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活跃,教给孩子灾难求生攻略

  在此次灾难中,我国西藏自治区也是灾区之一,受到强震影响。截至4月27日9时统计,地震共造成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吉隆、定日等8县和阿里地区普兰县30余万人受灾,20人死亡。同时,尼泊尔强震导致珠峰雪崩,多人被困,中国登山者1死8伤1失联。

  此次地震牵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各地救灾物资纷纷运向尼泊尔,人们也以各种方式为尼泊尔祈福。中国政府也展开了有力的救援行动。

  逝者已矣,我们为遇难者燃一盏蜡;

  伤者坚毅,希望待救援者能够等来生的希望。

  伤痛之余,人们发现,尼泊尔地震已经是本世纪以来发生在陆地上的第5次八级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表示,全球从本世纪开始进入强震活跃期,频次明显比上世纪后50年增多。可以说,全球进入了强震活跃期。

  家长老师们,教给孩子更多的灾难求生技巧吧。

  在此我为您准备了孩子最容易遇到的三种灾害来临时的自我保护常识,快来教给孩子吧。

  遭遇地震怎么办

  在宿舍-不能慌张,上铺的同学,应马上下床,蹲在墙角边或者暖气片旁边,千万不能躲到衣柜里面,或者站在宿舍中央,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在食堂-如果是在大门边,能在较短时间跑到食堂外面的空旷地方,那就应该抓紧这几秒钟的时间,跑出去;如果比较靠里,那么就应该靠近墙角站立,如果能靠近水管或者暖气片就更好。

  在操场-保持镇定,保证在距离建筑物比较远的一个地方站立,就可以了千万不能乱跑,更不能跑回建筑物拿东西等。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在教室-比较低的楼层,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安全通道迅速转移到操场的空旷地方进行避险;如果是在楼层比较高的教室,应该躲到空间比较小的厕所,或者是靠墙角站立。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在家中-地震预警时间短,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床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遭遇火灾怎么办

  火场求救有技巧-当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阴台、房顶、屋顶或避难层处,向外大声呼叫、敲打金属物件、投掷细软物品,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为逃生争得时间。

  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

  遮盖护身法-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门帘子、毛毯、麻袋等遮盖在身上,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封隔法-如果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织物封死,防止受热,并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

  卫生间避难法-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多层楼着火逃生法-如果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蓬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结代替。

  被迫跳楼逃生法-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但首先要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厚棉被、沙发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发生踩踏怎么办?

  1、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的方向走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1、小编提醒,切记,若被推倒这样做: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重要的部位。

  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

  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部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来看看怎样教孩子地震的求生与急救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搭乘电梯的话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 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本文Hash:0d3b8dae01fc42922a9f02de91c9615b47115603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