看10-15分钟。孩子3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10-12分钟,与成人一起看15-30分钟。孩子4-6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10-15分钟,与成人一起看20-30分钟。2了解早期阅读时的具体手法1、0-1岁,成人说什么,孩子指什么2、1-2岁,成人手指划句读,孩子接字3、2-3岁,成人点字读,孩子接短句或自己复述小片段4、3-4岁,成人读,孩子手指划句读,接句子。5、4-5岁,成人读,孩子手指点字读,同时低声跟读6、5-6岁,孩子点字读,遇不懂字成人辅导,读后简单复述全文3讲述提问法方法:父亲(母亲)与孩子拥坐在一起,采用父亲(母亲)讲述,或边讲边提问、解释疑难,引导幼儿阅读理解阅读材料。作用:促进母(父)子之间的情感交融,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对阅读材料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幼儿掌握有序翻阅等基本阅读技能。注意点:父母要以亲切的态度与孩子共读,当孩子初学阅读,或阅读有困难时,以及提出共读请求时,父母可多采用此种方法。4朗读法成人用自然的气息,清晰而响亮的声音,正确而流畅的语音,把图书中的文字一字一句的念给儿童听的方法。这是一种旨在使儿童通过语言接受图书信息的、具有传递关系的指导方法。朗读图书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一种指导方法,而且通过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图书朗读对儿童早期的阅读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成人要选择适合于儿童特定年龄阶段的兴趣特点和需要的图书,在朗读之前,要先对图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故事发展情节、角色人物的特点、语言风格有所理解,从而有助于朗读时更好地运用声音、语气、语速去表达作品。让儿童坐在自己的身边,书的高度与儿童视线平行,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在朗读前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封面图画预测故事情节,然后向儿童提出验证各自预测的要求,使儿童带着问题聆听故事,吸收新的信息,思考新的问题,建构图式。5讲故事法成人以口语的形式,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把图书里的故事内容讲给儿童听。美国有一项研究发现,儿童听成人讲故事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讲故事是用一种交谈或对话的方式进行的活动,这对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讲故事法与朗读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要用口头语言来讲故事,还需要运用适当的体态语言去演绎故事的内容。成人在讲故事时应根据故事的内容,控制自己说话的声调、音量和速度,用脸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动作等来表达角色和故事情节的变化。在讲故事的同时,可以引导儿童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书插图及文字,可以促进儿童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6猜猜、认认法方法:在阅读指导中让孩才观察封面,猜猜书名,或猜猜下一个情节,猜猜角色的语言,认读书名或关键词等,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猜标准、符号等。作用: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对图画、文字、符号转换关系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注意点:父母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留给孩子思维的空间;抓住教育的时机,让孩子养成 思考的好习惯。7改编情节法方法:在阅读中,鼓励孩子积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作用:拓宽孩子思路,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注意点:父母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创造欲,不可打击孩子冲积极性,如遇上孩子改编不合情理时,可耐心地对其讲清道理。8讨论法讨论是成人与儿童一起围绕所阅读的图书,提出一定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图书的方法。可以是一边朗读或讲故事,一边与儿童进行讨论;也可以是阅读前或阅读后的讨论,具有一种儿童与成人共同获取图书信息、共同建构意义的关系。在讨论中,成人的提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问的类型而言,有以下几种:引导儿童观察和描述的提问,引发儿童回忆和比较的提问,启发儿童联想和想象的提问,引发儿童因果推测的提问,引发儿童假设、质疑的提问。当然,成人也要鼓励和激发儿童的提问,通过双向互动的探讨问题的方式,儿童对图书作进一步的分析,将接收的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由表及里地分析和综合,扩展了自己的猜测或修正自己的预测,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9故事表演法儿童阅读故事图书后,在成人的引导下,以玩偶或自己扮演角色的形式,把图书故事内容、情节表演出来的一种方法。这是在图书阅读后较长一段时间里进行的延伸学习的方法,对儿童的言语、思维、理解和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要鼓励儿童模仿故事里的各种动物的动作、叫声,模仿各种人物的活动姿态、行为与动作。帮助儿童学习故事里角色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对话语言。另外,要启发儿童把日常生活中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人们说话的表情、语气、音调等运用到故事的角色语言中,发挥他们的表演潜力。通过故事表演,儿童对图画书里的角色,故事情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逐步加深了对图书内容的理解;通过故事表演,儿童学习角色的对话和故事里的语言,促进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学作品的体验。10分享阅读法分享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引导着儿童一起阅读图画、理解故事,并逐步从图画阅读过渡到对文本的学习和进一步的拓展活动。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副教授认为分享阅读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激发幼儿的阅读动机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阅读故事的主题和内容要丰富有趣,尤其是故事的情节发展要符合幼儿想象和思维的特点。这样的故事对初学阅读的幼儿来说,就容易激发他们阅读的动机和愿望。其次阅读故事的语言要优美自然,词汇丰富,这样的故事不仅能够使幼儿在“听故事”时觉得生动有趣,而且可以容易让幼儿由“听故事”过渡到自己“讲故事”,从中体验到成就和胜任感,并由此进一步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和愿望。同时分享阅读还可以促进师生和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儿童在阅读活动中体验到来自于成人的关爱和快乐。11阅读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1、语气别太夸张,掌握好语速的轻重缓急,先读出书名,有作者的读出作者的名字(0-1岁边读边点字);2、按照书中的文字朗读,别夹杂自己的语言;3、3岁以下的孩子不怕重复(内容、人物、类似的主题、情节),熟悉和熟知的东西更容易取得快感、增强自信心。12儿童阅读后家长怎么做一、及时表扬孩子的行为得到家长及时的表 扬,会更有兴趣和信心重复这个行为。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逐渐形成稳定的习惯。二、成人在生活中应用书中的词汇或句子

孩子如果在生活中能听到父母应用书中的词汇或句子,他不但为自己熟悉这些句子感到开心,同时也为孩子把阅读转化为能力打下基础。

本文Hash:5f7eff24e14c088db901c5222eea0b5790303fce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