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格培养的关键在6岁以前

研究表明,倍受溺爱的儿童长大后人格往往不健全,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不良;不易适应环境;常有不安全感;情绪不稳定,遇事优柔寡断,钻牛角尖;缺乏解决困难、问题、矛盾的能力和毅力;缺少正确的人生观等,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后,常因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遗适应学校环境,显现出来了,进入社会后,他们也易发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你肯定清晰记得,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声啼哭,响亮而富有生命的感染力;你肯定将他的每个微笑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那些温暖的瞬间就像冰冷的屋子洒满了阳光。孩子,承载着你所有的希望,是你生命的延续……然而,有一天你却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读不懂他。是什么让他用愤怒的眼神看着你,拒绝为错误的行为道歉?是什么让他不愿和人交流,躲在角落里默不作声?

孩子人格培养的关键在6岁以前

据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报告显示,早在2006年,我国17岁以下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我国中小学生有5.2%存在明显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数字在最近四年中,还在消无声息地向上攀升。

“坏掉的后脑勺”

早晨,是张淼(化名)一天中最难度过的时光,他害怕起床,害怕穿上校服走进学校。正在北京海淀区某重点中学读初三的他,已经连续一周没去过学校了。一周前,因为一次数学单元考试的失误,成绩一向优良的张淼从全班前三名一下子掉到了二十几名,他被单独叫到了老师办公室。“这么简单的题目,对你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怎么会考出这样的成绩?”恨铁不成钢的老师越说越生气,最后大声吼道:“你回去好好检查一下,是不是脑袋坏掉了!”

回家之后,张淼便闷闷不乐,他不断要求妈妈李女士带他去医院做脑部检查。“CT,核磁共振都做过了,一切正常。”李女士拿出厚厚一叠检查单据。“更严重的是,他开始不断地用镜子照自己的后脑勺,一照就是几个小时。”“边照还不断问我:‘妈,你看我后脑勺是平的,别人的都是圆的,是不是我真的有问题?’除了浴室的镜子,其他的都被我收起来了。”李女士指了指家里的客厅和卧室。后来,张淼渐渐觉得自己是“病”了,题目不会做,学也不想去上了,每天呆在家里,像变了一个人。“每当他来求我不想上学的时候,我都觉得非常难过,不知道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李女士注视着正对着窗外发呆的张淼,渐渐红了眼眶。

提起孩子,执教近30年的湖北省武汉水果湖第一中学王老师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以前的孩子,听话,单纯,一个班上会有那么一两个调皮的学生,但也不难教育。但是现在,一个孩子一个样,不是单纯的调皮,有些很独特的行为,还真是我们老一辈难以理解的。”

心理问题的祸根埋在6岁以前

在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者沃建中看来,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好东西都自己独享,不善于分享和贡献;他们在生活中受到一点挫折就会退缩,不能坚持完成某项事情;他们更脆弱,受到打击后,容易出现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张淼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自控能力差,玩游戏、看电视、上网都很容易沉迷其中;他们责任感弱,和人约好了见面,很可能因为一点小小的私事就随意取消……美国一项研究表明,6岁前,是孩子人格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阶段,是产生安全 的最重要时期。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正是6岁以前孩子的家长,最容易放纵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认为这是“孩子的天性,不用去管”、“长大一点就好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心理科主任林涛告诉记者,在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很可能是他所成长的家庭出了问题。”当今社会中,四大原因给孩子埋下了心理问题的祸根。

溺爱让他们不会感恩。几代人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和特殊待遇,会让孩子什么要求都轻易得到满足,生活上也被包办代替,自立能力差。这让他们将来接触社会后,受到挫折很容易在心理上畏难,不会珍惜别人的情感,不会感恩。

学习压力让他们焦虑。对于孩子来说,过大的学习压力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焦虑,比如注意力无法集中,精神恍惚,甚至失眠等问题。不少孩子在与同学交往中,还有可能产生社交障碍。

“信息沙漠”让他们失去判断能力。网络的普及让信息如风沙般袭来,在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之前,孩子很容易在这样的“信息沙漠”中迷失,甚至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着不利的影响。

缺少鼓励让他们内向。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能让他们从小产生对事物积极的看法。国外有研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鼓励应达到6000次以上,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仅仅3000不到。自信的缺失会让孩子在以后社会交往和事业发展上出现障碍,反过来也会使孩子性格更加内向。

爱孩子要敢于说“不”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在他人生的早期阶段,是非常被动的,家长如何“浇水”、“施肥”十分重要。

重视6岁前的时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3―6岁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养成主动性和独立性。”这个阶段,孩子最好不要和父母分离,但也不要过分保护。试着培养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的疑问,不要急于回答,要引导他们去思考。美国很多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房间,父母会给他们独立的空间去完成自己的事。

勇于对孩子说“不”。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这种权威不是专制,而是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重用”孩子。可以试着给孩子安排一些任务,让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信心,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阳光的性格。

坏脾气、不合群要注意。孩子6岁,甚至3岁以前,如果出现“特别害羞”,“摔东西、骂人”、“不敢尝试,说‘我不行’”、“不合群,不跟小朋友交往”等信号,且持续三个月以上,父母要格外注意。

别让孩子成了“心理孤儿”。对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等特殊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家长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多去户外和孩子游戏,都是让他们拥有阳光明媚的童年的有效方法。

小编总结: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培养孩子健康人格作用巨大。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形成自尊、自信、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满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经常吵架,在这种环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有的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

人格培养的关键在6岁以前

你肯定清晰记得,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声啼哭,响亮而富有生命的感染力;你肯定将他的每个微笑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那些温暖的瞬间就像冰冷的屋子洒满了阳光。孩子,承载着你所有的希望,是你生命的延续……然而,有一天你却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读不懂他。是什么让他用愤怒的眼神看着你,拒绝为错误的行为道歉?是什么让他不愿和人交流,躲在角落里默不作声?

据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报告显示,早在2006年,我国17岁以下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我国中小学生有5.2%存在明显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数字在最近四年中,还在消无声息地向上攀升。

“坏掉的后脑勺”

早晨,是张淼(化名)一天中最难度过的时光,他害怕起床,害怕穿上校服走进学校。正在北京海淀区某重点中学读初三的他,已经连续一周没去过学校了。一周前,因为一次数学单元考试的失误,成绩一向优良的张淼从全班前三名一下子掉到了二十几名,他被单独叫到了老师办公室。“这么简单的题目,对你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怎么会考出这样的成绩?”恨铁不成钢的老师越说越生气,最后大声吼道:“你回去好好检查一下,是不是脑袋坏掉了!”

回家之后,张淼便闷闷不乐,他不断要求妈妈李女士带他去医院做脑部检查。“CT,核磁共振都做过了,一切正常。”李女士拿出厚厚一叠检查单据。“更严重的是,他开始不断地用镜子照自己的后脑勺,一照就是几个小时。”“边照还不断问我:‘妈,你看我后脑勺是平的,别人的都是圆的,是不是我真的有问题?’除了浴室的镜子,其他的都被我收起来了。”李女士指了指家里的客厅和卧室。后来,张淼渐渐觉得自己是“病”了,题目不会做,学也不想去上了,每天呆在家里,像变了一个人。“每当他来求我不想上学的时候,我都觉得非常难过,不知道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李女士注视着正对着窗外发呆的张淼,渐渐红了眼眶。

提起孩子,执教近30年的湖北省武汉水果湖第一中学王老师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以前的孩子,听话,单纯,一个班上会有那么一两个调皮的学生,但也不难教育。但是现在,一个孩子一个样,不是单纯的调皮,有些很独特的行为,还真是我们老一辈难以理解的。”

心理问题的祸根埋在6岁以前

在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者沃建中看来,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好东西都自己独享,不善于分享和贡献;他们在生活中受到一点挫折就会退缩,不能坚持完成某项事情;他们更脆弱,受到打击后,容易出现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张淼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自控能力差,玩游戏、看电视、上网都很容易沉迷其中;他们责任感弱,和人约好了见面,很可能因为一点小小的私事就随意取消……美国一项研究表明,6岁前,是孩子人格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阶段,是产生安全感的最重要时期。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正是6岁以前孩子的家长,最容易放纵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认为这是“孩子的天性,不用去管”、“长大一点就好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心理科主任林涛告诉记者,在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很可能是他所成长的家庭出了问题。”当今社会中,四大原因给孩子埋下了心理问题的祸根。

溺爱让他们不会感恩。 代人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和特殊待遇,会让孩子什么要求都轻易得到满足,生活上也被包办代替,自立能力差。这让他们将来接触社会后,受到挫折很容易在心理上畏难,不会珍惜别人的情感,不会感恩。

学习压力让他们焦虑。对于孩子来说,过大的学习压力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焦虑,比如注意力无法集中,精神恍惚,甚至失眠等问题。不少孩子在与同学交往中,还有可能产生社交障碍。

“信息沙漠”让他们失去判断能力。网络的普及让信息如风沙般袭来,在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之前,孩子很容易在这样的“信息沙漠”中迷失,甚至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着不利的影响。

缺少鼓励让他们内向。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能让他们从小产生对事物积极的看法。国外有研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鼓励应达到6000次以上,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仅仅3000不到。自信的缺失会让孩子在以后社会交往和事业发展上出现障碍,反过来也会使孩子性格更加内向。

爱孩子要敢于说“不”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在他人生的早期阶段,是非常被动的,家长如何“浇水”、“施肥”十分重要。

重视6岁前的时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3—6岁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养成主动性和独立性。”这个阶段,孩子最好不要和父母分离,但也不要过分保护。试着培养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的疑问,不要急于回答,要引导他们去思考。美国很多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房间,父母会给他们独立的空间去完成自己的事。

勇于对孩子说“不”。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这种权威不是专制,而是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重用”孩子。可以试着给孩子安排一些任务,让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信心,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阳光的性格。

坏脾气、不合群要注意。孩子6岁,甚至3岁以前,如果出现“特别害羞”,“摔东西、骂人”、“不敢尝试,说‘我不行’”、“不合群,不跟小朋友交往”等信号,且持续三个月以上,父母要格外注意。

别让孩子成了“心理孤儿”。对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等特殊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家长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多去户外和孩子游戏,都是让他们拥有阳光明媚的童年的有效方法。

家长培养6岁前孩子性格要做的6件事

据研究表明孩子在6岁之前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如果塑造出好的性格和气质,将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正面影响。因此,家长在这段时间要肩负起培养孩子的性格的重任。母婴小编带您一起了解培养6岁前的宝宝需要做好的6件事。

1.凡事言出必行,培养诚实。大年初一晚上,5岁的楠楠在日记本上写下一句话:“说好带我去海洋世界,却没带我去。大人为什么总喜欢骗人呢。”许多家长也许认为:孩子小,答应的事情偶尔不做也没关系。可总是这样,孩子对家长失去信任,自己也可能变得不诚实,随意许诺却从不兑现。这样的人走上社会,人际关系难免一塌糊涂。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不会骗他,而会说到做到。

2.忽视无理要求,培养正直。溺爱在隔代教育中屡见不鲜。许多家长认为要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需要,不能亏待孩子,但不加分辨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容易养出没有原则的“小霸王”。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要坚决说“不”,而且一次也不能妥协。若孩子继续试探,应让孩子离开,让他做别的事,并且重复说“不行”。才能培养出正直、有原则和底线的孩子。

本文Hash:6aa32e069008478f64fb5dbbbd8cf04da0e51387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